缝纫机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39718发布日期:2019-04-29 14:25阅读:469来源:国知局
缝纫机针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缝制所使用的缝纫机针。



背景技术:

以往,具备用于降低面线与布之间的摩擦阻力的长槽的缝纫机针被提供于实际应用。在使用这样的缝纫机针时,在缝纫机针贯穿了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时,将穿过了线孔的面线沿着长槽引导,将面线向布料的下方拉入。拉入到布料的下方的面线在缝纫机针向上运动时形成线圈。该线圈在缝纫机针的背侧被梭尖捕捉,从而形成针迹。

然而,若由面线形成的线圈的大小、形状不恰当,则存在无法利用梭尖顺利地捕捉线圈、产生跳针等问题的可能性。例如,若线圈过大,则存在线圈倒伏,无法利用梭尖顺利地捕捉的情况。另外,若线圈过小,则存在梭尖没有进入线圈的内侧,捕捉面线失败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公开有如下技术方案:通过将长槽的宽度或深度设定成两级来抑制面线的运动。具体而言,通过将柄侧的长槽的宽度形成为较窄,从而能抑制面线的运动,稳定地形成线圈。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0-10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平7-6355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是利用将面线夹入到布料与形成为较浅或宽度形成为较窄的长槽之间而产生的摩擦来保持面线的结构,因此,存在在较宽的范围内面线与长槽、布料之间的摩擦变大,面线的损伤变大的可能性。另外,由于在面线进入宽度较窄的长槽时也会产生较大的摩擦,因此,在此时也存在在较宽的范围内面线受到损伤的可能性。

另外,在上述的专利文献1或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结构中,必须整体地变更长槽的形状。即,加工范围变宽,因此,存在制作工序、品质管理变复杂这样的问题。例如,由于必须切出较细且较深的槽,因此存在难以加工这样的问题,在分两次来加工槽的情况下要求连接部的精度这样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形成稳定的线圈并且对面线的损伤较小且容易制造的缝纫机针。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做成的,以下内容为其特征。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是一种缝纫机针,其具备:柄部,其用于安装于缝纫机;以及针杆部,其设置于比所述柄部靠顶端侧的位置,该缝纫机针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针杆部中,贯通形成有线孔,并且形成有用于将线从所述线孔的位置向所述柄部的方向引导的长槽,在所述长槽的中途部设置有用于抑制线的运动的抑制部。

针对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而言,除了上述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部以在所述长槽的中途部处使槽的截面积变小的方式形成。

针对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而言,除了上述的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在于,所述抑制部是使所述长槽的开口边缘间距变窄而形成的燕尾槽状。

针对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而言,除了上述的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发明的特征点之外,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所述抑制部会整体移动到比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靠下方的位置。

发明的效果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如上述那样,在针杆部中,贯通形成有线孔,并且形成有用于将线从线孔的位置向柄部的方向引导的长槽,在长槽的中途部设置有用于抑制线的运动的抑制部。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利用抑制部来抑制面线的运动,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线圈的形成。

而且,由于抑制部设置于长槽的中途部的局部,因此,负荷施加于面线的范围变窄,能够将对面线造成的损伤控制为最小限度。另外,抑制部的范围较窄,因此,面线进入抑制部时产生摩擦的范围也变窄,能够将面线的损伤控制为最小限度。

另外,由于在形成抑制部时的加工范围较窄,因此,无需整体地变更长槽的形状,也易于制造。

另外,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如上述那样,抑制部以在长槽的中途部处使槽的截面积变小的方式形成。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利用槽的内表面与面线之间的接触阻力来抑制线的移动。

另外,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如上述那样,抑制部是使长槽的开口边缘间距变窄而形成的燕尾槽状。采用这样的结构,面线不容易从抑制部脱出,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面线。另外,被保持于抑制部的面线不容易接触到布料,因此,不容易产生布料与面线之间的摩擦。即,能够抑制面线所受到的损伤。

另外,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如上述那样,在将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抑制部会整体移动到比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靠下方的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线孔的附近保持面线,因此,能够抑制在抑制部侧形成线圈,并且在背侧稳定地形成线圈。

另外,在缝纫机针通过布料时,面线被布料压入抑制部,因此,能够利用抑制部可靠地保持面线。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缝纫机针的主视图,图1的(b)是后视图。

图2的(a)是缝纫机针的a-a剖视图,图2的(b)是b-b剖视图,图2的(c)是c-c剖视图。

图3是说明将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的情形的图,图3的(a)是缝纫机针位于布料上表面的图,图3的(b)是缝纫机针位于下止点的图,图3的(c)是梭尖捕捉面线时的图。

图4是缝纫机针的抑制部处的剖视图,图4的(a)是第1实施方式的图,图4的(b)是变形例1的图,图4的(c)是变形例2的图,图4的(d)是变形例3的图。

图5的(a)是将变形例4的缝纫机针的针尖附近放大后得到的后视图,图5的(b)是d-d剖视图。

图6的(a)是将变形例5的缝纫机针的针尖附近放大后得到的后视图,图6的(b)是e-e剖视图。

图7的(a)是将变形例6的缝纫机针的针尖附近放大后得到的后视图,图7的(b)是f-f剖视图。

图8的(a)是将变形例7的缝纫机针的针尖附近放大后得到的后视图,图8的(b)是g-g剖视图。

图9是说明将以往的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的情形的图,图9的(a)是缝纫机针位于布料上表面的图,图9的(b)是缝纫机针位于下止点的图,图9的(c)是面线的线圈过大而倒伏,因此无法利用梭尖来捕捉的状态的图。

图10是说明将以往的缝纫机针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的情形的图,面线的线圈过小而利用梭尖无法捕捉的状态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缝纫机针;11、柄部;12、针杆部;13、线孔;14、长槽;15、平行部;15a、侧面;16、抑制部;16a、侧面;16b、开口边缘;16c、突出部;17、针穴;18、背槽;19、抑制部;20、布料;21、面线;22、线圈;25、梭尖。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来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针10具备:柄部11,其用于安装于缝纫机;以及针杆部12,其设置于比柄部11靠顶端侧的位置。

针杆部12是能够贯穿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20的部位。该针杆部12的顶端成为尖的形状,形成针尖。在该针杆部12的顶端附近贯通形成有供面线21穿过的线孔13。

如图1的(a)所示,在该针杆部12的表侧形成有用于将面线21从线孔13的位置向柄部11的方向引导的长槽14。

另外,如图1的(b)所示,在该针杆部12的背侧,从线孔13的位置向柄部11的方向形成有针穴17。针穴17具备平坦地形成的表面,该表面形成为与线孔13的贯通方向垂直的面。本实施方式的针穴17的最大宽度比长槽14的最大宽度大,成为与针杆部12的宽度大致相同的宽度。

上述的长槽14具备平行部15和抑制部16。

如图2的(b)所示,平行部15是截面呈日文“コ”字形的槽,侧面15a彼此平行地形成。该平行部15沿着缝纫机针10的长度方向以相同的深度且相同的宽度呈直线状地形成。

抑制部16设置于长槽14的中途部的局部。该抑制部16用于抑制面线21的运动,以槽的截面积比平行部15的槽的截面积小的方式形成。由此,能利用槽的内表面与面线21之间的接触阻力来抑制线的移动。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抑制部16而言,如图2的(c)所示,其槽的底面的宽度与平行部15的槽的底面的宽度相同,但其两侧的侧面16a以随着向开口边缘16b的方向去而逐渐彼此接近的方式倾斜。因此,抑制部16成为使长槽14的开口边缘16b间距变窄而形成的燕尾槽状。利用该形状能够可靠地保持进入到抑制部16的内侧的面线21。

另外,如图1的(a)所示,在沿着缝纫机针10的长度方向观察时,本实施方式的抑制部16以随着向抑制部16的中央去而开口边缘16b逐渐彼此接近的方式形成。换言之,以在抑制部16的中央处开口最窄的方式形成。更具体而言,两侧的开口边缘16b形成了彼此相对的凸曲面。利用该形状,能够在尽可能不将负荷施加于面线21的前提下使面线21进入抑制部16的内侧,并且,能够可靠地保持进入到抑制部16的内侧的面线21。

长槽14由上述的平行部15和抑制部16形成,夹着抑制部16在两侧设置有平行部15。其中,长槽14中的设置有抑制部16的范围是很窄的范围。设置有抑制部16的范围至少是长槽14整体的1/5以下,更期望的是1/10以下。

通过设为这样的形状,使得面线21的运动被抑制部16抑制,从而能利用面线21形成稳定的线圈22。

即,在以往的缝纫机针10中,如图9的(a)所示,穿过了线孔13的面线21沿着长槽14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与长槽14相对。若从该状态起使缝纫机针10贯穿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20,则如图9的(b)所示,面线21沿着长槽14被拉入到布料20的下方。然后,在缝纫机针10从下止点上升时,形成面线21的线圈22,因此,梭尖25欲捕捉该线圈22。

然而,如图9的(c)所示,若使用滑动性良好的面线21(长丝线等)、恢复力较强的面线21(较大支数的线等),则在缝纫机针10到达了下止点时,有时在惯性、恢复力的作用下会使得面线21被过量地供给,导致线圈22过大。若线圈22过大,则会存在线圈22倒伏,无法顺利地利用梭尖25捕捉线圈22的情况。

另外,如图10所示,若面线21从长槽14脱出,则面线21的线圈22会向表侧(与梭尖25相反的那一侧)鼓起,存在未在梭尖25侧形成充分的线圈22的情况。在未在梭尖25侧形成充分的线圈22的情况下,梭尖25无法进入线圈22的内侧,线圈22的捕捉失败。

如此,在以往的缝纫机针10中,梭尖25有时会捕捉面线21失败,产生跳针等问题。此外,通过加深针杆部12的针穴17,从而能够在针杆部12与线圈22之间设置较大的间隙,因此,能够利用梭尖25容易地捕捉线圈22。然而,若针穴17加深,则缝纫机针10的强度降低,因此必须牺牲耐久性。

在这一点上,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针10,即使不加深针穴17,也能够利用梭尖25容易地捕捉线圈22。

即,针对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针10而言,如图3的(a)所示,在穿过了线孔13的面线21沿着长槽14的延伸方向延伸且与长槽14相对这一点上与以往同样。若从该状态起使缝纫机针10贯穿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20,则如图3的(b)所示,面线21进入长槽14,并且,面线21被保持于抑制部16。通过将面线21保持于抑制部16,从而抑制针杆部12的表侧的面线21的移动。

因此,在缝纫机针10到达了下止点时,即使惯性、恢复力作用于面线21,也能将面线21保持于抑制部16,因此,面线21不会被过量地供给。另外,由于在表侧(与梭尖25相反的一侧)处将面线21保持于抑制部16,因此,在缝纫机针10转为上升时,面线21的线圈22不在表侧鼓起。换言之,易于在缝纫机针10的背侧形成线圈22,能够在梭尖25侧形成适度大小的线圈22。像这样地在长槽14的背侧形成大小正好的线圈22,因此,如图3的(c)所示,梭尖25能够可靠地捕捉该线圈22。

此外,如图3的(b)所示,在将缝纫机针10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抑制部16会整体移动到比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20靠下方的位置。通过如此地构成,从而在缝纫机针10通过布料20时能够利用布料20将面线21向抑制部16的内侧压入。即,即使面线21从抑制部16脱出,也会在缝纫机针10的往复运动的作用下将面线21自动地保持于抑制部16,因此,即使不在缝纫机等设置特别的机构也能够使抑制部16对面线21发挥作用。

另外,抑制部16是使开口边缘16b间距变窄而形成的形状,因此,被压入到抑制部16的内侧的面线21被开口边缘16b从两侧卡住。因此,面线21成为被开口边缘16b卡住这样的形态,不容易从抑制部16脱出。另外,由于面线21被开口边缘16b卡住而不从抑制部16脱出,因此,面线21不容易接触到布料20,不容易产生摩擦。

如以上说明那样,采用本实施方式,在针杆部12中,贯通形成有线孔13,并且形成有用于将面线21从线孔13的位置向柄部11的方向引导的长槽14,在长槽14的中途部设置有用于抑制面线21的运动的抑制部16。采用这样的结构,通过利用抑制部16抑制面线21的运动,从而能够实现稳定的线圈22的形成。

而且,抑制部16设置于长槽14的中途部的局部,因此,负荷施加于面线21的范围较窄,能够将对面线21造成的损伤控制在最小限度。另外,抑制部16的范围较窄,因此,在面线21进入抑制部16时产生摩擦的范围也变窄,能够将面线21的损伤控制在最小限度。

另外,由于形成抑制部16时的加工范围较窄,因此,无需整体地变更长槽14的形状,也易于制造。

另外,抑制部16是使长槽14的开口边缘16b间距变窄而形成的燕尾槽状。采用这样的结构,面线21不容易从抑制部16脱出,因此,能够可靠地保持面线21。另外,被保持于抑制部16的面线21不容易接触到布料20,因此,不容易产生布料20与面线21之间的摩擦。即,能够抑制面线21所受到的损伤。

另外,在将缝纫机针10安装于缝纫机来使用时,抑制部16会整体移动到比作为缝制对象的布料20靠下方的位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在线孔13的附近保持面线21,因此,能够抑制在抑制部16侧形成线圈22,能够在背侧稳定地形成线圈22。

另外,由于在缝纫机针10通过布料20时,面线21被布料20压入抑制部16,因此,能够利用抑制部16可靠地保持面线21。

此外,抑制部16的位置能够自由地设定于能移动到的比布料20靠下方的位置的部位。例如,也可以与所使用的线的种类相对应地制造因改变抑制部16的位置而形成的多种缝纫机针10。另外,在制造上述多种缝纫机针10时,也可以利用压力加工形成抑制部16。即,首先,制作形成有不具备抑制部16的平行的长槽14的缝纫机针10。之后,对长槽14的中途部进行压力加工而形成抑制部16。如此,能够仅通过改变压力加工的工序从而制造抑制部16的位置不同的多种缝纫机针10。

此外,如图4的(a)所示,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抑制部16以内侧的侧面16a呈直线状逐渐倾斜的方式形成,但并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4的(b)所示,也可以设为使抑制部16的内侧的侧面16a的倾斜角度阶段性地变更,从而使开口边缘16b间距变窄而形成的形状。具体而言,也可以是,设置相对于抑制部16的内侧的侧面16a使开口更急剧地变窄的突出部16c,使抑制部16的内侧的侧面16a逐渐倾斜,并且,使侧面16a在开口边缘16b处急剧地接近内侧。

另外,如图4的(c)所示,抑制部16的内侧的侧面16a也可以以呈曲线状逐渐倾斜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也可以是,抑制部16的内侧的侧面16a向外侧呈曲线地鼓起,利用该侧面16a形成使长槽14的开口边缘16b间距变窄而形成的燕尾槽状。

另外,如图4的(d)所示,抑制部16的内侧的侧面16a也可以彼此平行地设置。其中,将该抑制部16的宽度(彼此相对的侧面16a之间的距离)设定为比平行部15的宽度(彼此相对的侧面15a之间的距离)小。由此,将抑制部16的槽的截面积形成为比平行部15的槽的截面积小。

此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在针杆部12的背侧设置有比较深的针穴17。然而,采用本实施方式的缝纫机针10,即使不加深针穴17,也能利用梭尖25容易地捕捉线圈22,因此也可成为图5~图7所示那样的形态。

即,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很浅的针穴17。将该针穴17的宽度形成为比线孔13的宽度窄。在设置有这样的浅的针穴17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形成线圈22,因此,能够利用梭尖25捕捉线圈22。并且,通过将针穴17形成为较浅,从而能够使缝纫机针10的强度提高。

另外,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未设置针穴17。即使像这样地不设置针穴17,也能可靠地形成线圈22,因此,能够利用梭尖25捕捉线圈22。通过不设置针穴17,从而能够使缝纫机针10的强度提高。

另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设置有背槽18来替代针穴17。背槽18是使针杆部12的背侧凹陷而形成的,其宽度形成为比线孔13的宽度窄。在如此设置有背槽18的情况下,也能可靠地形成线圈22,因此,能够利用梭尖25捕捉线圈22。另外,由于背槽18的宽度较窄,因此,能够使缝纫机针10的强度提高。

另外,为了进行面线21的流入量的调整、减少损伤,如图8所示,也可以在背槽18设置抑制部19。该背槽18的抑制部19构成为与上述的其他的实施方式的抑制部16同样即可。此外,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在线孔13与背槽18之间设置针穴17。通过如此在背槽18设置抑制部19,从而易于拉入来自之前的针迹的线,因此,能够发挥线收紧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