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会呼吸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26123发布日期:2018-12-28 19:46阅读:444来源:国知局
一种会呼吸的针织面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会呼吸的针织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衣物穿着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普通的吸湿快感功能已经变成面料加工时的基础功能。当人们在运动汗液大量排出的时候,普通面料吸收汗液,织物正反面完全湿润,黏在人体皮肤上极不舒适,而且随着汗液的蒸发会带走人身体上的很多热量,使人容易着凉感冒。因此,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面料由于其能快速导湿并同时保证织物内层快速干爽而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面料,如公开号为CN10212161A公开的单向导湿针织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其拒水层是由合成纤维防水纱编织而成,而该合成纤维防水纱是将普通合成纤维放在加氟系防水剂的水中疾跑、用于多辊滚筒烘干制成;公开号为CN10196288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制备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工作液对处理后的织物的一面进行喷淋加工,以使得在织物的该棉上形成直径为0.1-2mm且彼此之间的间距为0.1-2mm的液滴;现有的具有单向导湿功能的针织面料,其缺点在于其单向导湿功能的实现多依赖与对织物内层纤维进行拒水改性整理,而用于拒水改性整理的拒水剂本身化学稳定性不强,故面料长期使用后期单向导湿功能的耐久性差;且由于需要对织物内层纤维进行拒水改性整理,使得面料加工的工艺复杂、加工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会呼吸的针织面料,解决现有技术的针织面料单向导湿功能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会呼吸的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内层和设置在内层外的表层,所述内层为阻燃腈氯纶纤维层,所述表层为丙纶纤维针织层,所述表层的丙纶单纤维密度大于内层的阻燃腈氯纶单纤维的密度,所述表层与内层之间设有纯棉纤维单丝。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表层丙纶纤维针织层的丙纶纤维为DTY细旦弹力丝。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表层丙纶纤维针织层的丙纶纤维细读为75D。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内层阻燃腈氯纶纤维层的纤维细度为40D。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表层丙纶纤维针织层为罗纹针织物。

进一步的改进是:所述内层阻燃腈氯纶纤维层为平纹针织物。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会呼吸的针织面料,表层丙纶纤维针织层具有强导湿性,内层的阻燃腈氯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性,使水分能够快速蒸发到空气中,从而使内层保持干爽舒适,表层和内层之间设置纯棉纤维单丝,棉纤维是多孔性物质,且其纤维素大分子上存在许多亲水性基团(-OH),所以其吸湿性较好,使内层的湿气可以通过纯棉纤维单丝快速导通道表层丙纶纤维针织层,表层快感,因而具有优异且持久的单向导湿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面料用在衣物上能起到很好的吸湿排汗效果,具有良好的穿衣舒适度,使织物能适应大众化消费。本实用新型的面料采用特定的三种纤维,与传统的单向导湿面料相比,结构更为简单,且本申请采用的表层、内层均是较为简单但组合后导湿性能佳,中间的棉纤维具有中空的腔体,使汗水可以快速的从内层导到表层,结构简单,排湿效果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为:

参考图1,一种会呼吸的针织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包括内层1和设置在内层1外的表层2,所述内层1为阻燃腈氯纶纤维层,所述表层2为丙纶纤维针织层,所述表层2的丙纶单纤维密度大于内层的阻燃腈氯纶单纤维的密度,所述表层2与内层1之间设有纯棉纤维单丝3,所述表层2丙纶纤维针织层的丙纶纤维为DTY细旦弹力丝,所述表层2丙纶纤维针织层的丙纶纤维细读为75D,所述内层1阻燃腈氯纶纤维层的纤维细度为40D,所述表层2丙纶纤维针织层为罗纹针织物,所述内层1阻燃腈氯纶纤维层为平纹针织物。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