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9789发布日期:2019-04-29 12:0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印染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开幅机。



背景技术:

布料在印染加工时,常常需要进行湿加工和脱水处理,在布料进过脱水处理口,容易捻成一股绳状物,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加工时,需要进过一道退捻开幅工序,将布料展开成片状的布匹,对绳状布料的展开,这个过程,多采用开幅机进行。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4919044U,授权公告日为2015年12月30日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退捻开幅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退捻装置、导布装置和扩幅装置,退捻装置包括安装板、退捻器和退捻电机,所述退捻器和退捻电机固定连接在安装板上,退捻器的下方设有织物夹持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夹持筒,所述固定架通过固定杆连接在机架上,所述夹持筒设置在固定架上并与其相对转动,夹持筒和固定架之间连接有回转弹性件。

但是,退捻装置在机架的顶端,布从运输车中拉出,放进退捻装置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在爬机架的时候拿着布,这样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幅机,设置有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将布从运输车中拉到退捻装置的高度,这样工作人员在爬机架的时候不用在拿着布爬,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幅机,包括机架和退捻装置,所述退捻装置设置在所述机架的顶部,还包括将布从运输车中拉倒所述退捻装置上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卡紧组件和升降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弹簧、第一卡紧板、第二卡紧板、连接块和固定轴,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张紧板上;所述固定轴设置在所述连接块远离所述第二张紧板的一端;所述第一张紧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轴上;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卡紧板,且另外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卡紧板;所述第二卡紧板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住第一卡紧板的一端,弹簧发生弹性形变,将布放置在第一卡紧板和第二卡紧板之间;松开第一卡紧板,弹簧会恢复弹性形变,在弹力的作用下第一卡紧板将布卡在第二卡紧板上,升降组件上升就会带动布上升拉到退捻装置的高度,工作人员将布放入退捻装置内即可。设置的调节装置,将布从运输车中拉到退捻装置的高度,这样工作人员在爬机架的时候不用在拿着布爬,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摇块、平台、平行四边形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摇块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摇块,且另一端连接所述平台;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摇块上且与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卡紧板设置在所述平台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台可以随着平行四边形组件的运动而升降,这样设置在平台上的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在弹簧弹力的作用下将布夹紧。然后平台带着布达到退捻装置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摇块朝向所述退捻装置一端的其中一侧开设有第一条形槽,且另外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条形槽对应的第二条形槽;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一端的其中一侧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一条形槽内,且另外一端的其中一侧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二条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一条形槽限定了平行四边形组件在摇块上滑移的位置。设置于第一条形槽对应的第二条形槽可以使平行四边形组件在平台和摇块上同时移动,保证平行四边形组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平行四边形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第四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滑移连接在第一条形槽内,且另外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平台远离所述第二条形槽的一侧;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固定块上,且另外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接杆远离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滑移连接在所述第二条形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杆设置在第一条形槽内,第三连接杆铰接在固定块上,可以使第一连接杆运动的时候保证第四连接杆在第二条形槽内滑移。从而使平行四边形组件发生形变,改变整体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在所述第一条形槽上滑移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设置在所述摇块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压缸驱动第一连接杆滑移,同时将定位第一连接杆的位置,实现平行四边形组件的定位,实现平台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第二卡紧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卡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升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连接板将第二卡紧板与升降组件分开,减少在夹布的时候对升降组件的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二卡紧板的一端设置有运动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运动组件可以带动连接板转动,升降组件带动连接板上升到退捻装置的高度后,运动组件驱动连接板转动,使第一夹紧板和第二夹紧板转动到工作人员方便拿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运动组件包括齿轮、齿轮条和第二液压缸,所述齿轮设置在所述连接杆上;所述齿轮条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且与所述齿轮啮合;所述第二液压缸设置在所述平台上,且活塞杆与所述齿轮条远离所述齿轮的一端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第二液压缸活塞杆伸缩运动就会带动齿轮条运动,从而使齿轮转动,从而使连接板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退捻装置包括退捻器和退捻电机,所述退捻器设置在所述机架顶部;所述退捻电机设置在所述退捻器上,所述退捻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退捻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退捻器可以将拧在一起的布打开,方便开幅机的展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 设置的调节装置,将布从运输车中拉到退捻装置的高度,这样工作人员在爬机架的时候不用在拿着布爬,操作简单;

2 设置的第二液压缸活塞杆伸缩运动就会带动齿轮条运动,从而使齿轮转动,从而使连接板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开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2、退捻装置;21、退捻器;22、退捻电机;3、调节装置;31、连接板;4、卡紧组件;41、弹簧;42、第一卡紧板;43、第二卡紧板;44、连接块;45、固定轴;5、升降组件;51、驱动组件;6、摇块;61、第一条形槽;62、固定块;7、平台;71、第二条形槽;8、平行四边形组件;81、第一连接杆;82、第二连接杆;83、第三连接杆;84、第四连接杆;85、连接轴;86、第一套组件;87、第二套组件;88、第三套组件;89、第四套组件;9、运动组件;91、齿轮;92、齿轮条;93、第二液压缸;94、保护箱;95、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开幅机,包括机架1、退捻装置2和调节装置3。退捻装置2包括退捻器21和退捻电机22。退捻器21固定连接机架1的上方。退捻电机22固定连接在退捻器21的侧壁上,且输出轴与退捻器21连接。

调节装置3包括连接板31、卡紧组件4和升降组件5。升降组件5设置在机架1上。连接板31的一端设置在升降组件5上。卡紧组件4设置在连接板31远离升降组件5的一端。

如图2所示,升降组件5包括驱动组件51、摇块6、平台7和平行四边形组件8。摇块6固定在机架1的侧壁上(参考图1)。驱动组件51设置在摇块6上,且驱动平行四边形组件8运动。平行四边形组件8的一端连接摇块6,且另外一端连接平台7。连接板31设置在平台7上。

摇块6朝向平台7的一端的其中一侧开设有第一条形槽61,且另外一侧固定有固定块62。

平台7朝向摇块6的一端开设有与第一条形槽61对应的第二条形槽71。

本是实施例中平行四边形组件8有四套,且每套平行四边形组件8的结构相同,若有需要可以增加。每套平行四边形组件8均包含两组平行四边形组件8,每套平行四边形组件8中的两组平行四边形组件8之间连接有连接轴85。四套平行四边形组件8中相邻两套的平行四边形组件8通过连接轴85连接。

每组平行四边形组件8包括第一连接杆81、第二连接杆82、第三连接杆83和第四连接杆84。第一连接杆81的一端与第二连接杆82的一端铰接。第三连接杆83的一端与第四连接杆84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杆81与第二连接杆82的铰接点和第三连接杆83与第四连接杆84的铰接点重合。连接轴85穿过两组平行四边形组件8中第一连接杆81与第二连接杆82的铰接点和第三连接杆83与第四连接杆84的铰接点。两组平行四边形组件8中对应的第一连接杆81、第二连接杆82、第三连接杆83和第四连接杆84均通过连接轴85连接。

四套平行四边形组件8分别命名第一套组件86、第二套组件87、第三套组件88和第四套组件89。第一套组件86中第一连接杆81远离第二连接杆82的一端滑移连接在第一条形槽61内;第三连接杆83远离第四连接杆84的一端固定块62上。第二套组件87中第一连接杆81远离第二连接杆82的一端与第一套组件86中第四连接杆84远离第三连接杆83的一端铰接,连接轴85穿过铰接点;第三连接杆83远离第四连接杆84的一端与第一套组件86中第二连接杆82远离第一连接杆81的一端铰接,连接轴85穿过铰接点。第三套组件88中第一连接杆81远离第二连接杆82的一端与第二套组件87中第四连接杆84远离第三连接杆83的一端铰接,连接轴85穿过铰接点;第三连接杆83远离第四连接杆84的一端与第二套组件87中第二连接杆82远离第一连接杆81的一端铰接,连接轴85穿过铰接点。第四套组件89中第一连接杆81远离第二连接杆82的一端与第三套组件88中第四连接杆84远离第三连接杆83的一端铰接,连接轴85穿过铰接点;第三连接杆83远离第四连接杆84的一端与第三套组件88中第二连接杆82远离第一连接杆81的一端铰接,连接轴85穿过铰接点;第四连接杆84远离第三连接杆83的一端滑移连接在第二条形槽71内;第二连接杆82远离第一连接杆81的一端铰接在平台7远离第二条形槽71的一侧。

驱动组件51包括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固定在摇块6靠近固定块62的一端,且活塞杆与第一套组件86中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81的连接轴85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卡紧组件4包括弹簧41、第一卡紧板42、第二卡紧板43、连接块44和固定轴45。第二卡紧板43连接在连接板31远离平台7的一端。连接块44固定连接在第二卡紧板43中部位置。固定轴45固定连接在连接块44远离第二卡紧板43的一端。第一卡紧板42转动连接在固定轴45上。弹簧41的一端连接在第二卡紧板43靠近平台7的一端,且另外一端连接在第一卡紧板42靠近平台7的一端。

平台7远离平行四边形组件8的一端上固定有保护箱94,

如图4所示,开幅机还包括运动组件9。保护箱94内设置有连杆95,连杆95的一端穿过保护箱94的侧壁与连接板31固定连接(参考图3)。

运动组件9包括齿轮91、齿轮条92和第二液压缸93。齿轮91位于保护箱94内且与位于保护箱94内的连杆95键连接。齿轮条92位于保护箱94内且与齿轮91啮合。第二液压缸93的输出轴与齿轮条92的一端固定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工作人员按第一卡紧板42,使弹簧41发生弹性形变,第一卡紧板42与第二卡紧板43就会张开,将布放在第一卡紧板42和第二卡紧板43之间,弹簧41恢复弹性形变,在弹力的作用下,第一卡紧板42会抵触布料。工作人员爬到机架1退捻器21的位置。

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第一套组件86中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81的连接轴85朝远离固定块62的方向运动,使第一连接杆81在第一条形槽61滑移,使两个第一连接杆81朝远离固定块62的方向运动;第四套组件89中两个第四连接杆84在第二条形槽71内会跟着滑移,且滑移方向与第一连接杆81滑移的方向相同。平行四边形组件8的高度就会变高,平台7的高度上升,在活塞杆完全伸出的时候,平台7达到退捻器21的高度。

第二液压缸93的活塞杆运动带动齿轮条92运动,与齿轮条92啮合的齿轮91就会转动,连杆95转动带动连接板31转动,位于连接板31上的第一卡紧板42和第二卡紧板43带动布转动到工作人员方便拿取的位置;然后工作人员按第一卡紧板42,使弹簧41发生弹性形变,第一卡紧板42与第二卡紧板43就会张开,将布放在第一卡紧板42和第二卡紧板43之间拿出,弹簧41恢复弹性形变,在弹力的作用下,第一卡紧板42恢复最初位置;工作人员将布放入退捻器21中,爬下机架1。

布放入退捻器21内后,第二液压缸93的活塞杆运动带动齿轮条92运动,与齿轮条92啮合的齿轮91就会转动,连杆95转动带动连接板31转动,使连接板31转到最初的位置。

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驱动第一套组件86中连接两个第一连接杆81的连接轴85朝靠近固定块62的方向运动,使第一连接杆81在第一条形槽61滑移,使两个第一连接杆81朝靠近固定块62的方向运动;第四套组件89中两个第四连接杆84在第二条形槽71内会跟着滑移,且滑移方向与第一连接杆81滑移的方向相同。平行四边形组件8的高度就会降低,平台7的高度降低到最初的位置。

设置的调节装置3将布从运输车中拉到退捻装置2的高度,这样工作人员在爬机架1的时候不用在拿着布爬,操作简单。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