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84999发布日期:2020-05-08 18:4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送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主要用于一般家庭中的浴室内的干燥或者在室内晾干的洗涤物的干燥的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多希望不论时间而想要洗涤物在室内干燥。于是,普及了通过使用送风装置,利用室内的居住、非居住部分作为洗涤物的干燥的场所的方式。

如专利文献1、2中所记载的那样,已提出了采用各种方法,判断衣物等被干燥物的干燥状态的送风装置。作为判断为衣物等被干燥物成为干燥状态的情况,例如有室内空气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温度的情况,达到了使用者所选择的规定的相对湿度的情况,检测间歇运转前后的相对湿度变化量并达到了了规定的变化量以下的情况等。而且,检测间歇运转中和运转后的相对湿度变化量并达到了规定的变化量以下的情况等也判断为衣物等被干燥物的干燥状态。

另外,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送风装置检测从衣物等被干燥物辐射的红外线,根据被干燥物的红外线的绝对量检测衣物等被干燥物的温度状态。送风装置在被干燥物的温度比室内温度高的状态持续一定期间例如30分钟以上时,判断为被干燥物已干燥,结束送风运转。

另外,专利文献4中记载的送风装置包括调节左右方向的风向的摆片和红外线传感器。送风装置根据通过红外线传感器获得的温度分布来判断在送风装置的前方右侧、前方中央、前方左侧的3个检测范围中何处存在被干燥物。然后,控制摆片的可动范围以对判断出的检测范围集中送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9959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24049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7-24010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10-1126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但是,气候、天气等环境的变化以及进行干燥的空间的大小、进行干燥的房间的材质等,对衣物等被干燥物的干燥状态的判断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现有的送风装置中的自动干燥控制方法中,根据预先设定的相对湿度的规定值或者绝对湿度的偏移量来判断对象物的干燥状态的情况下,存在不能准确地检测干燥状态这样的技术问题。

另外,虽然可以考虑在判断了衣物等被干燥物的干燥状态后也反复进行间歇运转,根据环境设置多个干燥状态的判断基准的结构,但是存在不能根据天气、气候等各种环境变化来准确地判断干燥状态这样的技术问题。

另外,使用红外线传感器的方式中,通过检测室内的温度分布来进行被干燥物的判断。因此,在发生冬季的冰冷窗户、供暖器具的成为高温的送风口附近等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均,或者从送风装置送风的高温的风导致被干燥物的温度不均时,不能准确地判断干燥状态。因此,存在将被干燥物以外的送风、未干燥物判断为干燥状态,发生干燥不均等,干燥的判断精度较差这样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如上所述的方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风装置,该送风装置能够灵活地应对气候、天气等环境变化,能够不受周围温度、送风装置的送风的影响而准确地判断干燥,能够通过降低被干燥物的干燥后的过剩运转来提高干燥效率。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送风装置包括主体、送风部、除湿部、水分量检测部和控制部。在主体设置有吸入口和吹出口。送风部从吸入口向吹出口吹送空气。除湿部将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除湿。水分量检测部检测对象物的水分量。控制部控制来自吹出口的送风。水分量检测部包括发光部和受光部。发光部向对象物发出包含能够被水吸收的波长的检测光和包含与检测光相比难以被水吸收的波长的参照光。受光部接收被对象物反射的检测光和参照光。所述控制部包括水分量计算部,该水分量计算部比较受光部接收到的检测光和参照光的强度并计算水分量,控制部基于水分量计算部的水分量来控制送风。

本发明的送风装置向处于对象范围的对象物照射光,比较被对象物反射的检测光与参照光的强度,由此计算对象物所含的水分量。由此,能够准确地确定处于对象范围的对象物的水分含量。因此,能够准确地判断对象物的干燥状态,最恰当地干燥对象物。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除湿机的概略结构的侧面结构图。

图3是表示该除湿机的发光部及受光部的结构和对象物的示意图。

图4是表示该除湿机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5是表示水分和水蒸气的吸收光谱的图。

图6是表示该除湿机的检测范围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该除湿机的发光部和受光部的扫描方向的示意图。

图8是该除湿机的水分量计算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该除湿机的水分量分布的表格的图。

图10是表示该除湿机的干燥判断部的框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风扇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浴室干燥机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除湿机的干燥判断部的框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除湿机的概略结构的侧面结构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除湿机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除湿机的送风控制部的动作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均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具体例的实施方式。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给出的数值、形状、材料、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及连接方式等是一例,并不旨在限定本发明。因此,以下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中,将表示本发明的最上位概念的独立权利要求中未记载的构成要素作为任意的构成要素进行说明。

另外,各图是示意图,并不一定严格地图示。因此,例如,在各图中比例尺等不一定一致。此外,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者简略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除湿机)

作为送风装置的例,对除湿机1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除湿机1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除湿机1的概略结构的侧面结构图。

除湿机1包括主体2、送风部3、除湿部4、水分量检测部9和控制部5。

在主体2设置有:用于将主体2的外部的空气吸入主体2内的吸入口10;和用于将从吸入口10吸入的空气向主体2的外部吹出的吹出口11。如图2所示,吸入口10设置于主体2的下方,吹出口11设置于主体2的上方。此外,吹出口11和吸入口10被设置于同一侧面。

送风部3将室内空气从吸入口10向吹出口11引导。从吸入口10被吸入主体2内的室内空气,由后述的除湿部4除湿。除湿后的室内空气作为除湿空气由吹出口11送风到处于对象范围的对象物。

除湿部4将从吸入口10吸入的空气除湿。除湿部4能够将室内空气除湿即可,例如为使用硅胶等除湿材料的干燥剂除湿、蒸气压缩式的热泵等。此外,室内空气不仅除湿,还能够除尘。

水分量检测部9具有发光部7和受光部8,检测对象物100的水分量。发光部7向对象物100发光。受光部8接收被对象物100反射的光。

控制部5控制来自吹出口11的送风。控制部5包括光源控制部51(参照图4)和水分量计算部56(参照图4)。光源控制部51控制由发光部7照射的光。水分量计算部56检测由受光部8接收到的光,计算水分量。另外,控制部5由至少一个微控制器构成,包括:保存有除湿机1的总体的动作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作为用于执行程序的临时存储区域的易失性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和执行程序的处理器等。

具体而言,控制部5基于由水分量计算部56计算出的水分量来判断对象物的干燥状态,控制送风部3和除湿部4中至少一者。此外,水分量计算部56通过比较由受光部8接收的波长不同的2种光的强度,计算对象物100的水分量。详细情况在后面说明。由此,控制部5根据对象物100的水分量,进行适当的干燥判断和干燥控制。

下面,对实施方式1的发光部7、受光部8和控制部5的结构的概要进行说明。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发光部7及受光部8的结构和对象物100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1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发光部7向隔着空间存在的对象物100照射光。从发光部7照射的光被对象物100反射。作为被反射的光的反射光ra1由受光部8检测。然后,基于由受光部8检测的反射光ra1,用图4所示的水分量计算部56计算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水分量。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水分量是滞留在对象物100上的水分和浸透了对象物100的表面部分的水分。

下面,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发光部)

发光部7向对象物100发出包含第一波段的检测光和包含第二波段的参照光,该检测光是能够被水吸收的波长的光,该参照光是与第一波段相比水的吸收小的波长的光。具体而言,发光部7包括投光透镜21和光源22。

投光透镜21是将光源22发出的光聚光到对象物100的聚光透镜。投光透镜21是树脂制的凸透镜,不过不限于此。

光源22是发出包含构成检测光的第一波段和构成参照光的第二波段,且峰值波长处于第二波段侧的连续的光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光源。具体而言,光源22是包括化合物半导体的led光源。

图5是表示水分和水蒸气的吸收光谱的图。如图5所示,水分在大约1450nm和大约1940nm的波长具有吸收峰值。水蒸气在比水分的吸收峰值稍低的波长,具体而言大约1350nm~1400nm和大约1800nm~1900nm的波长具有吸收峰值。

因此,作为构成检测光的第一波段,选择水的吸光度高的波段,作为构成参照光的第二波段,选择与第一波段相比水的吸光度小的波段。

而且,作为一例,使第二波段的平均波长比第一波段的平均波长长。另外,关于由光学的带通滤波器的最大透射率的半值即波长的中心值定义的中心波长,例如使第一波段的中心波长为1450nm,使第二波段的中心波长为1700nm。光源22照射连续地包含第一波段和第二波段的光,因此对对象物100照射水的吸收大的包含第一波段的检测光和水的吸收比第一波段小的包含第二波段的参照光。

(受光部)

如图3所示,受光部8接收从发光部7照射并被对象物100反射的反射光ra1。即,受光部8接收从发光部7照射并被对象物100反射的检测光和参照光。

受光部8包括受光透镜71、半反射镜34、第一受光元件73、第二受光元件43、第一带通滤波器72和第二带通滤波器42。反射光ra1由受光透镜71聚光,由半反射镜34分割为通过第一光路lr01的光和通过第二光路lr02的光。

受光透镜71是用于将被对象物100反射的反射光ra1聚光到第一受光元件73和第二受光元件43的聚光透镜。受光透镜71例如以焦点位于第一受光元件73的受光面的方式固定于受光部8。受光透镜71例如是树脂制的凸透镜,不过并不限于此。

半反射镜34例如配置于受光透镜71与第一受光元件73之间,透射由受光透镜71聚光的光中的一半光,将剩余的光反射。在透射过半反射镜34的光的光路即第一光路lr01的前部设置有第一带通滤波器72和第一受光元件73。

第一带通滤波器72是从反射光ra1提取出作为检测光的第一波段的光的带通滤波器。具体而言,第一带通滤波器72配置于半反射镜34与第一受光元件73之间,设置于透射半反射镜34后入射到第一受光元件73的反射光ra1的光路上。第一带通滤波器72透射第一波段的光,并且反射或者吸收除此以外的波段的光。

第一受光元件73是接收被对象物100反射、透射半反射镜34后透射到第一带通滤波器72的第一波段的光,并将其转换为第一电信号的受光元件。第一受光元件73通过对接收到的第一波段的光进行光电转换,来生成与该光的受光量(即,强度)相应的第一电信号。所生成的第一电信号被输出到控制部5。第一受光元件73例如为光电二极管,不过并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受光元件73可以为光电晶体管或者图像传感器。

第二带通滤波器42是从被半反射镜34反射的光中提取出作为参照光的第二波段的光的带通滤波器。具体而言,第二带通滤波器42配置于半反射镜34与第二受光元件43之间,设置于被半反射镜34反射后入射到第二受光元件43的光的光路上。而且,第二带通滤波器42透射第二波段的光并且反射或者吸收除此以外的波段的光。

第二受光元件43是接收被对象物100反射、透射第二带通滤波器42的第二波段的光,并将其转换为第二电信号的受光元件。第二受光元件43通过对接收到的第二波段的光进行光电转换,来生成与该光的受光量(即,强度)相应的第二电信号。所生成的第二电信号被输出到控制部5。第二受光元件43是与第一受光元件73相同形式的受光元件。即,第一受光元件73为光电二极管时,第二受光元件43也为光电二极管。

(控制部)

控制部5包括光源控制部51、第一放大部52、第二放大部53、第一信号处理部54、第二信号处理部55、水分量计算部56和干燥判断部57。

控制部5可以收纳于主体2,或者也可以安装在主体2的外侧面。或者,控制部5可以被分为多个,具有无线通信等的通信功能,接收来在第一受光元件73的第一电信号和来自第二受光元件43的第二电信号。

光源控制部51控制发光部7的光源22的点亮。光源控制部51由驱动电路和微控制器构成。光源控制部51包括:保存有光源22的控制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执行程序的临时的存储区域即易失性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和执行程序的处理器等。光源控制部51以规定的发光周期反复进行光源22的点亮和熄灭,控制光源22。具体而言,光源控制部51通过将规定的频率(例如,1khz)的脉冲信号输出到光源22,使光源22以规定的发光周期点亮和熄灭。

第一放大部52将第一受光元件73输出的第一电信号放大并输出到第一信号处理部54。具体而言,第一放大部52是放大第一电信号的运算放大器。

第一信号处理部54由微控制器构成。第一信号处理部54包括:保存有对第一电信号的处理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执行程序的临时的存储区域即易失性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和执行程序的处理器等。第一信号处理部54对第一电信号进行通频带限制并且修正由该通频带限制导致的相位延迟后,实施与光源22的发光周期的乘法处理。该对第一电信号的处理是所谓的锁定放大器(lock-inamplifier)处理。由此,抑制第一电信号中产生的基于外部干扰光的噪声。

第二放大部53将第二受光元件43输出的第二电信号放大并输出到第二信号处理部55。具体而言,第二放大部53是放大第二电信号的运算放大器。

第二信号处理部55由微控制器构成。第二信号处理部55包括:保存有对第二电信号的处理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执行程序的临时的存储区域即易失性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和执行程序的处理器等。第二信号处理部55对第二电信号进行通频带限制并且修正由该通频带限制导致的相位延迟后,实施与光源22的发光周期的乘法处理。对该第二电信号的处理是所谓的锁定放大器处理。由此,抑制第二电信号中产生的基于外部干扰光的噪声。

水分量计算部56基于从第一受光元件73输出的第一电信号和从第二受光元件43输出的第二电信号,检测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水分。具体而言,水分量计算部56基于第一电信号的电压电平与第二电信号的电压电平之比(信号比),检测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水分量。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分量计算部56基于由第一信号处理部54处理的第一电信号和由第二信号处理部55处理的第二电信号,检测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水分量。水分量计算部56将检测到的水分量输出到干燥判断部57。对于具体的水分量的检测处理在后面进行说明。

水分量计算部56例如是微控制器。水分量计算部56包括:保存有信号处理程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用于执行程序的临时的存储区域即易失性存储器;输入输出端口;和执行程序的处理器等。

干燥判断部57基于由水分量计算部56计算出的水分量来判断对象物100的干燥。

对于具体的干燥判断,在后面进行说明。

(水分量的检测处理)

对水分量计算部56的水分量的检测处理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水分量计算部56通过比较反射光ra1所包含的检测光的光能量pd和参照光的光能量pr,来检测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水分量。此外,检测光的光能量pd与从第一受光元件73输出的第一电信号的强度对应,参照光的光能量pr与从第二受光元件43输出的第二电信号的强度对应。

光能量pd由下面的(式1)表示。

(式1)pd=pd0×gd×rd×td×aad×ivd

此处,pd0是光源22发出的光中构成检测光的第一波段的光的光能量。gd是第一波段的光对第一受光元件73的耦合效率(聚光率)。具体而言,gd相当于光源22发出的光中成为被对象物(对象物100)扩散反射的成分的一部分(即,反射光所包含的检测光)的部分的比例。

rd是对象物100对检测光的反射率。td是第一带通滤波器72对检测光的透射率。ivd是第一受光元件73对反射光ra1所包含的检测光的受光灵敏度。

aad是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成分(水分)对检测光的吸收率,由下面的(式2)表示。

(式2)aad=10-αa×ca×d

此处,αa是预先设定的吸光系数,具体而言,是成分(水分)对检测光的吸光系数。ca是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成分(水分)的体积浓度。d是对检测光的吸收有贡献的成分的厚度的2倍即贡献厚度。

更具体而言,在水分均匀地分散的对象物100中,光入射到对象物100、反射并从对象物100出射的情况下,ca相当于对象物100的成分所包含的体积浓度。另外,d相当于反射并从对象物100出射为止的光路长度。例如,ca是覆盖对象物100的液相所包含的水分的浓度。另外,d是被换算为覆盖对象物100的液相的平均的厚度的贡献厚度。

因此,αa×ca×d相当于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成分量(水分量)。根据以上所述,可知与第一电信号的强度相当的光能量pd根据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水分量而变化。此外,与水分相比湿气的吸光度极小,因此能够忽略。

同样,入射到第二受光元件43的参照光的光能量pr由下面的(式3)表示。

(式3)pr=pr0×gr×rr×tr×ivr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照光能够被视为实质上不被对象物100所包含的成分吸收,因此与(式1)比较可知,与水分的吸收率aad相当的项不包含于(式3)。

在(式3)中,pr0是光源22发出的光中构成参照光的第二波段的光的光能量。gr是光源22发出的参照光对第二受光元件43的耦合效率(聚光率)。具体而言,gr相当于参照光中成为被对象物100扩散反射的成分的一部分(即,反射光所包含的参照光)的部分的比例。rr是对象物对参照光的反射率。tr是第二带通滤波器42对参照光的透射率。ivr是第二受光元件43对反射光的受光灵敏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光源22照射的光,即检测光和参照光以同轴且同光斑尺寸被照射,因此检测光的耦合效率gd与参照光的耦合效率gr大致相等。此外,检测光和参照光的峰值波长比较接近,因此检测光的反射率rd与参照光的反射率rr大致相等。

因此,通过获取(式1)与(式3)之比(信号比),能够导出下面的(式4)。

(式4)pd/pr=z×aad

此处,z为常数项,由(式5)表示。

(式5)z=(pd0/pr0)×(td/tr)×(ivd/ivr)

光能量pd0和pr0分别被预先设定为光源22的初始输出。此外,透射率td和透射率tr分别由第一带通滤波器72和第二带通滤波器42的透射特性预先设定。受光灵敏度ivd和受光灵敏度ivr分别由第一受光元件73和第二受光元件43的受光特性预先设定。因此,能够将(式5)所示的z视为常数。

水分量计算部56基于第一电信号计算检测光的光能量pd,基于第二电信号计算参照光的光能量pr。具体而言,第一电信号的信号电平(电压电平)相当于光能量pd,第二电信号的信号电平(电压电平)相当于光能量pr。

因此,水分量计算部56能够基于(式4)来计算对象物所包含的水分的吸收率aad。由此,水分量计算部56能够基于(式2)来计算水分量。

此外,在空间中也存在湿气(水蒸气),也假定检测光和参照光被水蒸气吸收的情况。也可以控制部5设置修正部,该修正部修正第一电信号和第二电信号以使得消除该水蒸气的吸收分量。

(水分量的检测范围)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检测范围的俯视图。检测范围a优选被设定成等同于或者大于用除湿机1除湿的风被送风的范围的范围。此外,检测范围a是等同于或者大于受光部8的受光范围的范围。如图6所示,单位区域r是由受光部8单独进行光的检测的区域。单位区域r可以为与检测范围a相同尺寸,也可以为比检测范围a小的尺寸。例如,单位区域r为将检测范围a在纵向上六分并在横向上六分后的尺寸。作为对单位区域r的s11~s66的每一个进行检测的方法,例如可以为第一受光元件73和第二受光元件43采用图像传感器。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发光部和受光部的扫描方向的示意图。另外,作为其他方法,如图7所示,可以采用一边扫描发光部7的照射区域一边照射光,与此同时也扫描受光部8的受光区域,接收各区域的反射光ra1的方法。作为扫描方法,例如有将发光部7和受光部8固定的底座以使用2个步进电机(未图示)可旋转地配置在正交的2轴的方法。一个步进电机配置于能够在图7的主扫描方向上扫描照射区域的角度,另一个步进电机配置于能够在图7的副扫描方向上扫描照射区域的角度。在图6和图7中,例示了每一行等间隔地检测6个部位,每一列等间隔地检测6个部位的情况。

下面,对于该情况的扫描方法,使用图8的流程图进行说明。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水分量计算的流程图的图。此处,将单位区域r的第n行、第6列的位置定义为sn6(n=1~6)。即,s11是单位区域r的第1行、第1列的位置。首先,将发光部7的照射区域和受光部8的受光区域移动到图7的s11(n=1)。接着将各区域(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的指定位置设定为sn6(步骤1)。驱动步进电机,使底座与图7的主扫描方向平行地移动,使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位于sn6(步骤2)。与此同时,判断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是否位于单位区域r的中心。是否位于单位区域r的中心的判断例如根据步进电机的驱动步数计算。当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不位于单位区域r的中心时,返回步骤2继续驱动步进电机。当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位于单位区域r的中心时,获取受光强度,计算强度之比即水分量并将其保存在表格t中。然后进行当前所处的单位区域r是否为作为指定位置的sn6的判断(步骤3)。当当前所处的单位区域r不为sn6时,返回步骤2继续驱动步进电机。此处,当当前所处的单位区域r为sn6时停止驱动步进电机(步骤4)。然后,将n加1,使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与图7的副扫描方向平行地向sn6移动。

接着,将指定位置设定为sn1(步骤5)。然后,使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与图7的主扫描方向平行地向步骤2的反方向移动,驱动步进电机以使其位于作为指定位置的sn1(步骤6)。同时,判断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是否位于单位区域r的中心。是否位于单位区域r的中心的判断例如根据步进电机的驱动步数计算。当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不位于单位区域r的中心时,返回步骤6继续驱动步进电机。当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位于单位区域r的中心时,获取受光强度,计算强度之比即水分量并将其保存在表格t中。

接着,进行当前所处的单位区域r是否为作为指定位置的sn1的判断(步骤7)。当当前所处的单位区域r不为sn1时,返回步骤6继续驱动步进电机。此处,当当前所处的单位区域r为sn1时停止驱动步进电机(步骤8)。

此处,当n为6时,将n加1,使照射区域和受光区域与图7的副扫描方向平行地向指定位置sn1移动(步骤9)。然后,返回步骤1,反复进行动作。当n为6时,结束检测动作。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水分量分布的表格的图。当检测动作结束时,将每个单位区域r的水分量的计算结果暂时记录在图9那样的表格t中,基于表格t的信息进行干燥的判断。表格t的信息可以对每个单位区域r单独地进行判断,也可以进行平均而加工成1个或者少量的信息。

(干燥判断)

下面,使用图10的框图,对干燥判断部57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除湿机的干燥判断部的框图。

在衣物干燥时,除湿机1的干燥判断部57基于从水分量计算部56输入的水分量的表格t,来判断对象物100的干燥。作为干燥的判断的方法,例如,干燥判断部57具有定期地比较从水分量计算部56输入的对象物100的水分量和水分量阈值61的水分量比较部62。水分量比较部62比较表格t的信息和水分量阈值61,来判断对象物100的干燥。此外,也可以为干燥判断部57比较表格t的每个单位区域r的信息和水分量阈值61,对每个单位区域r判断干燥。另外,也可以为干燥判断部57将表格t的信息平均化而加工成1个或者少量的信息并与水分量阈值61进行比较。例如,当单位区域r的信息比水分量阈值61小时,单位区域r被判断为干燥。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包括主体2、送风部3、除湿部4、水分量检测部9和控制部5。在主体2设置有吸入口和吹出口。送风部3从吸入口10向吹出口11吹送空气。除湿部4将从吸入口10吸入的空气除湿。水分量检测部9检测对象物100的水分量。控制部5控制来自吹出口11的送风。水分量检测部9包括发光部7和受光部8。发光部7向对象物100发出包含第一波段的检测光和包含第二波段的参照光,该检测光是包含被水吸收的波长的光,该参照光是包含与检测光相比难以被水吸收的波长的光。受光部8接收被对象物100反射的检测光和参照光。控制部5具有比较受光部8接收到的检测光的强度和参照光的强度来计算水分量的水分量计算部。而且,控制部5基于水分量来控制送风。

依照该结构,不被气候、天气等的环境变化、冬季的冰冷窗户或供暖器具的高温的送风口附近等周围环境的温度不均,以及从除湿机1送风的高温的风导致的被干燥物的温度不均所影响,而能够检测对象物100的水分量。由于能够准确地判断被干燥物的水分量,因此控制部5能够更准确地控制送风。

另外,控制部5也可以具有基于水分量来判断对象物100的干燥的干燥判断部。依照该结构,能够减少、消除过度的干燥运转或被干燥物的干燥不足,进行高精度的干燥判断。

另外,干燥判断部57具有比较水分量计算部56计算出的水分量和内部中保持的水分量阈值61的水分量比较部62。水分量比较部62在水分量的数据t小于内部中保持的水分量阈值61时,判断为已干燥。

依照该结构,无论周围环境、对象物100的材料、衣物的种类如何,都能够准确地进行对象物100的干燥判断。

(电风扇)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风扇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11示出了电风扇81,其具有多个叶片82固定于电机83的转动轴的轴流风扇84。安装于轴流风扇84的叶片82被前盖86和后盖87覆盖,通过电机83旋转而能够送风。轴流风扇84固定于主体轴85的一端,主体轴85的另一端固定于基座88。轴流风扇84被设置成相对于主体轴85在左右和上下方向上可动的结构。

如图11所示,电风扇81在基座88上设有检测对象物100的水分量的水分量检测部9。对于在室内晾干的对象物100,电风扇81送风以进行干燥的情况下,水分量检测部9能够准确地检测衣物的水分量,控制电风扇81的风向、风量、送风时间等。例如,当判断为晾干的衣物的水分量多时,进行使送风量增加的控制。另外,能够控制轴流风扇84的风向,以能够对晾干的衣物中尤其是水分量多的衣物,集中地送风。

如上所述,在将电风扇81用于衣物等的干燥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判断干燥状态,控制电风扇81的运转。

(浴室干燥机)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浴室干燥机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在图12中,示出了用于浴室内的衣物干燥和浴室干燥的浴室干燥机91。如图12所示,浴室干燥机91包括主体壳92、加热部95和送风部93。主体壳92构成浴室干燥机91的外装。此外,在主体壳92设置有将浴室的空气取入浴室干燥机91内的吸入口10和将被吸入口10吸入的空气吹出的吹出口11。加热部95设置于将吸入口10和吹出口11连接的送风路径,加热由吸入口10吸入的空气。另外,送风部93设置于送风路径,使空气从吸入口10向吹出口11地循环。

浴室干燥机91还包括风向控制部96、换气部97和运转控制部98。风向控制部96使从吹出口送风的风的风向变化。换气部97对浴室进行换气。运转控制部98控制浴室干燥机91的加热量、送风量、风向等。浴室干燥机91设置有控制加热量、送风量、风向等的目的在于使衣物或者浴室干燥的干燥模式。

在衣物干燥和浴室干燥等的干燥模式中,干燥的对象物100的材质、位置、大小等不同,因此浴室干燥机91需要适当地检测干燥状态,控制运转。因此,浴室干燥机91具有检测干燥的对象物100的水分量的水分量检测部9。如图12所示在浴室干燥机91对在浴室内晾干的衣物送风而进行干燥的情况下,水分量检测部9能够准确地衣物的水分量,控制浴室干燥机91的运转。例如,当判断为晾干的衣物的水分量多时,浴室干燥机91进行使送风量增加的控制。另外,也能够控制浴室干燥机91的风向控制部96,以能够对晾干的衣物中,尤其是水分量多的衣物集中地送风。

另外,在将浴室干燥机91用于浴室的干燥的情况下,水分量检测部9检测浴缸的底部101等特别湿的部位的水分量。浴室干燥机91能够根据检测到的水分量,以所需的加热量、送风量、送风时间对浴缸的底部101送风。

如上所述,在将浴室干燥机91用于衣物和浴室的干燥的情况下,能够准确地判断干燥状态,控制浴室干燥机91的运转。

[效果等]

控制部5能够控制送风部3和除湿部4的运转,能够基于干燥判断部57的比较结果来控制送风部3的送风量和除湿部4的除湿量。

依照该结构,在准确地判断了对象物100的干燥后,能够控制除湿机1的送风量或者除湿量的任一者以上,因此能够防止对已干燥的对象物100进行过度的干燥运转。具体而言,也可以在干燥判断部57判断为干燥时,停止送风部3的送风。由此,能够防止对象物100的过干燥,能够进行最适当的干燥。

另外,也可以在干燥判断部57判断为干燥时,减少送风部3的送风量并在进行了一定时间的送风后停止送风。由此,能够防止在对象物干燥后由周围的湿气导致吸湿,能够可靠地使对象物100干燥。

另外,也可以在干燥判断部57判断为干燥时,停止除湿部4的除湿。这一方式在周围的湿度为适当湿度时实施。由此,能够消除对象物100的过干燥和过度的运转,能够提供适宜的湿度环境。

另外,也可以在干燥判断部57判断为干燥时,减少除湿部4的除湿量并在进行了一定时间的送风后停止除湿。这一方式在周围的湿度比适当湿度高时实施。由此,能够防止在对象物100干燥后由周围的湿气导致吸湿,能够可靠地使对象物100干燥。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中,例示了基于水分量检测结果的表格t进行干燥判断的情况。

实施方式2的除湿机110比较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和阈值,进行对象物的干燥判断。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除湿机的干燥判断部的框图。干燥判断部157如图13所示,还包括水分量变化率阈值163、水分量变化率计算部164和水分量变化率比较部165。水分量变化率计算部164将水分量计算部56计算出的水分量数据保存多次并计算其时间变化率t’。水分量变化率比较部165比较由水分量变化率计算部164计算出的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t’和水分量变化率阈值163。水分量变化率比较部165在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t’比内部中保持的水分量变化率阈值163小的情况下,判断为对象物100已干燥。此外,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t’可以对每个单位区域r计算,也可以进行平均以加工成1个或者少量的信息。

一般而言,由棉、毛等材料制成的保湿性高的材料和聚酯纤维等速干性高的材料,最适宜的水分量不同。在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110中,能够根据水分量的变化率来判断干燥程度,能够进行最适宜的干燥判断。

此外,也可以为干燥判断部157首先根据水分量比较部62水分量的表格t变得比水分量阈值61小时,判断为假干燥状态,之后,根据水分量变化率比较部165,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t’变得比水分量变化率阈值163小时,判断为最终干燥状态。

存在如下可能性:厚材料等包含水分量多的对象物100干燥初始的干燥度变化率小,虽然包含水分量多但也判断为干燥。依照该结构,对于厚材料等包含水分量多的厚对象物100,通过使用水分量比较部62,也能够防止干燥判断的误判断,因此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干燥判断。

(实施方式3)

下面,对实施方式3的除湿机210进行说明。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除湿机的概略结构的结构图。图15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除湿机的控制结构的框图。

实施方式3的除湿机210如图14所示,还包括百叶板(louver)6。控制部5,替代干燥判断部57而具有送风控制部257。

百叶板6能够改变从吹出口11送风的已除湿、除尘的空气的送风范围或朝向等至少一个送风条件。

送风控制部257设置于控制部5,控制送风部3、除湿部4和百叶板6。

[送风控制部]

下面,使用图16,对送风控制部257的动作进行说明。图16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除湿机的送风控制部的动作的框图。

在衣物干燥时,除湿机210的送风控制部257基于从水分量计算部56输入的各检测位置的图9所示的水分量的表格t,来控制送风部3和百叶板6中至少一个条件。具体而言,对在t11~t66中对参照光的测量光的强度之比小的、即水分量多的部位,向百叶板6的角度进行送风。此外,也可以为送风控制部257基于水分量的表格t来控制除湿部4。

送风控制部257如图16所示包括比阈值比较部262和变化率阈值比较部264。

比阈值比较部262比较内部中保持的比阈值261和从水分量计算部56输入的强度之比即水分量的表格t。送风控制部257当强度之比比内部中保持的比阈值261大时,即水分量比规定的阈值小时,进行减少来自送风部3的送风量,或者停止等控制。

另外,变化率阈值比较部264比较内部中保存的变化率阈值263和从水分量计算部56输入的强度之比即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t’。由此,能够将强度之比的时间变化率比内部中保持的变化率阈值263小的,即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t’比规定的阈值小的单位区域r,判断为难以干燥。由此,进行增加送风部3的送风量或使百叶板6的角度朝向水分量的时间变化率t’小的单位区域等的送风控制。

[效果等]

如上所述,依照本实施方式的除湿机210,根据检测光相对于从对象物100反射的参照光的强度之比即水分量来控制百叶板6的角度,由此进行与对象物的水分量分布相应的最适宜的送风。

依照该结构,不论对象物的温度不均,都能够准确地检测强度之比即水分量,对需要干燥的单位区域r集中地进行送风,因此能够进行高效的干燥。

具体而言,对对象物中强度之比小的,即水分量多的单位区域控制百叶板6的角度,将除湿后的空气集中地送风到单位区域。由此对水分量多的单位区域促进水分的蒸发。对对象物100中强度之比大的,即水分量少的单位区域的送风量减少,不过该单位区域水分量少因此不会由送风促进水分的蒸发,而干燥进展。这样一来,能够进行与水分量的分布相应的高效的干燥。

另外,控制部5能够基于强度之比即水分量的分布来控制送风部3的送风量。

依照该结构,通过与对象物的水分量相应地最适控制除湿后的空气的量,能够进行高效的干燥。

另外,送风控制部257具有比较强度之比和规定的比阈值261的比阈值比较部262,能够基于该比较结果控制送风部3的送风量。

依照该结构,能够准确地判断对象物的干燥,因此能够防止对已干燥的对象物的过度的送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基于水分量检测结果的表格t来进行送风控制的判断的情况。不过,也可以进行多次水分量的检测,基于该时间变化率t’进行送风控制的判断。

依照该结构,例如在强度比小的,即水分量多的单位区域中,能够判断为强度比的时间变化大的,即水分量的时间变化大的单位区域在短时间内干燥结束,因此通过基于此来控制百叶板6的角度,能够进行高效的干燥。

另外,时间变化率t’小的单位区域在水分量多的情况下,考虑到在内部含有较多水分,或者干燥的送风难以到达等状况,干燥耗费时间。通过使百叶板6的角度朝向时间变化率t’小的方向而集中地进行干燥,能够缩短难以干燥的区域的干燥时间,能够提高干燥效率。

送风控制部257能够改变百叶板6之外的送风部3的送风量。

依照该结构,在对象物100难以干燥的即强度比的时间变化小的情况下,通过进行强力的送风能够提高干燥速度,能够进行高效的干燥。

另外,送风控制部257具有比较强度比的时间变化率和规定的变化率阈值263的变化率阈值比较部264,能够基于该比较结果来控制送风部3的送风量。

依照该结构,在强度比的变化率比规定的变化率阈值大的情况下,考虑对对象物的送风量至少进行自然地干燥,因此通过减小送风部3的送风量能够抑制过度的能量而进行高效的干燥。

此外,对各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将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任意地组合来实现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此外,对各实施方式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想到的各种变形而得到的方式,在不超出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将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和功能任意地组合来实现的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红外线的反射光强度检测能够提高被干燥物的干燥进行程度的测量精度,因此有助于被干燥物的干燥判断和送风装置的运转控制。

附图标记说明

1、110、210除湿机

2主体

3送风部

4除湿部

5控制部

6百叶板

7发光部

8受光部

9水分量检测部

10吸入口

11吹出口

21投光透镜

22光源

34半反射镜

42第二带通滤波器

43第二受光元件

51光源控制部

52第一放大部

53第二放大部

54第一信号处理部

55第二信号处理部

56水分量计算部

57、157干燥判断部

61水分量阈值

62水分量比较部

163水分量变化率阈值

164水分量变化率计算部

165水分量变化率比较部

71受光透镜

72第一带通滤波器

73第一受光元件

81电风扇

82叶片

83电动机

84轴流风扇

85主体轴

86前盖

87后盖

88基座

91浴室干燥机

92主体壳

93送风部

95加热部

96风向控制部

97换气部

98运转控制部

100对象物。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