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正硅酸乙酯膜固色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0559发布日期:2019-05-11 00:38阅读:51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正硅酸乙酯膜固色的合成技术。主要适用于纯棉黑色织物等领域。



背景技术:

天然纤维素织物染色时常用的染料为直接染料和活性染料,这些染料与纤维的结合力不同造成在固色牢度的差异显著。直接染料依靠范德华力和氢键与纤维结合,其湿摩擦牢度较差,而活性染料是以共价键与纤维结合,理论上有较强的水洗牢度。但在染中色、深色时其湿摩擦牢度较低,需利用固色剂提高染料与纤维间的固着力保持织物鲜亮的风格。

多年来,含甲醛固色剂在纤维和染料间起到了良好的搭桥作用。但是随着世界各国对纺织品上甲醛质量分数的限量法规的出台,低甲醛、无甲醛固色剂已走向市场,无甲醛固色剂由于化学结构上的差异,其固色效果显著不一。本试验从另一角度来研究染料的固色性,即利用某些化学品在染色织物上的成膜性能来提高染色牢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正硅酸乙酯膜固色的合成方法,并且合成的正硅酸乙酯膜固色不仅可提高织物的固色性能,还能够使织物柔软鲜亮。操作简单,便于大量生产。

本方法以乙醇、乙二醇、正丁醇、异丁醇、正辛醇、二丙二醇甲醚、丙酮与正硅酸乙酯按量比酸解制溶胶反应,得到的产物无需纯化处理,便可得到最终产物正硅酸乙酯膜。

正硅酸乙酯膜固色的合成技术如下:

第一步:溶胶的制备:乙醇+乙二醇+正丁醇+异丁醇+正辛醇+二丙二醇甲醚+丙酮+正硅酸乙酯→溶胶溶液

第二步:染色:

第三步:固色:

本发明中所述的原料为乙醇、乙二醇、正丁醇、异丁醇、正辛醇、二丙二醇甲醚、丙酮与正硅酸乙酯;染料:bes型活性红、bes型活性金黄、bes型藏青;织物:纯棉斜卡(经+纬)密度45×45。

本发明中第一步为溶胶的制备,第一步中量比为n(溶剂)∶n(水)∶n(正硅酸乙酯)∶n(盐酸)=10∶5∶1∶0.05在50-60℃下,超声反应。第二步为织布的染色,轧染的轧余率为80%,烘干温度为90℃,时间为1.5min,汽蒸温度为102℃-105℃,时间为5min,皂洗温度为98℃,时间为5min。第三步为织布的固色,二浸二轧的浸余率为100%,预烘温度80℃,时间为2.5min,烘焙温度150℃,时间5min。

本发明在反应过程中,配制溶液和清洗所使用的水均为蒸馏水,实验均在常温下进行即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溶胶的制备

以乙醇、乙二醇、正丁醇、异丁醇、正辛醇、二丙二醇甲醚、丙酮与正硅酸乙酯按量比酸解,在50℃-60℃下,超声反应10-15h,制溶胶溶液。

实施例2.染色

将织物轧染于bes染料(m红∶m金黄∶m藏青=1∶2∶7)中,烘干温度为90℃,时间为1.5min,汽蒸温度为102℃-105℃,时间为5min,皂洗温度为98℃,时间为5min。

实施例3.固色

将织物二浸二轧,搅拌加热30min,预烘温度80℃,时间为2.5min,烘焙温度150℃,时间5min。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针对一种低成本,易操作的正硅酸乙酯膜固色的合成方法,并且合成的正硅酸乙酯膜可提高织物的固色性能,还能够使织物柔软鲜亮。本方法在一定温度下以乙醇、乙二醇、正丁醇、异丁醇、正辛醇、二丙二醇甲醚、丙酮与正硅酸乙酯按量比酸解进行超声反应,制得溶胶溶液。产物无需纯化处理,便可得到正硅酸乙酯膜,合成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较低。将织物进行染色、固色处理,经处理过的织物柔软鲜亮,耐洗性增强。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1.09
技术公布日:2019.05.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