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纤合成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01079发布日期:2020-01-03 13: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纤合成革,包括基布(1)、海岛纤维(2)和聚氨酯(3),其特征在于:所述海岛纤维(1)和聚氨酯(2)紧密连接在基布(1)中,且海岛纤维(1)和聚氨酯(2)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所述海岛纤维(1)的三维相互交联在一起形成真皮胶原纤维结构,所述聚氨酯(2)分布在海岛纤维(1)的四周,所述聚氨酯(2)在海岛纤维(1)形成的骨架中为圆形发泡结构,所述基布(1)、海岛纤维(2)和聚氨酯(3)整体呈立体网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纤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2)在海岛纤维(1)形成的骨架为针形发泡结构。

3.一种超纤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制备海岛纤维;

步骤二,海岛纤维的后纺:集束、牵伸浸油、卷曲、热定型、切断和打包,其中从牵伸到卷曲的工艺过程,该流程中共有4个连续工艺,即一道牵伸、二道牵伸、三道牵伸和卷曲;

步骤三,非织造布的纺织,将经过后纺的海岛纤维共同纺织形成基布;

步骤四,湿法含浸:在浸水槽中配制聚氨酯浆料,随后基布发送,经过储布架进入浸水槽,然后用挤压辊把基布中的水分挤干,经烫平轮将基布烫半干,同时将基布烫平,然后在涂布机上涂覆配合浆料,再进入凝固槽成皮膜,再充分水洗、烘干定型即得超纤合成革;

步骤五,碱减量:将氢氧化钠、阳离子促进剂和涤纶分散染料染色用载体溶于水配制成碱液,将步骤四中的超纤合成革投入碱液中,碱减量浴比为1:5~100,然后以5℃/min的升温速度升温至60~80℃,保温60~120min,保温结束后取出基布水洗3~8次,然后在70~85℃的条件下烘干;

步骤六,片皮:

①、将超纤合成革在片皮机上进行片皮,片皮机的车速为3~6m/min,片皮机刀片转速为1000~1500转/分钟,得到片皮后的超纤合成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纤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六,磨皮:

②、以超纤合成革的顶部作为基准面,在磨皮机上对底部进行磨皮,磨皮机的沙皮目数为150目~240目,沙皮转速为1000~1300转/分钟,车速为3~5米/分钟,磨皮厚度为0.03~0.08mm;随后以超纤合成革的底部作为基准面,对超纤合成革的顶部进行磨皮,沙皮目数为240~480目,沙皮转速为1000~1300转/分钟,车速为3~5米/分钟,磨皮厚度为0.01~0.02mm;得到磨皮后的超纤合成革。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超纤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七,干法贴面:

①、选用离型纸,在离型纸的正面均匀涂布粘度为1200~1800cps/25℃的无色膜混合浆料,再经过110℃的温度烘干,制得无色膜离型纸;

②、在无色膜离型纸的无色膜所在一面,均匀涂布粘度为1500~2000cps/25℃、含有荧光颜色的混合浆料,再经120℃~130℃的烘箱烘制2~5分钟制得荧光膜离型纸;

步骤八,表面处理:

①、在荧光膜离型纸上均匀涂布粘度为2500~3500cps/25℃含有颜料的粘接层;

②、与合成革贴合,再经烘箱在120~150℃下烘干5分钟后,将革与离型纸直接剥离,即制得成品的超纤合成革。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纤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制备海岛纤维,包括以下步骤:

s1、分别将pbt和pa6两种聚合物进行预结晶、干燥处理;

s2、在各自分别控温的螺杆机压机中熔融挤出,随后经过过滤、计量,送入纺丝箱体;

s3、纺丝箱体中有专门的复合纺丝组件,纺丝的两种组分从螺杆挤压熔融到纺丝箱体的路径是独立的,然后到复合纺丝组件瞬间实现复合过程;

s4、然后将复合的纤维丝经冷却、固化得到初生纤维;

s5、最后直接经上油、拉伸、定型、卷绕成成品丝,即得海岛纤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纤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非纺织布纺织成品后需进行后处理工艺,其工艺流程为浸渍、涂层、印花、染色、拉幅定形、烧毛、热轧、拒水、阻燃、分切成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纤合成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四中,聚氨酯浆料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搅拌缸内加入定量的dmf,然后加入木质粉,并搅拌使木质粉分散于dmf中,停止搅拌;

s2、依次向搅拌缸内加入c—70、s—80、水、消泡剂和流平剂,继续搅拌5min后,加入聚氨酯树脂和着色剂,高速搅拌约20min,同时真空脱泡得到聚氨酯浆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