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601075发布日期:2020-01-03 13:02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为一种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其具有超强的拉伸和回复能力,还具有纤度小、强度高、密度小、染色性和色牢固良好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制备各种弹性面料。现在弹性面料基本上都是采用成型固化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与其它织物纤维组分混纺或交织来制成具有高弹性及高回复力的弹性面料,其主要用于护膝、护腰、塑身等对面料有较高弹性要求的产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健身塑形的需求不断攀升,弹性面料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但是,现有的采用固态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丝再与其它织物纤维混纺或交织的制备方法,面料弹力均衡。服装的功能性要求越来越多,普通面料弹力均衡不能满足功能服装对特殊部位弹力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性面料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液态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加入添加剂,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将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层直接附着在基层面料上,工艺简单,成本低,且所制得的面料具有高弹性及优良回复力,使得面料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弹性模量,满足功能服装对面料不同部位不同弹力的要求。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弹性面料,包括基层面料及固化在基层面料上的聚氨基甲酸酯层。

在上述的弹性面料中,所述的聚氨基甲酸酯层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聚氨基甲酸酯纤维94-96份,固化剂1-3份,渗透剂0.5-2份;所述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为液态。

在上述的弹性面料中,所述的聚氨基甲酸酯层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聚氨基甲酸酯纤维94份,固化剂1.5份,渗透剂1份。

在上述的弹性面料中,所述的固化剂为二甲基戊二胺,所述的渗透剂为仲烷基硫酸酯钠。一种如上述的弹性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浆料的预制;

b.丝网印刷、烘烤。

在上述的弹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包括如下步骤:

1)将容器内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不高于60rpm;

2)往容器内分批量添加固化剂、渗透剂,继续搅拌至均匀,备用;

在上述的弹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b包括如下步骤:

1)将基层面料放置于印刷台板上,紧贴印刷台板,铺平;

2)将附有基层面料的印刷台板放置在丝网印版下方,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步骤a所制得的浆料,用刮刀在丝网印版上的浆料施加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的另一端移动,完成一层印刷;

3)将完成一层印刷的基层面料连同印刷台板进行初步烘烤;

4)初步烘烤完的基层面料重新放置于丝网印版下方,重复步骤2),完成二层印刷,再重复步骤3),如此重复,直至完成若干层印刷;

5)将步骤4)完成的若干层印刷的基层面料从印刷板上取下,放置于烘箱进行最终烘烤。在上述的弹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2)中的丝网印版的目数为110-140目,所述的步骤2)中的刮刀为硬度为70的聚氨酯刮刀,刮刀压力为2-4bar。

在上述的弹性面料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3)中的初步烘烤的温度为120-150℃,时间为30-40秒;所述的步骤5)中的最终烘烤的温度为130-180℃,时间为150-200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相较于传统做法,本方明采用的是液态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更便于在其中添加一些固化剂、染色剂或其它一些功能性助剂来提升面料的性能,混合更均匀,效果更突出;

(2)在液态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中添加渗透剂,可以使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更好地渗入面料内部,提高面料的弹性及回复力;在液态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里面添加固化剂,使液态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附着在面料上可以固化成型,形成均匀涂层;

(3)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将液态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浆料一层一层地印刷在布料上,可根据实际对面料弹性的需求决定印刷的层数,弹性程度易操控;另外,通过设计制作特定的丝网印版,可以在基层面料特定位置上印刷以及形成特定的图案,可达到局部增加弹性的目的。使得面料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弹性模量,满足功能服装对面料不同部位不同弹力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为英威达公司的58d莱卡,在用液态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制备浆料时,添加固化剂或渗透剂时,分批量添加,采用人工或机械搅拌时,控制搅拌速度,最高不超过60rpm,以免产生气泡,若形成气泡,抽真空状态下静置1-2小时再使用。

本发明可在基层面料上特定部位印刷聚氨基甲酸酯层,可实现在衣物特定部位增加弹性的目的;在特定部位印刷、增加弹性是通过制作特定的丝网印版来实现,丝网印版可制作设计部分网孔为通孔,通孔所组成的形状即为基层面料印刷后形成的图案;通孔在丝网印版上的位置,以及通过在印刷前调整基层布料的位置,可实现在特定部位上印刷,增加局部弹性的目的。

在面料上进行印刷前,需确保面料的平整度以及能紧贴在印刷台板上,此刻面料被粘贴固定在印刷台板上,避免印刷过程中刮刀移动使其移位或变得不平整而影响印刷效果;

在印刷过程中,将浆料倒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形成一长条,在刮涂过程中可以覆盖丝网印版可漏浆区域;刮刀下压从一端的浆料施加压力向另一端移动,使浆料通过网孔挤到面料上,当刮刀刮过整个丝网印版,刮刀抬起,丝网印版也被抬起,刮板将浆料轻刮回初始位置,至此为一次印刷行程;刮板抬起,刮刀与丝网印版下压复位,进行下一次印刷行程。

在印刷过程中,每完成一次印刷,需要将印刷台板移至烘箱,进行初步烘烤,使面料上的浆料层初步固化成型,才能进行下一次的印刷,通过一层层的叠加,不断增加弹性及回复力,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弹性需求确定印刷的次数。

印刷过程全部完成后,将面料从印刷台板取下再进行烘烤,避免过度位伸印刷区。

本发明的弹性面料的制备,可以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在聚氨基甲酸酯中添加一些功能性添加剂,像甲壳素、负离子矿粉、远红外矿粉等,可以增加面料的杀菌、释放氧负离子等功能。

实施例1:一种弹性面料,包括基层面料及固化在基层面料上的聚氨基甲酸酯层,所述的聚氨基甲酸酯层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94份,

二甲基戊二胺1.5份,

仲烷基硫酸酯钠1份;

其制备步骤如下:

1)将容器内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45rpm;

2)将二甲基戊二胺、仲烷基硫酸酯钠分为三次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备用;

3)将基层面料放置于印刷台板上,紧贴印刷台板,铺平;

4)将附有基层面料的印刷台板放置在丝网印版下方,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步骤2)制得的浆料,用刮刀在丝网印版上的浆料施加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的另一端移动,完成一层印刷;

5)将完成一层印刷的基层面料连同印刷台板进行初步烘烤;

6)初步烘烤完的基层面料重新放置于丝网印版下方,重复步骤4),完成二层印刷,再重复步骤5),如此重复,直至完成5层印刷;

7)将完成5层印刷的基层面料从印刷板上取下,放置于烘箱进行最终烘烤;

8)将步骤4)完成的5层印刷的基层面料从印刷板上取下,放置于烘箱进行最终烘烤;所述的丝网印版的丝网目数为100目;所述的刮刀为硬度70的聚氨酯刮刀,刮刀压力为3bar;所述的初步烘烤温度为120℃,烘烤时间为30秒;所述的最终烘烤温度为150℃,烘烤时间为180秒。

实施例2:一种弹性面料,包括基层面料及固化在基层面料上的聚氨基甲酸酯层,所述的聚氨基甲酸酯层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96份,

二甲基戊二胺1份,

仲烷基硫酸酯钠0.5份;

其制备步骤如下:

1)将容器内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45rpm;

2)将二甲基戊二胺、仲烷基硫酸酯钠分为三次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备用;

3)将基层面料放置于印刷台板上,紧贴印刷台板,铺平;

4)将附有基层面料的印刷台板放置在丝网印版下方,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步骤2)制得的浆料,用刮刀在丝网印版上的浆料施加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的另一端移动,完成一层印刷;

5)将完成一层印刷的基层面料连同印刷台板进行初步烘烤;

6)初步烘烤完的基层面料重新放置于丝网印版下方,重复步骤4),完成二层印刷,再重复步骤5),如此重复,直至完成5层印刷;

7)将完成5层印刷的基层面料从印刷板上取下,放置于烘箱进行最终烘烤;

8)将步骤4)完成的5层印刷的基层面料从印刷板上取下,放置于烘箱进行最终烘烤;

所述的丝网印版的丝网目数为100目;所述的刮刀为硬度70的聚氨酯刮刀,刮刀压力为3bar;所述的初步烘烤温度为120℃,烘烤时间为30秒;所述的最终烘烤温度为150℃,烘烤时间为180秒。

实施例3:一种弹性面料,包括基层面料及固化在基层面料上的聚氨基甲酸酯层,所述的聚氨基甲酸酯层包括如下组分,按重量份计,

聚氨基甲酸酯纤维95份,

二甲基戊二胺3份,

仲烷基硫酸酯钠2份;

其制备步骤如下:

1)将容器内的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进行搅拌,搅拌速度为45rpm;

2)将二甲基戊二胺、仲烷基硫酸酯钠分为三次加入,继续搅拌至均匀,备用;

3)将基层面料放置于印刷台板上,紧贴印刷台板,铺平;

4)将附有基层面料的印刷台板放置在丝网印版下方,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步骤2)制得的浆料,用刮刀在丝网印版上的浆料施加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的另一端移动,完成一层印刷;

5)将完成一层印刷的基层面料连同印刷台板进行初步烘烤;

6)初步烘烤完的基层面料重新放置于丝网印版下方,重复步骤4),完成二层印刷,再重复步骤5),如此重复,直至完成5层印刷;

7)将完成5层印刷的基层面料从印刷板上取下,放置于烘箱进行最终烘烤;

8)将步骤4)完成的5层印刷的基层面料从印刷板上取下,放置于烘箱进行最终烘烤;所述的丝网印版的丝网目数为100目;所述的刮刀为硬度70的聚氨酯刮刀,刮刀压力为3bar;所述的初步烘烤温度为120℃,烘烤时间为30秒;所述的最终烘烤温度为150℃,烘烤时间为180秒。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所制备的弹性面料的厚度为0.8mm。

对比例1

除了没有添加二甲基戊二胺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对比例2

除了没有添加仲烷基硫酸酯钠外,其它条件与实施例1保持一致。

基材对比例

厚度为0.8mm的面料,所述的面料与实施例1的面料一致。

实施方案与对比方案的对比结果如下表1-表2所示

表1.实施方案与对比方案的性能对比结果

以上方案表明,添加了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布料的拉力、拉伸1000次以后所需拉力、拉伸1000次衰减力、1000次衰减率均明显优于没有添加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基材面料,且没有添加固化剂或渗透剂明显对于布料的拉伸性能有影响。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丝网印刷,采用不同的基层面料,印刷次数均为5次,测试不同采用不同基层面料的拉伸率及回复率,如下表:

表2.印刷有聚氨基甲酸酯纤维层的不同基材面料的性能对比结果

以上方案表明,不同基材面料的拉伸性能不同,但所有面料经过1000次拉伸后,均具有较好的回复率。

表1、表2中,将所有方案的布料均裁剪成长20cm,宽3cm的布条进行拉伸性能测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