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6719发布日期:2020-06-17 00:45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面针筒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



背景技术:

在纺织领域中,常会用到双面针筒,在双面针筒的内外两侧配设有多个织针,织针在双面针筒的针槽内可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从而将织线进行纺织,双面针筒在纺织的过程中,便于将织针固定,从而加快纺织进程。

目前的双面针筒,在使用的过程中,织针会与针筒壁发生摩擦,降低针筒的使用寿命,且由于针筒的针槽孔与空气直接接触,粉尘易进入针孔槽中,加快针筒的腐蚀,因此,我们提出一种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的双面针筒,在使用的过程中,织针会与针筒壁发生摩擦,降低针筒的使用寿命,且由于针筒的针槽孔与空气直接接触,粉尘易进入针孔槽中,加快针筒的腐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包括外针筒、内针筒、连接杆和密封盖,所述外针筒的顶端开设有卡槽,且外针筒的内部设置有外槽孔,并且外针筒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卡台,所述内针筒设置在外针筒的内部,且内针筒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凸出块,所述内针筒与外针筒的中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且内针筒的内部开设有内槽孔,所述外针筒的底部内侧开设有油槽,且油槽的左端连接有进油孔,所述连接杆设置在进油孔的内部,且连接杆位于外针筒的左侧底部,所述密封盖设置在外针筒的底部,且密封盖的内侧放置有吸水棉。

优选的,所述卡槽等角度开设在外针筒的上方,且卡槽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外槽孔,并且外槽孔与内槽孔的个数对应相等。

优选的,所述内针筒的高度小于外针筒的高度,且内针筒呈“凸”型结构,并且内针筒通过凸出块与外针筒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槽呈环形设置在外针筒的内部,且油槽与外槽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外针筒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连接杆与外针筒构成密封结构。

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中部顶端呈环状结构,且密封盖的内侧顶端与内针筒的底端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便于添加润滑油,方便该双面针筒的润滑,且在使用的过程中,避免针孔槽沾满粉尘,避免腐蚀,从而增加该双面针筒的使用寿命;

1.设置了卡槽和凸出块,卡槽开设在外针筒上,凸出块连接在内针筒的顶端,通过卡槽与凸出块的连接,便于将外针筒和内针筒固定连接,方便该装置的使用;

2.设置了密封圈和吸水棉,密封圈设置在卡台上,便于密封圈的固定,且密封圈中开设有孔状结构,便于织针的穿入,还起到防尘作用,吸水棉设置在密封盖的内侧,便于将该双面针筒的内部防尘,通过密封圈和吸水棉的设置增加该双面针筒的使用寿命;

3.设置了连接杆和密封盖,连接杆与外针筒螺纹连接,便于向外针筒中的油槽加入润滑油,方便织针的滑动,且油槽的开设,便于减小针织与该双面针筒的摩擦,密封盖便于将该双面针筒的底端进行固定,还便于润滑油的盛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与外针筒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针筒与内针筒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针筒与密封盖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针筒;2、卡槽;3、外槽孔;4、卡台;5、内针筒;6、凸出块;7、内槽孔;8、密封圈;9、油槽;10、进油孔;11、连接杆;12、密封盖;13、吸水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包括外针筒1、卡槽2、外槽孔3、卡台4、内针筒5、凸出块6、内槽孔7、密封圈8、油槽9、进油孔10、连接杆11、密封盖12和吸水棉13,外针筒1的顶端开设有卡槽2,且外针筒1的内部设置有外槽孔3,并且外针筒1的内侧中部设置有卡台4,内针筒5设置在外针筒1的内部,且内针筒5的顶端外侧设置有凸出块6,内针筒5与外针筒1的中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8,且内针筒5的内部开设有内槽孔7,外针筒1的底部内侧开设有油槽9,且油槽9的左端连接有进油孔10,连接杆11设置在进油孔10的内部,且连接杆11位于外针筒1的左侧底部,密封盖12设置在外针筒1的底部,且密封盖12的内侧放置有吸水棉13。

如图1、图2和图3中卡槽2等角度开设在外针筒1的上方,且卡槽2的内部均匀分布有外槽孔3,并且外槽孔3与内槽孔7的个数对应相等,便于该双面针筒的使用,内针筒5的高度小于外针筒1的高度,且内针筒5呈“凸”型结构,并且内针筒5通过凸出块6与外针筒1卡合连接,便于润滑油在该双面针筒底部的积聚,油槽9呈环形设置在外针筒1的内部,且油槽9与外槽孔3连通,便于对针孔槽进行润滑。

如图1和图4中连接杆11与外针筒1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且连接杆11与外针筒1构成密封结构,避免润滑油洒出,密封盖12的中部顶端呈环状结构,且密封盖12的内侧顶端与内针筒5的底端贴合,便于内针筒5内部内槽孔7的润滑。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时,如图1所示,首先将密封圈8放在外针筒1内部的卡台4上,且使得密封圈8中的孔洞与外槽孔3对应,便于织针的穿入和对针孔的防尘,将内针筒5的窄端放进外针筒1中,使得内针筒5的中部与卡台4接触,且使得内针筒5的中部将密封圈8固定,同时使得内针筒5顶端的凸出块6与外针筒1中的卡槽2连接,将外针筒1和内针筒5连接固定;

待到内针筒5装入外针筒1的内部后,如图1所示,将密封盖12的内侧缠绕上吸水棉13,并将密封盖12的塞进外针筒1的底部,且密封盖12的中部顶端呈环状结构,使得密封盖12与外针筒1卡合,将密封盖12固定,吸水棉13能够将内槽孔7密封,阻挡粉尘进入内槽孔7内,再通过手动旋转连接杆11,向油槽9中加入润滑油,能够对槽壁起到润滑作用,便于织针的滑动,这就是该便于润滑防尘的双面针筒的整个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