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布辊翻转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43779发布日期:2020-09-15 19:5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挂布辊翻转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挂布辊翻转组件,属于印染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蒸化机用于纯棉、涤棉、混纺、化纤等机、针织物以及其它织物印花染色后的蒸化固色,是印花布生产中三大设备之一。蒸化的目的是使色浆中的染料经过汽蒸向纤维内部转移达到固色作用,它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印花的色泽与鲜艳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印花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蒸化机也由导辊式发展到长环式,其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满足织物低张力的要求,并且使织物与辊体的接触由双面改为单面,即织物的印花面始终不与辊体接触,以避免产生搭色现象。

长环蒸化机顾名思义就是使织物成环状挂在挂布辊上进行蒸化的机器,目前市场上的长环蒸化机按照其成环方式可分为蒸汽吹环式和机械成环式两种。但是不论哪种成环方式,现有的长环蒸化机成环机构均为满环成环方式,即织物是一一依次绕置于各挂布辊上形成环状,由于挂布辊间的标准间距为152mm左右,因此同环织物正面之间的相对间隙较小,织物正面之间容易产生相互接触摩擦,这对于大多数常规织物不会对其蒸化效果产生影响,但是对于高难度的数码印花或某些特殊要求织物的话,这种同环织物正面之间的相互摩擦容易造成搭色或色花现象,影响最终的蒸化效果,无法满足正常的生产需求。

申请人于2018年11月12日提交了一份专利号为201811338036.5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请求保护一种长环蒸化机成环机构,它在左右链条环链之间设置多个长曲柄组件和短曲柄组件,长曲柄组件和短曲柄组件在环链上间隔交错布置,在环链前上转向处设置成环板组件,成环板组件包括主成环板、成环副板和成环推进板,当满环成环时,成环推进板推进至成环副板厚度位置处,并与短曲柄组件配合参与成环;当隔环成环时,成环推进板缩回至主成环板厚度位置处,此时短曲柄组件不参与成环。上述成环机构具有满环成环和隔环成环两种方式,可以自由切换,无需停机或中断运作工序,也不必清空蒸化区域,能够满足所有织物的生产要求。但是上述成环机构存在以下缺点:

1、成环机构包括主轨道和副轨道,为了使挂布辊顺利翻转至副轨道上参与成环,需要在左右两条环链前上转向处设置成环板组件,并且成环板组件上方需要配设成环拨爪,整个成环机构部件数量多,且对于成环板制造精度要求高;

2、为了配合长曲柄组件和短曲柄组件参与成环,成环板组件设置成包括成环主板、成环副板和成环推进板的结构,使得整个成环板组件结构较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且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成环推进板与短曲柄组件配合成环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挂布辊翻转组件,它能够将短销轴挂布辊抬升至主轨道上,与原先的成环板组件和成环拨爪相比,大大简化了成环机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且机构运行稳定性高,不易产生误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挂布辊翻转组件,它包括第二气缸座,所述第二气缸座上铰接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上方穿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气缸活塞杆端通过第三连杆与第二转轴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翻转座组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气缸座固定设置于箱体左墙板或右墙板上。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与墙板之间设置有保护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挂布辊翻转组件,它能够将短销轴挂布辊抬升至主轨道上,与原先的成环板组件和成环拨爪相比,大大简化了成环机构,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且机构运行稳定性高,不易产生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隔环满环长环蒸化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挂布辊循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图5为图1中挂布辊小循环链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挂布辊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其中:

箱体1

主轨道2

挂布辊循环组件3

链轮31

环链32

挂布辊组件33

长销轴挂布辊331

第一辊套332

短销轴挂布辊333

第二辊套334

连接板335

第一传动齿轮336

轴承337

铜套338

隔套339

挂布辊小循环链组件4

第一轴承座41

传动轴42

蜗轮蜗杆减速机43

第二传动齿轮44

传动链45

张紧轮组合件46

第二轴承座461

第一转轴462

第一连杆463

销轴464

张紧轮465

第一气缸座466

第一气缸467

第二连杆468

挂布辊翻转组件5

第二气缸座51

第二气缸52

第二转轴53

第三连杆54

翻转座组件55

保护套56

吹环组件6

进布架7

落布架8

进布辊9

出布辊1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隔环满环长环蒸化机,它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置主轨道2和挂布辊循环组件3,所述挂布辊循环组件3包括左右两组链轮31,左右两组链轮31上均绕置有环链32,左右两条环链32之间均匀设置有多个挂布辊组件33;

每组链轮31有四个,呈矩形布置于箱体1内部,左右两组链轮31分别装置于箱体1左、右墙板的内侧;

所述主轨道2有四条,上下各两条,两两装置于箱体1左、右墙板的上内侧和下内侧;所述环链32的顶链部分和底链部分搁置于主轨道2上;

所述挂布辊组件33包括长销轴挂布辊331,所述长销轴挂布辊331左右两端分别与左右两条环链32相连接,所述长销轴挂布辊331上套装有第一辊套332,所述长销轴挂布辊331下方平行设置有短销轴挂布辊333,所述短销轴挂布辊332上套装有第二辊套334,所述长销轴挂布辊331和短销轴挂布辊332之间通过左右两个连接板335相连接,左右两个连接板335分别位于第一辊套333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辊套332和第二辊套334采用硅胶制成;

所述长销轴挂布辊331一侧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336,所述短销轴挂布辊333在长销轴挂布辊331相应位置处也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336;

所述短销轴挂布辊333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轴承337;

所述连接板335与长销轴挂布辊331和短销轴挂布辊333之间设置有铜套338;

所述连接板335与第一辊套333和第二辊套334之间设置有隔套339;

所述挂布辊循环组件3上方设置有挂布辊小循环链组件4;

所述挂布辊小循环链组件4包括前后两个第一轴承座41,前后两个第一轴承座41上均穿装有传动轴42,其中一个传动轴42通过蜗轮蜗杆减速机43进行驱动,所述传动轴42端部设置有第二传动齿轮44,前后两个第二传动齿轮44之间设置有传动链45;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36与传动链45相配合;

所述传动链45上方设置有张紧轮组合件46;

所述张紧轮组合件46包括第二轴承座461,所述第二轴承座461上穿装有第一转轴462,所述第一转轴462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杆463,所述第一连杆463上设置有销轴464,所述销轴464上设置有张紧轮465,所述张紧轮465压置于传动链45上,所述第一转轴462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座466,所述第一气缸座466上设置有第一气缸467,所述第一气缸467活塞杆端通过第二连杆468与转轴462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环链32前上转向处设置有挂布辊翻转组件5;

所述挂布辊翻转组件5包括第二气缸座51,所述第二气缸座51固定设置于箱体1左、右墙板外侧,所述第二气缸座51上铰接设置有第二气缸52,所述第二气缸52上方的墙板上穿装有第二转轴53,所述第二气缸52活塞杆端通过第三连杆54与第二转轴53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转轴53内端设置有翻转座组件55;

所述翻转座组件55与短销轴挂布辊333端部的轴承337相配合;

所述第二转轴53与墙板之间设置有保护套56;

所述挂布辊循环组件3前上侧设置有吹环组件6;

所述箱体1外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布架7和落布架8;

所述箱体1内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进布辊9和出布辊10。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通过挂布辊循环组件与挂布辊翻转组件相配合来完成成环的工作。

在满环成环时,挂布辊翻转组件将翻转座组件拉下,使翻转座组件倾斜布置,此时挂布辊组件短销轴挂布辊端部的轴承沿翻转座组件逐渐爬升抬起,使得短曲柄端部的轴承爬升至主轨道上,此后织物在吹环组件或机械成环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成环。此种状态下,由于长销轴挂布辊和短销轴挂布辊上的辊套均参与成环,因此最终织物正面之间间距在127mm左右;

在隔环成环时,挂布辊翻转组件将翻转座组件升起,使翻转座组件水平布置,由于短销轴挂布辊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处于自然下垂状态,因此此时挂布辊组件短销轴挂布辊端部的轴承不与翻转座组件接触(轴承位于翻转座组件下方),此后织物在吹环组件或机械成环机构的作用下进行成环;此种状态下,由于仅长销轴挂布辊上的辊套进行成环,短销轴挂布辊上的轴套不参与成环,因此最终织物正面之间间距在254mm左右。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