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21555发布日期:2020-12-25 11:4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涤棉面料的功能整理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
背景技术
:涤纶面料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但缺乏亲水性基团,吸湿性差,穿着过程中易产生闷热不适感;而纯棉面料穿着舒适,吸湿性好,然而排湿性差,当人体排汗量较多时,棉纤维吸水后膨润,降低透气性,使衣服紧贴身体,给人体湿冷的感觉。涤棉面料虽然具有手感滑爽、抗皱性好、尺寸稳定、易洗快干的特点,但是由于涤纶纤维吸湿性小、透气性差,有汗渍时不能及时排出,涤纶产生的静电也会使面料穿着的舒适性受到影响。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功能化追求越来越高,面料具有吸湿排汗功能显得十分重要。面料具有吸湿排汗性是指面料兼具吸水、透湿和快干的特性。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22300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涤棉混纺纤维面料的染整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前处理,将涤棉混纺纤维面料依次进行煮漂、酶洗处理;s2、丝光定型,将面料在室温下浸轧碱液后进行预定型;s3、染色,将面料浸入分散染料形成的染液中,30-40℃入染,以0.8-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90-110℃,温水冲洗,红外线预烘后热风烘干;室温下再浸轧还原染料形成的悬浮体染液,浸轧还原液,汽蒸还原,氧化,温水冲洗,皂洗,再水洗烘干;s4、后整理,将依次进行柔软、阻燃整理。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涤棉面料经过前处理、丝光定型和染色处理后,服用性能得到一定提升,但是涤棉面料本身吸湿排汗性能较差的缺陷并未得到克服,则消费者穿着涤棉面料仍然容易产生闷热感。技术实现要素:为了改善涤棉面料吸湿排汗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染色:将涤棉面料进行染色,获得染色面料;s2、印花:用印花浆料对所述步骤s1中获得的染色面料的进行单面印花,获得印花面料;s4、亲水整理:取所述步骤s2中获得的印花面料,在未进行印花的一面喷涂亲水整理剂,即获得成品面料;其中,所述步骤s2中,所述印花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色浆85-90%;拒水剂1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添加有拒水剂的印花浆料对涤棉面料进行单面印花,则面料的印花面上原本亲水性较强的棉纤维将具有一定的拒水性。再通过亲水整理剂对面料未进行印花的一面进行亲水整理,则面料原本未印花面上疏水性较强的涤纶纤维将具有一定亲水性。从而使涤棉面料印花面的疏水性显著提高,而涤棉面料未进行印花一面的亲水性得到显著提高。在实际应用中,人体产生的汗液主要以气态汗液和液态汗液两种形式存在,一部分气态汗液通过毛细效应吸入织物内部,进而扩散到织物表面。另一部分的气态汗液则被成品面料的未印花一面的亲水基团捕捉,变为液态汗液。由于成品面料未进行印花的一面的涤纶纤维表面附着有亲水基团,使得疏水性较强的涤纶纤维的亲水效果得到改善,从而使得液态汗液吸附在成品面料未进行印花的一面。随着液态汗液的吸湿面积逐渐扩大,液态汗液不断通过纤维之间的空洞和缝隙的毛细作用扩散到成品面料的印花面。由于使用添加有拒水剂的印花浆料对涤棉面料进行单面印花,所以面料的印花面上原本亲水性较强的棉纤维将具有一定的拒水性,而成品面料具有一定的拒水性能够加速液态汗液蒸发到空气中,从而起到排汗作用。优选的,所述色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糊料65-70%;染液15-25%;助剂1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糊料、染液、助剂和水混合均匀后,获得色浆,利用色浆对染色面料进行印花整理,使得染色面料表面具有印花图案。优选的,所述染液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苯乙烯4-5%;甲基丙烯酸甲酯1-2%;丙烯酸正丁酯3-4%;聚乙烯吡诺烷酮0.5-1%;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0.1-0.5%;分散染料6-9%;水余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作为体系主要的反应单体,其中苯乙烯作为体系中的硬质单体,苯乙烯的加入使得合成的聚合物具有一定硬度和拉伸强度。而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作为体系中的软质单体,软质单体的引入能够降低合成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从而能够降低达到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的消耗的能量。体系选用的阳离子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由于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受热分解出带正电荷的自由基,自由基引发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进行聚合,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的表面带有正电荷。而染色面料的棉纤维表面带有负电荷,利用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提高了包覆有分散染料的聚合物上染染色面料的速度。通过加入分散染料,分散染料作为印花体系的着色剂,赋予涤棉织物一定的色彩。常规的涤棉面料印花过程中,一般选用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的混合染料,利用分散染料对涤棉面料中的涤纶纤维进行印花,而活性染料对涤棉面料中的棉纤维进行印花。而本申请利用自制的染液对涤棉面料进行印花整理,染液中部分分散染料包覆在聚合物内部,利用包覆聚合物内部的分散染料对染色面料上的棉纤维进行印花整理,另一部分分散染料则分散在体系中,分散染料对染色面料中的涤纶纤维进行印花整理,即通过一种染料完成对涤棉织物的印花整理。优选的,所述染液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按照质量百分比,取聚乙烯吡诺烷酮加到水中,在1500-2000r/min转速的条件下搅拌10-15min,至固体完全溶解,获得第一混合物;b)按照质量百分比,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在300-350r/min转速的条件下搅拌20-25min,在搅拌过程中,升温至70-75℃,随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保持搅拌,反应7-8h,即获得透明的初步聚合物;c)按照质量百分比,取分散染料加入到初步聚合物中,在1500-2000r/min的搅拌条件下,在温度为90-95℃下,搅拌1-2h,获得染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体系温度在90-95℃时,初步聚合物处于黏流态,初步聚合物中的分子链的链段处于运动状态。体系温度在90-95℃时,分散染料的在体系中的溶解度增大,被溶解的染料分子增多,因此染料分子随着初步聚合物的链段的运动,不断进入初步聚合物的内部,从而使得分散染料包覆在初步聚合物的内部。另外由于初步聚合物为透明状,因此初步聚合物包覆分散染料后,呈现染料本身的颜色。优选的,所述助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40-45%;十二醇30-35%;n-十八烷基乙位氨基丙酸盐20-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聚二甲基硅氧烷,能够显著降低色浆的表面张力,提高色浆的流动性,从而降低色浆产生发花现象的可能性。加入十二醇,十二醇作为色浆体系中的表面活性剂,能够使得色浆中的各组分分散均匀。加入n-十八烷基乙位氨基丙酸盐,由于涤棉面料中的棉纤维带有负电荷,而n-十八烷基乙位氨基丙酸盐为阳离子型柔软剂,通过正负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使得n-十八烷基乙位氨基丙酸盐容易吸附在纤维表面,从而提高涤棉面料的柔软性。优选的,所述拒水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70-80%;聚氧乙烯脂肪醇醚15-20%;吐温805-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与色浆混合均匀后,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上的羟甲基能够与涤棉面料中棉纤维上的羟基形成网状交联,从而使得涤棉面料中的棉纤维上附着有一层网状交联膜,从而提高了棉纤维的拒水效果。通过加入聚氧乙烯脂肪醇醚,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作为拒水体系的助溶剂,提高拒水剂各组分与色浆体系的相容性。优选的,所述步骤s2和所述步骤s4之间还进行了步骤s3防污整理,即通过防污整理剂对印花面料的印花处理面进行防污整理,且所述防污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40-50%;添加剂20-30%;水余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是一种混合型含氟嵌段共聚物,混合型含氟嵌段共聚物在空气中表现出疏水疏油性。对染色面料的印花面进行防污整理后,使得含氟拒水拒油链段占有印花面料的表面,从而使得印花面料具有防污效果。此外,步骤s2中引入了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而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中含有吡啶基团,而在防污整理过程中则引入了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吡啶可以催化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中携带的叔胺基团交联,使得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更好的附着在印花面料表面,从而提高成品面料的耐水洗性。s2步骤的印花浆料中添加了拒水剂,因此使得印花面料的印花图案部分具有一定的拒水性。而染色面料上未进行印花处理的棉纤维则不具有拒水性,从而影响这部分面料的吸湿排汗性。而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附着在印花面料的表面,不仅增加了印花面料的印花图案部分的拒水性,而且也为印花过程中染色面料未印花部分进行拒水整理,从而提高成品面料吸湿排汗的性能。优选的,所述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为pm-930,所述添加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纤维强力保护剂30-40%;脂肪酰胺类柔软剂60-7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纤维强力保护剂,纤维强力保护剂可以在面料表面起到润滑作用,降低纤维间的动、静摩擦系数,降低纤维间的摩擦力,增大纤维之间的滑移,从而提高面料的强力。通过加入脂肪酰胺类柔软剂,脂肪酰胺类柔软剂是长链脂肪族柔软剂,以碳氢链连接的长链能呈无规则排列的卷曲状态,吸附在纤维表面,降低纤维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加面料的柔软性。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所述亲水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亲水剂40-4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1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8%;水余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亲水剂喷涂在面料未进行印花的一面,亲水剂附着在织物的表面上,亲水剂含有的亲水基团能够赋予印花面料未进行印花的一面的涤纶纤维具有一定的亲水性。通过加入脂肪醇聚醚酰胺,脂肪醇聚醚酰胺作为亲水整理剂中的柔软剂,印花面料经过亲水整理后,印花面料具有一定的柔软性。其次,亲水整理体系中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但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起泡。由于脂肪醇聚醚酰胺的表面活性大,因此脂肪醇聚醚酰胺容易吸附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溶液膜表面并迅速铺展,随后,带走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溶液膜次表面层的液体,使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液膜变薄,直到液膜破裂。因此脂肪醇聚醚酰胺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有消泡作用。优选的,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按照质量百分比,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醚酰胺溶解在水中,在2000-2500r/min条件下搅拌30-40min,至固体完全溶解,获得混合液;2)按照质量百分比,将亲水剂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45-50min,获得亲水整理剂;3)对所述步骤s2中印花面料的未进行印花的一面喷涂亲水整理剂,喷涂完成后对面料进行烘干,烘干温度60-70℃,烘干时间为30-40min,获得成品面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醚酰胺在步骤1)进行搅拌30-40min,由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在搅拌过程中,会不断出现泡沫,而脂肪醇聚醚酰胺能够使得泡沫破裂,降低混合液中的泡沫,从而降低成品面料的吸湿性能分布不均匀的可能性。通过印花面料的未印花面喷涂亲水整理剂,使得整个亲水整理工艺便捷,从而提高对印花面料的未印花面亲水整理的工作效率。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使用了添加有拒水剂的印花浆料对涤棉面料进行印花,并在面料的未印花面喷涂亲水整理剂,从而使涤棉面料的印花面具有较好的拒水性,而另一面则具有较好的亲水性,以提高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效果;2、本申请采用优选配比制备得到的染液,使染液中只需添加分散染料即可对涤纶纤维和棉纤维进行印花,提高涤棉织物对染料的适用性;3、本申请中优选采用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使得织物不但具有防污能力,还能与步骤s2引入的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交联,从而形成对成品面料印花面的保护层,提高成品面料的耐水洗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及对比例中各原料组分的来源信息详见表1表1原料组分来源表原料来源海藻酸钠山东中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苯乙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甲基丙烯酸甲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丙烯酸正丁酯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湖北麦凯斯精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上海升纬化工原料有限公司过硫酸铵济南金昊化工有限公司分散染料宜兴市金兰化工有限公司聚二甲基硅氧烷上海易恩化学技术有限公司十二醇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n-十八烷基乙位氨基丙酸盐凯思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上海吉至生化科技有限公司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西安小草植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吐温80南京邦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亲水剂ts-1三明市火龙纺织化工有限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湖北艾金化工有限公司脂肪醇聚醚酰胺浙江兴荣化工有限公司pm-930常州斯科尼亚商贸有限公司强力保护剂zj-z35广州庄杰化工有限公司n,n-双羟乙基烷基酰胺广州市硕信化工有限公司染液的制备例1一种染液,由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苯乙烯5%;甲基丙烯酸甲酯1%;丙烯酸正丁酯3%;聚乙烯吡诺烷酮0.5%;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0.5%;分散染料6%;水84%。一种染液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按照质量百分比,取聚乙烯吡诺烷酮加到水中,在2000r/min转速的条件下搅拌15min,至固体完全溶解,获得第一混合物。b)按照质量百分比,取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正丁酯加入到第一混合物中,在温度为75℃,转速为350r/min的条件下,搅拌25min,随后加入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保持搅拌,反应8h,即获得透明的初步聚合物。c)按照质量百分比,取分散染料加入到初步聚合物中,在温度为95℃,转速为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2h,获得染液。染液的制备例2-6制备例2-6染液中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和工艺参数与制备例1的区别计为表2,其余均与制备例1相同。表2制备例2-6染液中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和工艺参数实施例1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染色:将涤棉面料进行染色,获得染色面料。s2、印花:利用印花浆料对染色面料进行单面印花,获得印花面料。其中,印花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色浆90%;拒水剂10%。其中,色浆为广东科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si色浆;拒水剂为鲁道夫c6拒水剂。s4、亲水整理:对步骤s2中印花面料未进行印花的一面喷涂亲水整理剂,喷涂完成后对面料进行烘干,烘干温度为70℃,烘干时间为40min,即获得成品面料。其中,亲水整理剂为广州市旭美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hqd-2。实施例2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染色:将涤棉面料进行染色,获得染色面料;s2、印花:利用印花浆料对染色面料进行单面印花,获得印花面料;其中,印花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色浆90%;拒水剂10%。其中,色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糊料70%;染液15%;助剂15%。其中,糊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海藻酸钠14%;水86%。其中,染液选用制备例1制备的染液。其中,助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36%;十二醇32%;n-十八烷基乙位氨基丙酸盐32%。其中,拒水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70%;聚氧乙烯脂肪醇醚20%;吐温8010%。s4、亲水整理:取步骤s2中获得的印花面料,在未进行印花的一面喷涂亲水整理剂,即获得成品面料。其中,亲水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亲水剂4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水40%。其中,亲水剂为亲水剂ts-1。且步骤s4亲水整理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醚酰胺溶解在水中,在转速为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至固体完全溶解,获得混合液。将亲水剂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45min,即获得亲水整理剂;2)对步骤s2中印花面料的未进行印花的一面喷涂亲水整理剂,喷涂完成后对面料进行烘干,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烘干时间为40min,即获得成品面料。实施例3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s1、染色:将涤棉面料进行染色,获得染色面料;s2、印花:利用印花浆料对染色面料进行单面印花,获得印花面料;其中,印花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色浆90%;拒水剂10%。其中,色浆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糊料70%;染液15%;助剂15%。其中,糊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海藻酸钠14%;水86%。其中,染液选用制备例1制备的染液。其中,助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二甲基硅氧烷36%;十二醇32%;n-十八烷基乙位氨基丙酸盐32%。其中,拒水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70%;聚氧乙烯脂肪醇醚20%;吐温8010%。s3、防污整理:取步骤s2中获得的印花面料,在印花面喷涂防污整理剂,获得防污面料。其中,防污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40%;添加剂20%;水40%。其中,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为pm-930。其中,添加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纤维强力保护剂36%;脂肪酰胺类柔软剂64%。其中,纤维强力保护剂为强力保护剂zj-z35;脂肪酰胺类柔软剂为n,n-双羟乙基烷基酰胺。防污整理具体包括以下工艺:1)取pm-930、强力保护剂zj-z35和n,n-双羟乙基烷基酰胺分散到水中,在400r/min条件下搅拌时间为35min,即获得防污整理剂;2)对印花面料的印花处理面喷涂防污整理剂,喷涂完成后对面料进行烘干,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烘干时间为30min,即获得防污面料。s4、亲水整理:取步骤s2中获得的印花面料,在未进行印花的一面喷涂亲水整理剂,即获得成品面料。其中,亲水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亲水剂45%;十二烷基苯磺酸钠8%;脂肪醇聚氧乙烯醚7%;水40%。其中,亲水剂为亲水剂ts-1。且步骤s4亲水整理具体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脂肪醇聚醚酰胺溶解在水中,在转速为2000r/min的条件下,搅拌30min,至固体完全溶解,获得混合液。将亲水剂加入到混合液中,搅拌45min,即获得亲水整理剂;2)对步骤s2中印花面料的未进行印花的一面喷涂亲水整理剂,喷涂完成后对面料进行烘干,在温度为70℃的条件下,烘干时间40min,即获得成品面料。实施例4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印花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色浆85%;拒水剂15%,以及步骤s3防污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42%;添加剂22%;水36%。实施例5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印花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色浆86%;拒水剂14%,以及步骤s3防污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44%;添加剂24%;水32%。实施例6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印花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色浆87%;拒水剂13%,以及步骤s3防污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46%;添加剂26%;水28%。实施例7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印花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色浆88%;拒水剂12%,以及步骤s3防污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48%;添加剂28%;水24%。实施例8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与实施例3的区别在于步骤s2中印花浆料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色浆89%;拒水剂11%,以及步骤s3防污整理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叔胺类有机氟防污整理剂50%;添加剂30%;水20%。实施例9-13实施例9-13中吸湿排汗整理工艺的原料配比与实施例3的区别计为表3,其余均与实施例3相同。表3实施例9-13中吸湿排汗整理工艺的原料配比及工艺参数实施例14-18实施例14-18中吸湿排汗整理工艺的原料配比与实施例3的区别计为表4,其余均与实施例3相同。表4实施例14-18中吸湿排汗整理工艺的原料配比及工艺参数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与实施例3的区别之处在于染液的制备工艺中选用硫酸铵替代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对比例2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与实施例3的区别之处在于染液的制备工艺中步骤c)中的反应温度为70℃。对比例3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与实施例3的区别之处在于步骤s4中的柔软剂选用广州市盛邦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的sp-90。对比例4一种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整理工艺,与实施例3的区别之处在步骤s3中的防污整理剂选用聚氧乙烯烷基苯酚。性能检测试验1、吸湿性:按照gb/t12704.1—2009《纺织品面料透湿性试验方法第1部分:吸湿法》中的规定进行。2、透气率:按照gb/t5453—1997《纺织品面料透气性的测定》中的规定进行。3、皂洗牢度:按照gb/t3921.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水洗色牢度:试验1》中的规定进行。4、去污性能:按照aatcc130《涤棉织物易去污性能评定》中的规定进行。5、得色量:按照gb/t17644-2008《纺织纤维白度色度试验方法》中的规定进行。表5实施例1-18与对比例1-4的处理后涤棉面料的测试结果根据表5中实施例1的数据可知,广东科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si色浆和鲁道夫c6亲水剂经过步骤s1、步骤s2和步骤s4整理涤棉面料,提高了涤棉面料的吸湿排汗性。根据实施例2和实施3的数据对比可知,印花面料经过防污整理后,印花面料的防污性能和耐水洗性得到提高。由于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含有吡啶基团,吡啶基团能够催化pm-930中的叔胺基团交联,即使得聚全氟丁基磺酸形成交联网状附着在印花面料表面,从而提高印花面料的耐水洗性能。根据对比例1和实施例3的数据可知,对比例1的成品面料的皂洗等级和k/s值低于实施例3,主要由于步骤s2中染液的制备过程选用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作为引发剂,能够使得初步聚合物的表面带有正电荷,而染色面料上的棉纤维带有负电荷,电荷之间的静电作用力促使包覆有分散染料的初步聚合物不断上染到棉纤维上,从而使得实施例3的成品面料的皂洗等级和k/s值低于对比例1。根据对比例2和实施例3的数据可知,对比例2的成品面料的k/s值低于实施例3,主要由于70℃未达到初步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因此初步聚合物处于玻璃态,初步聚合物的大部分的分子链处于冻结状态,此时只有小部分分散染料进入初步聚合物内部,使得包覆在初步聚合物中的分散染料减少,从而降低棉纤维上分散染料的上染率。根据对比例4和实施例3的数据可知,对比例4成品面料的吸湿性低于实施例3,主要由于sp-90作为柔软剂,sp-90不具有消泡功能,使得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产生的泡沫存在于体系中,即使得制备的亲水整理剂含有大量泡沫,泡沫则影响喷涂的连续性,使得喷涂在面料上的亲水剂不均匀,从而降低成品面料的吸湿性能分布均匀的可能性。根据对比例5和实施例3的数据可知,对比例5成品面料的皂洗等级低于实施例3,主要由于氯化硬脂酰胺甲基吡啶含有吡啶基团,吡啶基团能够催化pm-930中的叔胺基团交联,即使得聚全氟丁基磺酸形成交联网状附着在印花面料表面,从而提高印花面料的耐水洗性能。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