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静电仿丝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071127发布日期:2021-02-26 15:2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静电仿丝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将2.5d
×
51mm普纤二维有硅中空、3d
×
64mm三维有硅中空、4d
×
64mm三维有硅中空、4080
×
2d低熔丝和防静电纤维作为原料,按比例备齐;s2:将原料进行混合并搅拌均匀;s3:将搅拌后的原料通过开松机开松;s4:将经过开松处理的原料通过梳理机进行梳理,形成薄层;s5:通过铺网机进行铺网,层叠到指定厚度,并通过牵伸机拉伸;s6:将拉伸后的仿丝棉置于喷胶机下进行喷胶;s7:对喷胶后的仿丝棉进行预热,预热温度为75~95℃;s8:对预热后的仿丝棉进行烘干处理,烘干时间控制在5~15min;s9:使用辊式烫平装置对烘干后的仿丝棉进行烫平处理;s10:对烫平后的仿丝棉用冷却器冷却定型;s11:将定型后的仿丝棉裁剪至指定形状,即得到最终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静电仿丝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式烫平装置包括主支架(1)和两个传送机构,两个传送机构对称式设置于主支架(1)两侧,所述主支架(1)两侧内壁分别通过轴安装有上烫平辊(3)和下烫平辊(11),所述主支架(1)一侧外壁通过螺丝固定有驱动电机(8),下烫平辊(11)一端通过轴和联轴器转动连接于驱动电机(8)的输出端,所述下烫平辊(11)通过传动组件(10)与上烫平辊(3)构成传动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静电仿丝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两侧内壁通过螺丝固定有支撑板(20),支撑板(20)外壁套接有气囊(2),气囊(2)两侧内壁设置有与支撑板(20)适配的限位条(21),气囊(2)通过限位条(21)卡接于支撑板(20)两侧外壁,两个所述气囊(2)靠近上烫平辊(3)和下烫平辊(11)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导热刷(19),导热刷(19)底端外壁分别与上烫平辊(3)和下烫平辊(11)的圆周外壁适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静电仿丝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四个内壁分别滑动连接有四个带限位头(13)的滑筒(14),限位头(13)一侧外壁与主支架(1)一侧外壁均焊接有同一个弹簧(15),四个所述滑筒(14)分别位于两个气囊(2)的两侧,滑筒(14)圆周外壁嵌入式安装有导电环(16),主支架(1)的四个内壁嵌入式安装有与四个导电环(16)适配的八个导电片(23),所述主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上烫平辊(3)和下烫平辊(11)的控制器,控制器的四个信号输入端的两个引脚分别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于各个滑筒(14)两侧的两个导电片(23)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静电仿丝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筒(14)靠近气囊(2)的一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调节头(22),调节头(22)一端与气囊(2)接触但不固定于气囊(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静电仿丝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传送机构均包括安装架(5)和传送电机(7),传送电机(7)通过螺丝固定于安装架(5)一侧外壁,安装架(5)分别通过轴安装有传送辊(25),传送电机(7)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转动连接于传送辊(25)的轴上,两个传送辊(25)外壁套接有三个以上的传送带(4),传送带(4)为细条状等距分布结构,所述传送带(4)下方设置有负压发生装置(6),负压发生装置(6)的输出端通过螺纹连接有负压支撑台(26),负压支撑台(26)顶部开设有容纳传送带(4)的凹槽,且负压支
撑台(26)顶部外壁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吸孔(27)。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静电仿丝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支撑台(26)顶部外壁嵌入式转动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滚柱(24),滚柱(24)与吸孔(27)呈交错分布结构。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静电仿丝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烫平辊(3)和下烫平辊(11)的温度控制在180~220℃,甚至为190℃。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静电仿丝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纤维添加比占原料总比例的10~30%,甚至为20%。10.一种防静电仿丝棉,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仿丝棉由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