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造毛皮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026010发布日期:2021-05-11 16:52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人造毛皮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人造毛皮针织领域,包括提花编织及素色编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造毛皮针织面料及新的组织结构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穿衣保暖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需求,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地快速增长,以前用来供给人类穿衣保暖的棉花及其他天然保温纤维材料越来越少,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生存不断增长的需求。

同时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皮草等高档服饰的追求与日俱增,而这一需求又是与人类保护动物及保护环境的理念相违背、相矛盾。

随着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化学纤维、人造纤维的开发利用催生了人造毛皮行业的产生、发展。人造毛皮织物仿天然皮草等高档服饰产品就是在需求与矛盾中发展起来的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目前人造毛皮行业主要有三种织造方式生产人造毛皮布料。

1、经编机:面纱、底纱全部使用纱线,用“经编机”方式生产毛皮布料。

2、割圈机:面纱、底纱全部使用纱线,用“纬编机”方式生产毛皮布料。

3、毛条喂入式毛皮机:面料使用毛条、底纱使用纱线,用“针织大圆机(纬编机)”方式生产毛皮布料。

以上三种生产方式的产品各有优缺点,用途也不完全相同。

毛条喂入式人造毛皮针织大圆机诞生、发展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50多年历经几代机型的发展演变,目前毛条喂入式人造毛皮针织大圆机已经是人造毛皮行业的生产主力设备,用于生产人造毛皮织物仿天然皮草等高档服饰产品布料,满足全世界范围人类生活、生产所需毛皮布料的供应。

现在使用的毛条喂入式人造毛皮针织大圆机一直采用单针道平针组织结构编织,经过多年的使用总结,存在如下缺陷:

1、平针组织结构底纱线圈锁紧纤维束牢固度差,容易掉毛。

2、平针组织结构造成被织针钩取的纤维束一边倒的状态,立毛感差。

由于纤维束之间没有空隙,后整理加工时烫辊不易将底部短纤维烫散,加大压力后纤维容易倒伏,故表面挺立感不够,毛面不够丰满,生产出的人造毛皮产品很难代替现有的皮草服饰风格。

3、平针组织结构底纱线圈形状保持稳定性差,线圈纵横张力相差较大,造成毛皮布料布幅稳定性及后续产品成型稳定性差。

由于单针道毛条喂入式人造毛皮针织大圆机产品存在上述缺点,是人造毛皮针织大圆机编织组织结构造成的,所以不改变织机编织组织结构就不能改变当前单针道平针组织结构毛条喂入式人造毛皮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涉及毛条喂入式人造毛皮针织大圆机编织组织结构的变化,相对毛条喂入式人造毛皮针织大圆机现在广泛使用的“单针道平针锁紧纤维束”编织法,创新发明出毛条喂入式人造毛皮针织大圆机“双针道双衬纬锁紧纤维束”编织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毛率低,立毛感好,产品幅面稳定性好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人造毛皮针织面料,包括底纱、毛条纤维及限位毛条纤维的衬纬,上下两条底纱缠绕形成底纱圈,每个所述底纱圈内的毛条纤维均被衬纬限位实现锁紧。

优选的,每个底纱圈内均包含一束毛条纤维的中部及另一束毛条纤维的尾部。

优选的,底纱形成的底纱圈为变化平针,所述针织面料相邻上下两行的底纱圈平行且交错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衬纬包括第一衬纬及第二衬纬,第一衬纬和第二衬纬水平交错设置;上下相邻的第一衬纬和第二衬纬分别从上下不同方向缠绕同一个底纱圈及底纱圈内的两束毛条纤维的不同部位,由此将该底纱圈内的毛条纤维限位实现锁紧。

一种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通过第一织针与第二织针按照a、b、a、b、a、b、……规则排列,第一织针的a针脚、第二织针的b针脚在编织针道上移动实现编织;

编织针道包括第一针道和第二针道上下两个针道,a针脚在第一针道上运行、b针脚在第二针道上运行;

编织针道功能区间包括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

第一区间包括第一衬纬区、第一毛条纤维区、第一成圈区;

第二区间包括第二衬纬区、第二毛条纤维区、第二成圈区;

步骤一、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在第一区间上运行:

当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进入第一衬纬区时,第一织针钩取第一衬纬、第二织针平过;

当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进入第一毛条纤维区时,第一织针平过,第二织针钩取毛条纤维;

当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进入第一成圈区时,第一织针平过、第二织针钩取底纱并形成底纱圈;

步骤二、织针及织针在第二区间上运行:

当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进入第二衬纬区时,第二织针钩取第二衬纬、第一织针平过;

当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进入第二毛条纤维区时,第二织针平过,第一织针钩取毛条纤维;

当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进入第二成圈区时,第二织针平过、第一织针钩取底纱并形成底纱圈;

步骤三、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按上述步骤一及步骤二的在第一区间及第二区间上以相互交织的方式缠绕形成针织面料。

优选的,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在第一区间和第二区间上运动时,由于第一织针及第二织针的工作交错进行,故而横向相邻两行的底纱圈呈交错间隔设置。

优选的,第一织针在第一针道和第二织针在第二针道上钩取相同组织时的运动轨迹相似。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其毛条纤维锁紧牢固度大大提高,毛皮坯布经过正确后处理工艺加工后纤维脱毛率大大降低。

2、毛条纤维与底纱几乎呈垂直状态,成品布料的立毛感大大增加,仿兽皮效果更加逼真;

3、毛皮布料的纵、横向张力比趋向一致,成品布料不易变形,后续产品成型保持稳定性大大提升。

4、布面毛束点状分布丰满均匀,布面纤维覆盖底纱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组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的织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的在轨道运行时线圈成型与纤维喂入过程的织针轨迹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的织针移动轨迹示意图。

图中标号

底纱1、衬纬2、第一衬纬21、第二衬纬22、毛条纤维3、第一衬纬区4、第一毛条纤维区5、第一成圈区6、第二衬纬区7、第二毛条纤维区8、第二成圈区9、第一织针a,a针脚a1,第二织针b,b针脚b1,第一针道a、第二针道b、第一区间x,第二区间y。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此外,为了方便理解,放大(厚)或者缩小(薄)了图纸上的各种构件,但这种做法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单数形式的词汇也包括复数含义,反之亦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为了区分不同的单元,本说明书上用了第一、第二等词汇,但这些不会受到制造的顺序限制,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在发明的详细说明与权利要求书上,其名称可能会不同。

本说明书中词汇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使用的,但不是试图要限制本发明。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理解上述属于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组织结构示意图,请参考图1中所示,本申请所述的一种人造毛皮针织面料,包括最底层的底纱1、毛条纤维3及限位毛条纤维3的衬纬2,上下两条底纱1缠绕形成底纱圈,所述每个底纱圈内的毛条纤维3均被衬纬2限位实现锁紧。且每个底纱圈内均包含一束毛条纤维3的中部及另一束毛条纤维3的尾部。、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优选的,底纱1形成的底纱圈为变化平针,所述针织面料相邻上下两行的底纱圈平行且交错间隔设置,所述底纱1形成的底纱圈位于织针面料的最底侧。

进一步,所述衬纬2包括第一衬纬21及第二衬纬22,第一衬纬21和第二衬纬22水平交错设置;上下相邻的第一衬纬21和第二衬纬22分别从上下不同方向缠绕同一个底纱圈及底纱圈内的两束毛条纤维3的不同部位,由此将该底纱圈内的毛条纤维3限位实现锁紧,防止毛条纤维3脱落。

本实施例中,一束毛条纤维3的尾部呈开放状,且每一束的毛条纤维3和尾部均被第一衬纬21和第二衬纬22从上下不同方向钩住限位实现锁紧,限位作用使每束毛条纤维3不易倒伏,立毛感好,并且毛条纤维锁紧牢固度好,脱毛率低。

本实施例中,由于底纱圈为变化平针,故每一个底纱圈内的上下左右四个方向上均为空隙,有利于毛条纤维3的舒展,增强立毛感。

本实施例中采用双衬纬的方式限位毛条纤维3及底纱圈,使得每束毛条纤维3及底纱圈的的横、纵方向上都被限位,故而成品的纵、横向张力比趋向一致,成品布料不易变形,后续产品成型保持稳定性大大提升。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的a织针,b织针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的在轨道运行时线圈成型与纤维喂入过程的织针轨迹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的织针移动轨迹示意图。

请参考图2~图4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人造毛皮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如下:

第一织针a与第二织针b按照a、b、a、b、a、b、……规则排列,a针脚a1、b针脚b1在编织针道上移动实现编织。

编织针道包括第一针道a和第二针道b上下两个针道,a针脚a1在第一针道a上运行、b针脚b1在第二针道b上运行;运行时,第一织针a和第二织针b间隔错位排列且共同工作。

编织针道功能区间包括第一区间x和第二区间y;

第一区间x包括第一衬纬区4、第一毛条纤维区5、第一成圈区6;

第二区间y包括第二衬纬区7、第二毛条纤维区8、第二成圈区9;

步骤一、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在第一区间x上运行:

当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进入第一衬纬区4时,第一织针a钩取第一衬纬21、第二织针b平过;

当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进入第一毛条纤维区5时,第一织针a平过,第二织针b钩取毛条纤维;

当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进入第一成圈区6时,第一织针a平过、第二织针b钩取底纱并形成底纱圈;

步骤二、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在第二区间y上运行:

当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进入第二衬纬区7时,第二织针b钩取第二衬纬22、第一织针a平过;

当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进入第二毛条纤维区8时,第二织针b平过,第一织针a钩取毛条纤维;

当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进入第二成圈区9时,第二织针b平过、第一织针a钩取底纱并形成底纱圈;

步骤三、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按上述步骤一及步骤二的在第一区间x及第二区间y上以相互交织的方式缠绕形成针织面料。

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织针a及第二织针b在第一区间x和第二区间y上运动时,由于第一织针a和第二织针b的工作交错进行,故而横向相邻两行的底纱圈呈交错间隔设置。

具体的,第一织针a在第一针道a和第二织针b在第二针道b上钩取相同组织(如衬纬、底纱、毛条纤维)时的运动轨迹相似。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介绍,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