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型机的压辊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63187发布日期:2021-04-14 00:22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定型机的压辊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布料定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定型机的压辊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2.定型机是利用纤维在高温条件下所具有的一定的可塑性,将织物幅宽逐渐拉幅至规定的尺寸并进行烘干定型的设备。
3.目前,在现有的定型机上料部分结构较为简单,由料槽和压辊组成,布进入料槽内,带上化工料,然后经压辊将多余的化工料压榨干净。因此,布所带上的化工料非常均匀,这是获得高质量定型布的先决条件。压辊左右两侧的压力是否一致,否则,压力小的一侧上料较多,而压力大的一侧上料少,布就会出现左右不一致等的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防止布料两侧上料不一致而影响布料品质,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型机的压辊矫正装置。
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定型机的压辊矫正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定型机的压辊矫正装置,包括控制端,还包括料槽,所述料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架设有压辊,所述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上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受控于所述控制端;所述料槽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装置,所述压力传感装置位于所述压辊中心轴的正下方,所述压力传感装置连接于所述控制端。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力传感装置检测压辊对料槽的压力,在压力值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从而驱动立柱的升降,来调整压辊对料槽的压力,使得压辊对料槽的压力一致,在压辊对化工原料压榨时,确保布料带上的化工料非常均匀,提高布料品质。
8.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力传感装置的数量为3个,所述压力传感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压辊中心轴正下方的中心的两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装置,检测到的压力值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矫正的准确度。
10.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垂直于所述料槽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上设置有竖直的槽,所述第二立柱上设置有竖直的凸条,所述槽与所述凸条配合。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配合,实现第一支架能够升降,便于调节压辊对料槽的压力。
12.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垂直于所述料槽的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的配合,实现第二支架能够升
降,便于调节压辊对料槽的压力。
14.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立柱上的竖直的齿条,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上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立柱内的电机,所述电机受控于所述控制端,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啮合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于所述齿条。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装置实现第一支架自动调整高度,结构简单方便维护,提高了自动化程度,提高矫正效率,且更加准确。
16.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齿轮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的直径。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来实现第二立柱上升,能够实现第二立柱高度微调,进一步提高了矫正的准确性。
18.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立柱和第四立柱上分别设置有缺口,所述压辊的转轴与所述缺口配合。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辊的转轴与缺口配合,由于压辊的自身重力,可稳定地架设与第二立柱和第四立柱之间,方便压辊装卸,且在高度调整之后不影响压辊转动。
20.本申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控制端是指微型电脑。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型电脑对压力传感装置的压力值分析,提高调控压力的准确度。
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通过压力传感装置检测压辊对料槽的压力,在压力值不一致的情况下控制器控制电机转动,从而驱动立柱的升降,来调整压辊对料槽的压力,使得压辊对料槽的压力一致,在压辊对化工原料压榨时,确保布料带上的化工料非常均匀,提高布料品质;
24.2、压力传感装置直接检测压辊与料槽之间的压力值,直接得到的是压辊对料槽的压力情况,防止压辊变形或料槽倾斜的情况下而导致矫正不准确;
25.3、电机驱动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能够更加精确地调整立柱的高度至,从而调整压辊对料槽的压力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申请所述压辊矫正装置的示意图。
27.图2是本申请所述压辊矫正装置的侧视图。
28.图3是本申请所述压辊矫正装置的第一支架剖视图。
29.图4是本申请所述压辊矫正装置的升降装置示意图。
30.图5是本申请所述压辊矫正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00、压辊;101、料槽;201、第一支架;2011、第一立柱;2012、第二立柱;2013、槽;2014、凸条;202、第二支架;300、升降装置;301、齿条;302、第一齿轮;303、第二齿轮;400、压力传感装置;500、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定型机的压辊矫正装置。
34.如图1

2所示,一种定型机的压辊矫正装置,包括控制端,控制端是指微型电脑或单片机;还包括料槽101,料槽101为一矩形槽,料槽10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之间架设有压辊100,压辊100的轴向垂直于料槽101方向。
35.料槽101上设置有若干压力传感装置400,压力传感装置400分布于压辊100的中心轴的正下方;本实施例中,压力传感装置400是指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3个,分别设置于料槽101上相应于压辊100中心轴的中心位置和两端位置上。压力传感装置400连接于控制端。
36.在第一支架201和第二支架202上分别设置有升降装置300。
37.如图3所示,第一支架201包括第一立柱2011和第二立柱2012,第一立柱2011和第二立柱2012垂直于料槽101底面,在第一立柱2011上设置有竖直的槽2013,在第二立柱2012上设置有凸条2014,槽2013与凸条2014配合实现第二立柱2012在第一立柱2011上滑动。
38.如图4所示,在第一立柱2011与第二立柱2012之间设置有升降装置300,升降装置300包括设置于第一立柱2011上的齿条301,齿条301方向与槽2013的开设方向平行,还包括嵌设于第二立柱2012内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延伸到第二立柱2012外,并在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齿轮302,在第一齿轮302上啮合有第二齿轮303,第二齿轮303固定于第二立柱2012上,第二齿轮303与齿条301啮合配合。
39.其中,第一齿轮302的直径小于第二齿轮303的直径,第二齿轮303的直径为第一齿轮302直径的3

5倍。
40.第二支架202包括垂直于料槽101底面的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第三立柱和第四立柱图中未画出,同样的,第三立柱与第四立柱之间设置有相同结构的升降装置300,此处不再累述。
41.如图5所示,在第二立柱2012的顶部开设有弧形缺口500,缺口500与压辊100的转轴配合,压辊100的转轴插设与缺口500内;同样的,第四立柱上也开设有缺口500,这样,压辊100的两端的转轴插设于缺口500内,则压辊100被架设于第一支架201与第二支架202之间。
42.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定型机的压辊矫正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3.在布料上料、压榨之前,先进行压辊100矫正,控制端获取每个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当两侧压力数值有差异的情况下,控制端控制数值小的一侧的电机工作,在电机缓慢转动过程中,小直径的第一齿轮302带动大直径的第二齿轮303转动,第二齿轮303与齿条301啮合,使得该侧支架下降,控制端实时获取该侧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当两侧数值一致时,控制端控制电机停止转动,此时压辊100两侧对料槽101的压力相同。
44.在布料压榨过程中同样能够进行校正,控制端实时获取压力数值,当两侧压力数值有差异的情况下,控制端控制数值小的一侧的电机工作,在电机缓慢转动过程中,小直径的第一齿轮302带动大直径的第二齿轮303转动,第二齿轮303与齿条301啮合,使得该侧支架下降,控制端实时获取该侧压力传感器的数值,当两侧数值一致时,控制端控制电机停止转动,此时压辊100两侧对布料的压力相同。
45.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