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热式淬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9415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蓄热式淬火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淬火炉,特别是一种蓄热式淬火炉。
背景技术
传统的淬火炉一般将燃烧后的废气直接排放,不仅浪费了能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后来出现了在排烟管道上安装预热器的技术,用来加热助燃气,但是由于材料、 价格、技术、寿命等原因,通常也只能将空气预热到300°C左右,排烟温度普遍在500°C以上,仍然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蓄热式淬火。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蓄热式淬火炉,包括炉膛、燃烧嘴、燃气管、空气管和烟气管,空气管连有鼓风机,烟气管连有引风机,燃烧嘴成对并分别设置在在炉膛两侧,燃烧嘴燃气进口分别与燃气管连接,燃气管上设有燃气换向阀,燃烧嘴内设有蓄热室,蓄热室内填充有蓄热体,蓄热室、 空气管和烟气管与空气换向阀连接。通过以上设计,使得成对布置的耐火材料作蓄热体,交替的被高温烟气加热,再将热量传递给助燃空气,使助燃空气获得高温预热至800°C以上,烟气排放温度降低到 150°C,同时大幅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最大限度的回收烟气余热,达到节能和环保的双重目的。进一步,设置在炉膛两侧的燃烧嘴为一对或多对,这样可以适应不同规格原材料加工的需要。进一步,蓄热体为陶瓷蜂窝蓄热体,使用这种材料可以提高蓄热效果,减短换向时间,有利于炉膛温度的控制。进一步,淬火炉内设有安全检测设备与报警器相连,当各工艺参数或设备出现异常,超过系统预设警戒值时,设备会自动记录故障放生的时间和来源,并伴有声光报警信号,提示操作人员处理,确保系统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蓄热式淬火炉,包括炉膛12、燃烧嘴6和13、燃气管10、空气管4和烟气管2,空气管4连有鼓风机5,烟气管2连有引风机1,燃烧嘴6和 13成对并分别设置在在炉膛12两侧,燃烧嘴燃气进口 9和和18分别与燃气管10连接,燃气管10上设有燃气换向阀11,燃烧嘴6和3内设有蓄热室7和16,蓄热室7和16内填充有蓄热体8和17,蓄热室7和16、空气管4和烟气管2与空气换向阀3连接;设置在炉膛 12两侧的燃烧嘴6和13为一对或多对;蓄热体8和17为陶瓷蜂窝蓄热体;淬火炉内设有安全检测设备14与报警器15相连。当淬火炉处于
图1的运行行状态时,从鼓风机5出来的常温空气经空气管4输送到空气换向阀3,经空气换向阀3切换进入蓄热室7,被蓄热体8加热至800°C以上;与此同时经燃气换向阀11切换进入燃气管10的燃气从燃烧嘴燃气口 9注入,燃气与热空气混合后在炉膛12内燃烧,高温烟气进入蓄热室16经蓄热体17降温以150°C左右的温度到达空气换向阀3,经空气换向阀切3换进入烟气管2,在引风机1的作用下排出,由此完成一个换向周期。此时将空气换向阀3和燃气换向阀11同时换向,进入图2的工作状态,从鼓风机 5出来的常温空气经空气管4输送到空气换向阀3,经空气换向阀3切换进入蓄热室16,被蓄热体17加热至800°C以上;与此同时经燃气换向阀11切换进入燃气管10的燃气从燃烧嘴燃气口 18注入,燃气与热空气混合后在炉膛9内燃烧,高温烟气进入蓄热室7经蓄热体 8降温以150°C左右的温度到达空气换向阀3,经空气换向阀3切换进入烟气管2,在引风机 1的作用下排出,由此完成一另一个换向周期。工作温度不高的换向阀3以30s—200s的换向周期进行切换,使两个蓄热室7和 16的蓄热体8和17处于蓄热与放热的工作状态。如此周而复始变换,通过蓄热体8和17 这一媒介,吸收高温烟气物理热,并释放给助燃空气,使得拍书的烟气余热大部分被充分回收利用,从而达到大幅度节能和降低氮氧化和物排放量的目的。根据需要淬火的原材料的规格和尺寸,以及淬火炉的大小可以随意的在炉膛12 两侧设置一到多对的燃烧嘴6和13,蓄热体8和17优选为陶瓷蜂窝蓄热体,这种蓄热体单位体积的换热面积的,透热深度小,热阻小,导热性能好,蓄热放热速度快。淬火炉内设有安全检测设备14与报警器15相连,安全检测设备14包括有燃烧火焰检测设备、换向阀位检测设备、炉膛温度检测设备、排烟温度检测设备、炉膛压力检测设备、燃气压力降测设备等,通过以上设备的事实监控,当各工艺参数或设备出现异常,超过系统预设警戒值时,设备会自动记录故障放生的时间和来源,并伴有声光报警信号,提示操作人员处理,确保系统安全。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如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蓄热式淬火炉,包括炉膛、燃烧嘴、燃气管、空气管和烟气管,空气管连有鼓风机,烟气管连有引风机,其特征在于燃烧嘴成对并分别设置在在炉膛两侧,燃烧嘴燃气进口分别与燃气管连接,燃气管上设有燃气换向阀,燃烧嘴内设有蓄热室,蓄热室内填充有蓄热体,蓄热室、空气管和烟气管与空气换向阀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设置在炉膛两侧的燃烧嘴为一对或多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蓄热体为陶瓷蜂窝蓄热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式淬火炉,其特征在于淬火炉内设有安全检测设备与报警器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热式淬火炉,包括炉膛、燃烧嘴、燃气管、空气管和烟气管,空气管连有鼓风机,烟气管连有引风机,燃烧嘴成对并分别设置在在炉膛两侧,燃烧嘴燃气进口分别与燃气管连接,燃气管上设有燃气换向阀,燃烧嘴内设有蓄热室,蓄热室内填充有蓄热体,蓄热室、空气管和烟气管与空气换向阀连接,通过以上设计,使得成对布置的耐火材料作蓄热体,交替的被高温烟气加热,再将热量传递给助燃空气,使助燃空气获得高温预热至800℃以上,烟气排放温度降低到150℃,同时大幅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最大限度的回收烟气余热,达到节能和环保的双重目的。
文档编号C21D1/62GK202072726SQ20112011426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19日
发明者吴昆林, 郭志明 申请人:广州龙鑫蓄热工业炉有限公司, 重庆红旗弹簧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