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圈织物的生产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9787阅读:6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毛圈织物的生产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织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织造毛圈织物的方法和织机,这种织物是采用一较高纱线张力下的主经纱系统和一较低纱线张力下的毛经或绒经系统,并获得松驰易弯曲的毛经或绒经,这些经纱与纬纱交织成织物,毛经以及主经纱被以通常的方式打纬。
生产毛圈织物是众所周知的,如浴巾及其类似的产品的生产,这种方法是采用有两个单独分开的经纱系统的毛圈织机进行操作。一是地经或主经纱系统形成基布或底布,而另一则是毛圈或绒经系统。在织机上设置两个经轴,各自用于自己的经纱系统,并且其控制是这样的,两个纱线系统在不同纱线张力下供纱,主经纱系统的经纱在稳定、较高纱线张力下被握持以便拉紧,毛经是以低张力松弛地供给,因此,当形成毛圈时,这些纱圈容易弯曲。至少织造三根或四根纬纱以适合于织物形成的方式被引纬,但由于限制止动件的适当调节,这些纬纱不被打纬轴全程打纬。相反,它们只被移到形成单个梭口的织物边缘的附近,织物的全程打纬仅发生在第3根或第4根纬纱之后,因此,较低张力和松弛易弯曲的毛圈纱系统的经纱就被推过被紧紧地握持的底布系统的主经纱,并在压缩状态,形成了毛圈,这就是典型的毛圈布。这种通常的单系统织机是在纬纱引进一个在整个织物宽度上全开的梭口时工作的,并且打纬是由在整个织物宽度上延伸的打纬轴进行的。在该织机上可以提供一些装置和设备,使其可以由打纬轴控制打纬位置。
使用通过整个织物宽度的梭子的这种型式的织机的织物产量受到了限制。
本发明所涉及的这种类型的多系统织机公知于美国专利US3749135和西德专利3016182,它是以圆织机的形式和双面平幅背对背结构的织机的形式出现的。美国专利US3749135详细描述了梭口的形成。在双面平幅形式的多系统织机上,安装输送链,它平行于梭子引导路径移动。该输送链可以配装或安装到一个环形链并由此被连接在一起,该链由一适当的马达驱动装置连续带动,每一个输送链与梭子采用永磁性装配,如美国专利US3618640所描述的那样。提供控制凸轮槽来移动综丝,以形成梭口。在这些机器上,通过一种基本上公知于捷克斯洛伐克专利CS83864的梭子的布置,进行供纬。
为打纬,采用了薄片或狭长片,它有一端伸过梭子导轨和筘状引导件,薄片或狭长片在离开筘齿或筘件、薄片或狭长片的一侧被枢轴定位。在静止或基础位置,薄片伸过筘的一端接靠着一个设置在机架上的狭长片,打纬或打纬工作位的枢轴驱动是由接合一对压辊进行的,该压辊在薄片各自的对面与薄片接触,并被安装在适当的移动件上。打纬位置是由一固定支座的薄片确定的,并且是不变的。在持久的运转中,为防止磨损或破裂而引起纬纱打纬的变化,用弹性表面制成压辊是公知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织机和织造方法,能够生产上乘质量和具有技术改进以及更经济特点的毛圈织物或一般是,毛经或绒经织物。
简要地说,毛圈是在实际上比一预定张力小的张力下供给,在该预定张力下供给接结经。毛经与接结经一起被引到产生一渐进梭口的织机的区域。提供一系列打纬装置,这些装置与将第一系列的打纬装置的动程限定在邻近但离最终打纬线一距离的区域的装置相连,其后渐进梭口的第二预定数的梭口中的纬纱,至少跟随第一预定数的梭口,被打纬到预定的打纬线,就形成了织物。
因此,这种新颖的织造方法,连续逐渐地在织物宽度上形成毛圈,同时,利用了现有渐进梭口的连续织造的高产量潜力。渐进梭口的织造方法,也公认为波形织造法,公知亦如此,“西德纺织技术”的参考文献,描述了一种方案,在文献上知道了基本的方案,但并没有告知如何生产毛圈织物

图1为适于本发明和具有本发明特征的背对背双面平幅织机的透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沿Ⅱ-Ⅱ线的局部截面图,示出了主传动以及当形成梭口时补偿经轴张力变化的传动;
图3为当形成梭口时,控制经纱张力的布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装置的局部透视图;
图5为图3装置的放大局部图;
图6为一透视图,部分示出了打纬系统;
图7为图6沿Ⅶ-Ⅶ线的剖视图,并用实线和虚线分别示出了两个操作状态;
图8为图7沿Ⅷ-Ⅷ线的剖视图,并用实线和虚线,分别示出了两个操作状态;
图9为压辊及其定位安装的局部透视示意图。
多系统织机由一种背对背结构的平幅织机构成,参见图1。机器上有一个机架1,这种构成可以同时生产四幅织物2,每幅织物2由砂轴3a上的卷布辊3卷取,经轴4旋转地支承在机架1上,送出经纱5,附加经轴400送出经纱500。在箭头6方向上的渐进运动中,在横着经纱5,500的方向,经纱彼此被交替离别而形成梭口8,综丝7移动各个经纱形成梭口,一个梭子9穿过这个梭口,梭子9穿过每一个梭口8,这种织机的一般结构是众所周知的,例如参见US3626990。
最好参见图1和图2,梭子9以预定的间隔在一导向通道上一个接一个地运行,导向通道的一侧由导向筘或筘齿10形成,另一侧由进一步对梭子导向的打纬薄片11形成(图6)。
经轴4,400装在靠近机架1底部的地方,经轴4紧靠机器设置,并提供地经或接结经5。为了拉紧,经纱5在较高的张力下被握持,以便拉紧时它们可以被织造,经轴400与经轴4平行地设置,并相隔一定距离,它们被用来在此上绕装毛经,并以实际上较小的纱线张力和松弛易弯曲地握持的方式送出毛经500,这样它们可被压缩和弯曲而形成毛圈,如以下将详细说明的那样。用于4个毛圈纱系统的经轴400被支承在合适的轴承件和支承件12上,并离机架1一定距离。毛经500,从各自的经轴400生头,首先从平行于地板支承的某处,然后跨过后导辊310,被垂直向上地引导,又被基本水平地转向。接结经5被引导绕过一个后导辊31,也在基本水平的方向。如图1所示,接结经5和毛经500形成了一均匀的普通经纱系统,该系统被引导到综丝7。
在接近织机底部的区域,在毛经经轴400和相关的接结经经轴4之间,设置一个覆盖的通道14,来盖住毛经500,以便织布工可以自由地接近织机梭口形成区。
梭子9运行的引导通道,有两个直线通道部分15a(图2)和两相邻的半圆弯曲返回通道部分15b。梭子9由输送链或以传动链16组成的梭子输送件,在相同的方向上沿此通道部分被传送,该输送链既可以直接在铰链点17互相连接,如图2所示,也可以各自相邻地设置,装配成环形链。因此,链节可以直接形成一环形链。当通过导轨的直线部15a运行时,它们就在端面20相互贴邻,如图2所示,或它们可以相互相隔一距离。
传动链或输送链16在返回通道部分15b的区域被引导绕过一链轮,该链轮21被适当地轴承安装,以绕一竖轴或轴22转动,形成一机器的主驱动轴。链轮21被安装到轴22上,例如是通过一种楔形或花键连接。轴22被适当地轴承安装在机器上,至少一主轴22由一驱动源24例如一种电齿轮马达,通过一传动轴23驱动。每个输送链16在其面朝梭子9的一侧,带有一传动部或传动件25,传动部25是细长的,并有一铲状弯背的终端以便易于滑动,一片簧26,从各自的输送链的前侧伸出,弹性地支持着传动部分25,可以作有限的运动,片簧26弹性地压着传动部25使其倚靠在一引导筘齿10上或在弯曲返回处15b,在引导带或轨27上,与筘齿10密贴或配合,参见图2。
梭子9由分别设置在梭子上和传动部上的永久磁铁和磁敏元件与传动部25磁性连接,例如,如US3618640描述的那样,在梭子上或传动部,设置永久磁性件。当梭子9依次通过导轨的弧形返回部15b时,被一半圆弧形导轨42径向地引导。
参见图1,纱筒29在各个梭子进入织物部分的梭口8之前,将纬纱供到相应的梭子9。纱筒29上可以安装各种装置,例如,储纬器,它能将纬纱从纱筒29上拉出所需要的长度,并通过一供纬器将精确测量的纬纱供纬到梭子上,此处仅是图示的30,这在工业上是公知的,或者,如参考的申请案US,申请 LINKA等人(律师注册87560/61-Shf,PA4/5),为本申请案的委托代理。
如图,由于在机台的两侧各有两个织造系统,所以设置了四个供纬器装置30,每一侧的一个供纬器装置与一个纱筒连接。在机台的任一侧,每侧都安装了两个这样的供纬装置。
在机架1的适当的导轨上,可以引导各种输送链16,在面朝综丝7的一侧,输送链16以控制凸轮槽160的形式构成,如图3所示意,安装到综丝7的轴6a上的脚7b,伸进该凸轮槽,以这样的方式构成凸轮槽,以便当输送链16在箭头6的方向上作纵向运动时,安装在机器上并在滑动支承161上纵向滑动的综丝7将获得往复运动,该控制凸轮槽或导轨的安装,以及综丝7的控制,在美国专利和US3,749,135中有详细的说明。
各根接结经以及网状或毛圈经纱被引过相应的后导辊31,310,该导辊的作用类似一转向辊,使经纱层转向水平方向,用于结合以形成共同经位置线或经纱层。后导辊31,310有圆柱形表面并且位于织机的前侧,以便经纱5,500易于送经。32所表示的是一提供均匀的纱线张力和补偿经纱张力变化的装置,它与每幅织物22相连位于经轴4的上方。补偿纱线张力变化的装置最好参见图3至5。引证的美国专利申请为123597,申请日1987年11月20日(律师注册87554-shf;PA6),该申请也详细描述了这样一种方案,说明如下通常如图3的32表示,当综丝7使经纱偏移伸过梭口8的理论中心线8a时,所提供的装置补偿了经纱张力的变化。
特别参见图3至图5一载轨33,最好是一种中空管件,如正方形或矩形截面的,将其以任意一种合适的方式,横着经纱5延伸,并且通常平行于转向辊31安装在机器上。载轨33带有许多相同的细长片簧34(图3、5),它们的一端被用例如螺栓35(图3)通过片簧34上适当的孔36,连接到载轨33上。片簧34以梳状排列的方式,互相间隔很近并平行地设置。在通常的位置,它们在同一水平位置。并且各自地,即相互独立地,可绕由螺栓35所限定的夹持位置弹性地偏转。例如,对于1米宽的织物,大约需要100个这样的片簧34,每个宽度仅稍微小于10mm,以获得互相之间的间隙。
每个片簧34从载轨33伸出,并有一经纱转向件37刚性地分别连接到片簧34上(参见图5),转向件,最好参见图4,设置在一个共同竖直平面上,与经轴4相平行延伸,每个转向件37,一般是分别焊接或铆接到片簧34上的U形金属板38,并有自由向上伸出的腿,该腿构成一系列用于经纱导向件的支承件,这些导向件由横向延伸的杆39构成。杆39是圆柱形的,并有抛光的表面,必要时可作硬化处理或用耐磨涂法涂镀,杆39相互平行并在经纱的横向,最好参见图3、5,它们在经纱走进以及走出的方向上彼此相对倾斜,如图5所示,因此杆39的轴,在线40上,该线相对于垂直于各自片簧34的线是倾斜的。
经纱5,500从经轴4,400退出,由转向辊31,310转向到一基本水平的方向(参见图3),然后又过转向件37约转90°到大约竖直的方向,它们通过一综丝7的眼41,在此它们与被引进梭口平面而进入梭口的纬纱结合而形成最终织物。
例如,一组经纱10在转向件37中被引纱而绕过每一杆件39,如果加工粗梳织物,则只能在其上引较小的几根经纱,对于相当粗的织物,每一杆件39只能绕单根的经纱5或500。当经纱5,500通过杆39转向时,大体上为U形件的侧腿38用于这些经纱的侧向导向,因此防止了经纱松脱离开转向件37。
图3所示,例如,接结经5绕过底下两个杆39,而上面两个杆39则用于引导毛经500。虽然别的杆数也是适合的,但在图例中用的是四根杆。
在转向件上,可以做出各种改进,例如杆件39可以在U形件37的腿部旋转定位,它们也可以被替代,例如,采用导纱眼,导纱钩,旋转杆或辊子或其他基本与转向等同的结构。
片簧34与控制装置相连,该装置根据垂直方向的运动指令移动转向件37,因此,当转向件37运动时,从转向杆30,310送到转向件37,经纱5,500则得到一种向上的受控运动。控制装置是由一凸轮轴42构成,该轴位于片簧34的上方并与其成切角,参见图3和图4,凸轮轴42被用适当的轴承安装在机架1上,未图示。
参见图1和图2,每幅织物2都连有一凸轮轴42,在机器一侧的凸轮轴都是共轴的,并安装在一起;在机器另一侧的凸轮轴是通过一个角度传动或齿轮43的传动安装的,为了与梭子或梭子的开口同步运动,将凸轮轴42连到主驱动轴22的齿轮传动,有一预定的齿数比。这种齿轮传动,最好参见图2,是在齿轮机构43的旋转输入轴的地方,由与一齿轮或链轮44装配的齿带45构成的,为了同步运动,齿轮带45装配在安装到主轴22的第2齿轮或链轮46上,主轴22,象前述的那样,通过链轴21驱动传动部16,传动件17借助于控制凸轮100,控制了综丝7的运动,因此形成了梭口。这样,凸轮轴42的转动与梭口的形成连动,即与综丝7的运动是同步的。
每一凸轮轴42在其上有一系列如分隔的元件或机构构成的凸轮,各个凸轮的间隔与片簧34的中心距一致,且每个片簧有其自己的凸轮与其相连。图3和图4示出了片簧34与凸轮47的配合方式,片簧34在转向件37与远离夹持端35的一端之间的位置上,基本形成了弹性延伸或延伸端。片簧34以上面倚靠的方式被夹持在载轨33上,以便片簧34靠其自己的固有弹性与装在凸轮轴上的凸轮47相连,而不考虑凸轮轴的转动位置。
一止动轨48位于凸轮轴42的邻近一侧,以任意适当的方式安装在机架1上。例如,止动轨由一种角铁,其位置是便于片簧34的自由端能与之倚靠连接,并因此被支承,而且防止了片簧34绕其夹持点33在顺时针方向偏转,参见图3。这样,转向件37的位置与图3所示凸轮轴的位置就确定了,凸轮47的突出部,如图3所示,并不与片簧34接触,图4以透视的形式示出了这种安装,其中,止动轨48已被断开,因此,片簧34和梭口的形成清楚可见。
凸轮47的突出部分别位于凸轮轴42上,被螺旋地旋转,因此,当凸轮轴42旋转时,随着梭口8打开和形成,就产生一种连续有限的各自片簧34的枢轴转动,这就导致了经纱转向件37的一种上下运动,因此,当从转向件37到一参照位8b例如,参照一确定的送出或送出辊的位置,这一经纱路径长度变化时,这种运动就补偿了张力的变化。
齿轮43的齿数比是这样选定的,即当一梭子通过一织造系统或喂纱时,凸轮轴42准确地旋转一次。如图,凸轮47可以是单面偏心轮。别的形状的凸轮47也可采用,例如,两面偏心的,这样,齿数比的选定就应该使凸轮轴42在一个梭子穿过一个喂入系统的每个运行中,只旋转半转。
可以假设,对于幅宽1米的织物,每个织造系统或单元长度是20厘米,那么,对于穿过一个织造系统或单元的每个运行,与凸轮47装配的凸轮轴42需要转一转,相邻凸轮47就要相对于另一个,在旋转方向倾斜18°,基于360°/20=18°斜度。片簧34的稳定和暂时的操作过程是由凸轮47的表面形状确定。当梭口闭合时,即当纬纱固定在适当位置时,每个片簧34,就相对于图3反时针方向,出现了最大偏移,片簧的偏移,与梭口的形成一起,逐渐地,通过整个织物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各个经纱的打纬是渐进地,选择性地进行的,参见图6至图8。
一托架状板50在机架的前后侧以水平方向延展,例如,安装在机架上,板50的底部有一个支承或支承件161(图8),用于综丝7。在板50的前侧,安装了在上端与横梁51相连的引导筘齿10,该横梁横过织机在水平方向延伸,引导筘10构成了梭子9的导轨的一部分,并相对一竖直平面倾斜,如上所述,形成筘齿。小薄板11从筘齿的杆或肋或舌片之间伸出,薄板11起了实际上的打纬作用,薄板11穿过由引导筘10的杆或舌片的厚度所隔开的筘齿;并被枢轴旋转地支承在一水平延伸的支承板52上,以便可枢轴地绕一枢轴槽或点53旋转,支承板52从底部托架形板50伸出(图8),薄板11最好是钢制的,并构造成双臂杆,其上的半圆凹槽限定了枢轴支点53,用该点,它们被支承在支承板52上,一反面夹持板54向下伸出,在适当位置夹持薄板以使它们不能脱开52、53的板槽连接,夹持板54安装在引导筘55的前面或头端,该引导筘依次装在框架形板50上,头端引导筘55,与一基本上类似曳尾的引导筘56结合,并位于枢轴点52,53的另一侧,保证薄板11被精确地侧向引导,同时又易于绕支板52枢轴转动,这就防止了在支承的枢轴点52、53区域由于侧向力引起的侧向应力,并有效防止了剪切应力或摩擦效应的发生,这种摩擦,可以由筘10外侧的经纱引起。托架形板50有一板面大致前倾的区域57,其上装有一限制制动板58,限制制动板58限定了薄板11的低位,图7以实线表示,这是薄板11的低部或静止位置。图7中清楚可见,在此静止位置薄片11与筘10一起引导梭子9穿过梭口8。
传动链16,图2和图3只作了图示,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单独的组件或构件构成,如图6-8所示。这些构件不仅用来输送梭子和提供与梭子磁性连接,同时也用来控制综丝7以形成梭口,以及驱动薄板11,这样,就控制和完成了打纬。
框架62,其横截面大约是矩形,是每个输送链16的一部分,它由一个大致为矩形支承或框式构件61,例如,是一种矩形管状托架,与控制凸轮托架60装配,托架60带有控制槽160,框架62位于前端和曳尾的相间隔的导向齿55、56的上部,并且有两个框架构件63(图7、8、9)。两个垂直延伸的框架件64与平行框架6相连,它们分别有三个平行的支承腿65,65′和66焊接在上面,这些支承腿与腿63平行,两个支承腿65,65′用于旋转装配一个后压辊67;支承件66与前部腿63(图9未示)一起,类似地旋转支承了一前压辊68,两压辊67、68是弹性材料制成的,最好是橡胶弹性塑料。最好参见图6,它们在引纬方向上互相之间不重合,有一预定的间隔,这样,它们在薄板11的一平衡臂上随时都是活动的,用以枢轴转动相应的薄板11,如图6至8所示,前压辊68与筘10附近的薄板11相连,后压辊67与薄板11的端部或后平衡臂相连。
运行参见图6至8假设输送链16以箭头6(图1)所指的方向运动,在该方向上纬纱被引入。两个压辊67、68(图6)从薄板11上辗过,薄板11从图7实线所示的静止位置开始,引导梭子引纬到全开梭口8中,薄板然后被顺时针方向枢轴转动,参见图7,直到它们碰到一安装在横梁51上的限位和止动板69。止动板69以这样一种方式对薄板11的运动行程进行精确的限定,以使引进全开梭口8的纬纱100(图8)在精确预定的状态下被打纬到新形成的织物边缘,即朝着前面的纬纱打纬。其后引入的纬纱,被打纬到打纬线,图3所示8b点。限制或止动或限位板69可安装在横梁51上,可以调节,以获得一可调节的打纬线8b的位置。
随着输送链16在箭头6(图6)的方向上运动,每个随后的薄板由其后传动件的压辊68,从点划线位置(图7)被带到图7所示的实线位置,在该位置上与低部限位或止动板58接触。
当输送链16穿过织物宽度,即过相应的经纱系统连续渐进地运动时,薄板11直接跟在全开梭口8之后,纬纱由梭子9引纬到梭口8,薄板及时从静时位置,图7实线所示被枢轴转动到点划线的打纬位置,然后又被其后的输送链16迅速退回,以引导其后的梭子9将另一根纬纱引纬到在闭合后又打开的新形成的梭口,因此,其结果是,其后运动的织造系统,将在箭头6的方向,横着织物在宽度上移动,这些系统的每一个,由相应薄板的位置限定,并以波的形式,沿着相应的输送链16移动,薄板由压辊67、68控制移动。图1和图6示出了薄板的移动,和其后的梭口以及在相继梭口之间纱线的打纬。
当输送件16运动时,如上所述,薄板按所述的方式从图7的实线位置移到点划线的位置。在每一种情况下,由于薄板运动到上部止动板69,纬纱被紧密地被打纬到打纬线,因此,该机生产了一种单一设计形式的织物。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毛圈或其他起绒或毛经织物,可由这样的方式生产再参见图8和图9,每个输送链16的后压辊67安装到框架62上,其高度相对于薄板可调节,为了稳定定位,压辊67装到两稳定的,例如是钢制压盘70之间,该压盘装在可绕轴承72旋转的轴71上,轴承72可在轴承支承法兰74的槽73内的竖直方向调节移动,并从定位板65和65′伸出,轴承72在槽73中的位置由调节螺帽的位置确定,一调节螺栓76,作用于槽73的方向,使轮67的高度位置得到精细的调节,并且还受到在薄板与轮67接触时产生的装配力。
前压辊68安装在框架62上,而在单个框架构件63和66(图7和图8)之间,没有高度调节。
前框架件63也带有一支撑横梁77,它可由螺栓连接件78(图8)进行高度调节的安装,如图所示,并且,伸出长度至少与在薄板朝打纬方向偏移到极限位置的区域长度一样长,该位置如图6的80所示。
板77的宽度和高度位置是这样选定的,使底部边缘形成止动,该止动方式为止动板,并限定了薄板11到一精确预定值的枢轴运动该预定值较由限位或止动板69限定的最大枢轴运动的值小,该最大枢轴运动使纬纱100被打纬到打纬线8b。因此,由于板77,薄板11只能枢轴地向上转到图8所示的实线位置,并由A指代。其结果是得到一个离由支承板58所确定的一个底部静止位置较小的距离,图7用实线表示。通常用于纬纱100的打纬线在图8中用点划线表示,如位置B。按照薄板11最大偏转位置的这种限制,底部压辊67使其轴71的轴线由值B′到A′有一向上的位移。为防止框架62倾倒,在框架62的前缘,安装了一个支承惰辊83,紧贴一导轨84的底部运行并且导轨84安装在前梁51上,这也保证了输送件或跟随件16被安全地支承,防止倾倒,还防止了由与后压辊16配合并与限制板77接触的薄板11所引起的输送件16的上升运动附加的支承辊-轨的结合83、84,甚至在高速条件下也防止了振动、冲击和保证了平稳运行。
一大致为L形的支承件85(图6)被安装到框架63的前端,它装有片簧26,并且,依次又有效地使输送件25保持在适当位置上,输送件25带有与梭子9磁性连接的磁体。
生产毛圈织物或其他起绒织物的操作假设在织机的前侧和后侧,每侧都加工类似的两幅织物。
一适当数目,如3个、4个或5个依次设置的输送链16被重新调节以便它们的连接板77和后压辊67将薄板11的枢轴运动限制到相同的转动位置A,如图8所描绘。当然,这些位置A离通常的打纬位置B有一距离。后继输送链16的至少一个,即跟在一组输送链16之后,处于轮67升上去的位置和板77的底下的位置,通常被这样设置,即薄板11的枢轴运动不被限制,因此,相应于该“常”输送链16的薄板11,可以将纬纱打纬到全程打纬线8b,如上所述以及如图7所示。
因此,为了生产毛圈或起绒织物,一组输送链受到调节,以防止打纬到打纬线,而是只打纬到一限制的位置A(图8),其后至少跟一个(可以多个)输送链,其中后轮67的竖直位置并不变化,板77,例如被一调节螺栓78升起,因此可以获得全程打纬位置。
这样,输送链16分成两组,薄板11的一组只可以被转到位置A(图8);薄板的另一组被移到全程打纬位置B。这些组由所有输送链16均匀分布在环形链上或顺序成组。
至于织造,每一织幅5由接结经或主经纱5和毛经500构成,以形成共同的一组经纱。按图3所示的方式,它们分布在杆39上,并转向到形成梭口的平面,该平面由机架横梁51(图7、8)的前表面确定。为了形成梭口,和控制各根经纱从竖直的理论线8a偏移,经纱5,500适当地共同被引过综丝7的眼41。
两底辊31,310被可枢轴转动地安装,这是公知的。如公知的那样,它们感测经纱张力,然后控制相应的驱动经轴4,400的装置,这是织机上常采用的。控制是这样调节的,以便接结经5受到较高纱线张力的拉伸;毛径500在低的纱线张力下,较松弛地被握持,并且仅仅是弹性地引导和张紧。
输送链16以常速相对于综丝7移动,控制凸轮160,与突出部7b配合,控制了综丝7作往复运动,以形成梭口。由于输送链16带着控制凸轮160沿纵向通道15b的连续运动,梭口使综丝控制纱线形成连续移动的梭口8,该梭口是沿着织物的横向宽度上移动,以形成起伏的或波形梭口,如图所示。
当形成梭口时所发生的经纱路程长度的变化,是由经纱转向件37进行补偿的。转向件37由凸轮轴42控制,并与输送链16的运动同步,因此也与连续形成的梭口同步。凸轮轴42在经纱5,500形成梭口的地方具有图3的位置。经纱转向件37在向上竖直的梭口平面被移动最远的地方,由装配的止动轨48限制,片簧34由止动轨48支承;箭头49(图3)示出了向上方向的纱线张力。在转向件37的这一位置上,分别从经轴4,400到卷布辊1的经纱5,500的路径,与图3相一致。经纱5,500分别被辊31、310适当地拉紧,以满足织造张力的要求。
梭口8及时在梭子9之后闭口,当然,通过磁性连接的梭子9,是由输送件16输送的,在梭口8闭口的同时,凸轮轴42带动相连的转向件37向下运动,以便经纱5,500从梭口8的全开位置(该位置上经纱是偏移的)被移动到梭口平面8a(图3),该平面与经纱的通道的一竖直平面一致。不管当梭口开口时经纱是偏移的或是当梭口闭口时经纱不偏移,这都补偿了其侧向的偏移,使经纱张力在整个梭口的传动中都被基本维持为恒定。
毛圈织物或起绒织物的生产当梭子9由输送链16带过连续移动的梭口时,梭子9将纬纱引到每个连续移动的梭口8。在梭子或纬纱100引入之后,薄板11立即被压辊67转向打纬线8b,如果输送链的压辊和配装的板77被分组调节的话,如图8所描述的那样,即都被升起,那么由梭子9引入的纬纱100就不被完全地打纬到打纬线8b。可以引入许多这样的纬纱,这取决于输送链的数目,在该输送链上,压辊67和板77在竖直方向已被调节。例如,3根或4根或5根按顺序的纬纱100在相应的梭口闭口之前,可以不被打纬到打纬线8b;相反,它们仅移到打纬线8b的附近,即朝着织物形成的边缘。纬纱能够移动到的薄板的最大偏移位置如图8位置A所示。
输送链16跟在一组输送链之后,其中压力辊67和板77已经被向上调节,并且没有发生限制薄板11的枢轴运动的指令,这就获得了相应引入纬纱的全程打纬。因此,输送件或输送链16将使薄板11全程打纬到一个点,该点仅由横梁51上的止动或支撑板69确定(图7、8)。然后先前的引入和非完全打纬的纬纱被紧紧的打在先前已经制成织物的紧密打纬的地方。在较小张力下的经纱,即毛经500,因此被推过张紧的地经5或接结经系统,并形成压缩弯曲的毛圈。
形成的毛圈密度可以由连续输送链16的数目决定,输送链的工作具有全程,全打纬,即打纬到图8所示的位置B。因此,一根、二根或更多的有序的纬纱被全打纬到图8所示的位置B,其后可跟1至5或任意选择数目的纬纱,并只被打纬到位置A,在该位置,纬纱仅被移动到打纬线的附近。
毛圈是在织物宽度上,在引纬的方向,与波形梭口一致,连续形成的。因此,用本发明的结构和方法,按照经纱和纬纱以及随意选择和所需的织物形状,以一种简单方法,选用或是不用彩色图案,可以生产任何一种公知的毛圈布或其他毛圈织物或起绒织物。
薄板11的运动,不仅受轮68、67的控制,也受相应止动件58、69以及止动件77的控制。采用两个压辊67、68,它们在梭口渐近形成的方向间隔地安装,这种安装的结果,是构件特别简单和稳定。按照本发明的结构可以选择地使用这种多系统织机生产普通尺码的成品织物;通过简单调节压辊67的位置,例如调节用于压辊67的螺帽75或螺栓76,以及由移动螺栓78来调节止动板77,可以将要加工的织物类型,以平幅织物改变为毛圈布或起绒或织物,通过适当地选择辊子数,可以容易地控制毛圈密度和织物形状,该辊可再调节或保持在“常”位。
限位或止动板或构件68、69(图7、8)以及止动板77最好是可调节地安装在机器上,来提供薄片的打纬位置以及静态或休止位置。按照公知的方法,调节是能够做到的,例如通过插入板或在偏心凸轮及类似构件上放置相应的导轨。支撑辊-辊的结合83、84特别需要提供平稳的运行,以防止在移动薄片从打纬位置到静止位置由薄板产生的力作用下,框架62可能发生的翻转运动。
该装置可以使毛圈或起绒织物的加工生产特别经济。该装置采用加大尺寸的重经轴是可能的。为了安装这些重经轴,考虑到一种简单的机器结构,用于毛圈经纱的经轴最好设在机器底部支撑的地方,离接结经系统的经轴一定间隙而在其附近。最好用于毛经的经轴设置在用于接结经经轴的前面,另外,现成的织机以及结构例如为只有一个经轴的织机,可以很方便地改动,如前所述,可以只加一个第二经轴和引导毛经,就可以生产毛圈布织物。这是由于经纱到梭口形成的区域有一较长的路径,因此,由于薄板11到达不同的位置,不同的打纬操作引起的差异就会得到自动补偿。此外,这种安装可以在过道底下引导经纱,这实际上改善了织机对于织布工的可通性,以便调节和维修织机。
采用一系列单独运动的转向件34、39,可以补偿梭口打开或闭合时由于长度差异引起的张力变化,此外的优点是增加了成品织物的均匀性。张力补偿和维护装置与梭口的形成同步。
所加工的毛圈或毛圈织物的毛圈长度及其毛圈密度,可以照所希望的进行选择。加工彩色图案织物,其中纬纱以及经纱有不同的颜色,是完全可能的。由于采用了最大直径的经轴,如最大尺寸的经轴,能够直接从例如是安装在一层屋子里的织机上取下的成品织物,运送到另一个地方,因此,没有必要直接在织机上方使用一单独的卷取轴或砂轴,这实际上简化了加工成品织物的运输。
在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改进。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毛圈、起绒织物的方法,包括步骤(a)形成梭口(8),由一系列形成接结经的第一经纱(5)、并给予适于织造的预定张力,和一系列形成绒毛的第二经纱(500)组成;(b)将纬纱(100)引到所述的梭口;(c)在所述的第一和第二系列的经纱(5,500)上打纬,同时在毛经上形成毛圈,并且,按照本发明,其特征是形成(a)梭口(8)和(b)将纬纱引入所述梭口的步骤包括(d)渐进地越过织物的宽度,形成一系列移动的梭口(8),(d-1)同时使毛经处于实质上较所述预定张力小的松驰地易弯曲的张力状态下;(e)连续地将一纬纱引导所述的每一个梭口,任一梭口中的任一纬纱确定了一种织造系统,所述的织造系统穿过织物的宽度移动;并且,(f)通过以下形成弯曲绒经(500)层的绒毛、起毛或毛圈;(f-1)在一独自的织造系统中对至少一选定的纬纱打纬,该纬纱只打到打纬线的附近,并且,(f-2)在一独自的织造系统对跟在所述至少一选定的纬纱后的至少一纬纱打纬,渐进地越过织物的宽度打到所述的打纬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f)包括将一系统选定的纬纱打纬至打纬线的附近,以及所述的步骤(f-2)包括将跟在所述系列纬纱之后的至少一根纬纱打纬至打纬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f-2)包括,将跟在所述第一系列纬纱之后的第二系列纬纱打纬至打纬线。
4.实施权利要求1的方法的绒毛或毛圈织物的多系统织造装置,具有用来形成沿织物横向移动的一系列梭口(8)的装置(7);梭子(9),可以穿进每个所述的梭口而引入各自的纬纱(100);装置(16,25),用于当梭口横穿织物移动时,移动梭子穿过各自的梭口;纬纱供给装置(29、30),用来将纬纱供给梭子;接结经供给装置(4,31),用来在一预定的适于织造的张力下供应接结经(5);毛经供给装置(400,310),用来供给毛经(500);装置(11),用于渐进地打纬纱(100),渐进地作用在横穿织物的宽度上;当梭子横穿织物宽度移动时,所述的梭子移动装置移动梭子时,是与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7)和打纬装置(11)同步的,以便协调地工作,根据本发明,其特征包括装置(310),用来以一实质上较所述预定张力小的张力供给毛经(500);装置(34,39),用来将所述的毛经(500)和所述的接结经(5)一起导向到所述的梭口形成装置(7);装置(58,69,77),用来在第一预定数的逐次渐进的梭口中限制第一系列的打纬装置(11)的动程,所述的打纬限制装置限制了打纬装置(11)的动程,并将纬纱打至邻近但与一打纬线(8b)有一距离的区域内,同时,可以在第2预定数目的逐次渐进梭口中将纬纱打至打纬线(8b),该梭口跟在至少一个第一预定数目的梭口之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动程限制装置包括接触或止动或限位件(58,69,77),它们与所述的打纬装置(11)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接触或止动或限位件包括限定所述打纬装置动程的独立的基本构件,并且,至少一个所述的基本构件(77)可以调节,以使打纬装置的动程得到调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打纬装置包括一系列有一端伸进梭口的薄片(11),所述的薄片可动地定位在所述的织机上;并且,其特征还在于,具有至少一个工作件(67),分别地移动在一静止或休止位置与一第一打纬位置之间的薄片,通过一个限制动程,到一邻近或离-打纬线-距离的区域,或选择地,通过一全动程到所述的打纬线(8b)。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薄片被枢轴地定位在织机上;并且,其特征还在于,工作件包括至少一个压辊(67),作用在各个薄片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织物,其特征是,至少一个压辊可与梭子的运动同步移动;并且,提供可调节的装置(75,76),以使相对于薄片,各个压辊的旋转轴之间的间隙可以选择调节,由此改变与所述压辊配合的薄片的动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压辊(67)随梭子移动装置(16,25)一起移动,并且相对于安装到其上的薄片高度可调,并且还包括高度可调的接触或止动或限位件(77),当压辊与一单独的薄片接触时,该止动件(77)随所述梭子移动装置移动,以便可以可调地限制薄片的动程。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织机,还包括一第二接触或止动或限位件(69)安装到织机上,并且限定了将各自薄片移到打纬线(8b)的薄片的动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织机,还包括一导向支撑轨(84),安装在织机上,并且,可移动的支撑和导向装置(83)与所述导向和支承轨(84)可以配合,并被安装在所述的梭子移动装置(16,25)上,当它在通道(15a)内沿移动的梭口8移动时,支承和引导梭子移动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其特征是,接结经供给装置包括一接结经经轴(4),位于邻近地板或织机的支撑表面。并且,其特征还在于,毛经供给装置包括毛经经轴(400),位于所述接结经经轴(4)的附近,和靠近所述地板或支承面的地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毛经经轴(400)与所述接结经经轴(4)径向相隔一距离,以便在满纱时所述经轴之间留有一空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毛经(500)通过地板或支承面的附近供到织机;并且,其特征还在于,配上盖(14),该盖有足够的强度以便所述经轴(4,400)之间提供一个通道。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用来将所述毛经(500)与所述接结经(5)一起导向梭口形成装置的装置(34,39)包括一系列可独立移动的转向件(37),每件至少引导所述的一根经纱(5,500);且给该转向件装配可移动的控制装置(42,47),用来在一个方向上移动转向件,以便在梭口的开口和闭口之间,补偿经纱通道长度向打纬位置(8)的漂移,该打纬位置在成品织物打纬装置之前,所述的控制装置用来同步移动转向件装置,并与梭口的形成装置和所述梭子的移动装置(16,25)同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转向件引导一系列邻位的接结经(5)和毛经(500)。
1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移动梭子穿过梭口的装置包括一系列以环形循环或链形式一起装配的输送链,并在织物的横向宽度上移动,所述的梭子(9)与所述的输送链磁性配装;所述的打纬装置(11)包括一系列薄片或狭长片,该薄片有伸进梭口的头端部,该头端部在一休止位和一打纬位之间的往复运动的路径上工作;提供工作装置(67),与所说的薄片和狭长片适配,被支承在输送链上并与所说的输送链一起移动;并且其特征还在于,在所述输送链上的工作装置被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包括至少一个工作装置构件(67),工作装置构件(67)移动薄片通过限制动程到一个邻近于但离打纬线(8b)有一距离的区域,而另一部分则分别移动薄片经过全动程到打纬线(8b)。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织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部分包括一系列工作件,每一个都分别装配在输送链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部分包括一系列工作件,每一个都分别装配在输送链上。
全文摘要
为在织机上生产毛圈、绒毛织物,接结经用较高的张力而毛经用较小的张力供给织机,打纬薄片将引进到梭口的有选择纬纱打纬到打纬线前边的区域或相继打纬到打纬线;因而依次形成了毛圈织物。为控制打纬薄片,移动辊与渐进的梭口同步移动,例如与输送链配装,该输送链也移动梭子,选择地移动薄片通过不完全动程;而另外的辊子,在另一输送链上移动薄片通过全动程到打纬线,故当输送链沿织物宽度移动时逐渐形成了毛圈。
文档编号D03D27/08GK1033661SQ8810563
公开日1989年7月5日 申请日期1988年10月1日 优先权日1987年10月2日
发明者阿道夫·林卡 申请人:林道尔道尼尔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