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头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315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接头缝纫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缝纫机,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各种锦纶、涤纶、强力粘胶帘子布及锦纶围裙布在浸胶热牵伸工艺中的接头缝纫机。
帘子布在浸胶热牵伸工艺中必须连续流水生产,不允许有任何过长的停顿,否则帘子布将被过高的温度所熔化。然而目前国内没有合适的缝接接头用的缝纫机,有的用进口或国产普通工业多针缝纫机,有的将普通工业多针缝纫机改制后使用,但这些缝纫机在使用中具有操作不便,可靠性差,接头质量很难保证等缺陷。也有个别厂家使用引进的浸胶生产线中配套的接头缝纫机,但该机缝纫时需整机移动,故机器的结构长度为缝料宽度的2倍以上,这样结构庞大,而且振动大,噪声响;针距的运动仅有一套传动机构传动,工作可靠性差,安全系数小;针距不能调节,难以适应不同种类缝料的要求;由于采用双线链式线迹,故起始缝纫和缝纫结束时,布幅的两边必须先衬上引布,造成操作繁锁,又浪费线和布。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缝纫方便的接头缝纫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可靠、安全系数大的接头缝纫机。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头缝纫机,它包括一底座、一工作台板、一固定在所述底座一侧的侧边支架、至少一上导轨、一机头、一勾针箱、一机头传动主轴、一勾针箱传动主轴、一具有主电机控制装置的电器控制系统和一线架,它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底座另一侧的侧边传动箱、至少一位于所述上导轨下方的下导轨、一固定在所述底座上的针距进给箱和一气动张紧机构;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侧边支架和侧边传动箱上,所述工作台板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导轨上方的所述侧边支架和侧边传动箱上,所述机头和勾针箱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导轨和下导轨上;所述侧边传动箱包括一由所述主电机控制装置传动的上传动轴、一下传动轴和一传动装置,所述上传动轴通过所述传动装置与所述下传动轴相连,所述机头传动主轴和勾针箱传动主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传动轴上、下传动轴和所述侧边支架相连,所述机头和勾针箱分别滑套在所述机头传动主轴和勾针箱传动主轴上;所述针距进给箱包括一由所述电器控制系统控制的步进电机、相啮合的第一、第二锥齿轮、一绕轮和三钢丝绳,所述第一、第二锥齿轮分别固设在所述步进电机的主轴和所述绕轮的转轴上,所述一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绕轮和绕过设置在所述侧边传动箱内侧上的滑轮后连接在所述钩针箱的一侧,所述另一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钩针箱的另一侧和绕过设置在所述侧边支架和侧边传动箱内侧上的滑轮后连接在所述机头的一侧,所述再一钢丝绳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机头的另一侧和绕过设置在所述侧边支架内侧上的滑轮后连接在所述绕轮上;所述张紧机构包括一气缸、一拉紧钢丝绳和二基本上与所述工作台板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板两端的挂勾组件,所述一挂勾组件与所述工作台板固接,所述另一挂勾组件可沿所述工作台板上的槽纵向滑动且与所述拉紧钢丝绳相连,所述拉紧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气缸上;所述电器控制系统还包括步进电机控制装置,所述步进电机控制装置包括一光电管、一遮光盘、一光源和一步进电机控制电路,所述遮光盘上开设有一周向通槽且固设在所述侧边支架一侧的所述勾针箱传动主轴的一端上,所述光电管和光源分设在所述遮光盘的两侧相对位置上,所述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和光电管相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缝纫机还包括一机械进给机构,所述机械进给机构包括一操作手柄组件、一固设在所述下传动轴上的针距进给偏心轮、一连杆、一摆幅可调的摆动臂、一超越离合器、一爪式离合器、一离合器轴、一离合器连接轴和一第三锥齿轮;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开设一圆孔和一沿其轴向延伸的腰形孔且通过所述圆孔和腰形孔分别套设在所述偏心轮和固设在所述侧边传动箱内的固定销上;所述摆动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和所述超越离合器相连;所述离合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边传动箱内,所述超越离合器和所述爪式离合器的可轴向滑动的半部依次设置在所述离合器轴上;所述离合器连接轴与所述离合器轴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边传动箱的内侧上且向内延伸至所述针距进给箱处,所述爪式离合器的另半部和所述第三锥齿轮分别固设在所述离合器连接轴的两端,所述第三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相啮合;所述离合器拨叉轴上沿圆周开设一螺旋槽,所述操作手柄组件固设在所述离合器拨叉轴的外伸端上,所述离合器拨叉的一端滑套在所述离合器拨叉轴上且使其上的凸销伸入所述螺旋槽内,所述离合器拨叉的另一端与所述爪式离合器的半部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使机头和勾针箱可沿导轨同步间歇地移动,这样整机就不需要移动,减小了整机的振动,降低了机器的噪声,而且可大大减小占地面积,提高车间生产面积的利用率,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移动缝料的送料方式,便于机器串联在浸胶流水线上;由于既有电气控制的针距进给装置,又有机械进给机构,因此可随时转换使用,机器的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安全系数提高了一倍;由于设置了张紧机构,使浸胶后的布幅在接头处不会产生收缩,提高了成品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地描述,从中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其他的目的和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缝纫机的带局部剖视的主视图由于图面较大,所以分成三幅
图1A、1B和1C表示,其中
图1A中的Ⅰ-Ⅰ侧与
图1B中的Ⅰ-Ⅰ侧相接,
图1B中的Ⅱ-Ⅱ侧与
图1C中的Ⅱ-Ⅱ侧相接;图2是如
图1所示缝纫机的带局部剖视的右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侧边传动箱的剖视图;图4是如图3所示的缝纫机侧边传动箱的带局部剖视图的左视图;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图6是沿图4中的箭头“C”的向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针距进给箱的剖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中机头的正视图;图9是图8的侧剖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中勾针箱的带局部剖视的主视图;
图11是如
图10所示的勾针箱的带局部剖视的俯视图。
现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缝纫机包括底座1、侧边传动箱2、侧边支架3、上、下导轨4、5、工作台板6、机头7、方形的机头传动主轴7′、勾针箱8、方形的勾针箱传动主轴8′、针距进给箱9、气动张紧机构10、电器控制系统(图中未画出)和线架11。侧边传动箱2和侧边支架3分别设置在底座1的二侧,上导轨4、工作台板6和下导轨5的两端分别自上而下设置在侧边传动箱2和侧边支架3上,机头7和勾针箱8分别可在上、下导轨4、5上沿轴向滑动。针距进给箱9和气动张紧机构10分别固定设置在底座1上。
现参见
图1和3,侧边传动箱2包括上传动轴12、下传动轴13和传动装置14,机头传动主轴7′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上传动轴12相连和支承在侧边支架3上,勾针箱传动主轴8′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下传动轴13相连和支承在侧边支架3上,机头7和勾针箱8分别滑套在机头传动轴7′和勾针箱传动轴8′上。上传动轴12与下传动轴13之间通过传动装置14相连,这样当下传动轴13转动时,同时带动上传动轴12转动。从而使勾针箱8和机头7沿导轨4、5作左右移动时始终可以传动其内部构件而进行缝纫。这样整机就不需要移动,减少了整机的振动,降低了机器的噪声,而且可大大减小占地面积,提高车间生产面积的利用率,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移动缝料的送料方式,便于机器串联在浸胶流水线上。在上传动轴12和机头传动主轴7′的外侧端还分别装设一手轮15,以便必要时可手动调整机头7和勾针箱8的位置。而机头传动主轴7′与上传动轴12之间和勾针箱传动主轴8′与下传动轴1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使必要时可调节机头7的直针和勾针箱8的勾针的相对位置,以便能进行正常缝纫。
现参见
图1、3、4、5和6,本实用新型的机械进给机构包括操作手柄组件16、针距进给偏心轮17、连杆18、摆动臂19、超越离合器20、爪式离合器21、离合器轴22、离合器连接轴23、第三锥齿轮24、一离合器拨叉25、一离合器拨叉轴26和针距调节机构。针距进给偏心轮17固定设置在下传动轴13上,连杆18的两端分别开设一圆孔27和一沿其轴向延伸的腰形孔28,连杆18通过圆孔27设置在针距进给偏心轮17上且通过腰形孔28套在固定设置在侧边传动箱2上的固定销29上。摆动臂19的两端分别与连杆18的中部和超越离合器20相连。离合器轴22可单向转动地支承在下传动轴13下方的侧边传动箱2内,超越离合器20和爪式离合器21的可轴向滑动的半部依次设置在离合器轴22上。离合器连接轴23与离合器轴22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且可转动地支承在侧边传动箱2的内侧壁上并向内延伸至针距进给箱9处,爪式离合器21的另半部和第三锥齿轮24分别固设在离合器连接轴23的两端。离合器拨叉轴26可转动地支承在侧边传动箱2的内侧壁上且其一端伸出侧边传动箱2的外侧壁上。离合器拨叉轴上沿圆周开设一螺旋槽30,操作手柄组件16包括手柄和手柄操作盘81。该操作盘81固设在离合器拨叉轴26的外伸端上,离合器拨叉25的一端滑套在离合器拨叉轴26上且使其上的凸销31伸入螺旋槽30内,离合器拨叉25的另一端与爪式离合器21的可轴向滑动的半部相连。
针距调节机构包括直角状针距调节连杆32、针距调节偏心轮33、调节手柄组件34、连杆支承轴35、针距调节轴套36和定位销37。连杆支承轴35固设在固定销29下方的侧边传动箱2的内、外侧壁上,针距调节连杆32在其直角处滑套在连杆支承轴35上,针距调节连杆32的一端呈叉状,另一端滑套在摆动臂19上。针距调节轴套36滑套在离合器拨叉轴26的外伸侧且可转动地支承在侧边传动箱2的外侧壁上,调节手柄组件34包括手柄和手柄操作盘82,该手柄操作盘82固设在针距调节轴套36上,针距调节偏心轮33固设在侧边传动箱2内的针距调节轴套36上且嵌设在针距调节连杆32的一端的叉部内。定位销37设置在调节手柄组件34上。
现参见
图1和7,本实用新型的针距进给箱9包括步进电机38、箱体39、相啮合的第一、第二锥齿轮40、41、绕轮42和钢丝绳43、44和45。步进电机38固设在箱体39的外侧,但其主轴伸入箱体39内,第一、第二锥齿轮40、41分别固设在步进电机9的主轴和绕轮42的转轴46上,绕轮42的转轴46可转动地支承在箱体39的顶壁和底壁上,离合器连接轴23穿过箱体39的侧壁且其上的第三锥齿轮24与第二锥齿轮41相啮合。钢丝绳43一端固定在绕轮42上且在绕轮42上绕几圈后,沿平行于下导轨5的方向向侧边传动箱2延伸,然后绕过固设在侧边传动箱2的两滑轮47,连接在勾针箱8的一侧上。钢丝绳44一端固设在勾针箱8的另一侧上,沿平行于下导轨5的方向向侧边支架3延伸,然后绕过固设在侧边支架3上的两滑轮48,再沿平行于上导轨4的方向向侧边传动箱2延伸,且绕过固设在侧边传动箱2上的两滑轮49,连接到机头7的一侧上。钢丝绳45一端固设在机头7的另一侧上,沿平行于上导轨4的方向向侧边支架3延伸,然后绕过固设在侧边支架3上的两滑轮50,再在绕轮42上绕几圈后,固定在绕轮42上。
当步进电机38受控间歇转动时,通过锥齿轮40、41带动绕轮42作间歇转动,从而卷绕钢丝绳45且放松钢丝绳43,并通过钢丝绳44使机头7和勾针箱8沿上导轨4和下导轨5同步移动,产生针距,并达到沿布幅缝纫的目的。当步进电机38或电气控制系统出故障时,可以进行手动操作。首先扳动操作手柄组件16,使离合器拨叉25在离合器拨叉轴26上向右移动(从图5中可见),从而带动爪式离合器21的可轴向滑动的半部向另半部靠拢并接触,而这时勾针箱传动主轴12通过偏心轮17、连杆18和摆动臂19带动超越离合器20作间歇转动,由此带动离合器轴22作间歇转动,并通过爪式离合器21使离合器连接轴23间歇转动,这样通过锥齿轮24也可带动绕轮42作间歇转动,由此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既有电气控制的针距进给装置,又有机械进给机构,因此可随时转换使用,机器的工作可靠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安全系数提高了一倍。当需要调节针距时,可拨动定位销37和扳动调节手柄组件34,在偏心轮33的作用下连杆32转动,使套在摆动臂19上的一端向上或向下移动,从而可调节摆动臂19的摆幅,达到控制针距的目的。
现参见
图1和2,它们显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气控制系统中的步进电机控制装置。步进电机控制装置包括光电管52、遮光盘51、光源(图中未画出)、脉冲计数器(图中未画出)和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图中未画出)。遮光盘51上开设有一周向通槽53,遮光盘51固设在侧边支架3一侧的勾针箱传动主轴8′一端上,光电管52和光源分设在遮光盘51的两侧相对位置上。当遮光盘51转动时,由光源发出的光线可穿过通槽53而射在光电管52上。脉冲计数器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步进电机38和光电管相连,脉冲计数器可通过手控来调节发出的脉冲个数,这样可通过遮光盘51来控制步进电机38作间歇转动,即当光线通过通槽53传给光电管时,电路接通,使脉冲计数器根据设定的脉冲数目进行计数,向步进电机38供电使其转动;直到脉冲计数器发完设定的脉冲数为止,步进电机38才停止转动,由此产生出一针距。如此反复,就可进行一针一针地缝纫。当需要调节针距时,只需改变脉冲计数器的脉冲个数即可控制步进电机38的转动幅度。遮光盘51上的通槽53的作用是当脉冲计数器产生故障而连续不停地发出脉冲时,遮光盘51转至通槽53末端时,就可关断电路,使步进电机38停止转动。因此通槽53的长度应大于所需的最大针距。
现参见
图1、8和9,本实用新型的机头7包括机壳54、针杆偏心轮55、两根针杆56、针杆连接件57、其上装有若干针的定针块58、压脚59、八个滚轮60和二钢丝拉销61,其中压脚59的结构与现有的基本相同,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针杆偏心轮55设置在机壳54内且其中心开设一方孔62,机头传动离轴7′穿过机壳54而滑动地穿过针杆偏心轮55的方孔62中,这样机头传动离轴7′既可传动针杆偏心轮55,又不妨碍机头7沿上导轨4移动。两针杆56竖直穿过机壳54且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机壳54上,两针针56互相平行且其形成的平面平行于针杆偏心轮55的端面。针杆连接件57固定搭接在两针杆56上且其中部与针杆偏心轮55相连,这样当机头传动主轴7′驱动针杆偏心轮55转动时,可带动两针杆56作上下运动。定针板58固定在两针杆56的下端,压脚59设置在针杆56的后侧(从图9中看为左侧)。八个滚轮分别装设在机壳54的八个角上且支承在上导轮4上。钢丝拉销61分别相对地固设在平行于针杆偏心轮55端面的机壳54的两侧面上,钢丝绳44和45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一钢丝拉销61上。
现参见
图10和11,本实用新型的勾针箱8包括箱体63、一对锥齿轮64、65、移动凸轮66、摆动凸轮67、凸轮轴68、移动杆组件69、摆动杆组件70、移动轴71、安装若干勾针的勾针架72、八个滚轮73和二钢丝拉销74。一锥齿轮64可转动地支承在箱体63的一侧壁上,其上开设有一方孔75,勾针箱传动主轴8′穿过箱体63可滑动地穿过锥齿轮64上的方孔75,这样勾针箱传动主轴8′既可传动锥齿轮64,又不妨碍勾针箱8沿下导轨6移动。凸轮轴68垂直于锥齿轮64的轴线可转动地支承在箱体63内,另一锥齿轮65、移动凸轮66、摆动凸轮67依次固设在凸轮轴68上,两锥齿轮64、65互相啮合。移动凸轮66的周面上开设一沟槽76,摆动凸轮67的端面上开设一沟槽77。移动轴71平行于凸轮轴68可摆动地支承在箱体63的两侧壁上。勾针架72、移动杆组件69、摆动杆组件70依次固设在摆动轴71上。移动杆组件69和摆动杆组件70的端部分别嵌设在移动凸轮66和摆动凸轮67的沟槽76、77中。当锥齿轮64在勾针箱传动主轴12的驱动下带动凸轮轴68传动时,使移动凸轮66和摆动轮67同步转动,从而驱动移动杆组件69和摆动杆组件70,使勾针架72在摆动的同时沿轴向移动,完成勾线的动作。八个滚轮73分别装设在箱体63的八个角上且支承在下导轨6上。钢丝拉销74分别相对地固设在垂直于方孔75轴线的箱体63的两侧面上,钢丝绳43和44的一端分别连接在一钢丝拉销74上。
现再参见
图1,本实用新型的气动张紧机构10包括气缸78、拉紧钢丝绳79和二挂勾组件80。两挂勾组件80基本上与工作台板5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位于工作台板5的两端,其中一挂勾组件80(图中为左侧的)与工作台板5固接,另一挂勾组件80可沿工作台板5上的槽的纵向滑动且与拉紧钢丝绳79相连,拉紧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在气缸78上。当对气缸78供气时,通过拉紧钢丝绳79拉动挂勾组件,使挂勾在两挂勾组件80上的帘子布绷紧,便于缝纫且提高缝纫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接头缝纫机,它包括一底座1、一工作台板6、一固定在所述底座1一侧的侧边支架3、至少一上导轨4、一机头7、一勾针箱8、一机头传动主轴7′、一勾针箱传动主轴8′、一具有主电机控制装置的电器控制系统和一线架11,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设置在所述底座1另一侧的侧边传动箱2、至少一位于所述上导轨4下方的下导轨5、一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的针距进给箱9和一气动张紧机构10;所述上导轨4和下导轨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侧边支架3和侧边传动箱2上,所述工作台板6固定设置在所述下导轨5上方的所述侧边支架3和侧边传动箱2上,所述机头7和勾针箱8分别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上导轨4和下导轨5上;所述侧边传动箱2包括一由所述主电机控制装置传动的上传动轴12、一下传动轴13和一传动装置14,所述上传动轴12通过所述传动装置14与所述下传动轴13相连;所述机头传动主轴7′和勾针箱传动主轴8′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传动轴12、下传动轴13和所述侧边支架3相连,所述机头7和勾针箱8分别滑套在所述机头传动主轴7′和勾针箱传动主轴8′上;所述针距进给箱9包括一由所述电器控制系统控制的步进电机38、相啮合的第一、第二锥齿轮40、41、一绕轮42和三钢丝绳43、44和45,所述第一、第二锥齿轮40、41分别固设在所述步进电机38的主轴和所述绕轮的转轴上,所述一钢丝绳4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绕轮42和绕过设置在所述侧边传动箱2内侧上的滑轮后连接在所述钩针箱8的一侧,所述另一钢丝绳4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钩针箱8的另一侧和绕过设置在所述侧边支架3和侧边传动箱2内侧上的滑轮后连接在所述机头7的一侧,所述再一钢丝绳4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机头7的另一侧和绕过设置在所述侧边支架3内侧上的滑轮后连接在所述绕轮42上;所述张紧机构10包括一气缸78、一拉紧钢丝绳79和二基本上与所述工作台板6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位于所述工作台板6两端的挂勾组件80,所述一挂勾组件80与所述工作台板6固接,所述另一挂勾组件80可沿所述工作台板6上的槽纵向滑动且与所述拉紧钢丝绳79相连,所述拉紧钢丝绳79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气缸78上;所述电器控制系统还包括步进电机控制装置,所述步进电机控制装置包括一光电管52、一遮光盘51、一光源和一步进电机控制电路,所述遮光盘51上开设有一周向通槽53且固设在所述侧边支架3一侧的所述勾针箱传动主轴8′的一端上,所述光电管52和光源分设在所述遮光盘51的两侧相对位置上,所述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38和光电管52相电气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缝纫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机械进给机构,所述机械进给机构包括一操作手柄组件16、一固设在所述下传动轴13上的针距进给偏心轮17、一连杆18、一摆幅可调的摆动臂19、一超越离合器20、一爪式离合器21、一离合器轴22、一离合器连接轴23、一第三锥齿轮24、一离合器拨叉25和一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边转箱2内且一端伸出所述侧边传动箱2的离合器拨叉轴26;所述连杆18的两端分别开设一圆孔27和一沿其轴向延伸的腰形孔28且通过所述圆孔27和腰形孔28分别套设在所述偏心轮17和固设在所述侧边传动箱2内的固定销29上;所述摆动臂19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杆18和所述超越离合器20相连;所述离合器轴22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侧边传动箱2内,所述超越离合器20和所述爪式离合器21的可轴向滑动的半部依次设置在所述离合器轴22上;所述离合器连接轴23与所述离合器轴22位于同一中心轴线上且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边传动箱2的内侧上且向内延伸至所述针距进给箱9处,所述爪式离合器21的另半部和所述第三锥齿轮24分别固设在所述离合器连接轴23的两端,所述第三锥齿轮24与所述第二锥齿轮41相啮合;所述离合器拨叉轴26上沿圆周开设一螺旋槽30,所述操作手柄组件16固设在所述离合器拨叉轴26的外伸端上,所述离合器拨叉25的一端滑套在所述离合器拨叉轴26上且使其上的凸销31伸入所述螺旋槽30内,所述离合器拨叉25的另一端与所述爪式离合器21的可轴向滑动的半部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控制装置还包括一可调节的脉冲计数器,所述脉冲计数器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38和光电管52相电气连接。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机控制装置还包括一可调节的脉冲计数器,所述脉冲计数器通过步进电机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步进电机38和光电管51相电气连接;所述机械进给机构还包括一针距调节机构,所述针距调节机构包括一针距调节连杆32、一针距调节偏心轮33、一调节手柄组件34、一固设在所述固定销29下方的连杆支承轴35、一滑套在所述离合器拨叉轴26的外伸侧上的针距调节轴套36和一设置在所述调节手柄组件34上的定位销37;所述针距调节连杆32的一端呈叉状,所述针距调节连杆32的中部滑套在所述连杆支承轴35上且其另一端滑套在所述摆动臂19上;所述调节手柄组件34固设在所述针距调节轴套36上,所述针距调节偏心轮33固设在所述针距调节轴套36上且嵌设在所述针距调节连杆32的一端叉部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头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包括一机壳54、一针杆偏心轮55、至少一针杆56、一其上装有一排针的定针块58、一压脚59、至少二滚轮60和二钢丝拉销61;所述针杆偏心轮55设置在所述机壳54内且其中心开设有一方孔62,所述机头传动主轴7′为一方轴且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针杆偏心轮55的方孔62;所述针杆56平行于所述针杆偏心轮55的端面且竖直穿过所述机壳54而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机壳54上,所述针杆偏心轮55与所述针杆56固定相连,所述定针板58固设在所述针杆56的下端;所述滚轮60分别装设在所述机壳54的平行于所述方孔62的轴线的两侧面上且支承在所述上导轨4上;所述钢丝拉销61分别固设在所述机壳54的两侧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勾针箱包括一箱体63、一对锥齿轮64、65、一周面具有沟槽76的移动凸轮66、一端面具有沟槽77的摆动凸轮67、一凸轮轴68、一移动杆组件69、一摆动杆组件70、一移动轴71、一其上装有若干勾针的勾针架72、至少二滚轮73和二钢丝拉销74;所述一锥齿轮6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63上且其中心开设有一方孔75,所述勾针箱传动主轴8′为一方轴且可滑动地穿过所述锥齿轮64的方孔75内;所述凸轮68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63内,所述另一锥齿轮65、移动凸轮66和摆动凸轮67依次固设在所述凸轮轴上且所述两锥齿轮64、65相互啮合;所述移动轴71平行于所述凸轮轴68可摆动地设置在所述箱体63内,所述勾针架72、移动杆组件69和摆动杆组件70依次固设在所述移动轴71上且所述移动杆组件69和摆杆组件70的端部分别设置在所述移动凸轮66和摆凸轮67的沟槽76、77内;所述滚轮73分别装设在所述箱体63的平行于所述方孔75轴线的两侧面上且支承在所述下导轨5上;所述钢丝拉销74分别固设在所述箱体63的两侧面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接头缝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7还包括一针杆连接件57和二针杆56,所述针杆连接件57固定搭接在平行设置的两所述针杆56上,所述针杆偏心轮55与所述针杆连接件57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接头缝纫机,它包括底座、工作台板、侧边传动箱、侧边支架、上、下导轨、机头、机头传动轴、钩针箱、钩针箱传动轴、针距进给箱、气动张紧机构、电器控制系统、线架和机械进给机构。它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振动小、噪声低,适于串联在浸胶流水线上,而且工作可靠性高,安全系数提高一倍,成品率高。
文档编号D05B23/00GK2151992SQ9223845
公开日1994年1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1992年10月30日
发明者翟志成, 乔揆文, 戈迎冬, 赵伟, 莫梅芬, 孙一平 申请人:上海缝纫机四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