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248888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洗衣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备使洗涤水循环的循环泵的滚筒式洗衣机。
【背景技术】
[0002]就滚筒式洗衣机而言提出有如下方案,在洗涤工序时,由循环泵从底部汲取外槽内的洗涤水并浇到衣物上,使洗涤水完全浸透衣物(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这种滚筒式洗衣机即使使用比立式洗衣机更少的水也可以确保清洗性能,从而能够节水。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70697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可是,已知如下情况,由于通过增加洗涤水的循环流量而使洗涤水更有效地浸透洗涤物,因此能够提高清洗性能、缩短洗涤时间。另外,在滚筒式洗衣机中,设置有与外槽的底部连结的阻气盒(空气积存部),一般情况下通过检测该阻气盒的压力来检测外槽内的水位。但是,在专利文献I所记述的滚筒式洗衣机中,若在阻气盒的正下方配置排水口,则存在如下问题,在使洗涤水的循环流量增加时,卷入阻气盒内的空气而使洗涤水浸入阻气盒内,产生水位误测、不能检测水位的麻烦。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其能够使洗涤水的循环流量增加,而且不会在水位检测上产生麻烦。
[0008]本发明的滚筒式洗衣机的特征在于,具备:在内部积存洗涤水的外槽;旋转自如地支撑于上述外槽内的滚筒;汲取上述外槽内的洗涤水并向上述滚筒内进行洒水的循环泵;设置于上述外槽的最下部的水位检测用的空气积存部;从上述循环泵朝向上述外槽的底部延伸的软管;以及连接上述外槽的底部与上述软管连接的接头,上述接头的整体配置于比上述滚筒的底面更靠前侧的位置,上述接头在上述循环泵所处的一侧与上述软管连接。
[0009]本发明具有如下效果。
[0010]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滚筒式洗衣机,其能够使洗涤水的循环流量增加,而且不会在水位检测上产生麻烦。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外观立体图。
[0012]图2是概略地表示滚筒式洗衣机内部构造的侧视图。
[0013]图3是沿图2的A-A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
[0014]图4是从前方观察循环泵以及循环流道时的立体图。
[0015]图5是表示外槽罩内侧的循环流道的立体图。
[0016]图6是从上方观察循环泵时的俯视图。
[0017]图7是从后方观察外槽的底部时的立体图。
[0018]图8 (a)是沿图7B的B-B线的箭头方向观察的剖视图,图8(b)是作为比较例表示的与(a)对应的剖视图。
[0019]图9(a)是表示从外槽的底部朝向循环泵的流道的俯视图,图9(b)是表示作为比较例的从外槽的底部朝向循环泵的流道的俯视图。
[0020]图中:
[0021]I一机箱,2—外槽,2e—阻气盒(空气积存部),2s—底部,2u—后部端面,3—滚筒,3c—底面,21a—排水接头(接头),22—波纹软管(软管),24—循环泵,S一滚筒式洗衣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接下来,参照适当的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详细地进行说明。
[0023]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对滚筒式洗衣机的整体构成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滚筒式洗衣机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概略地表示滚筒式洗衣机内部构造的侧视图。以下说明中的前后上下左右,以从正面观察图1所示的滚筒式洗衣机时的前后上下左右的方向为基准。
[0024]如图1所示,滚筒式洗衣机(以下简述为洗衣机)S具备构成外轮廓的机箱1、操作面板6、洗涤剂托盒7以及门9。
[0025]机箱I安装在底座Ih上,并且包括左右的侧面罩la、lb、前面罩lc、背面罩Id(参照图2)、上面罩Ie以及下部前面罩If。另外,就机箱I而言,左右的侧面罩la、lb与“3 ”字形的上加固件36 (参照图2)、前加固件37 (参照图2)以及后加固件(未图示)结合并包括底座Ih而构成为箱状。
[0026]操作面板6设置在机箱I的上部中央,具备电源开关39、操作按钮12、13以及显示器14。另外,操作面板6与设置于机箱I下部的控制装置38(参照图2)电连接。
[0027]洗涤剂托盒7设置在机箱I内的上部左侧,并能够相对于机箱I向前方(跟前侧)拉出。
[0028]如图2所示,洗涤剂托盒7能够装配在设置于机箱I内上部左侧的洗涤剂容器19上。在放入洗涤剂之类的情况下,如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地拉出洗涤剂托盒7。洗涤剂容器19固定于机箱I的上加固件36。另外,在洗涤剂容器19的左侧面的稍后方形成有出水口19a。另外,洗涤剂容器19的底面形成为出水口 19a的位置成为最低的研钵状。
[0029]门9将设置于前面罩Ic的大致中央的用于取放衣物的投入口封住,并被设置于前加固件37的铰链9c可开闭地支撑。通过按下设置于门9附近的开门按钮9d(参照图1)而使锁定机构(未图示)解除而打开,并通过将门9向前面罩Ic推压而锁定并关闭。前加固件37与下述的外槽2的开口部同心地具有用于取放衣物(洗涤物)的圆形的开口部。
[0030]在洗涤剂容器19的后侧设置有给水电磁阀16 (参照图1)、浴池水吸水泵17以及水位传感器34等给水关联部件。另外,在洗涤剂容器19的上部开口上设置有给水单元15。在上面罩Ie上设置有与自来水龙头连接的给水软管连接口 16a(参照图1)、浴池的剩余温水的吸水软管连接口 17a (参照图1)。
[0031]另外,洗衣机S构成为包括有底圆筒状的外槽2、有底圆筒状的滚筒3、排水接头21a (接头)、波纹软管22 (软管)、循环泵24以及阻气盒2e (空气积存部)。
[0032]外槽2在同轴上内装有滚筒3且前面开口,在后部端面2u的外侧中央安装有马达4。马达4的旋转轴贯通外槽2并与滚筒3结合。在外槽2的前面的开口部上设置有能够向外槽2内蓄水的外槽罩2d。
[0033]另外,外槽2在机箱I内被将下侧固定于底座Ih的减震器5和设置于上侧的未图示的弹簧防振支撑。另外,在外槽2的前面的开口部上设置有橡胶制的波纹件10,通过关闭门9来对外槽2进行水封。
[0034]另外,在外槽2的侧面后部设置有向外槽2内供给水或洗涤剂类的给水口2a。给水口 2a与洗涤剂容器19的出水口 19a由橡胶制的波纹软管20连接。
[0035]另外,在外槽2的底部2s以沿外槽2的轴向延伸的方式设置有与外槽2的底侧内周面连续的凹状的凹陷部2f。在该凹陷部2f的底面设置有排水口 21。在凹陷部2f的前侧设置有底部循环水的流入口 18。
[0036]滚筒3具有洗涤兼脱水槽的功能,在其外周壁以及底壁具有用于通水以及通风的多个贯通孔3s (参照图8(a))。另外,在滚筒3的前侧端面设置有用于取放衣物的开口部3a。在开口部3a的外周设置有与滚筒3—体的流体平衡器3b。另外,滚筒3的旋转中心轴为水平或以开口部侧变高的方式倾斜。
[0037]排水接头21a通过O形圈(未图示)安装于排水口 21,以使洗涤水不会从排水接头21a与排出口 21的连接部分漏出。
[0038]波纹软管22将积存于外槽2的洗涤水向循环泵24引导,波纹软管22的一端(上游端)与排水接头21a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泵24连接。
[0039]循环泵24汲取外槽2的底部的洗涤水并向滚筒3内洒水,其设置于外槽2的下方。另外,在循环泵24的出水接口 23b (参照图6)连接有排水软管26的一端侧。另外,在排水软管26的在机内的延伸途中设置有排水阀25。
[0040]阻气盒2e设置于外槽2的后部端面2u的最下部。另外,在阻气盒2e的下部设置有与外槽2连通的孔2el。另外,在阻气盒2e的上部通过管状体35与水位传感器34连接。水位传感器34通过检测阻气盒2e内的空气压来检测外槽2内的水位。
[0041]另外,洗衣机S在外槽2与底座Ih之间具备循环泵24的同时还具备过滤器壳23、排水阀25,在机箱I的背面内侧具备干燥管道29。
[0042]过滤器壳23是在前侧具有开口部的圆筒状,在内部装配有可拆装的过滤器(未图示),收集洗涤水中的杂物或线头。另外,过滤器壳23通过打开设置于下部前面罩If的盖Ig并旋转把手23d而能够容易地装拆过滤器(未图示)。该过滤器壳23以前侧变高的方式倾斜。此外,对于以循环泵24为中心的洗涤水的循环系统在后面详细地进行说明。
[0043]干燥管道29通过橡胶制的波纹软管29a与设置在外槽2的后部的吸气口(未图示)连接。在干燥管道29内内置有水冷除湿机构(未图示)。此外,在干燥运行时,通过未图示的加热器、送风风扇等向滚筒3内吹入暖风,使水分从衣物蒸发。变得高温多湿的空气被吸入干燥管道29,通过上述水冷除湿机构被冷却除湿而变为低温空气,被未图示的加热器加热后向滚筒3内吹入。此外,也可以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