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粘非织造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4309阅读:580来源:国知局
纺粘非织造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包含聚丙烯的柔软性、硬挺度、触感、强度优异的纺粘非织造布。具体 而言,涉及可以适合用作各种用途、特别是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用材料的聚丙烯系纺 粘非织造布。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非织造布由于透气性、柔软性优异,因此广泛用于各种用途。因此,对于非 织造布,要求与其用途对应的各种特性,并且要求其特性的提高。例如,作为要求使排出或 排泄出的经血、尿等液体快速地移动到吸收体的吸收性能、与穿着者的肌肤抵接时柔软且 对肌肤的刺激少这样的表面特性的纸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用的表面片而广泛 使用。另一方面,也作为要求不使吸收到内部吸收体的液体漏到外部的耐水性,以及用于防 止内侧产生的湿气导致的闷热,使吸收性物品内部的湿气透过而散逸到外部的透湿性能的 背面片而广泛使用。此外,该背面片由于构成吸收性物品的该表面,因此要求手感优异、具 有良好的触感。
[0003] 纺粘非织造布等热塑性树脂长纤维非织造布由于拉伸强度等机械性质、硬挺度、 透气性等特性以及连续纺丝、生产性优异,因此在多个领域中使用。作为这些长纤维非织造 布所使用的热塑性树脂,从熔融纺丝性、纤维特性等考虑,使用了聚酰胺系树脂、聚酯系树 月旨、聚烯烃系树脂,特别是在吸收性物品中,大多使用便宜且加工性优异的聚烯烃树脂,此 外,为了改良触感,大多使用在聚烯烃树脂中添加了其它树脂、润滑剂的树脂组合物。
[0004] 作为使用了包含聚烯烃树脂和润滑剂的树脂组合物的纺粘非织造布,已知日本特 开2001-226865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69820号公报(专利文献2)等。专 利文献1中公开了,由聚烯烃树脂、特别是聚丙烯系树脂形成、静摩擦系数在0. 1~0. 4的 范围内的纺粘非织造布。而且,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非织造布包含脂肪酸酰胺化合物作为 润滑剂。专利文献2中也公开了,作为润滑剂含有脂肪酸酰胺化合物、特别是芥酸酰胺的聚 烯烃非织造布。
[0005] 包含聚烯烃树脂和其它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中,作为使用了选择a-烯烃系聚合物 作为其它树脂的树脂组合物的纺粘非织造布,已知日本特开平5-194802号公报(专利文献 3)、日本特开2002-146631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26858号公报(专利文献 5)、日本特表2008-524387号公报(专利文献6)等。
[0006] 此外,上述树脂组合物中,作为使用了选择低结晶性聚丙烯作为其它树脂的树脂 组合物的纺粘非织造布,本申请人也公开了国际公开号W02012/07518号(专利文献7)。
[0007] 最近,在纸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卫生材料等用途中,要求提高柔软性,即,不易起 毛,兼有肌肤触感、松软感和滑溜感等。而且,期望这样的柔软性以及触感、强度优异的纺粘 非织造布的出现。
[0008] 现有技术文献
[0009] 专利文献
[0010]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26865号公报
[0011]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69820号公报
[0012]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5-194802号公报
[0013]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146631号公报
[0014]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5-126858号公报
[0015] 专利文献6:日本特表2008-524387号公报
[0016]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号W02012/07518号

【发明内容】

[0017]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8] 专利文献1和2中,作为润滑剂使用了芥酸酰胺。然而,在使用这样的芥酸酰胺作 为润滑剂的情况下,存在柔软性不充分,此外,光滑性过度提高而非织造布无法加工这样的 生产性的课题。
[0019] 专利文献3、4、5和6中,以使柔软性提高作为目的,使用了在丙烯系聚合物中添加 了a-烯烃共聚物或低结晶性聚丙烯的树脂组合物。然而,在该情况下,存在添加的a-烯 烃共聚物或低结晶性聚丙烯在形成纺粘非织造布的纤维的表面析出,损害非织造布的触感 这样的问题。此外,这些文献中,虽然有与润滑剂的添加有关的记载,但是具体的润滑剂的 记载及其具体的效果并没有暗示。
[0020]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21]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包含聚丙烯的、柔软性、触感、强度平衡好且优异的纺粘非织 造布。
[0022] 在这样的状况下,本发明人等发现,通过使用具有特定熔点的丙烯系聚合物和特 定的润滑剂来制作纺粘非织造布,可获得具有所希望的特性的纺粘非织造布,从而完成了 本发明。
[0023] [1] 一种纺粘非织造布,其包含丙烯系聚合物组合物,所述丙烯系聚合物组合物包 含熔点为120°C以上的丙烯系聚合物(A)、和碳原子数15以上21以下的脂肪酸酰胺。
[0024] [2]根据[1]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碳原子数15以上21以下的脂肪酸酰胺为油酸 酰胺。
[0025] [3]根据[1]或[2]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丙烯系聚合物组合物进一步包含熔点小 于120°C的丙烯系聚合物(B)。
[0026] [4]根据[3]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丙烯系聚合物组合物中,相对于熔点为120°C 以上的丙烯系聚合物(A)和熔点小于120°C的丙烯系聚合物(B)的合计100重量份,
[0027] 熔点为120°C以上的丙烯系聚合物(A)为70~99. 9重量份,
[0028] 熔点小于120°C的丙烯系聚合物⑶为30~0. 1重量份,
[0029] 碳原子数15以上21以下的脂肪酸酰胺在0. 01~1重量份的范围内。
[0030] [5]根据[1]~[3]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熔点小于120°C的丙烯系聚合物⑶为 丙烯均聚物、或由丙烯与碳原子数为4~20的a-烯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
[0031] [6]根据[5]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熔点小于120°C的丙烯系聚合物⑶为由丙烯 与碳原子数为4~20的a-烯烃形成的共聚物。
[0032] [7]根据[6]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所述共聚物中的a-烯烃含量为0. 1以上且小 于90摩尔%。
[0033] [8]根据[3]~[7]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熔点小于120°C的丙烯系聚合物⑶为 满足以下的(A)~(f)的低结晶性聚丙烯,
[0034] (A) [mmmm] = 20 ~60 摩尔 %
[0035] (B) [rrrr]/ (1-[mmmm]) ^ 0. 1
[0036] (c) [rmrm] > 2. 5 摩尔 %
[0037] (d) [mm]X[rr]/[mr]2^ 2. 0
[0038] (e)质均分子量(Mw) = 10, 000 ~200, 000
[0039] (f)分子量分布(Mw/Mn) < 4。
[0040] [9]根据[1]~[4]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熔点为120°C以上的丙烯系聚合物(A) 为丙烯均聚物、或由丙烯与a-烯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
[0041] [10]根据[1]~[4]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作为熔点为120°C以上的丙烯系聚合 物(A),包含丙烯均聚物、和由丙烯与a-烯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
[0042] [11] 一种非织造布叠层体,其包含上述[1]~[10]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
[0043] [12] -种吸收物品,其使用了上述[1]~[10]所述的纺粘非织造布。
[0044] 发明的效果
[0045] 本发明的纺粘非织造布由于包含熔点为120°C以上的丙烯系聚合物(A),和碳原 子数15以上21以下的脂肪酸酰胺,因此兼有肌肤触感、松软感和滑溜感,具有高柔软性。此 外,如果包含熔点小于120°C的丙烯系聚合物(B),则所得的非织造布的柔软性、硬挺度、触 感高。而且,本发明的纺粘非织造布由于这样的柔软性优异,并且不易起毛,强度、加工性也 优异,因此适合于生理用品、纸尿布等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0046] <熔点为120°C以上的丙烯系聚合物(A) >
[0047] 形成本发明的纺粘非织造布的丙烯系聚合物(A)具有由差示扫描量热计测定得 到的熔点为120°C以上,优选为120~170°C。本发明涉及的丙烯系聚合物(A)优选使用具 有结晶性,等规指数I.I.(沸腾正庚烷不溶成分)优选为7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5~99 重量%的聚丙烯。
[0048] 此外,丙烯系聚合物(A)的熔体流动速率(ASTMD1238,温度230°C,荷重2160g) 为1~300g/10分钟,优选为2~200g/10分钟。如果熔体流动速率在该范围内,则能够熔 融纺丝。
[0049] 丙烯系聚合物(A)可以为丙烯均聚物、或由丙烯与a_烯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中 的任一种,此外,可以并用丙烯均聚物和由丙烯与a-烯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从所得的非 织造布的强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丙烯均聚物。此外,如果与丙烯均聚物一起并用由丙烯与 a_烯烃形成的无规共聚物,则能够提高触感,在该情况下,无规共聚物在以与丙烯均聚物 的合计为1〇〇重量%时只要以〇. 1~30重量%的范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