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业窑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673017阅读:3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工业窑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业窑炉,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焙烧碳包衣金属球团或非 金属球团的工业窑炉。
背景技术
工业上一些金属的炼制如海绵铁的炼制,需要将矿石粉碎制成球团,在球 团外部包一层碳粉保护层形成包衣球,将包衣球放入窑炉内焙烧还原成金属。
公开号为CN143985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中"用于焙烧包衣球的焙烧 系统",由风机、换热器、调压器和炉体组成,炉体主要由上气封段、下气封段、 过渡段和焙烧氧化段组成,热风通过热风布风器从下部进入炉体,冷风从中部 冷风布风器进入焙烧氧化段,被焙烧的物料从上部进入炉体,进入焙烧氧化段 进行焙烧氧化反应。该专利申请解决了向被焙烧物料供氧的问题,但进入焙烧 氧化段的风只能是固定氧浓度的空气,不能根据需要调节氧浓度,容易造成被 焙烧物料过烧或烧结。
本申请人公开号为CN101093138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带有供气室 的反应室式竖窑",窑体内设有储料段、反应段和成品段,所述反应段的内壁和 窑体中分别设有外侧供气室和中部供气室,在外侧供气室和中部供气室之间构 成反应室,供气室和相邻的反应室内表面分布有通气口,通过通气口向反应室 通入空气。该专利申请提供的竖窑保持了良好的物料透气性,使外来空气与反 应室内物料良好混合。但该项发明技术不能根据反应的需要按不同氧浓度分段 供风,以满足金属球团还原的要求,并且反应段的供气室和反应室结构阻碍了物料向下流动,常出现架桥和烧结现象。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工业窑炉,可根据被焙烧物 料反应的实际需要,利用低氧浓度风来调节供风的氧浓度,以达到控制反应温 度的目的。
本发明所述的工业窑炉,包括有窑体、供料装置、出料装置。窑体内分 为预热段、反应段、冷却段和出料口,窑炉有烟气出口。窑炉的反应段设有进 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与空气线和低氧浓度风线相连接。所述低氧浓度风为窑 炉的烟气或氮气,或其它氧浓度低于15%的气体。
作为优选,本发明所述低氧浓度风线为窑炉的烟气线,所述进风装置通过 风机与空气线和烟气线连接。空气线和烟气线连接在风机的入口,用烟气量来 调节供风的氧浓度。
所述进风装置为供风梁,窑炉的反应段设有至少一排供风梁,每排至少一
根供风梁,供风梁设有出风口;所述供风梁为管状体或箱状体,不排除其它结 构的供风梁;供风梁的横截面为圆形、矩形,菱形或椭圆形,不排除其它的形 状结构。每根供风梁上的出风口为单排或多排,出风口开口朝下,与垂直线的 夹角为0 90° ,出风口的数量和开口面积根据窑炉的大小和需要确定。为防止 窑炉内高温烧坏供风梁,供风梁设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使用的冷却介质为水 或导热油。
本发明所述的反应段设有1 10排供风梁,每排1 10根供风梁,具体数 量视窑炉的尺寸和加工负荷确定,上、下排供风梁相间排放,使上一排的供风 梁处于下一排两根供风梁的中间位置。
在窑炉上部设有烟气收集器,烟气收集器经烟气出口与烟气除尘器连接。所述风机出口管线上设有氧含量测定仪或/和气体取样口,用于检测进入供风梁 中气体的氧浓度。
所述窑炉的下部出料口设有水封箱,用于窑炉出料口密封和冷却产品。所 述冷却段设有抽吸装置,用于抽吸冷却产品后上升的水蒸气和其它废气。所述 抽吸装置为抽吸梁,抽吸梁为箱状体或管状体,抽吸梁的下部或/和侧面设有抽 吸孔,抽吸孔的数量根据窑炉的尺寸和需要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木发明的优点是利用低氧浓度风,特别是循环烟气来 调节供风的氧浓度,根据各阶段物料焙烧氧化的氧需要量定量供氧,避免氧过 剩造成物料过烧或烧结;供风梁供风,风分布均匀,提高了焙烧效果,产品质 量好;出料口设有水封箱,既可密封窑底,又能冷却产品,便于出料;冷却段 设置抽吸梁及时抽出水蒸气和其它废气,避免下部气体对反应段的干扰。


图1为本发明工业窑炉装置示意图2为本发明另一方案工业窑炉装置示意图3为本发明供风梁剖视图4为本发明另一结构供风梁剖视图5为本发明第三种结构供风梁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工业窑炉为竖型结构,窑体截面为方形,整个窑炉为钢
结构,窑体内衬有保温材料和耐火砖。如图1所示,所述窑炉包括有窑体3、供 料装置1、出料装置11、烟气过滤器18、风机16和烟囱20。窑体内分为预热段4、反应段5、冷却段7、出料口9和卸料装置10。窑炉的反应段设有3排供 风梁6,从上数第1、 3排每排各装有一根供风梁,每根供风梁设3个出风口 ,第 2排装有两根供风梁,每根供风梁设两个出风口。如图3所示,供风梁6为管状 体,供风梁设有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22,使用的冷却介质为水。供风梁的出风 口23向下开口,出风口为长圆形。窑炉的上部设有烟气收集器2,烟气抽收集 器经烟气出口连接到烟气过滤器18的入口。烟气过滤器18出口分为4路,三 路分别与空气线21会合后连接到风机16的入口,每台风机的出口连接一排供 风梁6;另一路经引风机19连接到烟囱20。风机入口的烟气线和空气线21都 设有阀门17,风机出口管线上装有氧含量测定仪15和气体取样口。
窑炉的下部设有水封箱12,窑炉为微正压操作,水箱中水位视窑炉的压力 而定。冷却段7设有两根抽吸梁8,用于抽吸冷却产品后上升的水蒸气和其它废 气体。抽吸梁为箱状体,每根抽吸梁设有4个抽吸孔,抽吸孔向下开设,抽吸 孔为椭圆形。抽吸梁8通过水蒸汽处理设备13连接到抽风机14,通过抽风机连 接到烟闺20。
所述窑炉按如下方式运行,被焙烧的碳包衣金属球团物料通过供料设备1 进入窑体3内,经预热段4预热后向下运行进入反应段5,由供风梁6提供合适 氧浓度的助燃空气进行反应。反应后的产品向下运行经冷却段7到出料口9,在 出料口水封箱12冷却后,经卸料装置10和出料装置11出窑炉。反应后的烟气 经烟气收集器2进入烟气过滤器18过滤除尘,除尘后的烟气分为四路, 一路经 引风机19进入烟囱20排放,另外三路分别与空气会合后经风机16进入各排供 风梁6。用空气线21和烟气线的阀门17调节烟气量和空气量,控制进入供风梁 6中空气的氧浓度。下部出料口 9处冷却产品产生的水蒸气和其它窑炉废气由抽 吸梁8抽出,经水蒸汽处理设备13冷凝除尘后的废气经抽风机14进入烟囱20,通过烟囱排放到大气。 实施例2
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窑体3内反应段设有五排供风梁,从上 数第l、 3、 5排每排设有三根供风梁6,每根梁设有3组出风口;第2、 4排每 排设有两根供风梁,每根设有4组出风口;如图4所示,供风梁为菱形管状体 结构,出风口设在两个向下面的中心位置,与垂直线的夹角为45。,出风口23 为长方形,每组两个出风口相对安装。供风梁6设有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22, 使用的冷却介质为导热油。
烟气收集器2连接到烟气过滤器18的入口,烟气过滤器出口与空气线会合 后连接到风机16的入口,风机的出口分为六路,五路连接到各排供风梁6,五 条支路上设有阀门17,用于控制进入各排供风梁的气体量。另外一路连接到烟 囱20,用于排放多余的气体。空气线21设有阀门17,用于调节空气量,控制 进入供风梁中气体的氧浓度。
冷却段7设有三排抽吸梁8,抽吸梁8为管状体,每根抽吸梁有5个抽吸孔, 抽吸孔为长方形,设在抽吸梁的下部。
如图5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结构的供风梁。所述供风梁6为圆 管状体,设有两排出风口23。两排出风口倾斜向下,与垂直线夹角为45。,供 风梁6设有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22。
本实施例所述窑炉的截面为圆形,其它结构及连接与实施例1相同,不再 赘述。
权利要求
1、一种工业窑炉,包括有窑体、供料装置和出料装置,窑体(3)内分为预热段(4)、反应段(5)、冷却段(7)和出料口(9),其特征是窑炉的反应段设有进风装置,所述进风装置与空气线(21)和低氧浓度风线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窑炉,其特征是所述低氧浓度风线为窑炉 的烟气线,所述进风装置通过风机(16)与空气线(21)和烟气线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窑炉,其特征是所述进风装置为供风梁(6), 所述反应段设有至少一排供风梁(6),每排至少一根供风梁,供风梁有出风口(23)。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业窑炉,其特征是所述供风梁(6)为管状 体或箱状体;所述出风口23向下开口,与垂直线的夹角为0 90° ;供风梁设 有冷却介质流通的空腔(22)。
5、 根据权利要求4的工业窑炉,其特征是所述反应段设有1 10排供风 梁(6),每排1 10根供风梁,上、下排供风梁相间排放,使上一排的供风梁 处于下一排两根供风梁的中间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窑炉,其特征是在窑炉上部设有烟气收集 器(2)。
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业窑炉,其特征是所述风机(16)的出口管 线上设有氧含量测定仪(15)或/和气体取样口。
8、 根据权利耍求1 7中任邻所述所述的工业窑炉,其特征是所述窑炉的下部出料口设有水封箱(12);所述冷却段设有废气抽吸装置。
9、 根据权利耍求8所述所述的工业窑炉,其特征是所述废气抽吸装置为 抽吸梁(8),所述抽吸梁为箱状体或管状体,抽吸梁的下部或/和侧面设有抽吸孔。
全文摘要
一种工业窑炉,包括有窑体、供料设备和出料设备,窑体内分为预热段、反应段、冷却段和出料口。窑炉的反应段设有供风梁,供风梁与空气线和烟气相连接,窑炉的下部设有水封箱,预热段的上部设有烟气收集器,冷却段设有抽吸梁。通过调节烟气量控制进入反应段空气的氧浓度,达到控温的目的,避免氧过剩造成物料过烧或烧结;供风梁供风,风分布均匀,提高了焙烧效果,产品质量好;出料口设有水封箱,既可密封窑底,又能取走热量冷却产品,便于出料;冷却段设置抽吸梁及时抽出水蒸气和其它废气,避免下部气体对反应段的干扰。
文档编号F27D7/02GK101307986SQ20081005537
公开日2008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9日
发明者张超强, 贾会平 申请人:贾会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