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机和缝纫机的控制方法_2

文档序号:9805357阅读:来源:国知局
0。针板40在前端部上表面具有容针孔。支柱部3自机座部2的后侧朝上方延伸,在内部具有缝纫机马达91 (参照图4)。机臂部4自支柱部3的上端与机座部2大致平行地向前方延伸,在内部具有主轴。主轴由缝纫机马达91驱动。机臂部4的前端部5突出到比机臂部4的其他部位靠下方的位置。前端部5在内部以针杆6能够上下运动的方式支承该针杆6。针杆6自前端部5的下端向下方延伸。机针7以能够拆卸下来的方式安装于针杆6的下端,并与针杆
6一同在主轴的驱动下沿上下方向动作。纽扣按压装置20设于机座部2的上部,将纽扣和布料一起保持在针板40的上表面。
[0028]缝纫机I在机座部2的内部具有切线机构。切线机构包括固定刀和可动刀。固定刀设于针板40的下侧。可动刀在针板40的下侧相对于固定刀移动。在缝制结束后,切线机构使可动刀移动,通过固定刀和可动刀的协作切断面线和底线。
[0029]参照图1?图3说明纽扣按压装置20的结构。纽扣按压装置20包括送布板11、纽扣把持装置30、压臂17、支承轴62和施力部15。如图2所示,送布板11固定于在机座部2内部配置的送布台37的上表面。送布台37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在后端部具有齿条连结部61。齿条连结部61借助纵轴部与齿条轴60的前端部相连结。齿条轴60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后部位于支柱部3的内部且具有齿部。齿条轴60的齿部与小齿轮啮合。小齿轮固定于Y向进给用马达93 (参照图4)的输出轴。Y向进给用马达93设于支柱部3的内部。
[0030]当Y向进给用马达93进行驱动时,齿条轴60沿前后方向移动。送布台37和送布板11伴随齿条轴60的移动沿前后方向移动。送布板11在前端部具有贯通孔。机针7在缝制时从贯通孔通过,并到达针板40的容针孔。送布台37在齿条连结部61的下方与摆动机构相连结。X向进给用马达92(参照图4)设于机座部2的内部,驱动摆动机构。送布台37和送布板11伴随摆动机构的驱动以齿条连结部61的纵轴部为中心沿左右方向摆动。X向进给用马达92和Y向进给用马达93为脉冲马达。
[0031]压臂17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后端部17A能够以支承轴62为中心进行转动。支承轴62沿左右方向延伸,并嵌合于齿条连结部61。压臂17包括后端部17A和前端部17B。当后端部17A以支承轴62为中心转动时,前端部17B沿上下方向摆动。纽扣把持装置30被一对螺栓14固定于压臂17的前端部17B。压臂17在前端部17B的后方具有卡合构件26,在卡合构件26的后方设有施力部15。施力部15的螺旋弹簧48朝下方对压臂17施力。卡合构件26是自压臂17上表面向上方延伸再弯向左方延伸的大致字母L型的构件。卡合构件26的向左方延伸的部分卡合于卡合构件46。卡合构件46是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板状构件。支承构件47的下端部以卡合构件46的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承该前后方向大致中央部。卡合构件46的后端部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接于驱动构件45的下端部。支承构件47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上端部固定于机臂部4。在支承构件47的上端附近的前侧具有弹簧支承部49。弹簧支承部49套于弹簧支承轴44的上端部。弹簧支承轴44沿上下方向延伸,贯穿于螺旋弹簧48的内侧。弹簧支承轴44的下端部固定于压臂17的上表面。弹簧支承轴44在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下朝下方对压臂17施力。驱动构件45沿上下方向延伸,其上端部与机臂部4内的抬压脚机构相连接。驱动构件45能够在抬压脚机构的驱动下上下运动。当驱动构件45下降时,卡合构件46的顶端部46A克服螺旋弹簧48的作用力上升。当顶端部46A上升时,卡合于顶端部46A的卡合构件26上升,压臂17的前端部17B上升。支柱部3内部的纽扣按压用马达94(参照图4)驱动抬压脚机构。纽扣按压用马达94为脉冲马达。
[0032]如图3所示,纽扣把持装置30包括装配台31、调整板34、调整螺钉33、手指保护部35、操作部38、定位构件39和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装配台31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后部31A具有左右一对螺纹孔31C,在前部31B的上表面设有调整板34和调整螺钉33。调整螺钉33将调整板34固定于前部31B的上表面。装配台31在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具有长孔31D。长孔31D沿前后方向延伸。装配台31在前部31B的下表面设有左右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在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之间设有定位构件39。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把持纽扣100。装配台31在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的上方设有手指保护部35。如图2所示,通过将螺栓14贯穿于压臂17的前端部17B的贯通孔并紧固于图3所示的装配台31的螺纹孔31C,从而将压臂17和纽扣把持装置30结合起来。手指保护部35是自装配台31的前部31B的前表面朝前方突出的管状构件。手指保护部35形成为在俯视时的左右方向上具有长径的长圆状。机针7从手指保护部35的内侧空间穿过。手指保护部35防止使用者的手指触及机针7。
[0033]—对纽扣把持构件32沿前后方向延伸,在前端部具有纽扣托32A。纽扣托32A分别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突出。当自侧面观察时,纽扣把持构件32自装配台31向纽扣托32A朝下方倾斜,纽扣托32A是水平的。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各自在后端部具有轴部32D。轴部32D朝上方突出,在装配台31的螺纹孔31C的后方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连结于该装配台31。定位构件39沿前后方向延伸,对纽扣100的前后方向上的位置进行定位。定位螺钉36紧固于在定位构件39的后端部附近设置的螺纹孔。通过以使定位构件39的螺纹孔的位置和装配台31的长孔31D的位置对准的状态,将定位螺钉36紧固于定位构件39的螺纹孔,能够将定位构件39装配于装配台31。定位构件39能够在长孔31D的范围内沿前后方向移动。当从侧面观察时,定位构件39自装配台31向前方朝下方倾斜,其前端部与纽扣托32A在大致同一高度上。
[0034]操作部38设于装配台31的下方且设置在左右两侧。操作部38沿前后方向延伸,其后端部在装配台31的下侧与定位构件39相连结,且在定位构件39的左右两侧分别与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卡合。操作部38能够与定位构件39 —同沿前后方向移动。通过操作部38沿前后方向移动,一对纽扣把持构件32以轴部32D为中心朝彼此相反的方向转动。因此,一对纽扣托32A之间的间隔改变。使用者使操作部38沿前后方向移动而调整一对纽扣托32A之间的间隔,将纽扣100安放于一对纽扣托32A之间。使用者旋松调整螺钉33而调整调整板34的位置使之与定位螺钉36的位置对齐,然后旋紧调整螺钉33。因此,使用者能够将纽扣把持构件32定位于装配台31。
[0035]参照图4说明缝纫机I的电气结构。缝纫机I的控制装置50包括微型计算机、借助数据总线等连接于该微型计算机的输入接口 56和输出接口 57、驱动电路71?75等。微型计算机包括0?1]51、1?0152、狀153和存储装置54。CPU51集中控制缝纫机I的动作。R0M52预先存储缝制控制程序和各种用于缝制的缝制数据等。缝制控制程序用于执行后述的运针设定处理(参照图7)、第二运针设定处理(参照图12)。RAM53临时存储各种处理执行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信息。存储装置54为非易失性存储装置,存储后述的数据表154(参照图9?图11)。缝制数据是用于进行基于数据表154中存储的内容的缝制的数据。
[0036]驱动电路71?75分别连接于输出接口 57。驱动电路71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缝纫机马达91。驱动电路72与X向进给用马达92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X向进给用马达92。驱动电路73与Y向进给用马达93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Y向进给用马达93。驱动电路74与纽扣按压用马达94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驱动纽扣按压用马达94。驱动电路75与操作面板98的显示部98A相连接,基于CPU51的控制指令控制向显示部98A的显示。
[0037]电源开关77、脚踏板23的第一开关24和第二开关25、编码器91A?94A以及操作面板98等连接于输入接口 56。电源开关77用于启动和关闭缝纫机I。编码器91A与缝纫机马达91相连接,向输入接口 56输入缝纫机马达91的旋转位置和旋转速度等信息。编码器92A与X向进给用马达92相连接,向输入接口 56输入与X向进给用马达92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以及旋转速度等对应输出的脉冲信息。编码器93A与Y向进给用马达93相连接,向输入接口 56输入与Y向进给用马达93的旋转方向、旋转位置以及旋转速度等对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