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260345阅读:来源:国知局
渐朝内收拢。
[0033]移动驱动元件330设置在吸风面板200上且连接于固定座320,用于驱动固定座320移动并带动折置板310沿着吸风面板200移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移动驱动兀件330。
[0034]参见图1、图3及图4所示,铲边装置400包括铲片410及铲片驱动元件。铲片410设置在折叠板310上方,铲片驱动元件设置在折叠板310上且连接于铲片410,用于驱动铲片410沿着折叠板310移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铲片驱动元件。设置了铲边装置400,当缝织物的布边尺寸较大时,在吸风折边时,可能会不能完全折叠。通过铲边装置400的设置,此时吸风折边的同时,铲边装置400的铲片向前推动,辅助折边,将吸风折叠的布边完全折叠。
[0035]折叠板310的形状有多种,根据实际生产需要更换。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示,折叠板310有矩形的,用于折叠矩形缝织物的布边,此时铲片410及铲片驱动元件只需一个,铲片410的边缘与折叠板310的边缘平行即可。当用于折叠带有夹角的缝织物时,折叠板310可设计成具有夹角的。参见图1及图2所示,也即折叠板310为斜面的侧面由两端向中间收拢,使得该侧边呈120°的夹角。
[0036]参见图1及图2所示。当用于带夹角的的缝织物时,铲片410及铲片驱动元件均为两个,两个铲片410之间具有夹角,该夹角也为120°。此时在折口袋时,两个折边之间会有重叠的部分,此时则需要使用压料装置500。压料装置500包括连接杆510、压板520及压板驱动元件530。连接杆510的一端铰接在折叠板310上,另一端连接于压板520的中心部位。压料装置500能够将重叠的布边压平。
[0037]参见图3所示,压板驱动元件530设置在折叠板310上且连接于连接杆510,用于驱动连接杆510相对于折叠板310转动,并带动压板520朝向吸风面板200移动。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压板驱动元件530。当压板520完全移动至吸风面板200上时,压板520与吸风面板200平行。压料装置500的设置,使得当所折叠的布边形成角度并有重叠时,由压料装置500的压板520下压至缝织物上,压平角位,确保折叠后的布边平整。
[0038]参见图3及图4所示,翻转装置600包括翻转板610及翻转驱动部件620。翻转板610上具有第二车缝通道611。第二车缝通道611的形状与第一车缝通道220的形状相同。翻转板610铰接在吸风面板200上,且翻转板610与折叠板310分别位于第一车缝通道220的两侧。
[0039]翻转驱动部件620连接于翻转板610用于驱动翻转板610相对于吸风面板200转动。当翻转板610翻转至吸风面板200上时,第二车缝通道611匹配于第一车缝通道220。控制装置电性连接于翻转驱动部件620。本实施例中,翻转驱动部件620具有伸缩杆621及伸缩驱动元件622,伸缩驱动元件622连接于伸缩杆621,但伸缩杆621不与翻转板610直接连接。当翻转板610需要翻转时,伸缩驱动元件622驱动伸缩杆621伸长,将翻转板610顶出,实现翻转板610的翻折。翻转板610的复位时需要通过人工复位的。
[0040]翻转装置600的翻转板610翻转至吸风面板200上时,能够将缝织物翻折,在一些需要翻折缝织物时,即可配合翻转板610,翻转板610上的第二车缝通道611匹配于第一车缝通道220,如在一些带有平角生产工序上,即可应用该翻转装置600,节约时间,折叠的效果好,
生产效率高。
[004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10,通过吸风面板200上具有的多个吸风孔210将缝织物吸住,吸风面板200上具有的第一车缝通道220用于配合折叠板310进行车缝。折叠板310设置在吸风面板200上且凸出于吸风面板200,折叠板310朝向吸风孔210的侧面呈斜面状,也即折叠面311,且折叠板310的该侧面由远离吸风面板200的一端至靠近吸风面板200的一端逐渐收拢,此设置应用了空气动力学原理,由于空气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比平面快,所以在该斜面会形成比周围环境更低的气压,从而引导缝织物的布边沿着折叠板310的折叠面311倾斜,结合吸风孔210的吸风,实现折叠缝织物的布边的工序。
[0042]本实用新型涉及的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10,能够自动化折边,节约人力及时间,并且折叠的效果好,生产效率高。
[0043]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44]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风面板,所述吸风面板上具有多个吸风孔,所述吸风面板上还具有第一车缝通道; 吸风装置,所述吸风装置连通于所述吸风孔; 折边装置,所述折边装置具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设置在所述吸风面板上且凸出于所述吸风面板,所述折叠板朝向所述吸风孔的侧面呈斜面状,且该侧面由远离所述吸风面板的边缘至相对的边缘逐渐朝内收拢;以及 底板,所述底板上具有通道,所述通道的形状匹配于所述吸风面板的形状,且所述通道的尺寸匹配于所述吸风面板的尺寸,所述吸风面板设置在所述通道内,所述吸风面板与所述底板通过连接部件可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铲边装置,所述铲边装置包括铲片及铲片驱动元件,所述铲片设置在所述折叠板上方,所述铲片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折叠板上且连接于所述铲片,用于驱动所述铲片沿着所述折叠板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料装置,所述压料装置包括压板及压板驱动元件,所述压板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折叠板上且连接于所述压板,用于驱动所述压板沿着所述折叠板朝向所述吸风面板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铰接在所述折叠板上,所述压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压板,用于驱动所述压板相对于所述折叠板朝向所述吸风面板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装置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折叠板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板的中心部位,所述压板驱动元件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用于驱动所述连接杆相对于所述折叠板转动,并带动所述压板朝向所述吸风面板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装置还包括固定座及移动驱动元件,所述折叠板固定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移动驱动元件设置在所述吸风面板上且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用于驱动所述固定座移动并带动所述折叠板沿着所述吸风面板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翻转板及翻转驱动部件,所述翻转板上具有第二车缝通道,所述第二车缝通道的形状与所述第一车缝通道的形状相同; 所述翻转板铰接在所述吸风面板上,且所述翻转板与所述折叠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车缝通道的两侧,所述翻转驱动部件连接于所述翻转板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板相对于所述吸风面板转动,当所述翻转板翻转至所述吸风面板上时,所述第二车缝通道匹配于所述第一车缝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该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包括吸风面板、吸风装置及折边装置。所述吸风面板上具有多个吸风孔,所述吸风面板上还具有第一车缝通道。折边装置具有折叠板,所述折叠板设置在所述吸风面板上且凸出于所述吸风面板,所述折叠板朝向所述吸风孔的侧面呈斜面状,且该侧面由远离所述吸风面板的边缘至相对的边缘逐渐朝内收拢。所述吸风装置连通于所述吸风孔。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折叠缝织物系统节约人力、生产效率高。
【IPC分类】D05B35/02
【公开号】CN205171130
【申请号】CN201520834567
【发明人】黄淑菲, 林延荣, 梁海强
【申请人】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桂林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