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条形凹凸结构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12279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具有条形凹凸结构的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面料织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皱性能强,抗拉新能优秀的具有条形凹凸结构的面料。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汽车内饰材料之一的座椅面料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呈现出皮革、机织物、玮编织物、经编织物纷争的局面。由于机织物具有良好的花型变化灵活性、尺寸稳定性、透气透湿性和耐磨性等特性,因而被广泛用作汽车座椅面料、门护板等部位的装饰材料。
[0003]近年来,由于客户对面料多层次、立体感风格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粗矿、简单、平面、廉价型面料正逐步被淘汰,而具有多层次立体感和花型图案的精致典雅的中高端面料市场前景被非常看好。目前,在机织物中,为了使织物具有强烈的立体感效果,多通过组织结构设计或采用复合面料乳花等方式获得。通过组织结构设计,机织面料虽然能产生一定的立体效果,但基本上只有两个层次;通过复合面料乳花方式,面料虽然能产生多层次,但存在花辊制作成本高、周期长,花型修改困难,乳制效果稳定性差等缺陷,并会导致面料乳制部位的断裂强度、耐摩擦等性能降低。因而,现有的通过组织结构设计和采用复合面料乳花生产得到的面料均难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质量稳定性更好,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适当的硬挺度。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条凹凸结构的面料,包括三层独立单元,所述独立单元包括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
[0006]所述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均包括四条相互平行的玮线a、玮线b、玮线C、玮线d和交叉排列在玮线之间的若干条经线;
[0007]所述条形中间单元A包括经线a、经线b、经线C、经线d、经线e;所述经线a经过玮线a和玮线b下部,经过玮线c的上部,最后玮线d下部;所述经线b经过玮线a的下部,经过玮线b上部,经过玮线c和玮线d下部;所述经线c经过玮线a的上部,经过玮线b、玮线c和玮线d下部;所述经线d经过玮线a、经过玮线b和玮线c下部,经过玮线d上部;所述经线e经过玮线a、经过玮线b和玮线c上部,经过玮线d下部;
[0008]所述条形高凸单元B包括经线f、经线g、经线h、经线1、经线j、经线k、经线1、经线m、经线η、经线ο和经线P;所述经线f经过玮线a上部,经过玮线b下部,进过玮线c和玮线d上部;所述经线g经过玮线a、经过玮线b和玮线c上部,经过玮线d下部;所述经线h经过玮线a上部,经过玮线b下部,进过玮线c和玮线d上部;所述经线i经过玮线a、经过玮线b和玮线c上部,经过玮线d下部;所述经线j经过玮线a、经过玮线b和玮线c下部,经过玮线d上部;所述经线k经过玮线a、经过玮线b和玮线c上部,经过玮线d下部;所述经线I经过玮线a上部,经过玮线b下部,进过玮线C和玮线d上部;所述经线m经过玮线a、经过玮线b和玮线c上部,经过玮线d下部;所述经线η经过玮线a上部,经过玮线b下部,进过玮线c和玮线d上部;所述经线ο经过经过玮线a、经过玮线b和玮线c上部,经过玮线d下部;所述经线P经过玮线a、经过玮线b和玮线c下部,经过玮线d上部。
[0009]进一步的,所述条形底凹单元C包括经线q、经线r、经线S、经线t、、经线U、经线V、经线W、经线X、经线y、经线z经线az经线bz经线cz和经线dz;上述经线分别与玮线a、玮线b、玮线c和玮线d编织在一起。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使用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间隔配额实用,突破了常规机织面料的单层的立体结构特征;克服了普通面料易起褶、易起皱的特性,质量稳定性更好,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适当的硬挺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成形面料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阐述。
[0014]如图1-2所示,1、具有条凹凸结构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独立单元,所述独立单元包括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
[0015]所述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均包括四条相互平行的玮线al.l、玮线bl.2、玮线Cl.3、玮线dl.4和交叉排列在玮线之间的若干条经线;
[0016]所述条形中间单元A包括经线a2.1、经线b2.2、经线c2.3、经线d2.4、经线e2.5;所述经线a2.1经过玮线al.1和玮线bl.2下部,经过玮线cl.3的上部,最后玮线dl.4下部;所述经线b2.2经过玮线al.1的下部,经过玮线bl.2上部,经过玮线cl.3和玮线dl.4下部;所述经线c2.3经过玮线al.1的上部,经过玮线bl.2、玮线cl.3和玮线dl.4下部;所述经线d2.4经过玮线al.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下部,经过玮线dl.4上部;所述经线e2.5经过玮线al.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上部,经过玮线dl.4下部;
[0017]所述条形高凸单元B包括经线f 2.6、经线g2.7、经线h2.8、经线i2.9、经线j2.10、经线k2.11、经线12.12、经线m2.13、经线n2.14、经线o2.15和经线p2.16;所述经线f2.6经过玮线al.l上部,经过玮线bl.2下部,进过玮线Cl.3和玮线dl.4上部;所述经线g2.7经过玮线al.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上部,经过玮线dl.4下部;所述经线h2.8经过玮线al.1上部,经过玮线bl.2下部,进过玮线Cl.3和玮线dl.4上部;所述经线i2.9经过玮线al.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上部,经过玮线dl.4下部;所述经线j2.10经过玮线al.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下部,经过玮线dl.4上部;所述经线k2.11经过玮线al.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上部,经过玮线dl.4下部;所述经线12.12经过玮线al.1上部,经过玮线bl.2下部,进过玮线Cl.3和玮线dl.4上部;所述经线m2.13经过玮线al.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上部,经过玮线dl.4下部;所述经线n2.14经过玮线al.1上部,经过玮线bl.2下部,进过玮线Cl.3和玮线dl.4上部;所述经线o2.15经过经过玮线al.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上部,经过玮线dl.4下部;所述经线p2.16经过玮线al.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下部,经过玮线dl.4上部。
[0018]所述条形底凹单元C包括经线q2.17、经线r2.18、经线s2.19、经线t、2.20、经线u2.21、经线 v2.22、经线 w2.23、经线 x2.24、经线 y2.25、经线 z2.26 经线 az2.27 经线 bz2.28 经线cz2.29和经线dz2.30;上述经线分别与玮线al.1、玮线bl.2、玮线cl.3和玮线dl.4编织在一起由于使用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间隔配额实用,突破了常规机织面料的单层的立体结构特征;克服了普通面料易起褶、易起皱的特性,质量稳定性更好,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适当的硬挺度。
[0019]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具有条凹凸结构的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独立单元,所述独立单元包括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 所述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均包括四条相互平行的玮线a(1.1)、玮线&(1.2)、玮线(:(1.3)、玮线(1(1.4)和交叉排列在玮线之间的若干条经线; 所述条形中间单元A包括经线a( 2.1)、经线b( 2.2)、经线c(2.3)、经线d( 2.4)、经线e(2.5);所述经线a(2.1)经过玮线a(l.1)和玮线b(l.2)下部,经过玮线c(l.3)的上部,最后玮线d( 1.4)下部;所述经线b(2.2)经过玮线a( 1.1)的下部,经过玮线b( 1.2)上部,经过玮线0(1.3)和玮线(1(1.4)下部;所述经线(3(2.3)经过玮线&(1.1)的上部,经过玮线6(1.2)、玮线0(1.3)和玮线(1(1.4)下部;所述经线(1(2.4)经过玮线&(1.1)、经过玮线13(1.2)和玮线(3(1.3)下部,经过玮线d(1.4)上部;所述经线e(2.5)经过玮线a( 1.1)、经过玮线b( 1.2)和玮线c(l.3)上部,经过玮线d(l.4)下部; 所述条形高凸单元B包括经线f(2.6)、经线g(2.7)、经线h(2.8)、经线i(2.9)、经线j(2.10)、经线 k(2.11)、经线1(2.12)、经线 m(2.13)、经线 n(2.14)、经线 o(2.15)和经线 P(2.16);所述经线f(2.6)经过玮线a(l.1)上部,经过玮线b(l.2)下部,进过玮线c(l.3)和玮线(1(1.4)上部;所述经线8(2.7)经过玮线&(1.1)、经过玮线6(1.2)和玮线(:(1.3)上部,经过玮线d(1.4)下部;所述经线h(2.8)经过玮线a(l.l)上部,经过玮线b(1.2)下部,进过玮线c(1.3)和玮线(1(1.4)上部;所述经线丨(2.9)经过玮线&(1.1)、经过玮线6(1.2)和玮线(3(1.3)上部,经过玮线d(1.4)下部;所述经线j(2.10)经过玮线a(l.l)、经过玮线b(1.2)和玮线c(1.3)下部,经过玮线d(1.4)上部;所述经线k( 2.11)经过玮线a( I.I)、经过玮线b( 1.2)和玮线c( 1.3)上部,经过玮线d( 1.4)下部;所述经线I(2.12)经过玮线a( 1.1)上部,经过玮线b(1.2)下部,进过玮线(:(1.3)和玮线(1(1.4)上部;所述经线111(2.13)经过玮线&(1.1)、经过玮线b(l.2)和玮线c(l.3)上部,经过玮线d( 1.4)下部;所述经线n(2.14)经过玮线a( 1.1)上部,经过玮线b( 1.2)下部,进过玮线c( 1.3)和玮线d( 1.4)上部;所述经线0(2.15)经过经过玮线a(l.l)、经过玮线b(1.2)和玮线(:(1.3)上部,经过玮线(1(1.4)下部;所述经线?(2.16)经过玮线a( 1.1)、经过玮线b( 1.2)和玮线c( 1.3)下部,经过玮线d( 1.4)上部。2.根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条凹凸结构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底凹单元C包括经线 q(2.17)、经线 K2.18)、经线 s(2.19)、经线 t、(2.20)、经线 u(2.21)、经线 ν(2.22)、经线¥(2.23)、经线1(2.24)、经线7(2.25)、经线2(2.26)经线32(2.27)经线&2(2.28)经线02(2.29)和经线(^(2.30);上述经线分别与玮线&(1.1)、玮线13(1.2)、玮线(3(1.3)和玮线(1(1.4)编织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条凹凸结构的面料,包括三层独立单元,所述独立单元包括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所述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均包括四条相互平行的纬线a、纬线b、纬线c、纬线d和交叉排列在纬线之间的若干条经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使用条形高凸单元B、条形底凹单元C和条形中间单元A间隔配额实用,突破了常规机织面料的单层的立体结构特征;克服了普通面料易起褶、易起皱的特性,质量稳定性更好,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适当的硬挺度。
【IPC分类】D03D13/00, D03D17/00, D03D21/00
【公开号】CN205223518
【申请号】CN201521017627
【发明人】罗道彬, 王卫, 张智
【申请人】重庆凌达汽车织物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5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1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