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废瓷的方法及其制得的瓷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732阅读:12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废瓷的方法及其制得的瓷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废旧陶瓷的方法及其制得的瓷泥。
背景技术
陶瓷制造厂家在生产过程可能产生大量废瓷。这些厂家一般都希望将这些废瓷充分利用,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废物污染。但是,由于废瓷粉基本没有可塑性,加入废瓷粉的陶瓷材料塑性会变差,不易成型,烧成温度也较高,只能少量用于作为陶瓷的填充料,用量一般在20%以下,因此,目前仍有大量的废旧陶瓷被遗弃,严重污染环境。
发明创造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废瓷的利用率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得的瓷泥,该瓷泥可用于制作日用陶瓷、工艺陶瓷或卫生洁具,从而减少废瓷污染,保护环境。
本发明方法是按下述步骤制成瓷泥取废旧瓷器,经洗净,粉碎制得废瓷粉;配制下述成分和组成含量(重量)的组合物废瓷粉30~60%,增塑剂5~12%,复合助熔剂0~20%,粘土35~55%;上述组合物按1∶0.8~1.5(重量)的比例加水,在球磨机球磨6~12小时,球磨后组合物细度控制过250目筛后筛余0.5~2.5%,然后除铁,压滤脱水,真空炼泥除气泡,成为含水率22~26%(重量)的瓷泥。
本发明制得的瓷泥由下述成分和含量(重量)组成废瓷粉30~60%,增塑剂5~12%,复合助熔剂0~20%,粘土35~55%。
本发明中,增塑剂可以是选自膨润土、黑土精选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黑土精选泥是取自地壳中含有有机物腐殖质的黑土经淘洗除沙后的悬浊液的干燥物,最好选择有机物腐殖质含量占干燥物总重量5%以上的黑土。
上述复合助熔剂最好选择含锂、钠、钾、镁、钙元素的天然矿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优选是长石、锂辉石、石灰石、白云石、透闪石、滑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上述粘土最好选择粘土洗泥、飞天燕洗泥、陆河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粘土洗泥是粘土经水洗除沙后的泥土;飞天燕洗泥是产自飞天燕的粘土经水洗除沙后的泥土;陆河土是产自陆河的高岭土。
本发明的瓷泥,可以由下述成分和含量(重量)组成废瓷粉30~60%,膨润土2~4%,黑土精选泥3~8%,长石0~12%,锂辉石0~4%,透闪石0~4%,粘土35~55%。
本发明瓷泥的一种优选方案是废瓷粉30~50%,膨润土2~4%,黑土精选泥6~8%,长石6~12%,锂辉石0~4%,飞天燕洗泥25~35%,陆河土10~15%。该方案制成的瓷泥较适合于制造日用陶瓷制品。
本发明瓷泥的另一优选方案是废瓷粉40~60%,膨润土2~4%,黑土精选泥3~6%,飞天燕洗泥20~30%,粘土洗泥15~25%。该方案制成的瓷泥较适合于制造工艺陶瓷制品。
本发明瓷泥的第三优选方案是废瓷粉30~50%,膨润土2~4%,黑土精选泥6~8%,长石6~12%,透闪石0~4%,飞天燕洗泥20~30%,陆河土0~5%,粘土洗泥15~20%。该方案制成的瓷泥较适合于制造卫生洁具陶瓷制品。
本发明的瓷泥在制作陶瓷素坯前,如果必要,也可以加入适量的水溶性有机高分子材料使瓷泥塑性更高,适用的高分子材料是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水溶性淀粉或改性淀粉中的一种或多种,加入量一般应小于瓷泥重量的3%,较好是小于1.5%,优选是0.5~1%。
本发明通过增塑剂和粘土的选择和配合解决了高含量废瓷粉的瓷泥成型性能差的问题,制成的瓷泥可塑指标约为3.0~3.8,可采用常规的注浆或滚压成型方法制成任意形状瓷器素坯,该瓷泥可用于制造日用陶瓷、工艺陶瓷或卫生洁具。
本发明通过复合助熔剂和粘土的配合降低烧成温度,使瓷器烧成温度降到1200~1300℃之间,烧成瓷器的化学成分与通常陶瓷一致。
本发明使被遗弃的废旧陶瓷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瓷泥生产成本,实现了变废为宝,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配制下述成分和组成含量(重量)的组合物废瓷粉40%,膨润土2%,黑土精选泥8%,钾长石8%,锂辉石2%,飞天燕洗泥30%,陆河土10%。按组合物重量1∶1的比例加水,在球磨机球磨约8小时,细度控制过250目筛余小于0.5%。然后除铁,过筛,再压滤脱水,真空炼泥除去气泡,形成含水率为25%的瓷泥。该瓷泥可塑指标为3.2,可用于制造日用陶瓷制品如餐具、茶具,其烧成温度为1250~1300℃。
实施例2配制下述成分和组成含量(重量)的组合物废瓷粉50%,膨润土2%,黑土精选泥3%,飞天燕洗泥25%,粘土洗泥20%。按组合物重量1∶1的比例加水,在球磨机球磨约10小时,细度控制过250目筛余0.5%左右,然后除铁,过筛,再压滤脱水,真空炼泥除去气泡,形成含水率为25%(重量)的瓷泥。该瓷泥可塑指标为3.0,可用于制造陶瓷工艺品如花瓶、雕塑,其烧成温度为1250~1300℃。
实施例3配制下述成分和组成含量(重量)的组合物废瓷粉30%,膨润土2%,黑土精选泥6%,钠长石10%,透闪石2%,飞天燕洗泥25%,陆河土5%。按组合物重量1∶1的比例加水,在球磨机球磨6小时,细度控制过250目筛余1.5~2.0%,然后除铁,过筛,再压滤脱水,真空炼泥除去气泡,形成含水率为26%(重量)的瓷泥。该瓷泥可塑指标为3.6,可用于制造卫生洁具,其烧成温度为1200~1250℃。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废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下列步骤制成瓷泥取废旧瓷器,经洗净,粉碎制得废瓷粉;配制下述成分和组成含量(重量比)的组合物废瓷粉30~60%,增塑剂5~12%,复合助熔剂0~20%,粘土35~55%;其中,所述的增塑剂是膨润土、黑土精选泥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复合助熔剂是锂、钠、钾、钙、镁的天然矿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黑土精选泥是取自地壳中含有有机物腐殖质的黑土经淘洗除沙后的悬浊液的干燥物;上述组合物按1∶0.8~1.5(重量)的比例加水,在球磨机球磨6~12小时,球磨后组合物细度控制在过250目筛后筛余0.5~2.5%,然后除铁,压滤脱水,真空炼泥除气泡,成为含水率22~26%(重量)的瓷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制得的瓷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成分和含量(重量比)组成废瓷粉30~60%,增塑剂5~12%,复合助熔剂0~20%,粘土35~5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瓷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是粘土洗泥、飞天燕洗泥、陆河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粘土洗泥是粘土经水洗除沙后的泥土;飞天燕洗泥是产自飞天燕的粘土经水洗除沙后的泥土;陆河土是产自陆河的高岭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瓷泥,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助熔剂是长石、锂辉石、石灰石、白云石、透闪石、滑石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瓷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成分和含量(重量比)组成废瓷粉30~60%,膨润土2~4%,黑土精选泥3~8%,长石0~12%,锂辉石0~4%,透闪石0~4%,粘土35~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瓷泥,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土是粘土洗泥、飞天燕洗泥、陆河土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其中粘土洗泥是粘土经水洗除沙后的泥土;飞天燕洗泥是产自飞天燕的粘土经水洗除沙后的泥土;陆河土是产自陆河的高岭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瓷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成分和含量(重量比)组成废瓷粉30~50%,膨润土2~4%,黑土精选泥6~8%,长石6~12%,锂辉石0~4%,飞天燕洗泥25~35%,陆河土10~1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瓷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成分和含量(重量比)组成废瓷粉40~60%,膨润土2~4%,黑土精选泥3~6%,飞天燕洗泥20~30%,粘土洗泥15~2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瓷泥,其特征在于,由下述成分和含量(重量比)组成废瓷粉30~50%,膨润土2~4%,黑土精选泥6~8%,长石6~12%,透闪石0~4%,飞天燕洗泥20~30%,陆河土0~5%,粘土洗泥15~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废旧陶瓷的方法及其制得的瓷泥,配制下述组合物废瓷粉30~60%,增塑剂5~12%,复合助熔剂0~20%,粘土35~55%;按1∶0.8~1.5的比例加水,球磨,除铁,脱水成为含水率22~26%的瓷泥,增塑剂是膨润土或黑土精选泥,复合助熔剂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矿物。本发明制成的瓷泥可塑指标约为3.0~3.8,烧成温度1200~1300℃之间,可用于制造日用陶瓷、工艺陶瓷或卫生洁具。本发明使被遗弃的废旧陶瓷得到充分利用,降低了瓷泥生产成本,实现了变废为宝,更有利于环境保护。
文档编号C04B18/16GK1450019SQ0312650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5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5月3日
发明者邱伟志, 陈史民 申请人:潮州绿环陶瓷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