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顶高抗压双层隔热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6264阅读:8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楼顶高抗压双层隔热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楼顶或屋顶用的隔热材料,为一种楼顶高抗压双层隔热砖。
背景技术
历来人们都是使用传统的方凳形水泥砖作为楼顶的隔热层,此砖的隔热效果不太理想;并且不甚重压,经受不住人在上面走动,时常会崩塌。因此,这种楼顶隔热砖未能得到广泛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解决传统楼顶隔热砖隔热差、不耐重压的问题,为此而提供一种能承受高抗压力、且其通气性能好、隔热效果优良的楼顶高抗压双层隔热砖。
本实用新型的楼顶高抗压双层隔热砖包括有顶面和底面,其顶面和底面之间通过支撑柱相连,各支撑柱之间形成通孔。
上述的顶面为矩形平面,其底面为圆拱形面。
上述支撑柱的前、后端面均为凹形弧面。
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隔热砖由平面顶面及圆拱形底面构成,具有双层隔热结构,隔热效果好;在顶面与底面之间加设有支撑柱且其底面采用拱形结构,具有能承受较高抗压力等特点;以及支撑柱的前后两个端面为凹形弧面,能保证该隔热砖所构成的楼顶隔热层能与外部进行空气对流,有利于隔热。
图面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双层隔热砖的一种主视示意图;图2是
图1的仰视示意图;
图3是
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
图1的右视示意图;图5是
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一种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记如下1、顶面;2、底面;3、支撑柱,31、中间支撑柱,32、端支撑柱;4、通气孔;5、孔。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
图1~5,本实用新型的双层隔热砖包括有顶面1和底面2,其顶面1和底面2以起着隔热作用;它们通过支撑柱3相连。所述的支撑柱3为四个,包括有端支撑柱31和中间支撑柱32,各支撑柱之间形成通气孔4,用于通气散热。所述的顶面1为矩形平面,以保证安装后的整体平面效果;其底面2为圆拱形面,以形成双层隔热效果,更好地起着隔热作用。再参见图6,所述支撑柱3的前、后端面均为凹形弧面,以保证拼装后形成通气散热的孔5。
本实用新型在实际施工时,可将各隔热砖按图6所示,一一辅于楼顶,当楼顶隔热层辅设完毕后,其顶面受到自上向下的压力时,该压力通过支撑柱,传递到圆拱形底面,从而保证顶面能承受较高的抗压力,即使同时两个人站在一块隔热砖上,砖体也不会断裂,极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方凳形隔热砖耐压力差等缺点。由于辅设后的各隔热砖侧面形成一通气散热的孔5,该孔有利于左右两面的空气进入砖内,与前后面进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使得整个楼面隔热层内的空气前后、左右都舒畅流通,易于散热,起着有效的隔热作用。
权利要求1.楼顶高抗压双层隔热砖,包括有顶面(1)和底面(2),其特征在于其顶面(1)和底面(2)之间通过支撑柱(3)相连,各支撑柱之间形成通气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双层隔热砖,其特征在于支撑柱(3)为四个,包括有端支撑柱(31)和中间支撑柱(3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双层隔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面(1)为矩形平面,其底面(2)为圆拱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所述的双层隔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前、后端面均为凹形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所述的双层隔热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3)的前、后端面均为凹形弧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楼顶高抗压双层隔热砖,解决了传统楼顶隔热砖隔热差、不耐重压等问题,它包括有顶面和底面,其顶面和底面之间通过支撑柱相连,各支撑柱之间形成通气孔。所述的顶面为矩形平面,其底面为圆拱形面。所述支撑柱的前、后端面均为凹形弧面。该双层隔热砖由平面顶面及圆拱形底面构成,具有双层隔热结构,隔热效果好;在顶面与底面之间加设有支撑柱且其底面采用拱形结构,具有能承受较高抗压力等特点;以及支撑柱的前后两个端面为凹形弧面,能保证该隔热砖所构成的楼顶隔热层能与外部进行空气对流,有利于散热。
文档编号E04D13/16GK2713048SQ0320318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5日
发明者黄永康 申请人:黄永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