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5726阅读:6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楼板钢筋两侧的两个支撑架单元;跨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架单元顶部、间距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以及分别套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上的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配合以承托一水平泵管。通过将水平泵管放置在套置有套筒的两个连接杆之间,当混凝土浇筑时,水平泵管前后震动,只有钢管跟随转动,避免整个支撑架摆动。经实践证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无偏移,较好的保证了楼板钢筋的位置,适用于各种厚度混凝土结构楼板。
【专利说明】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所属科学【技术领域】为工程建设,所属专业为建筑施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对于建筑高度追求越来越高,普通的混凝土臂架式泵车无法满足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浇筑施,故只能采用混凝土泵管连接施工,俗称“地泵”。
[0003]对于常规的如果将泵管直接放置在钢筋上或垫上轮胎,当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对泵管很大的冲力,这冲力是水平泵管整体有节奏的前后震动,使绑扎好的楼板钢筋遭到严重破坏。在此情况下如何来将楼板上的泵管进行有效定位固定成为施工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避免了水平泵管在震动时造成对绑扎好的楼板钢筋的破坏。
[0005]一种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楼板钢筋两侧的支撑架单元;跨接于所述相对的两个支撑架单元顶部、间距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以及分别套置于所述连接杆外壁上的套筒。
[0006]优选地,所述支撑架单元包括:两个立柱,连接两个所述立柱顶端的顶部支撑横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撑横杆上。
[0007]优选地,两个所述立柱中部设置有中部支撑横杆。
[0008]优选地,所述两个立柱呈“八”字状开立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支腿。
[0009]优选地,所述顶部支撑横杆两端朝地面方向延伸一“V”型杆,所述“V”型杆的顶点抵触地面设置,并于所述“V”型杆的顶点上平行地面连接有一横杆。
[0010]优选地,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跨接在对应的顶部支撑横杆的端点上。
[0011]优选地,两个所述套筒之间的间距要小于所述水平泵管的直径。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杆为钢筋,所述套筒为钢管。
[0013]优选地,所述钢管的两端内壁上分别套设有轴承。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通过将水平泵管放置在套置有套筒的两个连接杆之上,当混凝土浇筑时,水平泵管前后震动,只有钢管跟随转动,避免整个支撑架摆动。经实践证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无偏移,较好的保证了楼板钢筋的位置,适用于各种厚度混凝土结构楼板。
[0015]另外,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使用废钢筋钢管制作,有效的利用了资源,节约了成本。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0018]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以及
[0019]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利于对本发明的结构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0021]结合图1至图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架单元10、连接杆20以及套筒30。
[0022]支撑架单元10,在楼板钢筋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支撑架单元10,各个支撑架单元10包括两个立柱11,连接两个所述立柱11顶端的顶部支撑横杆12。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立柱11中部设置有中部支撑横杆13。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立柱11呈“八”字状开立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11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支腿14,该水平支腿14有效的延长了支架底部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当泵管置于支撑架单元10上震动时,水平支腿14有效的减缓了混凝土传输过程中泵管的冲击力,起到防止支撑架单元10移位的作用。更进一步地,所述顶部支撑横杆12两端朝地面方向延伸一” V”型杆15,所述”V”型杆15的顶点抵触地面设置,并于所述” V”型杆15的顶点上平行地面连接有一横杆16,同理该横杆16亦为了加大与地面的摩擦力以减缓泵管的冲击力。
[0023]连接杆20,跨接于两个支撑架单元10顶部,在实际运用中,所述连接杆20跨接楼板钢筋两侧相对的顶部支撑横杆12上,在相对的顶部支撑横杆12之间间距设置有两个连接杆20。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20为钢筋,两个所述连接杆20分别跨接在对应的顶部支撑横杆12的端点上。
[0024]套筒30,个数为两个,分别套置于所述连接杆20外壁上,使套筒30能够在连接杆20上灵活转动,从而两个所述套筒配合以承托水平泵管。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套筒30之间的间距要小于所述水平泵管的直径。在实际运用中,该套筒30为钢管,将水平泵管坐落于两个套筒30之间,由于该套筒30内的连接杆20采用了圆钢,能减小钢筋与钢管之间的摩擦阻力。在混凝土浇筑时,水平泵管前后震动,只有钢管跟随水平泵在连接杆20上转动,避免整个支撑架摆动,从而有效的防止了楼板钢筋被破坏。进一步地,所述钢管的两端内壁上分别套设有轴承,在水平泵管前后运动时,通过轴承减小钢管和连接杆20之间摩擦系数,从而增大钢管的转动速度,亦有效的防止了楼板钢筋被破坏。
[0025]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制作及操作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026]施工现场就地使用废弃钢筋制作两个支撑架单元10,提供两根钢管,将钢筋制作的连接杆20穿入钢管中,并将连接杆20的两端焊接在对应的顶部支撑横杆12上,将泵管压在钢管上。此连接杆20的钢筋采用圆钢,减小钢筋与钢管之间转动的摩擦阻力。现场钢筋刚好可采用悬挑架体加工锚环的剩料,实现回收再利用。混凝土浇筑时,水平泵管前后震动,只有钢管跟随转动,避免整个支撑架摆动。经实践证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无偏移,较好的保证了楼板钢筋的位置,适用于各种厚度混凝土结构楼板。
[002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通过将水平泵管放置在套置有套筒的两个连接杆上,当混凝土浇筑时,水平泵管前后震动,只有钢管跟随转动,避免整个支撑架摆动。经实践证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无偏移,较好的保证了楼板钢筋的位置,适用于各种厚度混凝土结构楼板。
[0028]另外,在施工现场就地取材,使用废钢筋钢管制作,有效的利用了资源,节约了成本。且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0029]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在楼板钢筋两侧的两个支撑架单元; 跨接于两个所述支撑架单元顶部、间距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以及 分别套置于两个所述连接杆上的两个套筒,两个所述套筒配合以承托一水平泵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单元包括: 两个立柱,连接两个所述立柱顶端的顶部支撑横杆,所述连接杆固定在所述顶部支撑横杆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立柱中部设置有中部支撑横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立柱呈“八”字状开立设置,于两个所述立柱底端固定连接有水平支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横杆两端朝地面方向延伸一“V”型杆,所述“V”型杆的顶点抵触地面设置,并于所述“V”型杆的顶点上平行地面连接有一横杆。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杆分别跨接在对应的顶部支撑横杆的端点上。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套筒之间的间距要小于所述水平泵管的直径。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为钢筋,所述套筒为钢管。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浇筑混凝土的水平泵管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两端内壁上分别套设有轴承。
【文档编号】F16L3-00GK204299188SQ201420614872
【发明者】姚有为, 亓立刚, 崔爱珍, 王东, 于合利, 王自强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