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生石灰消化污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石灰消化污水回收循环利用。
背景技术:
生石灰配料消化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钢铁企业的烧结工艺,但生石灰在消 化过程中存在大量氢氧化钙扬尘,给生产工人健康带来危害,给环境造成污 染,目前所用的湿式除尘器是用水吸收氢氧化钙扬尘后排放,用水量大,污 水中含有大量氢氧化钙,给水体造成污染,同时也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石灰消化污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生石灰消化污水回收循环利 用系统,包括生石灰消化机,湿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的吸管接在石灰消化 机上,湿式除尘器的污水管连通缓冲沉淀池,在缓冲沉淀池的底部装有蝶阀, 蝶阀连通污水池,缓冲沉淀池的污水溢流口连通缓流沉淀槽的入口,在缓流 沉淀槽的出口上有清水溢流口,清水溢流口连通清水池,在缓流沉淀槽的出 口上有冲水管,在清水池上装有清水泵,清水泵出水管分两路, 一路通过清 水阀接在湿式除尘器的进水管上,另一路通过冲水阀接在冲水管上;在污水 池上接有污水泵,污水泵连通生石灰消化机的进水口。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由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静置一段时间就 会沉淀,从湿式除尘器排出的污水,经缓冲沉淀池和缓流沉淀槽后,基本上 沉淀下来,清水通过缓流沉淀槽的清水溢流口流到清水池中,循环利用;在 缓冲沉淀池和缓流沉淀槽沉淀了一定的氢氧化钙后,打开缓冲沉淀池底部装 的蝶阀和缓流沉淀槽出口的冲水阀,将氢氧化钙排到污水池中,通过污水泵 将氢氧化钙送到生石灰消化机利用。
图l是本发明连接布置示意图2是本发明缓冲沉淀池和缓流沉淀槽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缓流沉淀槽与清水池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如图l、图2、图3所示, 一种生石灰消化污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 生石灰消化机1,湿式除尘器2,湿式除尘器2的吸管3接在石灰消化机1上, 湿式除尘器2的污水管连通缓冲沉淀池4,在缓冲沉淀池4的底部装有蝶阀8, 蝶阀8连通污水池9,缓冲沉淀池4的污水溢流口 14连通缓流沉淀槽5的入 口,在缓流沉淀槽5的出口上有清水溢流口 15,清水溢流口 15连通清水池6, 在缓流沉淀槽5的出口上有冲水管13,在清水池6上装有清水泵7,清水泵7 出水管分两路, 一路通过清水阀U接在湿式除尘器2的进水管上,另一路通 过冲水阀12接在冲水管13上;在污水池9上接有污水泵10,污水泵10连通 生石灰消化机l的进水口。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石灰消化机1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氢氧化钾 扬尘通过湿式除尘器2的吸管3吸到湿式除尘器2中,将氢氧化钩扬尘沉降 到水中后,通过污水管排到缓冲沉淀池4底部, 一部分氢氧化钩沉淀在缓冲 沉淀池4中, 一部分氢氧化钙沉淀在缓流沉淀槽5的底部,到缓流沉淀槽5 的出口时,水中的氢氧化铞已基本沉淀,上面的清水通过清水溢流口 15排到 清水池6中,进行循环利用;当缓冲沉淀池4底部和缓流沉淀槽5的底部沉 淀了一定的氢氧化钙沉淀时,打开缓冲沉淀池4底部装有蝶阀8和缓流沉淀 槽5出口上冲水管13的冲水阀12,使缓冲沉淀池4底部和缓流沉淀槽5底部 的氢氧化钙沉淀排到污水池9中,通过污水泵10送回到生石灰消化机1利用。
权利要求
1. 一种生石灰消化污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生石灰消化机[1],湿式除尘器[2],湿式除尘器[2]的吸管[3]接在石灰消化机[1]上,其特征在于湿式除尘器[2]的污水管连通缓冲沉淀池[4],在缓冲沉淀池[4]的底部装有蝶阀[8],蝶阀[8]连通污水池[9],缓冲沉淀池[4]的污水溢流口[14]连通缓流沉淀槽[5]的入口,在缓流沉淀槽[5]的出口上有清水溢流口[15],清水溢流口[15]连通清水池[6],在缓流沉淀槽[5]的出口上有冲水管[13],在清水池[6]上装有清水泵[7],清水泵[7]出水管分两路,一路通过清水阀[11]接在湿式除尘器[2]的进水管上,另一路通过冲水阀[12]接在冲水管[13]上;在污水池[9]上接有污水泵[10],污水泵[10]连通生石灰消化机[1]的进水口。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石灰消化污水回收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生石灰消化机,湿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的吸管接在石灰消化机上,湿式除尘器的污水管连通缓冲沉淀池,在缓冲沉淀池的底部装有蝶阀,蝶阀连通污水池,缓冲沉淀池的污水溢流口连通缓流沉淀槽的入口,在缓流沉淀槽的出口上有清水溢流口,清水溢流口连通清水池,在缓流沉淀槽的出口上有冲水管,在清水池上装有清水泵,清水泵出水管分两路,一路通过清水阀接在湿式除尘器的进水管上,另一路通过冲水阀接在冲水管上;在污水池上接有污水泵,污水泵连通生石灰消化机的进水口。本发明可以使生石灰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得到充分利用,无污水排放,保护环境。
文档编号C04B2/00GK101279823SQ20081003140
公开日2008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26日
发明者钟汉光 申请人:钟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