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632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方法,尤指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 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通常会设置一层转换层,用来承载上方增加的载 荷。该转换层的框支梁由于要承受上部荷载,往往要具有相对较大的 截面尺寸和自重,因此其模板支撑的设计和施工是整个框支梁施工的 重点之一。目前施工单位对不同截面宽度的框支梁模板支撑施工方法通常为1、 如图1所示,当框支梁1截面高但宽度不大(与下一层框架 2梁接近)时, 一般通过竖向支撑(若千立杆3)由几层楼板4及梁 共同承力来满足要求。2、 如图2所示,当框支梁1'截面高且宽度较大(一般指宽度 是下层框架梁2的两倍以上)时,也是采用竖向支撑杆传力系统,竖 向立杆3将力传至承载力相对较低的结构板上,需多层支撑才能满足 受力要求。3、 如图3所示,目前其它施工单位在解决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 中大尺寸大自重的框支梁时,还是采用上述竖向支撑才莫板进行施工的 方法,只是而当框支梁l"的截面尺寸是下层框架梁2的数倍时,框 支梁1"下方的立杆3及下几层的立杆3要增加支撑密度,以满足支 撑要求。综观上述施工方法,所述的框支梁i、 r、 i"在施工时,无论 其宽度如何,模板都是通过竖直的立杆3支撑,由于框支梁所要承受的载荷较大,其宽度均会比下层的框架梁2宽,因此总会有部分甚至 大部分立杆3支于楼板4上,但由于楼板4承载力一般远小于所要承 受的荷载,要采用逐层向下支撑的方法由多层结构层分担卸荷才能满 足受力要求,即使梁板(粱和楼板)强度达到要求也不能拆除,所述 需要占用较多的周转材料,且占用时间较长,经济效益差。发明内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其只需单层即可承栽较宽截面梁的才莫板,从 而大大减少辅助周转用料,降低费用、缩短工期。为达成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宽截面梁才莫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V"形模板 支撑,通过斜向立杆将所述框支梁自重及施工荷载有组织地传至下一 层结构,由对应位置的下层框架梁独立承担。而当下层框架梁的承截力不足时,不足部分通过预先加大框架梁 的截面或/和增加配筋措施补足。所述框支梁下方支撑的各斜向立杆中,中间的一根为垂直设置, 并以该垂直立杆为中线对称设置。一种宽截面梁才莫4反支撑系统施工工艺,其流程为下层结构受力 验算—模板支撑设计及验算—下一层框架梁施工框支梁 "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框支梁钢筋施工—砼施工、监测—养 护模板及支撑拆除。所述下一层框架梁施工这一步骤中,该框架梁砼浇筑前,按支撑 斜向立杆的间距预埋有防滑短钢筋,该防滑短钢筋在预埋时应与斜向 立杆的倾斜角度一致;相对的,在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这 一步骤中,搭设斜向立杆时,其底部应套入预埋的防滑短钢筋中。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采用"V"形才莫板支撑,利用斜向 支撑传力,将框支梁的自重及施工荷载仅由一层框架梁来承担,而不 需搭搞多层支撑,充分发挥框架梁的承载潜力,必要时只需对框支梁 下方的框架梁进行适当加强即可满足受力要求,不需占用大量的周转 材料,所增加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和其它辅助材料用量不多,相对 于传统要搭设多层支撑来说,用料大大减少,因此费用相对降低,经 济效益较显著,同时为其它工序施工创造了条件,从总体上看缩短了 工期。


图l是传统框支梁截面高但宽度不大时,施工方式示意图; 图2是传统框支梁截面高且宽度较大时,施工方式示意图; 图3是传统框支梁截面尺寸是下层框架梁数倍时,施工方式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支撑施工方法的横向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支撑施工方法的纵向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V"形支撑系统大样图; 图8是图7斜向立杆底部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V"形支撑系统纵向大样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自重较大、与下层框 架梁截面宽度之比在两倍以上,且与下层框架梁位置对应的框支梁模 4反支撑系统的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为1. 采用"V"形模板支撑,通过斜向立杆将所述框支梁自重及施 工荷载有组织地传至下一层结构,由对应位置的下层框架梁独立承 担,以充分发挥框架梁的承截潜力。2. 而当下层框架梁的承截力不足时,不足部分可通过预先加大 框架梁的截面或/和增加配筋等措施补足,以满足承截受力要求。具体如图4、 5所示,在高层建筑的转换层A中需要设置大尺寸、 大自重的框支梁l,根据设计要求,该框支梁1可贯穿所述转换层A 而穿于下层结构层B中,也可均位于转换层A中,且该框支梁1下 方正对下层结构层B中的框架梁2。在进行转换层A的才莫^1支撑施工 时,以若干竖直的立杆3支于所述转换层A与其下层结构层B的楼 板4之间,用以支撑转换层A的楼板,并以若千水平横杆5辅助支 撑,立杆3与横杆5之间则设有扣件6;而所述框支梁1的下方则放 射状的支撑有若干斜向立杆3',从而形成"V"形支撑,且各斜向立 杆3'的顶部支于该框支梁1的下方,其底部则支于下层框架梁2的 上方,各斜向立軒3'与水平4黄杆5之间也设有扣件6。需要指出的 是,除紧邻所述转换层A的下层结构层B以外,再下几层结构层B 均不再需要任何支撑。如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工艺流程为下层结构受力验算~>模板支撑设计及验算—下一层框架梁 施工—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框支梁钢筋施工—砼 施工、监测—养护—模板及支撑拆除。具体过程如下一、下层结构受力验算,主要为下一层框架梁2的承载力验算 1、分析框支梁的特点及下一层框架梁板结构特点,计算框支梁 荷载,框支梁荷载按下式计算q= Y命+ Y 2q2 式中q —荷载设计值;qi—施工恒荷载标准值,包括模板、钢筋、砼自重等; q2—施工活荷载标准值,包括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 Yi—恒栽分项系数;2、验算框架梁承载力按照框支梁的施工荷载和其自重由下一层框架梁独立承担的条 件,计算框架梁的正截面、斜截面和抗冲切承载能力,并计算为满足 承力要求而需要增加的截面宽度和配筋(注变更后的框架梁仍然要 发挥原有设计功能,将随结构保留,为不影响建筑空间高度,变更截 面时尽量不增加梁的高度),变更后的框架梁,需进行裂缝控制和挠 度验算。二、模板支撑系统设计及验算1、 支撑系统设计1) 根据框支梁模板线荷载,结合支撑架体搭设高度和水平横杆 数量,大致计算出每根立杆承载能力,从而初步确定每排立杆数量、 柱距、及"V"形支撑纵向排距。2) "V"形支撑系统中,中间和两侧设垂直立杆,两侧垂直立杆 应设于梁底模以外,以避免框支梁荷载直接通过两侧的垂直立杆向下 传递。3) 所有"V"形斜向立杆的底部应全部立在下层框架梁上,并 以梁中间垂直立杆为中线对称设置,每根斜向立杆底部间距应能满足 捆绑扣件的空间要求,如框架梁的宽度不足以排列斜杆时,应通过设计变更适当加宽梁截面以满足要求。2、 支撑系统-验算1 )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V"形支撑最外侧斜向立杆倾角最大,受轴心压力和附加弯矩 作用,为最不利杆件,其稳定性计算式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i 一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A —立杆净截面面积;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Mw —作用于斜向立杆上的弯矩;(J —立杆受压强度计算值(N/mm2);[f] 一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2)斜向立杆与水平横杆节点扣件抗滑移验算:R《Rc式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R —水平横杆拉力。三、 下一层框架梁施工1、 需要加大框架梁截面的,应按力口大后的截面尺寸进行支模, 需要增加配筋的,应与原设计钢筋一起绑扎施工,并严格验收。2、 框架梁砼浇筑前,按支撑斜向立杆3'的间距预埋防滑短钢 筋7,如图7、 8所示,该防滑短钢筋7在预埋时应与斜向立杆3'的 倾斜角度一致。3、 框架梁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可拆除梁底支撑及模 板,使其符合受力计算模型,其余板模及支撑不得拆除,并按相关规 范规定保留至达到规定的砼拆除强度时。四、 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V"形支撑搭设(如图7)1、 根据支撑系统搭设大样图,依次架设两侧和中间的垂直立杆 3,横向的水平横杆5及扫地杆(即靠近地面的横杆)。2、 架设纵向的水平横杆5及扫地杆。3、 搭设斜向立杆3',该斜向立杆3'的倾角应与搭设图中要求 一致,其底部应套入预埋的防滑短钢筋7中,并垫上垫片8,斜向立 杆3'与横杆5逐个用十字旋转扣件6锁紧。4、 在支撑两侧,沿纵向连续设置剪刀撑9 (如图9所示),该剪 刀撑9与地面成60度角,跨跃立杆数不多于5根。5、 支撑系统搭设完毕后,沿垂直于最上方的4黄杆5的方向铺设 木方IO,然后铺梁底才莫ll,梁底模ll可以采用双层胶合板。五、 框支梁钢筋施工,砼施工、监测,养护 框支梁混凝土浇筑时,应从梁横截面中间向两侧对称浇筑,使支撑均衡受力,避免架体失稳。同时应有专人负责架体的监测和巡视, 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浇筑,并采取紧急措施,待查清原因清除隐患 后方可继续施工。六、 模板及支撑拆除在框支梁砼强度达到100%设计强度后,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拆除 模板支撑系统。模板拆除完毕后,割除预埋的防滑短钢筋7。
权利要求
1、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V”形模板支撑,通过斜向立杆将所述框支梁自重及施工荷载有组织地传至下一层结构,由对应位置的下层框架梁独立承担。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其特 征在于而当下层框架梁的承截力不足时,不足部分通过预先加大框 架梁的截面或/和增加配筋措施补足。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支梁下方支撑的各斜向立杆中,中间的一^^艮为垂 直设置,并以该垂直立杆为中线对称设置。
4、 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施工工 艺流程为下层结构受力验算~>模板支撑设计及验算—下一层框 架梁施工—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工~>框支梁钢筋施 工—砼施工、监测养护模板及支撑拆除。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工艺,其特 征在于所述下一层框架梁施工这一步骤中,该框架梁砼浇筑前,按 支撑斜向立杆的间距预埋有防滑短钢筋,该防滑短钢筋在预埋时应与 斜向立杆的倾斜角度一致;相对的,在框支梁"V"形支撑及模板施 工这一步骤中,搭设斜向立杆时,其底部应套入预埋的防滑短钢筋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截面梁模板支撑系统施工方法,该方法采用“V”形模板支撑,通过斜向立杆将所述框支梁自重及施工荷载有组织地传至下一层结构,由对应位置的下层框架梁独立承担。而当下层框架梁的承截力不足时,不足部分通过预先加大框架梁的截面、增加配筋措施补足。这种“V”形的斜向支撑传力,将框支梁的自重及施工荷载仅由一层框架梁来承担,而不需搭搞多层支撑,充分发挥框架梁的承载潜力,不需占用大量的周转材料,所增加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和其它辅助材料用量不多,费用相对降低,经济效益较显著,同时为其它工序施工创造了条件,从总体上看缩短了工期。
文档编号E04G25/00GK101250946SQ200810070638
公开日2008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3日
发明者林海洋 申请人:福建省九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