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防护帐篷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7208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军用防护帐篷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防护产品,具体地说是一种使用剪切增稠材料的能防刺、防 爆的军用帐篷布。
背景技术
军用帐篷指的是军队使用、用于军事用途的帐篷。如训练、打仗时用于野外办公、 住宿、存放物资设备等,有时特殊材质的帐篷还直接用于存放、掩盖武器等。因此,军用帐篷 的隐蔽性和防护性都很重要。目前,现有的军用帐篷主要采用军工厂特制的涤纶防水透气 帆布材料,外层涂有迷彩图案和防红外线布,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一定的防护性。对于战场 上的流弹与飞射弹片的防护,现有的军用帐篷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需要研制一种增 强型军用防护帐篷。剪切增稠材料是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包括剪切增稠液和剪切增稠凝胶等。在常态 下,这种材料十分柔软,一旦遇到高速的冲撞或挤压,材料变得坚硬从而消化外力。当外力 消失后,材料会回复到它最初的柔软状态,它有着极强的吸收冲击的能力。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军用帐篷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护性能更好的能防刺、 防爆的军用防护帐篷布。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军用防护帐篷布由防护外层1、防护内胆2和防护内层3组成,且防护内胆2位于 防护外层1和防护内层3之间;所述防护外层材料为具有迷彩图案的防红外线布;所述防 护内层材料为军用涤纶防水透气帆布;防护内胆2包括外部的隔袋4,隔袋4内填充剪切增 稠材料,所述隔袋材料为不渗漏材料。所述隔袋4内填充剪切增稠凝胶5。所述隔袋4内填充一层以上的织物纤维材料层6,相邻织物纤维材料层7之间设有 剪切增稠液层6,织物纤维材料层7与相邻的隔袋4之间设有剪切增稠液层6。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本发明军用防护帐篷布采用剪切增稠材料,具有极强的吸收冲击能力,对战场 上的流弹与飞射弹片可取得相当的防护效果。2、本发明军用防护帐篷布常态下柔软,在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同时,遇到高速冲 击变得坚硬进而消化外力;且可回复的独特特性,对其平时的操作性没有影响。


图1为本发明帐篷帆布的剖视图,图2为一种防护内胆剖视图,图3为另一种防护内胆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描述。实施例1 参见图1,军用防护帐篷布由防护外层1、防护内胆2和防护内层3组成,防护内胆 2位于防护外层1和防护内层3之间。防护外层1主要用于隐藏踪迹,为具有迷彩图案的防 红外线布。防护内层3为军用涤纶防水透气帆布材料。防护内胆2包括外部的隔袋4,隔袋 4内填充剪切增稠凝胶5,见图2,隔袋材料为不渗漏材料。本发明用于军用防护帐篷时,如果受到外界的猛烈冲击,由于防护内胆2内部的 剪切增稠材料的迅速变硬从而消化外部冲击,提供更强的防护效果;当外部猛烈冲击的突 然停止后,防护内胆2又马上恢复初始状态;在通常状态下,防护内胆2内部的剪切增稠材 料并没有剪切增稠,防护内胆2处于柔软状态,不会对军用防护帐篷的正常操作产生影响。 且由于防护外层1具有迷彩图案的防红外线布的存在,也降低了军用防护帐篷暴露的危险 性。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见图3,防护内胆的隔袋4内填充两层织物纤维材 料层7,相邻织物纤维材料层7之间设有剪切增稠液层6,织物纤维材料层7与相邻的隔袋 4之间也设有剪切增稠液层6。其它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军用防护帐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帐篷布由防护外层(1)、防护内胆(2)和防护内层(3)组成,且防护内胆(2)位于防护外层(1)和防护内层(3)之间;所述防护外层材料为具有迷彩图案的防红外线布;所述防护内层材料为军用涤纶防水透气帆布;防护内胆(2)包括外部的隔袋(4),隔袋(4)内填充剪切增稠材料,所述隔袋材料为不渗漏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防护帐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袋(4)内填充剪切增 稠凝胶(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军用防护帐篷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袋(4)内填充一层以 上的织物纤维材料层(7),相邻织物纤维材料层之间设有剪切增稠液层(6),织物纤维材料 层(7)与相邻的隔袋(4)之间设有剪切增稠液层(6)。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军用防护帐篷布。该帐篷布由防护外层、防护内胆和防护内层组成。防护内胆包括外部的隔袋,隔袋内填充剪切增稠材料,所述隔袋材料为不渗漏材料;所述剪切增稠材料为剪切增稠凝胶或两层织物纤维材料层,相邻织物纤维材料层之间设有剪切增稠液层,织物纤维材料层与相邻的隔袋之间也设有剪切增稠液层。本发明的防护内胆常态下柔软,遇到高速冲撞或挤压变得坚硬从而消化外力,当外力消失后,又会回复到它最初的柔软状态。由于剪切增稠材料具有极强的吸收冲击能力,本发明的军用防护帐篷对战场上的流弹与飞射弹片可取得相当的防护效果;由于剪切增稠材料常态下柔软,本发明的军用防护帐篷在提供良好的防护效果同时,对其平时的操作性没有影响。
文档编号E04H15/58GK101949231SQ201010299429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
发明者孙英强, 徐钰蕾, 江万权, 蒋伟峰, 龚兴龙 申请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