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浪板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浪板,尤指一种补强结构的浪板组合结构,以达到提升浪板的紧结效果和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浪板目前应用于墙面或顶篷已经在各家各户常见的一种简易的建筑设备,举凡顶楼的防水防晒,为家中爱车搭建可遮风避雨的车库,或是家中的小庭院,浪板皆为简单又容易搭建的设备。常见的浪板结构是由多片浪板组装而成,并于该浪板下表面上再增设一层发泡材 料,并将该浪板与发泡材料直接固定于支架上,经由其简单的组装搭建,藉此达到遮风避雨的功效。虽然浪板结构具有遮风避雨的功效,但对于本身的组装结构却没有等同的效果,上述的浪板结构是透过螺栓将该浪板与发泡材料直接锁固于支架上,浪板上用于穿设螺栓的锁孔容易遭水渗透,造成螺栓或浪板锁孔的锈蚀,致使螺栓失去锁固的功能,加上浪板的组装结构并无其它的加强措施,致使在强风强雨的环境下,浪板无法有效支撑而被破坏,甚至有被掀飞,致人员或建物毁损,因此有效的固装浪板成为熟悉此技艺者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上述的缺失,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浪板组合结构,经由于该浪板的表面上增设补强板结构,以增加其浪板的组合强度,并兼具防止锈蚀和结构应力。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浪板组合结构,藉由于用以容设螺栓的锁孔中增设防水胶套,藉此保护该螺栓,防止遭水锈蚀而失去锁固作用,提升浪板组合结构的强度和耐用度。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一种浪板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浪板、一缓冲层、复数支架及复数补强板,其中该浪板分别具有复数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两两相邻且连续设置,又,于两两相邻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间具有一向上凸起的凸面,该凸面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形成一连续面,于该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分别设有复数锁孔;该缓冲层紧密贴合于该浪板下表面;该些支架连接于该缓冲层下方,并对应于该浪板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位置;该些补强板完全压掣紧贴于该浪板上表面,该些补强板具有与浪板相同的连续面,各补强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孔,该些固定孔分别对应于该浪板上不同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锁孔,并经由螺栓固定于该浪板及支架中。优选的,螺栓穿设于该锁孔与固定孔中,并锁入至支架上。优选的,各锁孔及固定孔上分别对应连接一防水胶套,用以保护各锁孔及固定孔遭水渗入。优选的,该缓冲层为发泡棉层。[0011]优选的,该补强板为不锈钢板或经防锈处理的金属材任一种。优选的,该些补强板对应排列贴合该浪板上。优选的,该些补强板错置排列贴合该浪板上。优选的,各补强板的表面设有压花纹路。优选的,该凸面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斜张面。优选的,该缓冲层更具有一凸座,完全贴附于该凸面的下表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令该补强板能紧结压贴于浪板上表面,不仅增加其结构应力,且防止被掀飞,安全性可相对提高,其次利用该防水胶套可以提升其防水系数和避免水份渗入,进一步有效增加其使用寿命和耐用度。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上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结构剖视分解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组合完成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上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局部放大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浪板I第一表面11锁孔111第二表面12凸面13斜张面131缓冲层2凸座21支架3补强板4固定孔41螺栓5防水胶套6a、6b
具体实施方式
、[0039]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浪板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浪板1,一缓冲层2、复数支架3及复数补强板4,其中该浪板I分别具有至少复数第一表面11及一第二表面12,该些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于本实施例中为长形,且于本实施例是该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两两相邻且连续设置,并于该浪板I的两侧皆为第一表面11,又,于两两相邻的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间具有一向上凸起的凸面13,且该凸面13与相接的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形成一连续面,该凸面13于本实施例中其两侧分别具有斜张面131,以增加其浪板I的导引作用,另于该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 (图示是设于第一表面11上)分别设有复数锁孔111 ;而该缓冲层2对应贴合于该浪板I的背面,且于该缓冲层2上具有相对应于凸面13位置的凸座21,以完全密合其凸面13向上凸起的空间,于本实施例中该缓冲层2为发泡棉层;另该些支架3连接于该缓冲层2下方,并对应于该浪板I的第一表面11或第二表面12位置,图标为对应该第一表面11位置;最后,该些补强板4设于该浪板I的上,该些补强板4是由不锈钢或经防锈处理的金属材所构成,其外观呈长形,且对应排列设于该浪板I上,并具有与该浪板I相同的连续面,使该些补强板4与该浪板I接合时可完成贴合于该浪板I上所形成的第一表面11、第二表面12及凸面13,各补强板4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孔41,该些固定孔41分别对应于该浪板I上不同第一表面11的锁孔111,并经由螺栓5固定于该浪板I上(如图2的结构侧视图所示),该螺栓5对应穿设于该补强板4的固定孔41与该第一表面11上的锁孔111,并深入锁固于该支架3中(如图3的结构局部放大图所示)。请参阅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上视图。如图所示,该些补强板4依该浪 板I的面积大小进行不同的排列设置,如本实施例中该些补强板4可进行错置排列,致使加强该浪板组合结构,并便于布局设置的应用。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实施例结构剖视分解图。如图所示,分别于对应浪板I上锁孔111上及补强板4的固定孔41上设有防水胶套6a及6b,使该螺栓5穿设于该些防水胶套6a及6b (其组合完成图如图6所示),藉由该防水胶套6a及6b设置,以保护该锁孔111与该固定孔41遭液体渗入,造成其螺栓5与锁孔111及固定孔41产生锈蚀而影响到该浪板I与补强板4固定作用。此外,如图7的再一实施例上视图及图8的局部放大图所示,于该补强板4的表面上设有压花纹路,以增加其补强板4的结构强度和外观识别性与其美观。但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是为较佳的实施实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若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浪板,其上具有复数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些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邻,于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具有一向上凸起的凸面,该凸面与该第一表面及该第二表面形成一连续面,另于该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上设有复数锁孔; 一缓冲层,紧密贴合于该浪板下表面; 复数支架,连接于该缓冲层下方,且其位置恰对应于该浪板的各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位置;及 复数补强板,压贴于该浪板的上表面,该些补强板具有与浪板相同的连续面,其两端分别设有固定孔,该些固定孔分别对应于不同第一表面或第二表面的锁孔上。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复数螺栓,穿设于该锁孔与固定孔中,并锁入至支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锁孔及固定孔上分别对应连接一防水胶套,用以保护各锁孔及固定孔遭水渗入。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层为发泡棉层。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补强板为不锈钢板或经防锈处理的金属材任一种。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补强板对应排列贴合该浪板上。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些补强板错置排列贴合该浪板上。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补强板的表面设有压花纹路。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面的两侧分别具有一斜张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浪板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缓冲层更具有一凸座,完全贴附于该凸面的下表面。
专利摘要一种浪板组合结构,主要包括一浪板,一缓冲层、复数支架及复数补强板,其中该浪板分别具有至少复数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两两相邻且连续设置,又,于两两相邻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间具有一向上凸起的凸面,于该第一表面上分别设有复数锁孔,该缓冲层对应贴合于该浪板背面,另,该些支架连接于该缓冲层下方,并对应于该浪板的第一表面位置,最后,该些补强板完全压掣紧贴于该浪板上表面,各补强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固定孔,该些固定孔分别对应于该浪板上不同第一表面的锁孔,并经由螺栓固定于该浪板及支架中。
文档编号E04D3/35GK202500267SQ20112043579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日
发明者王野 申请人:王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