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简易止水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830阅读:9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简易止水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建筑用的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简易止水环。
背景技术
目前混凝土结构施工中、高层建筑结构中,大部分都有地下室,都要求有防水。大型混凝土水池(例如污水处理池、生物池等)的外墙施工中,也要求要防水。为节约成本, 墙体模板经常用竹胶板或多层板等。在这些模板的支设过程中,为保证模板体系的稳固,均采用对拉螺栓固定模板,同时保证模板内尺寸。因有防水要求,模板拆除后,螺栓是浇筑到混凝土里面不能抽出,这样尽量保证不沿螺杆往外渗水,为了使水不向外渗水,一般情况是在螺杆中间焊一个小止水片,焊钢制止水片,由于工作量大,工人也经常达不到满焊,会引起水池漏水的现象。地下室外墙及水池外墙光面螺栓杆的止水环的常规做法是,用一个5cmX5cm方形钢片,钢片厚度为1.5mm-2mm,在钢片中间用冲床冲一个小孔,孔的直径比螺栓大1 mm,这样在工厂里加工好铁片,在施工现场将小钢片放在螺栓杆中间,用电焊沿钢片焊接到螺栓杆上。在施工现场,通常要求工期紧,数量又较大,特别是水工构筑物,工人长期手工焊, 很难保证止水环每个都能满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防水、止水,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节约人工的新型简易止水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简易止水环,包括中间设有圆孔的环形垫片,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形垫片一侧的与圆孔同轴的加大接触环,所述加大接触环的内径与所述圆孔的直径相等。所述加大接触环为圆管状。所述加大接触环的外径小于环形垫片的外径。所述环形垫片上圆孔的直径与螺栓杆的直径相适配。所述止水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采用上述技术问题取得的技术进步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垫片和加大接触环遇水膨胀,可与螺栓杆和墙壁机密接触,更加有效的阻止了水池中水沿螺栓杆向外渗透,进而保证了建筑物的耐久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节约了人工资源,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且成本低廉、性价比高,节约了生产成本,便于大范围使用和推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0014]其中,1、环形垫片,2、圆孔,3、加大接触环,4、螺栓杆。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和图2所示可知,新型简易止水环,包括中间设有圆孔2的环形垫片1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形垫片1 一侧的与圆孔2同轴的加大接触环3,所述加大接触环3的内径与所述圆孔2的直径相等,所述加大接触环3为圆管状,所述加大接触环3的外径小于环形垫片 1的外径;所述止水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非常简便,根据所用螺栓杆4规格的不同,制作出各种适用于不同规格的螺栓杆4的新型简易止水环,在使用时,在螺栓杆4上装上与其相适应的止水环,安装完成。因为橡胶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所以,当螺栓杆4的四周有水渗出的话,其上的新型简易止水环会吸收水分,进而令止水环膨胀变大。这样,此止水环与螺栓杆4之间紧密接触,有效防止了水分沿着螺栓杆4渗出。重要的是,在此止水环上还设有增大止水环与螺栓杆4接触面积的加大接触环3,加大接触环3与止水环中部的圆孔2同轴,且其内径与止水环上圆孔的直径相等,其外径通常小于环形垫片1的外径,加大接触环3的外壁与混凝土接触。加大接触环3的材料与止水环环形垫片1的材料相同,都具有遇水膨胀的特性,这样当有水渗出时,加大接触环3会起到与环形垫片1相同的作用,而且还增大了可阻挡水渗出的接触面积,更加有效的阻止了水分沿螺栓杆4渗出,保证了建筑物的稳固性。同时,该新型止水环的成本低廉,便于大范围使用,性价比高。本实用新型中的加大接触环3为圆管状,也可以为锥台状,只要能加大止水环与螺栓杆4的接触面积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简易止水环,包括中间设有圆孔(2)的环形垫片(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环形垫片(1) 一侧的与圆孔(2)同轴的加大接触环(3),所述加大接触环(3)的内径与所述圆孔(2)的内径相等。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简易止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大接触环(3)为圆管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简易止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大接触环(3)的外径小于环形垫片(1)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简易止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垫片(1)上圆孔的直径与螺栓杆的直径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简易止水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简易止水环,属于技术工程领域。该新型简易止水环中间设有圆孔的环形垫片,还包括设于环形垫片一侧的与圆孔同轴的加大接触环,加大接触环的内径与圆孔的直径相等;本实用新型的环形垫片和加大接触环遇水膨胀,可与螺栓杆和墙壁机密接触,更加有效的阻止了水池中水沿螺栓杆向外渗透,进而保证了建筑物的耐久性;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性价比高,便于大范围使用和推广。
文档编号E04G17/065GK202299433SQ20112045092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刘连硕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