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止水翼环的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6066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止水翼环的地漏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漏,尤其是一种具有止水功能的地漏。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采用的地漏不具有止水功能,安装工艺落后。浇筑混凝土时,安装工需要预留洞口,待具备安装条件时,再安装管道。管道安装完成后,多工种合作进行二次浇筑排水口周围的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密实性差,达不到一次浇筑的效果。房屋中的卫生间、厨房等地面有管道口积水的地方,都会有水渗漏,因此还要做一次防水,其防水效果差的原因与材料以及安装工艺有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水、环保、整体性佳、便于安装的带有止水翼环的地漏。
本实用新型包括地漏体、封碗和地漏盖,封碗的碗底与地漏盖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地漏体带有一贯穿其底部的出水管,一部分出水管露在地漏体下端,另一部分出水管向上延伸到地漏体中,出水管的上端位于封碗内,在地漏体的外侧面上设置至少一圈环绕地漏体且水平向外伸出的止水翼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止水翼环达到了防水目的,而且便于施工人员在打混凝土前将管件预埋浇筑一次到位,安装简便,不要预留任何洞口,提高了混凝土楼层面的整体性,克服了在卫生间管道安装后还需要做一次防水这种旧工艺的缺陷,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一厚度小于所述止水翼环厚度且表面粗糙的金属止水环,金属止水环嵌在止水翼环之中,金属止水环从止水翼环的外侧面水平向外伸出,与所述止水翼环共同形成台阶状。
金属止水环不仅起到加固止水翼环的作用,而且进一步增强了止水效果,同时金属止水环粗糙的表面使其自身与混凝土更加牢固的结合在一起,增强了整个地漏的定位性能。
在所述露在地漏体下端的出水管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环绕出水管且水平向外伸出的下止水翼环。
出水管上设置的下止水翼环与地漏体上设置的止水翼环两道环进一步增强了止水效果。
一厚度小于下止水翼环厚度且表面粗糙的下金属止水环嵌在下止水翼环之中,下金属止水环从下止水翼环的外侧面水平向外伸出,与下止水翼环共同形成台阶状。
下金属止水环仍起到加固止水翼环,增强定位性能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中1.地漏体;2.封碗;3.地漏盖;4.出水管;5.止水翼环;6.金属止水环;7.下止水翼环;8.下金属止水环。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带有止水翼环的地漏包括地漏体1,封碗2和地漏盖3,封碗2的碗底与地漏盖3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
地漏体1带有一贯穿其底部的出水管4,一部分出水管4露在地漏体下端,另一部分出水管向上延伸到地漏体1中,出水管的上端位于封碗2内。地漏体的底面沿着水平方向向外伸展,在地漏体的外侧面上形成一圈环绕地漏体的止水翼环5。一个金属止水环6嵌在止水翼环5之中,其厚度小于止水翼环5的厚度且金属止水环6的表面是粗糙的,金属止水环6从止水翼环5的侧面水平向外伸出,与止水翼环5共同形成台阶状。
露在地漏体1下端的一部分出水管4外侧面设置有至少一圈环绕出水管4且水平向外伸出的下止水翼环7。一个厚度小于下止水翼环7厚度且表面粗糙的下金属止水环8嵌在下止水翼环7之中,下金属止水环8从下止水翼环7的侧面水平向外伸出,与下止水翼环7共同形成台阶状。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止水翼环的地漏,包括地漏体、封碗和地漏盖,封碗的碗底与地漏盖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地漏体带有一贯穿其底部的出水管,一部分出水管露在地漏体下端,另一部分出水管向上延伸到地漏体中,出水管的上端位于封碗内,其特征在于在地漏体的外侧面上设置至少一圈环绕地漏体且水平向外伸出的止水翼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止水翼环的地漏,其特征在于一厚度小于止水翼环厚度且表面粗糙的金属止水环嵌在止水翼环之中,金属止水环从止水翼环的外侧面水平向外伸出,与止水翼环共同形成台阶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止水翼环的地漏,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露在地漏体下端的出水管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一圈环绕出水管且水平向外伸出的下止水翼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止水翼环的地漏,其特征在于一厚度小于下止水翼环厚度且表面粗糙的下金属止水环嵌在下止水翼环之中,下金属止水环从下止水翼环的外侧面水平向外伸出,与下止水翼环共同形成台阶状。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止水翼环的地漏,包括地漏体、封碗和地漏盖。地漏体带有一贯穿其底部的出水管,一部分出水管露在地漏体下端,另一部分出水管向上延伸到地漏体中,出水管的上端位于封碗内,地漏体的外侧面上设置至少一圈环绕地漏体且水平向外伸出的止水翼环,在所述露在地漏体下端的出水管外侧面上也设置有至少一圈环绕出水管且水平向外伸出的下止水翼环,厚度小于止水翼环厚度且表面粗糙的金属止水环嵌在止水翼环之中,金属止水环从止水翼环的外侧面水平向外伸出,与止水翼环共同形成台阶状。
文档编号E03C1/282GK2883512SQ200620072400
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7日
发明者胡柏阳 申请人:胡柏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