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822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隔墙板生产设备,均是采用横式结构,机器笨重,成品率低,大量的投入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弊病多,限制了生产发展,生产效率低下,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浇灌的过程中,由于每块隔墙板之间是相对平行的位置,因此会出现浇筑不均勻的情况,尤其是隔墙板端部采用梯形的形状,有突出的棱角,在浇灌过程中也会造成损耗,在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损坏,产品浇注的成功率低,使用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车体整体采用卧式的结构,车一侧设有固定板,另一侧设有活动板,中间设有隔离板和模板,该机器不但体积小、投入少、成本低、效率高,而且采用卧式的独特设计,以克服传统机器笨重,造价很高,弊病多,限制生产发展,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一侧设有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一侧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横梁上设有隔离板和模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内侧设置有模板,所述门板通过铰链与底盘连接,所述横梁上模板与所述门板内侧模板呈垂直排列,所述模板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槽,表面设有凸起,在凸起面两侧设有分离线,所述模板固定在相邻的隔离板之间。所述模具表面设置有弧形的凸起。所述门板上对称设置有空洞,所述空洞分别穿透门板和门板上固定的模板,沿模板的排列形式纵向排列。所述隔离板设置有10个。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该机器采用卧式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不但占地面积小,而且操作简单,效果立竿见影,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具门板打开时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模板截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设有空洞的隔墙板模具结构示意图。图中[0016]1、底盘;2、铰链;3、横梁;4、固定板;5、活动板;6、隔离板;7、模板;8、分离线;9、弧形凸起;10、液压装置;11、定位槽;12、门板;13、空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制作方式为首先如图1、图2所示制作底盘1,在底盘1上焊接上横梁3,为了增强横梁3的坚固性,可以使用“工”字型的钢轨制作,在横梁3—端焊接上固定板4,所述固定板4规格与隔离板6的规格相同,然后制作门板12,所述门板12的高度与固定板4的高度相同,长度与车体的长度相同,在门板12的内侧,也就是靠近隔离板6的一侧固定上模板7,安装每个模板7的间距为隔离板6的厚度,在门板12的下端安装上铰链2,使其与底盘1能相对转动。两侧的门板12可以都采用铰链2连接,也可以一端固定在底盘1上,另一端采用铰链2连接。下一部制作隔离板6,隔离板6可以焊接成中空的铁板,使用时相邻的隔离板6能紧紧的卡住模板7,隔离板6共焊接10个,也可以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而定。如图3所示制作模板7,模板7采用铝合金材质,提前定做加工,模板7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槽11,沿凸起面两侧设有分离线8,分离线8能从两侧固定住硅酸钙板,中间形成空间灌注混凝土,模板7两侧为定位槽11,在模板7的中部呈圆弧状的弧形凸起9,其作用在于能有效的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解决了梯形凸起有棱角,造成成品率低的问题,最后制作活动板5,活动板5的规格与隔离板6相同,其形状也与其一致,区别在于活动板5的材料相对比较结实,采用比较粗的钢板进行焊制,同时在所述活动板5—侧设有液压装置10。其作用在于,把隔离板6和模板7铺设完成后,使用液压装置10推动活动板5进行压紧,当浇灌完成后,使用液压装置10移开活动板5进行放松,取出隔墙板。在使用时首先在横梁3上依次先铺设模板7再铺设隔离板6,以此往复的进行连续安装,安装完成后,合上两侧的门板12,把门板12两侧固定在固定板4和活动板5上,同时使门板12上固定的模板7也夹在相邻的隔离板6之间,所述横梁上模板7与所述门板内侧模板7呈垂直排列,形成空腔,将硅酸钙板插入空腔中分离线8与隔离板6形成的夹缝中,使硅酸钙板固定在分离线8与隔离板6形成的夹缝中,最后使用液压装置10将上述活动板5和隔离板6夹紧,使其紧紧的相互靠拢,并精确的固定住模板7。将搅拌好的混凝土从上部移到设备上方,进行混凝土混合料浇筑,由于本设备是采用卧式的结构,利用重力的原理,能够使隔墙板的每个部位均勻的浇筑上混凝土混合料,产品的成功率非常高,质量也优于平式的机器,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最后拆卸形成隔墙板。如图4所示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还可以在两个门板12上钻上空洞13,所述空洞13分别穿透门板12和门板上固定的模板7,分别与对面的门板对称设置,沿模板7的排列形式纵向排列,形成多排的空洞13,其他的结构与图1、图2完全相同,在使用时,合上门板12在对称的空洞13之间穿上塑料管,然后进行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养生,成型后抽出塑料管,拆卸隔离板7和模板7,使浇筑成型的隔墙板中部形成多个空腔,提高了隔墙板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包括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一侧设有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一侧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横梁上设有隔离板和模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内侧设置有模板,所述门板通过铰链与底盘连接,所述横梁上模板与所述门板内侧模板呈垂直排列,所述模板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槽,表面设有凸起,在凸起面两侧设有分离线,所述模板固定在相邻的隔离板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表面设置有弧形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板上对称设置有空洞,所述空洞分别穿透门板和门板上固定的模板,沿模板的排列形式纵向排列。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设置有10个。
专利摘要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一种卧式多功能隔墙板模具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横梁,所述横梁一侧设有固定板,另一侧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一侧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横梁上设有隔离板和模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设置有门板,所述门板内侧设置有模板,所述门板通过铰链与底盘连接,所述横梁上模板与所述门板内侧模板呈垂直排列,所述模板左右两侧设有定位槽,表面设有凸起,在凸起面两侧设有分离线,所述模板固定在相邻的隔离板之间。所述模具表面设置有弧形的凸起。所述门板上对称设置有空洞,所述空洞分别穿透门板和门板上固定的模板,沿模板的排列形式纵向排列。所述隔离板设置有10个。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该机器采用卧式的结构,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大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自动化程度。不但占地面积小,而且操作简单,效果立竿见影,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文档编号B28B7/16GK202318545SQ2011204503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5日
发明者徐强 申请人:徐强, 詹昭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