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加热地板和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4824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电加热地板和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供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加热地板和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供暖系统中采用的电加热地板基本为单板,并且使用家用高电压工作,在这种单板组成的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内部,单板板块全部由等同于家用电压值的电源供应进行工作。
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这种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中各块地板之间依靠导电元件连接,这样就使得人体踩踏的整个自发热地板供暖系统具有无数个导电元件连接点,每个导电元件的连接端头的电压值等同于家用电压值,远远超过人体的安全电压值。每个发热地板供暖单元具有非常多的超过人体安全电压值连接点,而且这种高电压发热地板的工作电源都是采用远高于人体安全电压的家用电压源,即人体踩踏下的每块发热地板的内部的电压为超过人体安全电压的家用高电压源,即人体踩踏在远高于安全电压的地板工作面上,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提出的一种电加热地板和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能够彻底解决现有自发热地板技术的局限性和安全性。本发明主要思想在于提供一种人体踩踏下低电压工作的电加热地板和由这些电加热地板组成的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通过串联分担电压的方式形成单位低电压工作发热地板串联组,再将若干具有上述特征的串联组并联接入家用电压源构成整体安全电压导电发热地板工作面,使人体踩踏下的发热地板中为接近甚至低于人体安全电压,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建筑施工和房屋装修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地板,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装饰层、上基板层、导电发热层、下基板层和平衡层。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电发热层由导电碳纤维纸或导电发热电缆线构成。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电发热层是将印刷成网格状的导电碳墨条和电极片热压密封在两片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布中制成,网格电路格内空白处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电磁片的通孔。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导电发热层小于所述上基板层和下基板层,所述下基板层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大小等于导电发热板的大小,使导电发热层置于下基板层的凹槽内,下基板层的边缘具有空白基板,所述空白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导电发热层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地板组,串联单位数量的电加热地板单板形成串联分压单元组;
再将若干串联分压单元组并联形成;其中,所述的电加热地板单板的导电发热层至少有两个电极条;所述电极条与所述电加热地板的短边或长边平行设置;相邻电加热地板单板的电极条通过导线相连接。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家用电源端、主电源线和电加热地板组,所述外接家用电源端通过主电源线与电加热地板组相连接,其中所述电加热地板组通过串联单位数量的电加热地板单板形成串联分压单元组,再将若干串联分压单元组并联形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位于电加热地板前端。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位于电加热地板前端。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电加热地板沿地板长边平行的纵向方向形成串联组,沿电加热地板长边纵向方向为法向排成一排电加热地板纵向组为一列,每组呈奇数排列时,主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分列于电加热地板单元的两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沿电加热地板长边纵向方向为法向排成一排电加热地板纵向组为一列,当电加热地板串联组每组呈偶数排列时,主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处于电加热地板单元的一端。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采用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单位数量的电加热地板串联构成一组串联工作单元,再由若干的串联组并联形成电加热地板组,将该电加热地板组接入主电源线形成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这样能够使主电源线的家用电压源提供的高于人体的电压分成若干份,每片单片电加热地板两端及中间通过电压为接近甚至低于人体安全电压,人体直接踩踏下的地板通过电压为接近甚至低于36伏电压,实现了自发热地板用电的最大安全。由于分担远远高于人体安全电压的正常家用地板电压源,减少高电压源的连接点,使人体踩踏下的导电发热地板块电压为人体可接受的安全电压,再经过密封导电连接多重保护,实现导电发热地板用电的最大安全。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图I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电加热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电加热地板的横截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电加热地板的第一种导电发热层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一种导电发热层单板连接时的电极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电加热地板的第二种导电发热层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第二种导电发热层单板连接时的电极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电加热地板供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电加热地板供暖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电加热地板供暖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如图I所示,为电加热地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该电加热地板的横截面示意图,由上至下依此包括装饰面层I、上基板层2、导电发热层3、下基板层4和平衡层5,通过粘合压制制成电加热地板的单板。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导电发热层3小于上基板层I和下基板层2,下基板层2具有一凹槽,凹槽大小等同于导电发热层的大小,使导电发热层置于下基板凹槽内,下基板的边缘具有空白基板,且设置有导电发热层的下基板的边缘面与导电发热层表面处于同
一平面。导电加热层3至少有两个电极条,所述的电极条与电磁板及地板短边平行设置时,即表示每片发热地板内置的发热电磁板具有至少一组工作组,当发热地板内置的发热电磁板内设置多个电极,表示每片发热地板内置发热电磁板由多个小工作单元串联,当施工时将发热地板锯开后也可连接内部小工作单元工作。如图3或图5所示,导电发热层3具体是由两片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布将印刷成网格状的导电碳墨条9及电极片6、7或22、23热压密封其中制成,其中图3中,电极片6和7与地板单板的短边平行,图5中电极片22和23与地板单板的长边平行,网格电路格内空白处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电磁片的通孔8,使电磁板与上下基板通过粘结剂粘合时,粘结剂可以透过通孔时上下基板粘合更加牢固。导电碳墨的电路也可以实施非网格状的满版印刷及条格印刷。根据本发明的技术要求,本发明技术中的单板发热地板中内置的发热层也可选用其他导电发热材料,如导电碳纤维纸、导电发热电缆线等导电发热材料构成。图4展示了具有与短边平行电极的如图3所示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电加热地板单板串联组内两板的连接情况,两块发热地板的相对短边连接后,具有一条电极导线T将电极条6和7密封连接。图6展示了具有与长边平行电极的如图5所示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电加热地板单板串联组内两板的连接情况,两块电加热地板的相对短边连接后,具有一条电极导线T将一块电加热地板的第一长边的电极22与另一块电加热地板的第二长边的电极23连接达到单板发热层串联工作的效果。如图4与图6所述的电极连接的电极连接导线可以采用外置导线连接,所述的导线T由两部分组成。所述的导线T 一部分是有一条一端具有插件特征的导线,导线的另一端与电加热地板的电极片的一端相连接;另一部分是一条一端具有插槽特征的导线,导线的另一端与电加热地板的另外一条电极的相对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两部分的插件和插槽可以通过外力作用密封防水结合内部形成连通电路从而形成所述电加热地板串联组板块连接导线T。如图4与图6所述本发明的串联组内电极连接导线T也可以为导电连接件加工设置于发热地板的边缘,所述的T由两部分导电连接元件构成,两部分元件同样具有插槽与插件的特征,在制作发热地板时,将地板的相对边缘通过加工成为具有与导电连接元件相类似形状的元件槽。然后将具有插槽的导电元件设置于元件槽内,元件的一端具有插槽特性,另一端与一条电极片相连接;然后以上述程序将具有插件特征的连件元件置于导电发 热地板的另一端与另一条电极片连接。将一块具有上述特征的发热地板与另一块相互拼接后插槽和插件元件也完成连接构成密封连接电极导线部分T。上述电加热地板单板具有地板的特征,通常为四周边缘具有地板连接锁扣的具有现有地板特征的完整地板块,也可以为锯开的半块地板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宗旨为通过串联分压构成单元分担高电压工作组,再由若干数量的串联组并联,在发热地板技术中凡通过串联分压的方式解决低电压工作的自发热地板及串并联低电压连接自发热地板供暖系统均覆盖在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单位数量的导电发热地板串联分担家用高于人体电压的电压源,使人体踩踏下的每块自发热地板分担的电压源远远低于人体的安全电压。由具有上述技术特征的发热地板串联组相互并联组成整体导电发热地板供暖系统。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中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家用电压输入端、主导线(H、L)和电加热地板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温控器和开关控制器,位于电加热地板组的前端。图8所示为本发明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的一种实施例,若干单位数量的电加热地板串联形成工作组,再将各工作组并联接入主导线,当电加热地板沿地板长边平行的纵向方向形成串联组,每组呈奇数排时,主导线的火线和零线分列于导电发热地板单元两端。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的另一种实施例,当电加热地板串联组每组呈偶数排时,主导线的火线和零线处于导电发热地板单元的一端。通过上述供热系统的设计,将电加热地板单位数量串联构成一组串联工作单元,即将主导线的家用电压源的高于人体安全电压分担成若干份,每片单片发热地板两端及中间通过电压为接近甚至低于人体安全电压,由若干的串联组并联接入主导线形成本发明所述的低电压导电发热地板系统,人体直接踩踏下的地板通过电压为接近甚至低于36伏电压,实现了自发热地板用电的最大安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
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次包括装饰层、上基板层、导电发热层、下基板层和平衡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发热层由导电碳纤维纸或导电发热电缆线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发热层是将印刷成网格状的导电碳墨条和电极片热压密封在两片涂覆有环氧树脂的玻璃纤维布中制成,网格状导电碳墨条内空白处具有至少一个贯穿导电发热层的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加热地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发热层小于所述上基板层和下基板层; 所述下基板层具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大小等于导电发热板的大小,使导电发热层置于下基板层的凹槽内; 下基板层的边缘具有空白基板,所述空白基板的表面与所述导电发热层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
5.一种电加热地板组,其特征在于, 串联单位数量的电加热地板单板形成串联分压单元组; 再将若干串联分压单元组并联形成; 其中,所述的电加热地板单板的导电发热层至少有两个电极条; 所述电极条与所述电加热地板的短边或长边平行设置; 相邻电加热地板单板的电极条通过导线相连接。
6.一种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接家用电源端、主电源线和电加热地板组,所述外接家用电源端通过主电源线与电加热地板组相连接,其中 所述电加热地板组通过串联单位数量的电加热地板单板形成串联分压单元组,再将若干串联分压单元组并联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位于电加热地板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开关控制器,所述开关控制器位于电加热地板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电加热地板沿地板长边平行的纵向方向形成串联组,沿电加热地板长边纵向方向为法向排成一排电加热地板纵向组为一列,每组呈奇数排列时,主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分列于电加热地板单元的两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沿电加热地板长边纵向方向为法向排成一排电加热地板纵向组为一列,当电加热地板串联组每组呈偶数排列时,主电源线的火线和零线处于电加热地板单元的一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加热地板和电加热地板供热系统,该系统包括外接家用电源端、主电源线和电加热地板组,外接家用电源端通过主电源线与电加热地板组相连接,其中电加热地板组通过串联单位数量的电加热地板单板形成串联分压单元组,再将若干串联分压单元组并联形成。本发明能够有效使人体踩踏下的发热地板中为接近甚至低于人体安全电压,能够最大限度保证生命和财产安全,在建筑施工和房屋装修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文档编号E04F15/02GK102679437SQ20121017873
公开日2012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
发明者周心怡, 唐晓伟, 王友东, 陈明星 申请人:周心怡, 唐建良, 陈明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