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中的铸钢件发热保温冒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378阅读:18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造中的铸钢件发热保温冒口的制作方法
铸造中的铸钢件发热保温冒口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在铸钢件的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补缩技术。
背景技术
在铸钢件的生产中,铸件的缩松、缩孔、夹渣等缺陷是制约铸钢件生产的一大难题,他直接影响到铸钢件的内在质量和工艺出品率,而工艺出品率是影响铸件成本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补缩技术是直接影响铸件工艺出品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铸钢件在凝固过程中存在液态收缩与固态收缩,为了保证铸钢件获得致密的组织,在铸钢件的生产过程中,保证补缩通道畅通,确保铸件凝固过程中足够的钢水补充是铸钢工艺必须的措施,采用冒口补缩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一种形式。它需要为铸件凝固过程提供足够的钢水,保证铸件完全凝固后获得致密组织,从而获得性能良好的铸件。
传统的铸钢件冒口补缩技术是采用普通砂型冒口,它是直接用模具成型,没有其它保温材料。冒口在补缩过程中自身也由外向内的凝固过程,所以实际的有效补缩钢水占冒口总容积的比例很小,约为6 —14%。为了获得致密的铸件组织,传统的铸钢工艺必须采用较大的冒口来满足铸件的补缩,在一些热节部位,有时无法设置冒口,会存在缩孔或缩松缺陷,影响铸件内在质量。
采用传统冒口,铸钢件的工艺出品率普遍较低。以兰州某厂1030810吊环座、 1030805钩身、L91291005曲轴为例,不计算算浇注系统,三种产品的平均出品率仅为 48. 6%,而通常的铸件出品率也只为50% — 70%。因此研发一种新型发热保温冒口势在必行。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钢件使用的发热保温补缩冒口系列,以提高铸造技术中的工艺出品率问题。它除具有传统冒口的排渣、排气、补缩等作用外,主要是延长冒口内钢水的凝固时间,增加钢水补缩量,提高出品率。
发热保温冒口是由发热剂、保温剂和粘合剂等材料制成。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发热剂等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使冒口内的金属液持续发热,使金属液温度提高,从而延长凝固时间,提高补缩效果,故称发热保温冒口。
铸钢件发热保温冒口,其特征是采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铝59.5±5、漂珠 26±2、酚醛树脂5±0. 5、氧化铁皮4±0. 5、磷酸I. 5. ±0. I。
优先推荐的各组分重量比为
铝59. 5、漂珠26、酚醛树脂5、氧化铁皮4、磷酸I. 5。
由于该冒口套的材料具有发热、保温的功效,所以冒口内钢水的凝固时间远大于铸件凝固时间,有效钢水的比例就大大增加,约为75%,这样冒口的容积尺寸就可减少,节约钢水,再配套保温发热覆盖剂和易切割片,铸件工艺出品率可提高到75%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配方I :铸钢件发热保温冒口,采用下述重量(公斤)的原料制成铝64. 5、漂珠24、 酚醛树脂5. 5、氧化铁皮4. 5、磷酸I. 6。
配方2 :铸钢件发热保温冒口,采用下述重量(公斤)的原料制成铝54. 5、漂珠28、 酚醛树脂4. 5、氧化铁皮3. 5、磷酸I. 4。
配方3 :铸钢件发热保温冒口,采用下述重量(公斤)的原料制成铝59. 5、漂珠26、 酚醛树脂5、氧化铁皮4、磷酸I. 5。
I、发热原理发热保温冒口套是用保温材料、发热材料制作。当冒口中钢水温度超1500° C时,冒口中的材料铝都被激烈氧化而释放大量的热量,其化学反应的生成物温度可达3000° C以上,保证冒口中的金属液被持续加热,延长了冒口中金属液的凝固时间, 从而达到持续补缩的效果。
2、发热保温冒口套的工艺流程原料一预混一搅拌一成型一烘干一检验一包装入库。
本发明冒口化学成分检验结果表明,冒口中各点的化学成分与钢水的原始成分相比,碳增加O. 01-0. 02%,有害元素硫、磷几乎没有增加,对于碳钢和大部分合金钢不会影响其质量。
通过应用新型发热保温冒口套与传统的砂型冒口相比,主要有以下优点。
兰州某厂1030810吊环座、1030805钩身
L9291005曲轴、两种冒口试用结果对比
权利要求
1.铸钢件铸造中的发热保温补缩冒口,其特征是采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铝59. 5±5、漂珠26±2、酌·醒树脂5±0· 5、氧化铁皮4±0· 5、憐酸1.5. +0. I。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铸钢件铸造中的发热保温补缩冒口,其特征是采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铝59. 5、漂珠26、酚醛树脂5、氧化铁皮4、磷酸I. 5。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金属铸造技术领域中铸钢件铸造中的发热保温补缩冒口,其是采用下述重量比的原料制成铝59.5±5、漂珠26±2、酚醛树脂5±0.5、氧化铁皮4±0.5、磷酸1.5.±0.1。由于该冒口套的材料具有发热、保温的功效,所以冒口内钢水的凝固时间远大于铸件被补给的时间,有效钢水的比例就大大增加,约为75%,这样冒口的容积尺寸就可减少,节约钢水,再配套保温发热覆盖剂和易切割片,铸件工艺出品率可提高到75%以上。
文档编号C04B35/66GK102974764SQ20121048960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6日
发明者张新平 申请人:张新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