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漏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419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漏斗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漏斗装置。
背景技术
专用汽车作为一种往返市区与野外工地的运输车辆,对其产品功能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完善,在行使其城市建设功能的同时,对其清洁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搅拌车在卸料槽卸料之后,因混泥土较浓稠,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残余料遗留在长卸料槽内,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颠簸或爬坡时,残余料易滴落在道路上,尤其是滴落在城市道路上不易清除,不仅影响城市美观,而且给环卫部门的管理工作及环卫工人的清除工作造成极大地不便。因此,如何解决搅拌车在卸料槽卸料之后的残余料在道路上的滴落问题,使车辆能清洁的行驶在市区与工地道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漏斗装置,以解决搅拌车在卸料槽卸料之后的残余料在道路上的滴落问题,使车辆能清洁的行驶在市区与工地道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漏斗装置,包括:用于设置于搅拌车上的支撑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落料筒,所述落料筒为用于接收并盛装落料的筒形结构。优选地,在上述防漏斗装置中,所述落料筒包括:两块刀型侧板;对应所述刀型侧板的刀边形状折弯成型的矩形板,所述刀型侧板和所述矩形板固定连接;落料筒把手,所述落料筒把手安装于所述矩形板倾倒落料一侧的相对侧的外面。优选地,在上述防漏斗装置中,所述连接装置为使所述落料筒可相对所述支撑装置翻转的连接结构。优选地,在上述防漏斗装置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焊接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第一轴套;焊接于所述落料筒底部外表面的第二轴套;翻转轴,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通过所述翻转轴串联在一起,且令所述落料筒重心落于所述支撑装置上。优选地,在上述防漏斗装置中,所述第一轴套和所述第二轴套分别为两个,并且互相间隔着串联连接。优选地,在上述防漏斗装置中,还包括将所述落料筒固定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固定装置。优选地,在上述防漏斗装置中,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焊接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第三轴套,其轴线处于所述翻转轴与所述搅拌车之间;把手,所述把手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轴套,另一端可固定于所述落料筒一刀型侧板的卡槽处,所述卡槽所在的竖直平面位于所述第三轴套与所述翻转轴之间。优选地,在上述防漏斗装置中,所述卡槽为半圆形。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包括落料筒、支撑装置和将两者连接起来的连接装置。工作时,支撑装置连接于搅拌车上,落料筒放置于支撑装置上,接收并盛装落料。当此防漏斗装置用于接收搅拌车的长卸料槽的落料时,可以解决搅拌车在卸料槽卸料之后的残余料在道路上的滴落问题,使车辆能清洁的行驶在市区与工地道路。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与辅助爬梯的连接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斗装置,以解决搅拌车在卸料槽卸料之后的残余料在道路上的滴落问题,使车辆能清洁的行驶在市区与工地道路。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的俯视图及与辅助爬梯的连接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落料筒3。其中,落料筒3为用于接收并盛装落料的筒形结构,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落料筒3并将其设置于搅拌车上,落料筒3通过连接装置4设置于支撑装置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工作时,落料筒3置于支撑装置上,接收并盛装落料。当将此防漏斗装置的支撑装置与搅拌车的辅助爬梯连接时,可用于接收搅拌车的长卸料槽的残余落料,以解决搅拌车在卸料槽卸料之后的残余落料在道路上的滴落问题,使车辆能清洁的行驶在市区与工地道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支撑装置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在本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由两根第一支撑杆11和两根第二支撑杆12组成,且均采用矩形管结构,两根第一支撑杆11并列平行的焊接于辅助爬梯踏板的一侧用于固定,第二支撑杆12垂直于第一支撑杆11并与第一支撑杆11水平对接满焊,同时第二支撑杆12的一端固定焊接于保险杠的支撑筋板上,从而,由第一支撑杆11和第二支撑杆12组成了防漏斗基本的支撑框架。在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中,落料筒3为用于接收并盛装落料的筒形结构。该筒形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容易实现的,如图1和图2所示,落料筒3为由两块刀型侧板和一块对应刀型侧板的刀边形状折弯成型的矩形板固定拼接起来形成的筒形结构。此种结构中,刀型侧板的刀型设计的目的是方便倾倒落料,而且该筒形结构的其他三面由一块矩形板折弯成型,不仅成本低廉,而且制造工艺简单。此外,矩形板倾倒落料一侧的相对侧的外表面安装有落料筒把手,以方便工作人员的操作。但是落料筒3的结构形状等可以有多种选择,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定。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连接装置4为使落料筒3可相对支撑装置翻转的铰接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通过铰接结构将落料筒3与支撑装置连接起来是容易实现的,例如,连接装置4包括焊接于支撑装置上的第一轴套42,和焊接于落料筒3底部外表面的第二轴套43,以及翻转轴41。其中,第一轴套42和第二轴套43通过翻转轴41串联在一起,从而使得落料筒3可以绕翻转轴41自由翻转,便于卸料;此外,第一轴套42、第二轴套43和翻转轴41相对于落料筒3的位置要接近其外侧,以便令落料筒3的重心落于支撑装置上,从而落料筒3可以稳定的放置于支撑装置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套42和第二轴套43分别为两个,并且互相间隔着串联连接。但是对于第一轴套42和第二轴套43的个数及串联方式,本实用新型不做限定,只要可以使落料筒3实现绕翻转轴41自由翻转且稳定的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技术效果即可。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还包括,将落料筒3固定于支撑装置上的固定装置。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固定装置也存在容易实现的多种可选方案,例如螺栓固定等。在本实施例中,固定装置为一铰接和卡扣相结合的固定方式。其具体实现方案中,固定装置包括第三轴套22和把手21,第三轴套22焊接于支撑装置上,其轴线处于翻转轴41与搅拌车之间,把手21的一端穿过第三轴套22,另一端可固定于落料筒3 —刀型侧板的半圆形卡槽处,该卡槽所在的竖直平面位于第三轴套22与翻转轴41之间。综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的专用车的正常行驶状态为:当专用车行驶于城市道路或工地路况时,固定装置的把手21卡在落料筒3的半圆形卡槽上,从而使落料筒3处于正面向上的接料状态,此状态下落料筒3可以很好的接收车辆颠簸或爬坡时长卸料槽内滴落的余料,较好的维持了城市的道路清洁,符合环境法规。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的专用车的停车需倒料状态为:搬动固定装置的把手21,使其脱离落料筒3的半圆形卡槽,向上掀起把手21,在翻转轴4的作用下可实现轻松的卸除落料筒3内接收的余料,达到方便简洁的倒出余料,倒出后扣上固定装置的把手21,使整个防漏斗装置处于正常的接料状态。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防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设置于搅拌车上的支撑装置; 通过连接装置(4)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落料筒(3),所述落料筒(3)为用于接收并盛装落料的筒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落料筒(3)包括: 两块刀型侧板; 对应所述刀型侧板的刀边形状折弯成型的矩形板,所述刀型侧板和所述矩形板固定连接; 落料筒把手,所述落料筒把手安装于所述矩形板倾倒落料一侧的相对侧的外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为使所述落料筒(3)可相对所述支撑装置翻转的连接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4)包括: 焊接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第一轴套(42); 焊接于所述落料筒(3)底部外表面的第二轴套(43); 翻转轴(41),所述第一轴套(42)和所述第二轴套(43)通过所述翻转轴(41)串联在一起,且令所述落料筒(3)重心落于所述支撑装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套(42)和所述第二轴套(43 )分别为两个,并且互相间隔着串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落料筒(3)固定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固定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 焊接于所述支撑装置上的第三轴套(22),其轴线处于所述翻转轴(41)与所述搅拌车之间; 把手(21),所述把手(21)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三轴套(22),另一端可固定于所述落料筒(3)—刀型侧板的卡槽处,所述卡槽所在的竖直平面位于所述第三轴套(22)与所述翻转轴(4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漏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为半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漏斗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和落料筒,支撑装置用于将落料筒设置于搅拌车上,落料筒为通过连接装置设置于支撑装置上的筒形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漏斗装置工作时,支撑装置连接于搅拌车上,落料筒放置于支撑装置上,接收并盛装落料。当此防漏斗装置用于接收搅拌车的长卸料槽的落料时,可以解决搅拌车在卸料槽卸料之后的残余料在道路上的滴落问题,使车辆能清洁的行驶在市区与工地道路。
文档编号B28C5/42GK202922750SQ2012203534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9日
发明者吕雪军, 裴志军, 马开富, 杨光, 田伟 申请人: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