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力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51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承载力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高承载力支撑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建筑施工中,楼层板底模的支撑体系一般采用在下层楼板上设置塔架、脚手架、木顶撑等构件承受混凝土的自重及施工荷载,如果下层楼板在上述支撑构件设置位置有预留洞口、已引入设备,或操作空间狭小,亦或一般支撑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时,采用以上的普通支撑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如果采用足够大的一般钢管柱做支撑,虽承载力也能够满足要求, 但支撑高度又难以控制,支撑的通用性能及周转性能不强,造成施工成本大幅增加,并且支撑的高度无法调节,安装与拆除均很麻烦,并伴随着极大的安全风险,造成较难解决的施工技术难题,而在核电厂土建施工中,以上施工难题普遍存在。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高[0004]承载力支撑装置,高度可调,使用安全便捷。[000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一种高承载力支撑装置,包括柱身, 其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柱身由四根上、下端均固定矩形钢板的管柱构成,所述矩形钢板上固定调节支座,所述调节支座包括中心固定螺杆的底座,所述螺杆上套接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表面垂直固定手柄,所述螺杆上还套接经螺纹套筒支撑的滑动座;所述螺杆穿过矩形钢板的中心通孔、螺杆上的滑动座固定在矩形钢板上,所述螺纹套筒、滑动座与螺杆组成螺旋副。[0006]这样可通过手柄调整滑动座的位置达到调整支撑装置高度的目的。[0007]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固定直角挡板,便于安装龙骨及模板。[0008]其中,所述管柱固定在矩形钢板的四角,各管柱之间固定缀板,进一步加[0009]固管柱。所述柱身至少有一个,以便根据高度或长度需要进行组装。所述底座通过螺纹套筒固定连杆,所述手柄通过螺纹套筒支撑滑动座。[0010]使用时,只需根据需用的高度选择柱身数量,再微调调节支座,安装上部龙骨等支撑构件,便可快速、安全的完成支撑体系的安装工作。拆除时,旋转调节支座的手柄下调滑动座,拆除上部龙骨等支撑构件,最后拆除高承载力支撑装置即可。[0011]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奇巧,不仅适用于楼板支撑,还适用于临时加固、对有较大侧压力墙体模板的顶撑和空间狭小部位的支撑(如立交桥施工)。其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承载力极强,重量轻巧,弥补现有支撑装置的不足。


[0012]图I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实施例一[0016]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I所示,高承载力支撑装置,包括柱身1,柱身I由四根上、下端均固定矩形钢板2的管柱3构成,在矩形钢板2的中心设有圆孔,并在四周预留圆孔,用于固定调节支座,调节支座包括中心固定螺杆4的底座5,底座5上固定螺杆4,螺杆4上套接螺纹套筒9,螺纹套筒9表面垂直固定手柄6,螺杆4上还套接经螺纹套筒9支撑的滑动座7。螺杆4穿过矩形钢板2的中心通孔、螺杆4上的滑动座7固定在矩形钢板2上。螺纹筒套9、滑动座7与螺杆4组成螺旋副。其中,管柱3固定在矩形钢板2的四角,各管柱之间固定缀板8,进一步加固管柱3。柱身I至少有两个,可根据实际高度或长度需要进行组装。 在底座5上还固定直角挡板10,便于安装龙骨及模板。[0017]使用时,当遇到下层支撑楼板有预留洞口,已引入设备,操作空间狭小或普通支撑承载力不满足要求等情况,支设楼层板底模时,根据楼层间高度计算出所需柱身高度,用 Φ 16螺栓进行柱身I组装,之后在楼板上放置调节支座,施工人员旋转手柄6调整滑动座 7至合适高度位置,安装另一个柱身,调节支座的丝杠穿过柱身下端矩形钢板2中心预留的 Φ 100圆孔,并用四个Φ 16螺栓将滑动座7与柱身下端钢板2连接牢固,然后在柱身之间通过Φ48Χ3. 5脚手钢管及扣件进行拉结加固,用安装底座的方法在柱身上端反向安装调节制作,然后将上支座顶面调至设计标高抄平,安装上端调节支座上两个直角挡板10,最后布置上侧龙骨及模板,形成完整的支撑体系。[0018]实施例二[0019]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不同之处在于不安装直角挡板10,进而不安装上侧龙骨及模板,将支撑装置直接顶撑到上层已达到一定强度的混凝土楼板底面,以满足施工图中特殊的支撑荷载的要求,并能实现其它支撑体系的早拆,进一步加强周转材料的周转效率。[0020]实施例三[002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和二的不同之处在于,安装方向为水平方向,按一定间距布置,对有较大侧压力墙体大模板进行顶撑加固,此结构特别适用于厂房间相邻墙后施工墙体大模板(单边模板)施工时的模板加固。[0022]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ー种高承载カ支撑装置,包括柱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身由四根上、下端均固定矩形钢板的管柱构成,所述矩形钢板上固定调节支座,所述调节支座包括中心固定螺杆的底座,所述螺杆上套接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表面垂直固定手柄,所述螺杆上还套接经螺纹套筒支撑的滑动座;所述螺杆穿过矩形钢板的中心通孔、螺杆上的滑动座固定在矩形钢板上,所述螺纹套筒、滑动座与螺杆组成螺旋副。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承载カ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固定直角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承载カ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柱固定在矩形钢板的四角,各管柱之间固定缀板。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承载カ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身至少有ー个。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高承载カ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通过螺纹套筒固定连杆,所述手柄通过螺纹套筒支撑滑动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承载力支撑装置,属于土木工程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柱身,其特征在于所述柱身由四根上、下端均固定矩形钢板的管柱构成,所述矩形钢板上固定调节支座,所述调节支座包括中心固定螺杆的底座,所述螺杆上套接螺纹套筒,所述螺纹套筒表面垂直固定手柄,所述螺杆上还套接经螺纹套筒支撑的滑动座;所述螺杆穿过矩形钢板的中心通孔、螺杆上的滑动座固定在矩形钢板上,所述螺纹套筒、滑动座与螺杆组成螺旋副。其有益效果是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承载力极强,重量轻巧,弥补现有支撑装置的不足。
文档编号E04G11/48GK202810202SQ20122048870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魏建国, 杨忠勇, 付成朋, 周秋红 申请人: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