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特别是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梁柱节点结构,属于型钢混凝土中梁柱节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钢结构及混凝土结构的双重优点,与钢结构相比较具有节省钢材,增加构件及建筑物的刚度,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减小截面,重量,增大构件的延性等特点,因此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型钢混凝土结构实际施工过程中,对梁柱节点处的钢筋穿插等方面会产生许多问题,从目前国内资料来看,对于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研究多是围绕节点位置的受力情况以及钢筋如何绑扎等问题提出各自的解决办法。但是对于柱梁在节点位置的复杂连接关系如何理顺,以及在节点范围内柱箍筋与柱主筋、柱加劲板的空间布置未给出解决办法。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以理顺柱梁在节点位置的复杂连接关系,并给出在节点范围内箍筋、主筋、辅筋和加劲板的空间布置方案,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为,该结构包括混凝土柱和梁连接结点,所述柱为工字钢柱、十字钢柱或钢筋框架柱;所述梁为工字钢梁或钢筋框架梁,其中钢筋框架梁包括X向钢筋框架梁和Y向钢筋框架梁;工字钢柱与X向钢筋框架梁的连接和钢筋框架柱与工字钢梁的连接均为分段焊接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十字钢柱与X向钢筋框架梁和Y向钢筋框架梁的连接为分段焊接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工字钢柱与Y向钢筋框架梁的连接为贯穿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0005]前述结构中,所述钢筋框架柱、X向钢筋框架梁和Y向钢筋框架梁均包括位于钢筋框架中部的一组主筋和位于主筋周围的一组辅筋;主筋与辅筋经加劲板连接,辅筋与辅筋之间经一组间隔设置的箍筋连接。[0006]前述结构中,所述分段焊接与绕行组合连接结构包括工字钢柱、工字钢梁或十字钢柱,和钢筋框架柱或X向钢筋框架梁;钢筋框架柱或X向钢筋框架梁中间的一列主筋和辅筋分为两段,两段主筋和辅筋分别与工字钢梁或工字钢柱的腹板相对的两翼板平面焊接, 或两段主筋和辅筋分别与十字钢柱相对的两翼板侧边焊接;两段主筋和辅筋的端部设有钢板牛筋;钢筋框架柱或X向钢筋框架梁中其余的主筋从工字钢梁或工字钢柱两侧绕过,钢筋框架柱或X向钢筋框架梁中其余的辅筋从工字钢梁或工字钢柱两侧直接通过。[0007]前述结构中,所述贯穿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包括工字钢柱和Y向钢筋框架梁; 工字钢柱的腹板上设有贯穿孔,Y向钢筋框架梁中间的一列主筋和辅筋分别从工字钢柱的腹板上的贯穿孔穿过;Y向钢筋框架梁中其余的主筋从工字钢柱两侧绕过,Y向钢筋框架梁中其余的辅筋从工字钢柱两侧直接通过。[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立柱采用型钢柱,与型钢柱连接的房梁采用钢筋框架;或立柱采用钢筋框架,与钢筋框架连接的房梁采用型钢梁;钢筋框架与型钢柱或型钢梁的节点采用分段焊接、贯穿和绕行三种连接结构中的任意两种组合结构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理顺了型钢柱梁或钢筋框架柱梁在节点处错综复杂的连接关系,并给出了在节点范围内钢筋框架中箍筋、主筋、辅筋和加劲板的空间布置方案。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减小了施工时间,以及施工复杂程度。具有一定得经济效益。
附图中的标记为1 —工字钢柱,2 —十字钢柱,3 —钢筋框架柱,4 —工字钢梁,5- X向钢筋框架梁,6 - Y向钢筋框架梁,7-主筋,8-辅筋,9-加劲板,10-箍筋,11-腹板,12-翼板,13-钢板牛筋,14-贯穿孔,15-绕行的钢筋,16-贯穿的钢筋,17-切断焊接的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0021]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是根据下述的一种型钢混凝土结构中梁柱节点施工方法所构成的,该方法中的立柱采用型钢柱,与型钢柱连接的房梁采用钢筋框架(见图3、5、7和10); 或立柱采用钢筋框架,与钢筋框架连接的房梁采用工字钢梁4 (见图I);钢筋框架与型钢柱或工字钢梁4的节点采用分段焊接、贯穿和绕行三种连接结构的组合结构进行连接。所述钢筋框架如图I和图2所示,包括位于钢筋框架中部的一组主筋7和位于主筋7周围的一组辅筋8 ;主筋7与辅筋8经加劲板9连接,辅筋8经一组间隔设置的箍筋10连接。所述型钢柱采用工字钢柱I或十字钢柱2。当钢筋框架柱3与工字钢梁4相交时,采用分段焊接和绕行两种结构的组合连接方式;所述分段焊接结构如图1、3、7所示,是将钢筋框架中间的一列主筋7和辅筋8在工字钢的上下翼板12表面处切断,其断点与工字钢腹板11的中心线对齐,采用钢板牛筋13与工字钢的上下翼板12表面焊接;所述绕行结构是其余的主筋 7在工字钢梁4位置按1:6的坡度从工字钢梁4两侧绕过;其余的辅筋8直接从工字钢梁4 两侧通过。当工字钢柱I与X向钢筋框架梁5和Y向钢筋框架梁6相交时,X向钢筋框架梁5与工字钢柱I采用分段焊接和绕行两种结构的组合连接方式;Y向钢筋框架梁6与工字钢柱I采用贯穿和绕行两种结构的组合连接方式;所述贯穿结构如图5所示,是在工字钢柱I的腹板11上钻贯通孔14,将钢筋框架梁中间的一列主筋7和辅筋8从贯通孔14中穿过;贯通孔14的面积不超过贯通孔14所在范围内腹板11面积的20%。当十字钢柱2与X 向钢筋框架梁5和Y向钢筋框架梁6相交时,X向钢筋框架梁5和Y向钢筋框架梁6均采用分段焊接与绕行两种结构的组合连接方式。[0022]按照上述方法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如图I 10所示, 该结构包括混凝土柱和梁连接结点,所述柱为工字钢柱I、十字钢柱2或钢筋框架柱3;所述梁为工字钢梁4或钢筋框架梁,其中钢筋框架梁包括X向钢筋框架梁5和Y向钢筋框架梁6;工字钢柱I与X向钢筋框架梁5的连接和钢筋框架柱3与工字钢梁4的连接均为分段焊接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十字钢柱2与X向钢筋框架梁5和Y向钢筋框架梁6的连接为分段焊接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工字钢柱I与Y向钢筋框架梁6的连接为贯穿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所述钢筋框架柱3、X向钢筋框架梁5和Y向钢筋框架梁6均包括位于钢筋框架中部的一组主筋7和位于主筋7周围的一组辅筋8 ;主筋7与辅筋8经加劲板9连接, 辅筋8与辅筋8之间经一组间隔设置的箍筋10连接。所述分段焊接与绕行组合连接结构包括工字钢柱I、工字钢梁4或十字钢柱2,和钢筋框架柱3或X向钢筋框架梁5 ;钢筋框架柱3或X向钢筋框架梁5中间的一列主筋7和辅筋8分为两段,两段主筋7和辅筋8分别与工字钢梁4或工字钢柱I的腹板11相对的两翼板12平面焊接,或两段主筋7和辅筋8分别与十字钢柱2相对的两翼板12侧边焊接;两段主筋7和辅筋8的端部设有钢板牛筋13 ; 钢筋框架柱3或X向钢筋框架梁5中其余的主筋7从工字钢梁4或工字钢柱I两侧绕过, 钢筋框架柱3或X向钢筋框架梁5中其余的辅筋8从工字钢梁4或工字钢柱I两侧直接通过。所述贯穿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包括工字钢柱I和Y向钢筋框架梁6 ;工字钢柱I的腹板11上设有贯穿孔14,Y向钢筋框架梁6中间的一列主筋7和辅筋8分别从工字钢柱I 的腹板11上的贯穿孔14穿过;Y向钢筋框架梁6中其余的主筋7从工字钢柱I两侧绕过, Y向钢筋框架梁6中其余的辅筋8从工字钢柱I两侧直接通过。
权利要求1.一种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包括混凝土柱和梁连接结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为工字钢柱(I)、十字钢柱(2)或钢筋框架柱(3);所述梁为工字钢梁(4)或钢筋框架梁,其中钢筋框架梁包括X向钢筋框架梁(5)和Y向钢筋框架梁(6);工字钢柱(I)与X向钢筋框架梁(5)的连接和钢筋框架柱(3)与工字钢梁(4)的连接均为分段焊接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 十字钢柱(2)与X向钢筋框架梁(5)和Y向钢筋框架梁(6)的连接为分段焊接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工字钢柱(I)与Y向钢筋框架梁(6)的连接为贯穿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框架柱(3)、X向钢筋框架梁(5)和Y向钢筋框架梁(6)均包括位于钢筋框架中部的一组主筋(7)和位于主筋(7)周围的一组辅筋(8);主筋(7)与辅筋(8)经加劲板(9)连接,辅筋(8)与辅筋(8)之间经一组间隔设置的箍筋(1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段焊接与绕行组合连接结构包括工字钢柱(I)、工字钢梁(4)或十字钢柱(2),和钢筋框架柱(3)或X向钢筋框架梁(5);钢筋框架柱(3)或X向钢筋框架梁(5)中间的一列主筋(7)和辅筋(8)分为两段,两段主筋(7)和辅筋(8)分别与工字钢梁(4)或工字钢柱(I)的腹板(11)相对的两翼板(12)平面焊接,或两段主筋(7)和辅筋(8)分别与十字钢柱(2)相对的两翼板(12)侧边焊接;两段主筋(7)和辅筋(8)的端部设有钢板牛筋(13);钢筋框架柱(3)或X向钢筋框架梁(5)中其余的主筋(7)从工字钢梁(4)或工字钢柱(I)两侧绕过,钢筋框架柱(3)或X向钢筋框架梁(5)中其余的辅筋(8)从工字钢梁(4)或工字钢柱(I)两侧直接通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包括工字钢柱(I)和Y向钢筋框架梁(6);工字钢柱(I)的腹板(11)上设有贯穿孔(14),Y向钢筋框架梁(6)中间的一列主筋(7)和辅筋(8)分别从工字钢柱(I)的腹板(11) 上的贯穿孔(14)穿过;Y向钢筋框架梁(6)中其余的主筋(7)从工字钢柱(I)两侧绕过,Y 向钢筋框架梁(6)中其余的辅筋(8)从工字钢柱(I)两侧直接通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梁柱连接节点的结构,所述柱为工字钢柱、十字钢柱或钢筋框架柱;所述梁为工字钢梁或钢筋框架梁,其中钢筋框架梁包括X向钢筋框架梁和Y向钢筋框架梁;工字钢柱与X向钢筋框架梁的连接和钢筋框架柱与工字钢梁的连接均为分段焊接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十字钢柱与X向钢筋框架梁和Y向钢筋框架梁的连接为分段焊接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工字钢柱与Y向钢筋框架梁的连接为贯穿与绕行的组合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理顺了型钢柱梁或钢筋框架柱梁在节点处错综复杂的连接关系,并给出了在节点范围内钢筋框架中箍筋、主筋、辅筋和加劲板的空间布置方案。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减小了施工时间及施工复杂程度。
文档编号E04B1/58GK202745209SQ20122048850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4日
发明者阎济源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