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拟空间光学环境的新型光学暗室。
背景技术:
光学暗室主要用来模拟空间光学环境,供产品进行杂散光仿真试验。在仿真试验中,由于产品对光线的敏感度很高,所以,其产品的测试精度主要取决于光学暗室总体的消光率。而影响消光率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一、实验室墙壁、地面及设备表面的漫反射光,二、杂散光强度,三、内部所选用的消光材料,四、光学暗室各墙面开孔处的消光处理方式,五、内部配套设备的表面处理方式,六、所用消光材料的总铺设表面积。一般的光学暗室所采用的消光方式是在光学暗室内部铺设消光幕布的方式,但这种设计方式有它的不足之处。首先,当光学暗室的尺寸一定时,其所用的消光材料的总铺设表面积也就一定,其所能达到的消光率很难再得到提高;其次,其内部墙壁一些开口处和门口位置未做到很好的消光处理,导致外部光线从这些孔洞进入到实验室,极大的恶化了光学暗室的消光性能。这样设计的光学暗室其消光率只能达到90%左右,已经满足不了现在产品对测试所需的空间环境的要求。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以更好地提高光学暗室的消光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以实现新时期下对光学暗室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弥补同类产品中所存在的缺陷,做到光学暗室的消光性能达到95%以上。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包括:龙骨架、石膏板、蜂窝板、消光材料、消光屏风、门帘和消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铺设在一般墙体之上,石膏板铺设在龙骨架之上,蜂窝板铺设在石膏板之上,消光材料安置于蜂窝板内并且填满,消光屏风和移动屏风安置于消光材料面之上,门帘安置于消光屏风的一侧,消光材料的所有可见表面均涂覆消光涂料。本实用新型的消光材料以聚氨脂泡沫塑料为载体,并且外形带有尖劈。由消光屏风和门帘形成人员进出的通道。门帘为一种吸收率很高的黑幕,设有内外两道门帘。移动屏风对暗室内的其他设备进行消光遮挡。消光涂料是一种可喷涂使用的水基发黑涂料。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高了消光材料的接触面积,使得光学暗室内部总体消光率达到了 95%以上。
图1为新型的光学暗室俯视面示意图。图2为新型的光学暗室立面示意图。图3为消光材料外形示意图。[0013]图4为龙骨架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包括:龙骨架1、石膏板2、蜂窝板3、消光材料4、消光屏风5、移动屏风6、门帘7和消光涂料8 ;龙骨架I铺设在一般墙体之上,石膏板2铺设在龙骨架I之上,蜂窝板3铺设在石膏板2之上,消光材料4安置于蜂窝板3内并且填满,消光屏风5和移动屏风6安置于消光材料4面之上,门帘7安置于消光屏风5的一侧,消光材料4的所有可见表面均涂覆消光涂料8。由消光屏风5和门帘7形成人员进出的通道,门帘7为一种吸收率很高的黑幕,设有内外两道门帘。移动屏风6对暗室内的其他设备进行消光遮挡。如图3所示:消光材料4以聚氨脂泡沫塑料为载体,并且外形带有尖劈。消光材料尺寸见下表。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主要为暗室体,包括:龙骨架(I)、石膏板(2)、蜂窝板(3)、消光材料(4)、消光屏风(5)、移动屏风(6)、门帘(7)和消光涂料(8);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I)铺设在一般墙体之上,石膏板(2 )铺设在龙骨架(I)之上,蜂窝板(3 )铺设在石膏板(2 )之上,消光材料(4)安置于蜂窝板(3)内并且填满,消光屏风(5)和移动屏风(6)安置于消光材料(4)面之上,门帘(7)安置于消光屏风(5)的一侧,消光材料(4)的所有可见表面均涂覆消光涂料(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光材料(4)以聚氨脂泡沫塑料为载体,并且外形带有尖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其特征在于:由消光屏风(5)和门帘(7)形成人员进出的通道;门帘(7)为一种吸收率很高的黑幕,设有内外两道门帘;移动屏风(6 )对暗室内的其他设备进行消光遮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其特征在于:消光涂料(8)是一种可喷涂使用的水基发黑涂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光学暗室,包括龙骨架、石膏板、蜂窝板、消光材料、消光屏风、门帘和消光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架铺设在一般墙体之上,石膏板铺设在龙骨架之上,蜂窝板铺设在石膏板之上,消光材料安置于蜂窝板内并且填满,消光屏风和移动屏风安置于消光材料面之上,门帘安置于消光屏风的一侧,消光材料的所有可见表面均涂覆消光涂料。此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消光材料是外形带尖劈的聚氨脂泡沫塑料,所选用的消光涂料为是一种可喷涂使用的水基发黑涂料。它解决了普通光学暗室消光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高了消光材料的接触面积,使得光学暗室内部总体消光率达到了95%以上。
文档编号E04H5/02GK203050171SQ20132007098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2月7日
发明者李康, 刁海南, 张宇桥 申请人:上海一航凯迈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