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光顶附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7490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光顶附框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光顶附框,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长条状的框体,所述框体分为主框和框座;所述主框设有圆形截面的铰接头,所述铰接头通过曲颈伸出所述主框;所述框座设有一端开口的圆孔槽,所述圆孔槽与所述铰接头匹配,所述曲颈从所述圆孔槽开口伸出;所述铰接头设于所述圆孔槽内并能转动,通过所述曲颈带动所述主框旋转。该采光顶附框采用分体结构代替整体结构,分置的主框与框座能够小幅度地相对转动,使得采光顶附框无需压制便能和玻璃板块面与面地贴合,不仅消除了以后玻璃板块脱落、渗水的隐患,而且还提高了施工速度,节约了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采光顶附框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的采光顶附框。

【背景技术】
[0002]现代采光顶造型变化多端,如图1所示的圆弧面采光顶,其形状类似鹅软石。特种形状的采光顶带有网状的建筑龙骨,通过采光顶附框将玻璃板块铺设在建筑龙骨上。采光顶附框1001与龙骨1002是面与面地贴合固定(如图2所示),而玻璃板块1003与采光顶附框1001的平面会有夹角,所以施工中需强行压制使采光顶附框1001弯曲,来保证其平面与玻璃板块1003贴合。但是这种压制方式会带来采光顶质量问题,一方面装配精度差造成采光顶表面参差不齐,另一方面附框变形后会反弹,容易使与其贴合的玻璃板块脱落和渗水。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采光顶附框经压制后,玻璃板块与其连接不牢固,容易造成密封胶撕裂和玻璃脱落、漏水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光顶附框,包括:长条状的框体,所述框体分为主框和框座;所述主框设有圆形截面的铰接头,所述铰接头通过曲颈伸出所述主框;所述框座设有一端开口的圆孔槽,所述圆孔槽与所述铰接头匹配,所述曲颈从所述圆孔槽开口伸出;所述铰接头设于所述圆孔槽内并能转动,通过所述曲颈带动所述主框旋转。
[0005]优选的,所述曲颈末端设有导向部,所述槽座设有圆弧状的包边,所述导向部可在所述包边内滑动。
[0006]优选的,所述框体的上端与玻璃板块固接,其下端与建筑龙骨固接。
[0007]优选的,所述框体下端设有凹槽,用于固定所述建筑龙骨上的橡胶条。
[0008]该采光顶附框采用分体结构代替整体结构,分置的主框与框座能够小幅度地相对转动,使得采光顶附框无需压制便能和玻璃板块面与面地贴合,不仅消除了以后玻璃板块脱落、渗水的隐患,而且还提高了施工速度,节约了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椭圆形采光顶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现有技术中的椭圆形采光顶附框的装配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发明的采光顶附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4是图3中的采光顶附框的右视图。
[0013]图5是图3中的采光顶附框的主框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6是图5中的主框的仰视图。
[0015]图7是图3中的采光顶附框的框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8是图7中的框座的俯视图。
[0017]图9是图3中的采光顶附框的装配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19]如图3和图4所示的采光顶附框,包括:长条状的框体1,其材质为铝合金。框体I分为:上端的主框2和下端的框座3。如图5和图6所示,主框2设有圆形截面的铰接头201,铰接头201通过曲颈202伸出主框2。
[0020]如图7和图8所示,框座3设有一端开口的圆孔槽301,圆孔槽301与铰接头201匹配,开口朝上,角度为80°,开口的角度和方向均可根据需要作调节。
[0021]铰接头201从侧向插入圆孔槽301,并能在圆孔槽301内转动,通过曲颈202带动整个主框2旋转,曲颈可旋转的角度在20°?30°之间。
[0022]为了防止圆孔槽301的开口因磨损变大,造成主框2从座框3中窜出,如图3至图8所示,曲颈202的末端设有导向部203。导向部203的截面为圆弧形,圆孔槽301的包边302形状与导向部203匹配,当曲颈202转动时,导向部203将在包边302表面滑动。导向部203、曲颈202和铆接头201 —起将包边302卡接,因此即使圆孔槽301开口变大,也能将整个主框2固定在座框3上。
[0023]如图9所示,主框2的顶部与玻璃板块4上的密封胶401固定。框座3的底部与建筑龙骨5固定连接,框座3上还设有凹槽303,用于固定龙骨5上的橡胶条501。
[0024]使用时,先将采光顶附框装配好,主框2从侧面插入框座3 ;然后将框座3通过螺栓固定在建筑龙骨5上;调节主框2的转动角度,其与水平线的夹角范围在0° ^15°之间,将玻璃板块5贴附在主框3上;继续调节主框2的角度,使玻璃板块5达到合适的安装角度。
[0025]该采光顶附框采用分体结构代替整体结构,分置的主框与框座能够小幅度地相对转动,使得采光顶附框无需压制便能和玻璃板块面与面地贴合,不仅消除了以后玻璃板块脱落、渗水的隐患,而且还提高了施工速度,节约了成本。
[0026]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采光顶附框,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状的框体,所述框体分为主框和框座;所述主框设有圆形截面的铰接头,所述铰接头通过曲颈伸出所述主框;所述框座设有一端开口的圆孔槽,所述圆孔槽与所述铰接头匹配,所述曲颈从所述圆孔槽开口伸出;所述铰接头设于所述圆孔槽内并能转动,通过所述曲颈带动所述主框旋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颈末端设有导向部,所述槽座设有圆弧状的包边,所述导向部可在所述包边内滑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光顶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上端与玻璃板块固接,其下端与建筑龙骨固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光顶附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下端设有凹槽,用于固定所述建筑龙骨上的橡胶条。
【文档编号】E04B7/18GK104153510SQ201410331840
【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4日
【发明者】张成宝, 周永华, 吕桂林, 周志祥, 李维国, 吴腾飞, 王春杰, 孙浩健, 吴明华, 李秀成, 熊波 申请人:苏州金螳螂幕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