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966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它涉及一种墙体连接支承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支承外叶墙时,无法保证夹心墙保温和立面效果的问题,所述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包括外叶墙支承型钢、锚固件、挂件和至少一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挂件包括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和锚固件连接板,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与锚固件连接板均竖直设置,锚固件连接板的一端与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的一侧板面相固接,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的另一侧板面与外叶墙支承型钢相固接,锚固件连接板的另一端与锚固件通过至少一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夹心墙的外叶墙连接支承。
【专利说明】一种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墙体连接支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用于我国北方,尤其东北的保温砌体夹心墙主要是由内叶墙、保温层以及外叶墙组成。内叶墙起到承重作用,采用砌块砌体整浇墙,中间的保温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EPS)制成,外叶墙为自承重墙体,采用材料为90mm厚混凝土小型空心装饰砌块。在现有的夹心墙构造中,通过由内叶墙圈梁悬挑100_的悬挑板来承托外叶墙,使圈梁悬挑板位置形成围绕建筑周长的条带式冷桥,即保温层形成一个“断层带”,致使墙体的保温效果大大降低。目前采用的处理方式是在悬挑外表面设置不小于20mm的保温层,且在外叶墙孔洞处填塞厚度不小于50mm的苯板,但这种方法施工现场实施效果很差,与理想假设不符(理想假设是在悬挑板外表面设置不小于20mm的保温层,且在外叶墙孔洞处填塞厚度不小于50mm的苯板,达到没有冷桥,保温层没有中断,能够稳固地放置在所需要的位置),且存在局部悬挑,影响立面效果。需要寻求新的方法来支承外叶墙并保证其保温和立面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扣合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支承外叶墙并保证夹心墙保温和立面效果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所述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包括外叶墙支承型钢、锚固件、挂件和至少一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挂件包括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和锚固件连接板,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与锚固件连接板均竖直设置,锚固件连接板的一端与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的一侧板面相固接,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的另一侧板面与外叶墙支承型钢相固接,锚固件连接板的另一端与锚固件通过至少一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固定连接。
[000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支承外叶墙并保证夹心墙保温和立面效果的问题,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扣合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只需在夹心墙的保温层中开设一个方孔将挂件与锚固件穿过,便可实现对外叶墙的支承,一方面节省了圈梁的使用材料,从而降低了建造成本,另一方面有效保证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并且外叶墙支承型钢有效保证了夹心墙的立面效果。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扣合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后,圈梁冷桥的使用量相对减少70%,圈梁的使用量相对减少18%。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视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挂件轴测图,图3是锚固件的轴测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挂件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07]【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所述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包括外叶墙支承型钢1、锚固件2、挂件3和至少一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挂件3包括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和锚固件连接板3-2,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与锚固件连接板3-2均竖直设置,锚固件连接板3-2的一端与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的一侧板面相固接,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的另一侧板面与外叶墙支承型钢I相固接,锚固件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锚固件2通过至少一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固定连接。
[0008]【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外叶墙支承型钢I为L形型钢,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的所述另一侧板面与L形型钢的立板外侧面相固接。满足设计使用要求。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09]【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锚固件2为开设有若干个型腔2-1的箱体,且型腔2-1的数量与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的数量相一致。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0]【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的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还包括挡板2-2,所述型腔2-1由上至下正对设置,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包括固定板3-3,每块固定板3-3与锚固件连接板3-2平行设置,两块固定板3-3分别固接于锚固件连接板3-2外侧端面的上下两端,每块固定板3-3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卡槽3-4,挡板2-2上开设有两个通槽2-3,通槽2_3、型腔2_1及固定板3-1均一一对应设置,挡板2-2覆盖于型腔2-1所在的锚固件2侧面上,且与锚固件2相固接,通槽2-3与固定板3-3相配合,卡槽3-4与挡板2-2相配合,且锚固件连接板3_2的外侧端面与挡板2-2的外侧板面相贴靠。满足使用要求。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0011]【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L形型钢的两个钢板之间设有定位加强筋1-1。满足使用要求。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
[0012]【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1至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锚固件连接板3-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3-5。满足使用要求。本实施方式中未公开的技术特征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3]工作原理
[0014]先在浇铸圈梁的模板侧壁上开设矩形通槽,将锚固件安装于通槽上,进行圈梁的浇铸,圈梁浇铸完成后将挂件通过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与锚固件固接,并设置于保温层中,外叶墙支承型钢与挂件相固接,并将外叶墙支承型钢埋设于外叶墙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包括外叶墙支承型钢(I)、锚固件(2)、挂件(3)和至少一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挂件(3)包括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和锚固件连接板(3-2),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与锚固件连接板(3-2)均竖直设置,锚固件连接板(3-2)的一端与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的一侧板面相固接,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的另一侧板面与外叶墙支承型钢(I)相固接,锚固件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锚固件(2)通过至少一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外叶墙支承型钢(I)为L形型钢,外叶墙支承型钢连接板(3-1)的所述另一侧板面与L形型钢的立板外侧面相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锚固件(2)为开设有若干个型腔(2-1)的箱体,且型腔(2-1)的数量与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的数量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还包括挡板(2-2),所述型腔(2-1)由上至下正对设置,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插入式固定连接组件(4)包括固定板(3-3),每块固定板(3-3)与锚固件连接板(3-2)平行设置,两块固定板(3-3)分别固接于锚固件连接板(3-2)外侧端面的上下两端,每块固定板(3-3)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卡槽(3-4),挡板(2-2)上开设有两个通槽(2-3),通槽(2-3)、型腔(2-1)及固定板(3-1)均——对应设置,挡板(2_2)覆盖于型腔(2-1)所在的锚固件(2)侧面上,且与锚固件(2)相固接,通槽(2-3)与固定板(3-3)相配合,卡槽(3-4)与挡板(2-2)相配合,且锚固件连接板(3-2)的外侧端面与挡板(2-2)的外侧板面相贴靠。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L形型钢的两个钢板之间设有定位加强筋(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连接的外叶墙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锚固件连接板(3-2)上开设有至少两个通孔(3-5)。
【文档编号】E04B2/00GK203701331SQ201420083589
【公开日】2014年7月9日 申请日期:2014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6日
【发明者】王凤来, 刁领双, 周强, 孙绪杰 申请人:哈尔滨达城绿色建筑技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