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4567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包括配料罐,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蒸压釜,配料罐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之间的料浆成型移送机构,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和蒸压釜之间的砌块运输机构,配料罐分别与石灰储存罐和水泥储存罐连通,在配料罐的正下方设置有注浆池,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的正下方设置有切割池,注浆池和切割池与回收池连通,在配料罐的上方设置有回用原料罐,回用原料罐通过循环装置与回收池连接后再与配料罐接通。以上方案的效果是,优化了配料罐的结构,原料进料精确,原料混合充分、均匀,实现了自动化、产业化生产,及时、全面的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料,节能环保,没有废渣、废气外排,不会污染环境。
【专利说明】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我国是一个能源短缺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高能耗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因此,建筑节能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国家与2005年颁布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节能标准,全面实现建筑节能50 %的目标,全国各地政府部门明确要求所辖范围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要分别严格执行国家相应强制性标准。
[0003]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质量轻、强度高、隔热保温、耐热阻燃、低碳环保、吸声隔音、抗渗透、抗震性强的多孔新型建筑材料,性质优良,广泛使用于建筑行业中。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主要原料选择是石灰和水泥,除此之外还可选用河砂、粉煤灰、矿砂、工业废料、矿渣和建筑垃圾等,能实现废物再利用,产品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在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中,需要将各种粉状的原料按比例加入配料罐,再在配料罐中加水混合搅拌,配料完成后经过制坯、切割、蒸压工序最终得到加气混凝土砌块成品。
[0004]然而在现在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有体现在:
[0005]1、配料罐结构设置不够合理,原料加入配料罐后容易凝结在配料罐的内壁上,使原料混合不充分、比例不均匀,影响设备正常运转,浪费原料,产品品质不能得到保证,增加成本;
[0006]2、配料过程中受到配料罐的强烈震动,进料精度降低,进料装置使用寿命缩短;
[0007]3、切割后的坯体运输装置存在缺陷,浪费较大,生产效率较低;
[0008]4、加气混凝土的制坯过程费时费力,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产业化生产;
[0009]5、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料回收不及时,回收效率低,废料的回用率不高,原料浪费严重;
[0010]6、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废气、废渣,直接外排后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0011]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环保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
[0012]技术方案如下:
[0013]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包括配料罐、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和蒸压釜,其中在配料罐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之间设置有料浆成型移送机构,在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和蒸压釜之间设置有砌块运输机构,所述配料罐的顶部分别与石灰储存罐和水泥储存罐连通,在所述配料罐的正下方设置有注浆池,在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的正下方设置有切割池,其关键在于:在所述注浆池和切割池之间设置有回收池,所述注浆池和切割池分别与该回收池连通,在所述配料罐的上方设置有回用原料罐,该回用原料罐的底部与配料罐的顶部接通,该回用原料罐通过循环装置与所述回收池连接。
[0014]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显著效果是,注浆池内的注浆料经过冲洗后进入回收池,切割池内的切割料经过冲洗后进入回收池,回收池起到收集作用,回收得到的废料通过循环装置处理后进入回用原料罐,作为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原料,再与石灰和水泥按比例投入配料罐;注衆料和切割料循环使用,节能环保。
[0015]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为:
[0016]上述循环装置包括熟料回收罐和球磨机,在所述回收池内设置有固液混合输送泵,该固液混合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和所述熟料回收罐的顶部接通,所述球磨机的入口位于所述熟料回收罐出口的正下方,所述球磨机的出口与所述回用原料罐的顶部接通。
[0017]采用以上方案,回收池内的废料通过固液混合输送泵送至熟料回收罐,注浆料和切割料与其它废料一起在熟料回收罐内收集并混合均匀,球磨机对熟料回收罐内的废料进行研磨,研磨后的废料作为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原料被送至原料罐内。
[0018]上述砌块运输机构包括并排设置在水平面上的砌块运输轨道,该砌块运输轨道的起始端靠近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该砌块运输轨道的末端靠近所述蒸压釜,在该砌块运输轨道上分别设置有运送小车,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砌块运输轨道之间分别设置有导向定滑轮,所述导向定滑轮靠近所述砌块运输轨道的末端,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砌块运输轨道之间设置有一个卷扬机,该卷扬机靠近所述砌块运输轨道的起始端,所述卷扬机的钢索绕过所述导向定滑轮后与所述运送小车连接。采用以上方案,
[0019]多个运送小车位于运输轨道的起始端和末端之间,靠近运输轨道起始端的卷扬机的钢索绕过靠近运输轨道末端的导向定滑轮,再与运送小车连接,卷扬机收卷时,与卷扬机钢索连接的运送小车向运输轨道的末端运动,运动的运送小车将其运动方向上的其他运送小车推动,使其进入蒸压釜;由于只设置了一个卷扬机,能避免卷扬机的钢索发生缠绕,通过设置导向定滑轮,能使一个卷扬机的钢索与多个运输轨道上的运送小车连接,从而对多个运输轨道上的运送小车进行推送;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0020]在上述石灰储存罐和配料罐之间设置有水平的螺旋给料机,该螺旋给料机的进料口通过柔性管与所述石灰储存罐的底端接通,该螺旋给料机的出料口通过柔性管连接有石灰送料管,该石灰送料管的下端靠近所述配料罐的边缘,在所述配料罐内设置有石灰进料弯管,该石灰进料弯管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石灰送料管的下端开口接通,所述石灰进料弯管的下部向所述配料罐的中心线方向弯曲。采用以上方案,螺旋给料机通过柔性管将石灰定量送入配料罐,柔性管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在配料罐在工作而发生震动时,螺旋给料机不会受到干扰,同时,也排出了在向石灰储存罐中加料时产生的碰撞震动;这样既保证了螺旋给料机的送料精度,又提高了螺旋给料机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石灰进料弯管后,石灰向配料罐的中心聚集,减少在配料罐内壁上粘接附着,避免石灰浪费,避免配料罐中石灰比例降低,避免经常性对配料罐进行清洗。
[0021]上述料浆成型移送机构包括移动式料浆模框,该移动式料浆模框通过坯料移送轨道在所述配料罐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之间移动,所述移动式料浆模框包括立方体结构的框体,该框体的顶面开口,该框体的一个侧面开口,在该框体的侧面开口上覆盖有拆卸模板,在所述框体的底板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压紧臂转轴,所述压紧臂转轴与所述框体开口的侧面垂直,所述压紧臂转轴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框体的底板,所述压紧臂转轴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模板压紧臂和旋转把手,所述模板压紧臂位于所述拆卸模板外侧,所述模板压紧臂的下端与所述压紧臂转轴的端部固接,所述模板压紧臂与所述压紧臂转轴垂直。采用以上方案,安装在压紧臂转轴两端的模板压紧臂和旋转把手同轴转动,通过现有的外执行机构与旋转把手连接;将拆卸模板覆盖在框体的侧面开口上时,转动模板压紧臂,使模板压紧臂与框体紧密接触,拆卸模板构成框体的侧壁,料浆从将框体的顶面开口进入,在模框内成型制坯;浆料固化形成坯体后,现有的外执行机构带动旋转把手使模板压紧臂旋转,最终使模板压紧臂与拆卸模板脱离,拆卸模板被取下,坯体从框体的侧面开口处取出,不需要人工拆装拆卸模板,自动化程度高。
[0022]在上述配料罐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发泡剂箱,该发泡剂箱的底部与所述配料罐的顶部接通,所述配料罐和发泡剂箱连接有同一个供水系统,该供水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箱和储备水源箱,所述供水系统的进水端与自来水管网相连,所述供水系统的出水端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与所述配料罐和发泡剂箱相连,在所述进水端与出水端的管道间通过第三电磁阀连接有储水箱,该储水箱的第一进水口管道经第四电磁阀连接在所述进水端与第三电磁阀间的管道上,所述储水箱的第二进水口管道接在所述雨水收集箱的第一出水端,该雨水收集箱的第二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供水系统的进水端上,所述储水箱的第三进水口管道经水泵接自然水源。采用以上方案,为所述供水系统接上电气控制器,在启动本实用新型时,在正常情况下在电气控制器的控制下,有自来水管网和雨水收集箱作为水源供水,首先打开第二电磁阀为配料罐供水,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为发泡剂箱供水,在自来水系统停止供水的情况下,打开第三电磁阀采用储水箱作为应急水源供水,该储水箱优先采用雨水收集箱进行补充,其次利用自来水管网进行补充,在以上两种水源均无的情况下,利用水泵抽出自然水源,如江水、河水等进行补充;这样,在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的过程中,能对配料罐和发泡剂箱持续供水,避免由于断水引起的原料浪费。
[0023]在上述配料罐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在该配料罐设置有搅拌轴,该搅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配料罐的中心线重合,该搅拌轴的上端穿出所述配料罐的顶板后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设置有搅拌叶片;
[0024]在所述配料罐的顶板上开设有观察窗,该观察窗呈长方形,在所述配料罐的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观察窗盖板,该观察窗盖板的一边与所述配料罐的顶板铰接,所述观察窗盖板将所述观察窗覆盖,在所述配料罐的罐壁上部开设有检修孔,在该检修孔上安装有检修门,该检修门将所述检修孔覆盖;
[0025]所述配料罐的顶部连接有蒸汽加热管,在所述配料罐的顶部安装有废气排出管,该废气排出管与废气处理系统连接;
[0026]所述配料罐的下部呈锥形,所述配料罐的下端开口连接有注浆装置,该注浆装置包括分流管,该分流管呈倒置的“Y”型,该分流管的上端开口与所述配料罐的下端开口接通,所述分流管的两个下端开口连接有同一个水平的注浆嘴,该注浆嘴的上部呈半圆管状,该注浆嘴的下部呈V型槽状,该注浆嘴的上部和下部连通,所述注浆嘴下部的槽底部分沿长度方向开口。
[0027]采用以上方案,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使搅拌叶片将原料混合均匀,观察窗方便对配料罐内进行观察,观察窗盖板用于封闭观察窗,配料罐需要清理、检修时,清理、检修人员通过检修孔进入配料罐,检修孔不需要使用时,检修门将其封闭,在配料罐中产生的废气通过废气排出管进入废气处理系统,减小对环境的污染,注浆装置便于将配料罐中的浆料注入方形的坯料成型车。
[0028]在水平面上设置有防水凸起,该防水凸起呈半球状,所述导向定滑轮通过定滑轮轴安装在该防水凸起上,在所述导向定滑轮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水盘;
[0029]所述运送小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该车架上的运输滚轮,所述车架呈“工”字型,在所述车架的两个横臂上均安装有所述运输滚轮;
[0030]在所述车架的两个横臂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板,该限位板靠近所述车架的边缘,该限位板与所述车架横臂的上表面垂直,该限位板呈梯形,该限位板的下底边与所述车架横臂的上表面焊接。
[0031]采用以上方案,防水凸起和防水盘能防止导向定滑轮和定滑轮轴腐蚀、生锈,导向定滑轮转动灵活,结构简单,效果明显;工字型的车架结构稳定,牢固;限位板用于坯体运输时在运动方向上的限位,保持还体平稳。
[0032]上述注浆池和回收池之间通过倾斜开设的注浆料回收通道接通,该注浆料回收通道向所述回收池方向倾斜,所述注浆池的池底呈V型槽状结构,所述注浆池的池底向所述注浆料回收通道的入口方向倾斜,在所述注浆池的池壁上设置有注浆料冲洗水管;
[0033]所述切割池和回收池之间通过倾斜开设的切割料回收通道接通,该切割料回收通道向所述回收池方向倾斜,所述切割池的池底呈V型槽状结构,所述切割池的池底向所述切割料回收通道的入口方向倾斜,在所述切割池的池壁上设置有切割料冲洗水管。
[0034]采用以上方案,注浆料冲洗水管对注浆池内的注浆料进行冲洗,再通过注浆料回收通道流进回收池;切割料冲洗水管对切割池内的切割料进行冲洗,再通过切割料回收通道流进回收池。
[0035]上述模板压紧臂为槽钢,该模板压紧臂的凹槽朝向所述拆卸模板,在所述模板压紧臂的凹槽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平衡调节臂,所述平衡调节臂的中部通过平衡杆转轴安装在所述模板压紧臂的凹槽内,在该平衡调节臂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压紧滚轮,该压紧滚轮与所述拆卸模板的外表面压紧,该压紧滚轮转动时的轴线与所述压紧臂的长度方向平行;
[0036]所述旋转把手呈“L”型,该旋转把手的长臂与所述压紧臂转轴垂直,该旋转把手长臂的伸出端与所述压紧臂转轴端部固接,该旋转把手的短臂远离所述框体;
[0037]在所述框体正对的两个侧板的外表面均分别设置有两个模框翻转柱,其中一个所述模框翻转柱靠近所述框体的顶面开口和侧面开口,另一个模框翻转柱远离所述框体的顶面开口和侧面开口,两个所述模框翻转柱的连线与所述框体底板的夹角为42.5°?46°,所述模框翻转柱与所述框体开口的侧面平行;
[0038]在所述拆卸模板的两个竖向侧边外侧的所述框体上分别设置有模板导向限位片,该模板导向限位片靠近所述拆卸模板的一边倒角,在所述框体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两排模框移送轮;
[0039]所述拆卸模板包括模板本体,在该模板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四个加强板,四个所述加强板分别靠近所述模板本体的四个侧边,四个所述加强板均与所述模板本体垂直,四个所述加强板围成矩形框状结构,在所述模板本体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位于四个所述加强板围成的矩形框内;
[0040]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支撑杆,该横向支撑杆沿所述模板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该横向支撑杆与所述模板本体固接,所述横向支撑杆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竖向连接管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杆和竖向连接管相互垂直,在相互平行的所述横向支撑杆上开设有对应的连接杆穿孔,所述竖向连接管穿设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杆穿孔内,所述竖向连接管的两端分别穿出对应的所述加强板;
[0041]在所述支撑架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滚动平板,所述滚动平板与所述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
[0042]在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垫板,所述条形垫板位于两个所述滚动平板之间,所述条形垫板与所述横向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垫板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滚动平板平齐。
[0043]采用以上方案,平衡调节臂根据受力情况调节自身姿态,拆卸模板受力均匀、稳定性好,与框体的密封性好,压紧滚轮一方面将拆卸模板压紧,另一方面在模板压紧臂转动时与拆卸模板之间发生滚动摩擦,减小模板压紧臂转动时的阻力山型的旋转把手便于与外执行机构连接;浆料固化形成坯体后,现有的外执行机构与模框翻转柱连接,将框体翻转,框体的侧面开口朝下,坯体和拆卸模板被倒出框体,拆卸模板作为坯体后续运输加工的支撑板;安装拆卸模板时,模板导向限位片对拆卸模板起到导向限位作用;拆卸模板强度高;支撑架强度高,支撑稳定。
[0044]有益效果: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优化了配料罐的结构,原料进料精确,原料混合充分、均匀,实现了自动化、产业化生产,及时、全面的回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料,节能环保,没有废渣、废气外排,不会污染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46]图2为图1中配料罐I和石灰储存罐5的连接示意图;
[0047]图3为图1中配料罐I的俯视图;
[0048]图4为图2的A-A'截面图;
[0049]图5为供水系统d的结构示意图;
[0050]图6为图1中砌块运输机构4的结构示意图;
[0051]图7为图6中导向定滑轮43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52]图8为图6中运送小车42的结构示意图;
[0053]图9为图8的仰视图;
[0054]图10为图1中移动式料浆模框9的结构示意图;
[0055]图11为将图10中的拆卸模板95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0056]图12为图10的左视图;
[0057]图13为模板压紧臂93、平衡调节臂96和压紧滚轮97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58]图14为图13的左视图;
[0059]图15为拆卸模板95的结构示意图;
[0060]图16为图15的俯视图;
[0061]图17为图15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2]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63]如图1到图17所示,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包括配料罐1、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和蒸压釜3,其中在配料罐I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之间设置有料浆成型移送机构,在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和蒸压釜3之间设置有砌块运输机构4,所述配料罐I的顶部分别与石灰储存罐5和水泥储存罐6连通,在所述配料罐I的正下方设置有注浆池a,在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的正下方设置有切割池b,在所述注浆池a和切割池b之间设置有回收池C,所述注浆池a和切割池b分别与该回收池c连通,在所述配料罐I的上方设置有回用原料罐7,该回用原料罐7的底部与配料罐I的顶部接通,该回用原料罐7通过循环装置8与所述回收池c连接;
[0064]所述注浆池a和回收池c之间通过倾斜开设的注浆料回收通道接通,该注浆料回收通道向所述回收池c方向倾斜,所述注浆池a的池底呈V型槽状结构,所述注浆池a的池底向所述注浆料回收通道的入口方向倾斜,在所述注浆池a的池壁上设置有注浆料冲洗水管;
[0065]所述切割池b和回收池c之间通过倾斜开设的切割料回收通道接通,该切割料回收通道向所述回收池c方向倾斜,所述切割池b的池底呈V型槽状结构,所述切割池b的池底向所述切割料回收通道的入口方向倾斜,在所述切割池b的池壁上设置有切割料冲洗水管。
[0066]在所述石灰储存罐5和配料罐I之间设置有水平的螺旋给料机51,该螺旋给料机51的进料口通过柔性管与所述石灰储存罐5的底端接通,该螺旋给料机51的出料口通过柔性管连接有石灰送料管52,该石灰送料管52的下端靠近所述配料罐I的边缘,在所述配料罐I内设置有石灰进料弯管53,该石灰进料弯管53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石灰送料管52的下端开口接通,所述石灰进料弯管53的下部向所述配料罐I的中心线方向弯曲。
[0067]在所述配料罐I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发泡剂箱11,该发泡剂箱11的底部与所述配料罐I的顶部接通,所述配料罐I和发泡剂箱11连接有同一个供水系统d,该供水系统d包括雨水收集箱dl和储备水源箱d2,所述供水系统的进水端d3与自来水管网相连,所述供水系统的出水端d4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d5和第二电磁阀d6与所述配料罐I和发泡剂箱11相连,在所述进水端d3与出水端d4的管道间通过第三电磁阀d7连接有储水箱d8,该储水箱d8的第一进水口管道经第四电磁阀d9连接在所述进水端d3与第三电磁阀d7间的管道上,所述储水箱d8的第二进水口管道接在所述雨水收集箱dl的第一出水端,该雨水收集箱dl的第二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供水系统的进水端d3上,所述储水箱d8的第三进水口管道经水泵接自然水源;
[0068]在所述配料罐I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在该配料罐I设置有搅拌轴,该搅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配料罐I的中心线重合,该搅拌轴的上端穿出所述配料罐I的顶板后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设置有搅拌叶片;
[0069]在所述配料罐I的顶板上开设有观察窗la,该观察窗Ia呈长方形,在所述配料罐I的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观察窗盖板,该观察窗盖板的一边与所述配料罐I的顶板铰接,所述观察窗盖板将所述观察窗Ia覆盖,在所述配料罐I的罐壁上部开设有检修孔lb,在该检修孔Ib上安装有检修门,该检修门将所述检修孔Ib覆盖;
[0070]所述配料罐I的顶部连接有蒸汽加热管12,在所述配料罐I的顶部安装有废气排出管13,该废气排出管13与废气处理系统连接;
[0071]所述配料罐I的下部呈锥形,所述配料罐I的下端开口连接有注浆装置14,该注浆装置14包括分流管141,该分流管141呈倒置的“Y”型,该分流管141的上端开口与所述配料罐I的下端开口接通,所述分流管141的两个下端开口连接有同一个水平的注浆嘴142,该注浆嘴142的上部呈半圆管状,该注浆嘴142的下部呈V型槽状,该注浆嘴142的上部和下部连通,所述注浆嘴142下部的槽底部分沿长度方向开口。
[0072]所述循环装置8包括熟料回收罐81和球磨机82,在所述回收池c内设置有固液混合输送泵,该固液混合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和所述熟料回收罐81的顶部接通,所述球磨机82的入口位于所述熟料回收罐81出口的正下方,所述球磨机82的出口与所述回用原料罐7的顶部接通。
[0073]所述砌块运输机构4包括并排设置在水平面上的砌块运输轨道41,该砌块运输轨道41的起始端靠近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该砌块运输轨道41的末端靠近所述蒸压釜3,在该砌块运输轨道41上分别设置有运送小车42,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砌块运输轨道41之间分别设置有导向定滑轮43,所述导向定滑轮43靠近所述砌块运输轨道41的末端,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砌块运输轨道41之间设置有一个卷扬机44,该卷扬机44靠近所述砌块运输轨道41的起始端,所述卷扬机44的钢索绕过所述导向定滑轮43后与所述运送小车42连接;
[0074]在水平面上设置有防水凸起45,该防水凸起45呈半球状,所述导向定滑轮43通过定滑轮轴46安装在该防水凸起45上,在所述导向定滑轮43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水盘47 ;
[0075]所述运送小车42包括车架421和安装在该车架421上的运输滚轮422,所述车架421呈“工”字型,在所述车架421的两个横臂上均安装有所述运输滚轮422 ;
[0076]在所述车架421的两个横臂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板423,该限位板423靠近所述车架421的边缘,该限位板423与所述车架421横臂的上表面垂直,该限位板423呈梯形,该限位板423的下底边与所述车架421横臂的上表面焊接。
[0077]所述料浆成型移送机构包括移动式料浆模框9,该移动式料浆模框9通过坯料移送轨道在所述配料罐I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之间移动,所述移动式料浆模框9包括立方体结构的框体91,该框体91的顶面开口,该框体91的一个侧面开口,在该框体91的侧面开口上覆盖有拆卸模板95,在所述框体91的底板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压紧臂转轴92,所述压紧臂转轴92与所述框体91开口的侧面垂直,所述压紧臂转轴92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框体91的底板,所述压紧臂转轴92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模板压紧臂93和旋转把手94,所述模板压紧臂93位于所述拆卸模板95外侧,所述模板压紧臂93的下端与所述压紧臂转轴92的端部固接,所述模板压紧臂93与所述压紧臂转轴92垂直;
[0078]所述模板压紧臂93为槽钢,该模板压紧臂93的凹槽朝向所述拆卸模板95,在所述模板压紧臂93的凹槽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平衡调节臂96,所述平衡调节臂96的中部通过平衡杆转轴安装在所述模板压紧臂93的凹槽内,在该平衡调节臂9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压紧滚轮97,该压紧滚轮97与所述拆卸模板95的外表面压紧,该压紧滚轮97转动时的轴线与所述压紧臂93的长度方向平行;
[0079]所述旋转把手94呈“L”型,该旋转把手94的长臂与所述压紧臂转轴92垂直,该旋转把手94长臂的伸出端与所述压紧臂转轴92端部固接,该旋转把手94的短臂远离所述框体91 ;
[0080]在所述框体91正对的两个侧板的外表面均分别设置有两个模框翻转柱98,其中一个所述模框翻转柱98靠近所述框体91的顶面开口和侧面开口,另一个模框翻转柱98远离所述框体91的顶面开口和侧面开口,两个所述模框翻转柱98的连线与所述框体91底板的夹角为42.5°?46°,所述模框翻转柱98与所述框体91开口的侧面平行;
[0081]在所述拆卸模板95的两个竖向侧边外侧的所述框体91上分别设置有模板导向限位片99,该模板导向限位片99靠近所述拆卸模板95的一边倒角,在所述框体91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两排模框移送轮;
[0082]所述拆卸模板95包括模板本体951,在该模板本体95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四个加强板952,四个所述加强板952分别靠近所述模板本体951的四个侧边,四个所述加强板952均与所述模板本体951垂直,四个所述加强板952围成矩形框状结构,在所述模板本体95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位于四个所述加强板952围成的矩形框内;
[0083]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支撑杆953,该横向支撑杆953沿所述模板本体951的长度方向设置,该横向支撑杆953与所述模板本体951固接,所述横向支撑杆953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竖向连接管956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杆953和竖向连接管956相互垂直,在相互平行的所述横向支撑杆953上开设有对应的连接杆穿孔,所述竖向连接管956穿设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杆穿孔内,所述竖向连接管956的两端分别穿出对应的所述加强板952 ;
[0084]在所述支撑架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滚动平板954,所述滚动平板954与所述横向支撑杆953固定连接;
[0085]在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垫板955,所述条形垫板955位于两个所述滚动平板954之间,所述条形垫板955与所述横向支撑杆953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垫板95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滚动平板954平齐。
[0086]至于加气混凝土砌块的生产流程,以及运转关系,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在此不做赘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以上描述,能够清楚的实施本实用新型。
[0087]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包括配料罐(1)、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和蒸压釜(3),其中在配料罐(1)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之间设置有料浆成型移送机构,在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和蒸压釜(3)之间设置有砌块运输机构(4),所述配料罐(1)的顶部分别与石灰储存罐(5)和水泥储存罐(6)连通,在所述配料罐(1)的正下方设置有注浆池,在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的正下方设置有切割池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浆池(幻和切割池(幻之间设置有回收池(0),所述注浆池(幻和切割池化)分别与该回收池化)连通,在所述配料罐(1)的上方设置有回用原料罐(7),该回用原料罐(7)的底部与配料罐(1)的顶部接通,该回用原料罐(7)通过循环装置(8)与所述回收池(^)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装置(8)包括熟料回收罐(81)和球磨机(82),在所述回收池化)内设置有固液混合输送泵,该固液混合输送泵的出口通过管道和所述熟料回收罐(81)的顶部接通,所述球磨机(82)的入口位于所述熟料回收罐(81)出口的正下方,所述球磨机(82)的出口与所述回用原料罐(7)的顶部接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运输机构(4)包括并排设置在水平面上的砌块运输轨道(41),该砌块运输轨道(41)的起始端靠近所述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该砌块运输轨道(41)的末端靠近所述蒸压釜(3),在该砌块运输轨道(41)上分别设置有运送小车(42),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砌块运输轨道(41)之间分别设置有导向定滑轮(43),所述导向定滑轮(43)靠近所述砌块运输轨道(41)的末端,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砌块运输轨道(41)之间设置有一个卷扬机(44),该卷扬机(44)靠近所述砌块运输轨道(41)的起始端,所述卷扬机(44)的钢索绕过所述导向定滑轮(43)后与所述运送小车(4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石灰储存罐(5)和配料罐(1)之间设置有水平的螺旋给料机(51),该螺旋给料机(51)的进料口通过柔性管与所述石灰储存罐(5)的底端接通,该螺旋给料机(51)的出料口通过柔性管连接有石灰送料管(52),该石灰送料管(52)的下端靠近所述配料罐(1)的边缘,在所述配料罐(1)内设置有石灰进料弯管(53),该石灰进料弯管(53)的上端开口与所述石灰送料管(52)的下端开口接通,所述石灰进料弯管(53)的下部向所述配料罐(1)的中心线方向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成型移送机构包括移动式料浆模框(9),该移动式料浆模框(9)通过坯料移送轨道在所述配料罐(1)和加气混凝土砌块切割机(2)之间移动,所述移动式料浆模框(9)包括立方体结构的框体(91),该框体(91)的顶面开口,该框体(91)的一个侧面开口,在该框体(91)的侧面开口上覆盖有拆卸模板(95),在所述框体(91)的底板内安装有至少两个压紧臂转轴(92),所述压紧臂转轴(92)与所述框体(91)开口的侧面垂直,所述压紧臂转轴(92)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框体(91)的底板,所述压紧臂转轴(92)的两端分别固接有模板压紧臂(93)和旋转把手(94),所述模板压紧臂(93)位于所述拆卸模板(95)外侧,所述模板压紧臂(93)的下端与所述压紧臂转轴(92)的端部固接,所述模板压紧臂(93)与所述压紧臂转轴(92)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料罐(1)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发泡剂箱(11),该发泡剂箱(11)的底部与所述配料罐(1)的顶部接通,所述配料罐(1)和发泡剂箱(11)连接有同一个供水系统((1),该供水系统((1)包括雨水收集箱((11)和储备水源箱((12),所述供水系统的进水端((13)与自来水管网相连,所述供水系统的出水端((14)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15)和第二电磁阀((16)与所述配料罐(1)和发泡剂箱(11)相连,在所述进水端(泊)与出水端((14)的管道间通过第三电磁阀((17)连接有储水箱((18),该储水箱((18)的第一进水口管道经第四电磁阀((19)连接在所述进水端((13)与第三电磁阀((17)间的管道上,所述储水箱((18)的第二进水口管道接在所述雨水收集箱((11)的第一出水端,该雨水收集箱((11)的第二出水端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供水系统的进水端(泊)上,所述储水箱((18)的第三进水口管道经水泵接自然水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配料罐(1)顶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在该配料罐(1)设置有搅拌轴,该搅拌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配料罐(1)的中心线重合,该搅拌轴的上端穿出所述配料罐(1)的顶板后与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在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设置有搅拌叶片; 在所述配料罐(1)的顶板上开设有观察窗(匕),该观察窗(匕)呈长方形,在所述配料罐(1)的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观察窗盖板,该观察窗盖板的一边与所述配料罐(1)的顶板铰接,所述观察窗盖板将所述观察窗(匕)覆盖,在所述配料罐(1)的罐壁上部开设有检修孔(化),在该检修孔(化)上安装有检修门,该检修门将所述检修孔(化)覆盖; 所述配料罐(1)的顶部连接有蒸汽加热管(12),在所述配料罐(1)的顶部安装有废气排出管(13),该废气排出管(13)与废气处理系统连接; 所述配料罐(1)的下部呈锥形,所述配料罐(1)的下端开口连接有注浆装置(14),该注浆装置(14)包括分流管(141),该分流管(141)呈倒置的“V”型,该分流管(141)的上端开口与所述配料罐(1)的下端开口接通,所述分流管(141)的两个下端开口连接有同一个水平的注浆嘴(142),该注浆嘴(142)的上部呈半圆管状,该注浆嘴(142)的下部呈^型槽状,该注浆嘴(142)的上部和下部连通,所述注浆嘴(142)下部的槽底部分沿长度方向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水平面上设置有防水凸起(45),该防水凸起(45)呈半球状,所述导向定滑轮(43)通过定滑轮轴(46)安装在该防水凸起(45)上,在所述导向定滑轮(43)的上端面设置有防水盘(47); 所述运送小车(42)包括车架(421)和安装在该车架(421)上的运输滚轮(422),所述车架(421)呈“工”字型,在所述车架(421)的两个横臂上均安装有所述运输滚轮(422); 在所述车架(421)的两个横臂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板(423),该限位板(423)靠近所述车架(421)的边缘,该限位板(423)与所述车架(421)横臂的上表面垂直,该限位板(423)呈梯形,该限位板(423)的下底边与所述车架(421)横臂的上表面焊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浆池(幻和回收池化)之间通过倾斜开设的注浆料回收通道接通,该注浆料回收通道向所述回收池(0)方向倾斜,所述注浆池仏)的池底呈卩型槽状结构,所述注浆池仏)的池底向所述注浆料回收通道的入口方向倾斜,在所述注浆池仏)的池壁上设置有注浆料冲洗水管; 所述切割池(幻和回收池(0)之间通过倾斜开设的切割料回收通道接通,该切割料回收通道向所述回收池化)方向倾斜,所述切割池化)的池底呈^型槽状结构,所述切割池(^)的池底向所述切割料回收通道的入口方向倾斜,在所述切割池化)的池壁上设置有切割料冲洗水管。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压紧臂(93)为槽钢,该模板压紧臂(93)的凹槽朝向所述拆卸模板(95),在所述模板压紧臂(93)的凹槽内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平衡调节臂(96),所述平衡调节臂(96)的中部通过平衡杆转轴安装在所述模板压紧臂(93)的凹槽内,在该平衡调节臂(96)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压紧滚轮(97),该压紧滚轮(97)与所述拆卸模板(95)的外表面压紧,该压紧滚轮(97)转动时的轴线与所述压紧臂(93)的长度方向平行; 所述旋转把手(94)呈“I”型,该旋转把手(94)的长臂与所述压紧臂转轴(92)垂直,该旋转把手(94)长臂的伸出端与所述压紧臂转轴(92)端部固接,该旋转把手(94)的短臂远离所述框体(91); 在所述框体(91)正对的两个侧板的外表面均分别设置有两个模框翻转柱(98),其中一个所述模框翻转柱(98)靠近所述框体(91)的顶面开口和侧面开口,另一个模框翻转柱(98)远离所述框体(91)的顶面开口和侧面开口,两个所述模框翻转柱(98)的连线与所述框体(91)底板的夹角为42.5°?46°,所述模框翻转柱(98)与所述框体(91)开口的侧面平行; 在所述拆卸模板(95)的两个竖向侧边外侧的所述框体(91)上分别设置有模板导向限位片(99),该模板导向限位片(99)靠近所述拆卸模板(95)的一边倒角,在所述框体(91)底板的下表面安装有两排模框移送轮; 所述拆卸模板(95)包括模板本体(951),在该模板本体(95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四个加强板(952),四个所述加强板(952)分别靠近所述模板本体(951)的四个侧边,四个所述加强板(952)均与所述模板本体(951)垂直,四个所述加强板(952)围成矩形框状结构,在所述模板本体(951)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支撑架,该支撑架位于四个所述加强板(952)围成的矩形框内; 所述支撑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横向支撑杆(953),该横向支撑杆(953)沿所述模板本体(951)的长度方向设置,该横向支撑杆(953)与所述模板本体(951)固接,所述横向支撑杆(953)之间通过至少两个竖向连接管(956)固定连接,所述横向支撑杆(953)和竖向连接管(956)相互垂直,在相互平行的所述横向支撑杆(953)上开设有对应的连接杆穿孔,所述竖向连接管(956)穿设在对应的所述连接杆穿孔内,所述竖向连接管(956)的两端分别穿出对应的所述加强板(952); 在所述支撑架的外侧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两个滚动平板(954),所述滚动平板(954)与所述横向支撑杆(953)固定连接; 在所述支撑架的外侧设置有至少两个条形垫板(955),所述条形垫板(955)位于两个所述滚动平板(954)之间,所述条形垫板(955)与所述横向支撑杆(953)固定连接,所述条形垫板(955)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滚动平板(954)平齐。
【文档编号】B28B15/00GK204221953SQ20142062349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4日
【发明者】蒋昆, 蒋东易 申请人:广安世宇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