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36224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其组成包括 : 顶板,顶板的底部开有凹槽,凹槽连接螺纹孔,凹槽内装入圆球,圆球包括上半球和下半球,上半球连接螺柱,下半球开有螺纹凹槽,螺柱插入螺纹凹槽通过螺纹连接,上半球与下半球之间形成插槽,插槽套连接定位环,定位环连接圆套,圆套连接螺纹孔,下半球绕圆周开有 3 个倒 L 形插接孔,倒 L 形插接孔插接倒 U 形插件,倒 U 形插件的一端插入斜插孔中,斜插孔开在上支撑柱上,上支撑柱开有半通孔,半通孔的长度等于支撑柱长度的 2/3 ,半通孔的底部连接上双插孔,半通孔内插入下支撑柱,下支撑柱开有下双插孔,上双插孔与下双插孔之间插入四爪定位件插接定位。本实用新型用于建筑结构支撑。
【专利说明】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支撑装置是通过支柱进行支撑,当高度不足时只能够用砖块或木板垫高,垫高之后的支撑力差、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撑稳定、支撑高度可调的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
[0004]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其组成包括:顶板,所述的顶板的底部开有凹槽,所述的凹槽连接螺纹孔,所述的凹槽内装入圆球,所述的圆球包括上半球和下半球,所述的上半球连接螺柱,所述的下半球开有螺纹凹槽,所述的螺柱插入所述的螺纹凹槽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上半球与所述的下半球之间形成插槽,所述的插槽套连接定位环,所述的定位环连接圆套,所述的圆套的上部外侧具有螺纹,所述的圆套连接所述的螺纹孔,所述的下半球绕圆周开有3个或4个倒L形插接孔,所述的倒L形插接孔插接倒U形插件,所述的倒U形插件的一端插入斜插孔中,所述的斜插孔开在上支撑柱上,所述的上支撑柱的下部开有半通孔,所述的半通孔的长度等于所述的支撑柱长度的2/3,所述的半通孔的底部连接上双插孔,所述的半通孔内插入下支撑柱,所述的下支撑柱开有一组相互平行的下双插孔,所述的上双插孔与所述的下双插孔之间插入四爪定位件插接定位。
[0006]所述的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所述的四爪定位件包括一号半口形插件和二号半口形插件,所述的一号半口形插件的顶杆开有上凹槽,所述的二号半口形插件的顶杆开有下凹槽,所述的上凹槽与所述的下凹槽相互卡接并开有通孔,所述的通孔连接螺杆,所述的螺杆的端部连接手杆,所述的一号半口形插件与所述的二号半口形插件的2个竖杆均插入所述的上双插孔和所述的下双插孔之间。
[0007]所述的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所述的倒U形插件包括L形插杆和转杆,所述的L形插杆插入所述的倒L形插接孔,所述的转杆与所述的L形插杆之间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的固定轴连接齿轮,所述的转杆连接弹性插齿,所述的弹性插齿插入所述的齿轮定位,所述的转杆插入所述的斜插孔。
[0008]有益效果:
[0009]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凹槽、圆球、定位环、圆套配合使用能够使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之间根据现场的需要进行调节转角,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使用安全。
[0010]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倒U形插件不但能够起到连接的作用,还能够起到支撑圆球的作用,倒U形插件的L形插杆与转杆之间能够相对转动,方便调节支撑柱和下支撑柱的支撑角度,使支撑更稳定、更牢固。
[0011]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四爪定位件插接升降之后的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之间使升降之后的支撑柱和下支撑柱连接稳定,使用安全。
[0012]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和下支撑柱之间能够加长、能够缩短,能够在3个或4个方向进行调节支撑,支撑的稳定性非常好。
[0013]【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2是附图1的局部放大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其组成包括:顶板1,所述的顶板的底部开有凹槽2,所述的凹槽连接螺纹孔3,所述的凹槽内装入圆球,所述的圆球包括上半球4和下半球5,所述的上半球连接螺柱6,所述的下半球开有螺纹凹槽7,所述的螺柱插入所述的螺纹凹槽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上半球与所述的下半球之间形成插槽8,所述的插槽套连接定位环9,所述的定位环连接圆套10,所述的圆套的上部外侧具有螺纹,所述的圆套连接所述的螺纹孔,所述的下半球绕圆周开有4个倒L形插接孔11,所述的倒L形插接孔插接倒U形插件,所述的倒U形插件的一端插入斜插孔12中,所述的斜插孔开在上支撑柱13上,所述的上支撑柱的下部开有半通孔14,所述的半通孔的长度等于所述的支撑柱长度的2/3,所述的半通孔的底部连接上双插孔15,所述的半通孔内插入下支撑柱16,所述的下支撑柱开有一组相互平行的下双插孔17,所述的上双插孔与所述的下双插孔之间插入四爪定位件插接定位。
[0019]实施例2:
[0020]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所述的四爪定位件包括一号半口形插件18和二号半口形插件19,所述的一号半口形插件的顶杆开有上凹槽20,所述的二号半口形插件的顶杆开有下凹槽21,所述的上凹槽与所述的下凹槽相互卡接并开有通孔,所述的通孔连接螺杆22,所述的螺杆的端部连接手杆23,所述的一号半口形插件与所述的二号半口形插件的2个竖杆均插入所述的上双插孔和所述的下双插孔之间。
[0021]实施例3:
[0022]实施例2所述的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所述的倒U形插件包括L形插杆24和转杆25,所述的L形插杆插入所述的倒L形插接孔,所述的转杆与所述的L形插杆之间通过固定轴26连接,所述的固定轴连接齿轮27,所述的转杆连接弹性插齿28,所述的弹性插齿插入所述的齿轮定位,所述的转杆插入所述的斜插孔。
[0023]实施例4:
[0024]实施例1所述的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其组成包括:顶板I,所述的顶板的底部开有凹槽2,所述的凹槽连接螺纹孔3,所述的凹槽内装入圆球,所述的圆球包括上半球4和下半球5,所述的上半球连接螺柱6,所述的下半球开有螺纹凹槽7,所述的螺柱插入所述的螺纹凹槽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上半球与所述的下半球之间形成插槽8,所述的插槽套连接定位环9,所述的定位环连接圆套10,所述的圆套的上部外侧具有螺纹,所述的圆套连接所述的螺纹孔,所述的下半球绕圆周开有3个倒L形插接孔11,所述的倒L形插接孔插接倒U形插件,所述的倒U形插件的一端插入斜插孔12中,所述的斜插孔开在上支撑柱13上,所述的上支撑柱的下部开有半通孔14,所述的半通孔的长度等于所述的支撑柱长度的2/3,所述的半通孔的底部连接上双插孔15,所述的半通孔内插入下支撑柱16,所述的下支撑柱开有一组相互平行的下双插孔17,所述的上双插孔与所述的下双插孔之间插入四爪定位件插接定位。
【权利要求】
1.一种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其组成包括:顶板,其特征是:所述的顶板的底部开有凹槽,所述的凹槽连接螺纹孔,所述的凹槽内装入圆球,所述的圆球包括上半球和下半球,所述的上半球连接螺柱,所述的下半球开有螺纹凹槽,所述的螺柱插入所述的螺纹凹槽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上半球与所述的下半球之间形成插槽,所述的插槽套连接定位环,所述的定位环连接圆套,所述的圆套的上部外侧具有螺纹,所述的圆套连接所述的螺纹孔,所述的下半球绕圆周开有3个或4个倒L形插接孔,所述的倒L形插接孔插接倒U形插件,所述的倒U形插件的一端插入斜插孔中,所述的斜插孔开在上支撑柱上,所述的上支撑柱的下部开有半通孔,所述的半通孔的长度等于所述的支撑柱长度的2/3,所述的半通孔的底部连接上双插孔,所述的半通孔内插入下支撑柱,所述的下支撑柱开有一组相互平行的下双插孔,所述的上双插孔与所述的下双插孔之间插入四爪定位件插接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四爪定位件包括一号半口形插件和二号半口形插件,所述的一号半口形插件的顶杆开有上凹槽,所述的二号半口形插件的顶杆开有下凹槽,所述的上凹槽与所述的下凹槽相互卡接并开有通孔,所述的通孔连接螺杆,所述的螺杆的端部连接手杆,所述的一号半口形插件与所述的二号半口形插件的2个竖杆均插入所述的上双插孔和所述的下双插孔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建筑结构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倒U形插件包括L形插杆和转杆,所述的L形插杆插入所述的倒L形插接孔,所述的转杆与所述的L形插杆之间通过固定轴连接,所述的固定轴连接齿轮,所述的转杆连接弹性插齿,所述的弹性插齿插入所述的齿轮定位,所述的转杆插入所述的斜插孔。
【文档编号】E04G25/06GK204238585SQ201420724721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8日
【发明者】葛贝德, 赵光楠, 吴岩, 李晓琳, 杨化奎, 鲁春梅, 吴德东, 邬丹 申请人: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