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骨架泥土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27763阅读:1018来源:国知局
钢骨架泥土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土木建筑领域,尤其是一种填充墙体。



背景技术:

现有墙体,包括常规建筑、装配式建筑以及钢结构住宅,其墙体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砌筑结构或轻质隔墙等形式为主,普遍存在施工工艺复杂,原材料需要通过大量外购,加工制造和运输工作量大等特点。

以攀西地区的很多农村住房为例,很多农村住房都建造在运输条件很差的大山上,市区的红砖、加气混凝土块分别为0.39元/块、0.89元/块,运至建造点,“每块”红砖、加气混凝土块价格增加至1.2元左右、1.89元左右,每块的运费则增加近1元左右。而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构件、轻质隔墙等,很难运至现场,不仅机械运费高,而且有些建造点,没有通公路,机械很难到达,基本靠人工搬卸。如果构件很大,人工搬运也难以实现,则很难实现建设任务。

在此类偏远地区很多住宅建筑仍采用泥土墙结构,这些泥土墙在当地具有成熟的施工经验和较好的宜居特性,在抗震方面略显不足,但只要配置施工得当,在很多大地震发生时,也能保证的较为完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骨架泥土填充墙及其施工方法,可以就地取材,避免大量外购建筑材料及其建筑构配件。

本发明公开的钢骨架泥土填充墙,包括勒柱、加强钢筋、支撑杆、填充材料以及位于两侧的夹板,所述两侧夹板之间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材料填充于填充腔内,所述填充材料为泥土,所述两侧夹板外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勒柱,相邻夹板叠合部分与勒柱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撑杆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并在螺纹上设置有紧固螺母,所述支撑杆穿过两侧夹板及勒柱并且所述紧固螺母位于勒柱的外侧,所述两侧夹板之间的填充腔内设置有用于保持填充腔宽度的定位机构,所述两侧夹板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加强钢筋孔,所述加强钢筋穿过两侧夹板相对应的加强钢筋孔在填充腔内形成钢骨架。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杆上的定位凸起和定位螺母,所述定位凸起和定位螺母分别位于两侧夹板的内侧。

优选地,所述夹板采用厚度为2~4mm的铝合金板。

优选地,所述勒柱采用截面长50mm~80mm、宽30mm~60mm、壁厚2~5mm的不锈钢矩管。

优选地,所述勒柱采用截面长30mm~60mm、宽15~30mm的实心矩形钢柱。

优选地,所述填充材料中掺入有砂石、砾石、水泥或者化纤物质。

所述的钢骨架泥土填充墙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设计墙体及其构件

根据墙体高度和跨度设计墙体宽度,对夹板进行选材并设计夹板厚度、长、宽参数,对勒柱进行选材并设计勒柱长度及截面参数并对加强钢筋和支撑杆进行选材;

b、加工夹板和、勒柱、加强钢筋及支撑杆

根据设计加工夹板、勒柱、加强钢筋及支撑杆,在夹板和勒柱上加工支撑杆孔,并在夹板上加工加强钢筋孔;

c、测量定位

测量定位墙体的位置、宽度和高度,以及相应的夹板位置及勒柱位置;

d、架设墙体围护腔体

沿墙体方向,根据测量放设两侧的夹板,夹板之间为填充腔,并在同侧相邻夹板叠合连接处的外侧布设勒柱,通过支撑杆连接夹板和勒柱并设置定位机构用以稳定填充腔,然后将加强钢筋穿入夹板上对应的加强钢筋孔内;

e、拌合墙体填充材料

就地取材泥土,将泥土加水拌制,要求拌制后的填充材料倒入空腔后,可自行流动并密实;

f、填充形成墙体

将填充材料倒入夹板之间的填充腔内并夯实,填充完成后即可完成施工。

优选地,在f步骤中,倾倒填充材料时,从墙体的一侧到另一侧轮流倒入,并分层灌注,待已填充的一层体达到失去塑性时,再进行下一步填充,直至整个墙体浇筑完成。

优选地,在f步骤中,分层灌注的每层高度在30cm以下。

优选地,在d步骤中,在夹板顶部设置横向加强梁并设置支撑杆用以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钢骨架泥土填充墙采用夹板侧部包裹限制填充的泥土并结合加强钢筋,极大地提高了墙体的强度和稳定性,加强钢筋或者支撑杆延长,可以方便墙体上挂放物品,其填充材料选择可就地取材的泥土,节省材料成本和采购运输成本,相较于传统墙体结构,极大地减少了加工量,有效降低了加工成本,有利于加快工期,并且环保性高,从原材料到施工,到建筑报废后,都减少了大量的污染和浪费,主要用于2层以内的内外墙体以及多层框架结构墙体,尤其适用于运输条件困难的边远地区或山区住宅,对扶贫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泥土填充墙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夹板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勒柱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支撑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夹板和勒柱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夹板1,勒柱2,加强钢筋3,填充材料4,支撑杆5,加强钢筋孔6,支撑杆孔7,紧固螺母8,定位凸起9,定位螺母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公开的钢骨架泥土填充墙,包括勒柱2、加强钢筋3、支撑杆5、填充材料4以及位于两侧的夹板1,所述两侧夹板1之间形成填充腔,所述填充材料4填充于填充腔内,所述填充材料4为泥土,所述两侧夹板1外侧分别设置有相对应的勒柱2,相邻夹板1叠合部分与勒柱2位置相对应,所述支撑杆5两端均开设有螺纹并在螺纹上设置有紧固螺母8,所述支撑杆5穿过两侧夹板1及勒柱2并且所述紧固螺母8位于勒柱2的外侧,所述两侧夹板1之间的填充腔内设置有用于保持填充腔宽度的定位机构,所述两侧夹板1分别对应设置有多个加强钢筋孔6,所述加强钢筋3穿过两侧夹板1相对应的加强钢筋孔6在填充腔内形成钢骨架。

其中定位机构的主要作用是稳定填充腔,以便于填充,定位机构可以是在架设墙体围护腔体的时候同时设置,例如在两侧夹板1之间每隔一定距离支撑杆5或者支持板等等,也可在夹板1加工时,在夹板1上部分位置预留保持净宽的一定高度的凸起结构,在两块夹板1布置时,可自然确定夹板1之间的位置,而作为优选方式,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支撑杆5上的定位凸起9和定位螺母10,所述定位凸起9和定位螺母10分别位于两侧夹板1的内侧。定位凸起9和定位螺母10可以起到稳定夹板1的作用,而通过调整定位螺母10及同侧的紧固螺母8,还可以调节填充腔的宽度。

该钢骨架泥土填充墙的施工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a、设计墙体及其构件

根据墙体高度和跨度设计墙体宽度,对夹板1进行选材并设计夹板1厚度、长、宽参数,对勒柱2进行选材并设计勒柱2长度及截面参数并对加强钢筋3和支撑杆5进行选材;

夹板1可选用钢板、金属复合板等材质,而优选则采用厚度为2~4mm的铝合金板。铝合金板耐腐蚀、重量轻、便于运输。夹板1长、宽,根据具体墙体大小,以及运输和加工条件等确定,一般可考虑采用长1000~1500mm,高900~1500mm。

勒柱2可以采用不锈钢矩管、实心矩形钢柱等等,若采用不锈钢矩管宜选择截面长50mm~80mm、宽30mm~60mm,壁厚2~5mm的规格,若实心矩形钢柱宜选择截面长30mm~60mm、宽15~30mm的规格。

加强钢筋3可以选择螺纹钢、月牙钢筋等,但优选采用直径4~6mm的光圆钢筋,以减小钢筋与夹板1之间的孔隙。

支撑杆5可采用光圆钢筋或带勒钢筋,直径一般8~12mm。

b、加工夹板1和、勒柱2、加强钢筋3及支撑杆5

根据设计加工夹板1、勒柱2、加强钢筋3及支撑杆5,在夹板1和勒柱2上加工支撑杆孔7,并在夹板1上加工加强钢筋孔6;

c、测量定位

测量定位墙体的位置、宽度和高度,以及相应的夹板1位置及勒柱2位置;

d、架设墙体围护腔体

沿墙体方向,根据测量放设两侧的夹板1,夹板1之间为填充腔,并在同侧相邻夹板1叠合连接处的外侧布设勒柱2,通过支撑杆5连接夹板1和勒柱2并设置定位机构用以稳定填充腔,然后将加强钢筋3穿入夹板1上对应的加强钢筋孔6内;

具体在施工时,先架立一层夹板1和勒柱2,相邻两块夹板1要叠加,叠加后夹板1上的支撑杆孔7要对齐,确保支撑杆5和勒柱2要能和两块夹板1之间形成有效整体。

从上到下穿入支撑杆5,支撑杆5通过空腔内侧方向穿入,依次穿过夹板1和勒柱2,并将支撑杆5上的定位凸起9顶紧夹板1内侧,然后从勒柱2外侧用紧固螺母8旋紧,根据设计的墙体宽度,用另一侧的定位螺母10对夹进行定位,并依次放入另一侧的夹板1和勒柱2,最后在该侧勒柱2外侧的使用紧固螺母8旋紧勒柱2及夹板1。

进一步将墙体加强钢筋3放入加强钢筋孔6中。加强钢筋3依次穿过两侧夹板1,夹板1外的预留长度根据设计确定。

必要时,在夹板1顶部设置横向加强梁并设置支撑杆5用以连接,以增加其整体刚度和稳定性。

e、拌合墙体填充材料4

就地取材泥土,将泥土加水拌制,尽量采用具有一定粘性的泥土作为填充材料4,若有条件可以掺入不大于总重量30%的砂石和砾石,而若是泥土粘性不足,则可掺入一定比例的水泥,以提高塑性,具体加入量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泥土粘度而定,使墙体成型后达到设计强度,也可加入适量的化纤物质;

拌制后的填充材料4,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可塑性,但不能析水流淌,以保证倒入空腔后,可自行流动并密实。

f、填充形成墙体

将填充材料4倒入夹板之间的空腔内,优选从墙体的一侧到另一侧轮流倒入,可用钢管等硬质工具将填充材料4夯实,为保证墙体充分填充,可采用分层灌注的方式,且分层灌注的每层高度在30cm以下,待已填充的一层体达到失去塑性时,再进行下一步填充,直至整个墙体浇筑完成。外装及防护部分可安装在支撑杆5和加强钢筋3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