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建筑外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2470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建筑外墙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物,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旧建筑外墙改造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原城市里建于不同年代的、各类风格各异的建筑物,经过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使用,建筑物的主体结构尚好。然而,大多数建筑物的外墙表面已变得破旧不堪。为适应新的环境需要,人们早已对建筑物的内部进行装修出新。一些建筑不单需要对外观进行改造,更需要提升保温功能。

申请号为201110030567.X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生产及安装》,以下称为现有技术A。其中,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产带通槽的面板;将所述带通槽的面板与保温层进行复合;对所述带通槽的面板的表面进行涂装,涂装选择的材料包括氟碳漆,乳胶漆,仿石漆,多彩漆;其中,所述生产带通槽的面板,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2,将芯模搭接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状或者相互平行,并将搭接好的所述芯模放入 板材模具中;

步骤 304,按照硅酸钙板或者水泥板的生产配方,将各原材料配制成可流动的混合浆料;

步骤306,向所述板材模具中注入所述流动的混合浆料;

步骤308,待所述流动的混合浆料凝固后从所述板材模具中取出,制得硅酸钙板或者水。

此外,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安装方法,所述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为上述生产方法生产制得,所述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按以下步骤进行安装:

步骤 501,将锚固件的扣件的一端插入所述面板的所述通槽中,并采用胶黏剂进行固定;

步骤 502,在所述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底板或者保温层的安装面上 采用点粘法、点框法、条粘法或满粘法的方式抹上粘接砂浆;

步骤 503,将所述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贴合到墙面上,并调整好平整度,两块相邻的所述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的保温层紧挨在一起,控制两块相邻的所述面板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间的板缝为0~1mm;

步骤 504,采用钻孔设备通过所述扣件上的安装孔,在墙体上打孔,然后将所述锚固件的膨胀管套在所述锚固件的胀栓上,并将所述膨胀管通过所述扣件上的安装孔,伸入到所述墙体上已打好的所述孔内。

另外,申请号为201210102249.4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外墙保温装饰一体化粘贴加锚固的安装方法,以下称为现有技术B。以无机复合装饰一体化板为例,安装方法流程:基层检查—弹基准线及放线—调配贴板粘结剂—粘结复合保温板—在扣件内外表面打云石胶—用锚固件将无机保温装饰一体化固定于墙面—用泡沫条填缝—贴美纹纸胶带—灌注密封胶—撕去美纹纸和表面保护膜—清洁面板。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中,都是事先做好保温装饰复合板,然后将带通槽的保温装饰复合板贴合到墙面上,接着再对锚固件进行安装固定。区别之处是在于,以下称为现有技术A是将锚固件的扣件的一端插入所述面板的所述通槽中,并采用胶黏剂进行固定,这样的连接方式,导致锚固件安装不便且锚固件如果在通槽中松动则导致锚固件无法紧固连接复合板和墙体;而现有技术B用锚固件将无机保温装饰一体化固定于墙面,即直接穿过锚固件本身然后固定于墙面;导致复合板表面受损,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公开一种不但复合板和墙体连接稳定且外表面足够美观的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建筑外墙。

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建筑外墙,包括基层墙体、复合板和锚固件,所述复合板包括复合粘接的保温面板和装饰面板,保温面板的其中一面与基层墙体之间相互固定有粘结砂浆层,锚固件穿过复合板与基层墙体固定连接,所述装饰面板背离保温面板的另一面完全覆盖有涂料层且涂料层覆盖在锚固件外表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固件采用了较为简便且稳固的连接复合板和基层墙体的形式,同时涂料层不是前期预先涂设好,而是在复合板粘结到基层墙体上且锚固件已经安装完成之后,再进行涂设,能够有效遮挡锚固件,保持其整个外墙表面的美观度。

优选的,所述复合板还包括粘结于保温面板与粘结砂浆层之间的副保温层,所述粘结砂浆层朝向副保温层的一面形成有若干凸起加强筋,副保温层设有若干与凸起加强筋形状相同的贯通凹槽,且凸起加强筋粘结在贯通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基层墙体和复合板之间的粘结面积增大,同时又因为凸起加强筋粘结在贯通凹槽内,所以基础墙体和复合板之间不易晃动,大幅度提高基层墙体和复合板之间连接的稳固度。

优选的,所述贯通凹槽的凹陷深度大于凸起加强筋的凸起高度,且凸起加强筋粘结在贯通凹槽内后形成排气通风通道。

水气一般都是从基层墙体内部排出,对稳固度的要求是基层墙体和复合板之间的连接,而现有技术A的通风结构的设置,是建立在减少面板和保温板的粘结面积的基础上,通风结构也是设置于构成复合板的两个板之间,想要排出水气势必需要先透过复合板达到通风结构处,所以其实对通风和稳固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通过本发明所采用的上述技术方案,贯通凹槽和凸起加强筋之间不但增加粘结面积,更是在粘结砂浆层和保温面板之间形成了一定的间隙,该间隙构成通风排气的通道,更快速地、高效地将一些水气排出。

优选的,所述基层墙体包括垂直设置的墙体A面和墙体B面,且二者连接处形成阴角,阴角处完全覆盖有粘结砂浆层,保温面板朝向粘结砂浆层的一面复合有副保温层,墙体A面的复合板与墙体B面的复合板于阴角处形成有T字形间隙,间隙大小与副保温层厚度相同,T字形间隙采用灌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考虑到阴角处是最易受风和积水的地方,故在阴角处完全覆盖粘结砂浆层,可以提高抗风压和防水性能;同时T字形间隙的设置是为了可以对复合板和阴角进行灌胶密封,确保阴角处两个复合板的拼接稳固且美观。

优选的,装饰面板为8mm厚无机树脂板,保温面板采用20㎜的真金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机树脂板是指在硅钙板或水泥压力板表面经过处理后喷涂氟碳漆,达到仿金属饰面的效果,价格又比金属面板低;真金板有优异的保温性能,防火性能可达B1级难燃;即复合板的一面起到保温、防火的效果,一面起到装饰的效果,同时又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公开一种不但复合板和墙体连接稳定且外表面足够美观的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建筑外墙的施工方法。

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记载的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建筑外墙进行施工,具体步骤如下:

一,弹放基准线:首先在施工墙面上根据设计图把纵向和横向的基准线用墨线弹在墙体上,每个连接施工面均要弹线;

二,调配专用粘贴砂浆:将专用粘板粉加入适应的清水,用电动搅拌器调配均匀;

三,粘贴板:首先把调配均匀的粘结剂点涂在如本发明技术方案记载的复合板,每个涂点的直径>100mm,每平方米不得少于8个涂点,用手将板推压墙面上,然后将吸盘吸附在板的表面,用吸盘调整一体化成品板的位置,使整体板面保持平整,对齐分格缝;

四,加锚固件:保温板粘贴好位置确定后安装机械紧固件;

五,涂抹涂料层:所述装饰面板背离保温面板的另一面涂设有0.5-1cm的涂料层,涂料层覆盖在锚固件外表面;

六,嵌入保温泡沫条:在板与板间的缝隙内填入保温泡沫条;

七,将保温板面清理干净,根据板缝宽度要求粘贴美纹纸带;

八,打耐候密封硅酮胶:先用封胶枪在分格缝内均匀适量的打上密封胶,再用平刮刀刮平密封胶,要求密封胶在板上的厚度为0.5~1cm,打胶完毕后应将纸胶带拉掉即可;

九,清除保护膜,板面清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点锚结合工艺来对复合板和基层墙体进行固定连接,确保连接的稳固度,同时把涂抹涂料层更改为在加锚固件的步骤之后,能够有效遮挡锚固件,保持其整个外墙表面的美观度。

优选的,所述基层墙体是旧建筑外墙,在弹放基准线之前,铲除旧建筑外墙的瓷砖系统,铲除的部位用水泥砂浆进行抹灰,水泥砂浆灰层的养护期应达到7天以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本发明的施工方法,不单单可以运用与新的建筑,同样简单方便地适用于旧建筑改造工程。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1.复合板做的不是成品而是半成品,在半成品复合板和基层墙体粘结后,然后用粘锚结合的连接方式对二者进行紧固连接,然后再最后对复合板的装饰面板进行涂抹涂料层,保证美观度;

2.副保温层形成贯通凹槽,粘贴砂浆层形成凸起加强筋,二者配合,一方面增加了粘结面积从而保证稳固度,一方面通过间隙形成通风结构,从而有助于排除水气,而且其水气的排除行程是直接由基层墙体直接透过粘贴砂浆层到达通风结构,水气行程短暂而又快速,不会影响基层墙体和符合板本身固有的粘结强度;

3.同时,阴角处通常是比较容易受水气而鼓起或形成粘结松动的部位,在对复合板进行拼接的时候使两个复合板形成的T字形间隙,并对T字形间隙进行灌胶密封,能够有效增加两个符合板的连接面积,增大粘结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C部放大图。

附图说明:1.基层墙体;2.粘结砂浆层;3.复合板;31.装饰面板;32;保温面板;33.副保温层;30a.贯通凹槽;30b.凸起加强筋;4.涂料层;5.锚固件;6.T字形间隙。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保温装饰一体化的建筑外墙,包括基层墙体1、复合板3和锚固件5,所述复合板3依次包括通过专用粘结砂浆复合粘接的装饰面板31(可以是8mm厚无机树脂板)、保温面板32(可以是20㎜的真金板)和副保温层33(可以是10㎜的真金板)。副保温层33与基层墙体1之间相互固定有粘结砂浆层2(即由专用粘结砂浆构成),所述粘结砂浆层2朝向副保温层33的一面形成有若干凸起加强筋30b,副保温层33设有若干与凸起加强筋30b形状相同的贯通凹槽30a,且凸起加强筋30b粘结在贯通凹槽30a内,所述贯通凹槽30a的凹陷深度大于凸起加强筋30b的凸起高度,且凸起加强筋30b粘结在贯通凹槽30a内后形成排气通风通道。锚固件5穿过复合板3与基层墙体1固定连接,所述装饰面板31背离保温面板32的另一面完全覆盖有涂料层4且涂料层4覆盖在锚固件5外表面。

其中,专用粘结砂浆是采用马鞍山十七冶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所销售的产品,在砂浆搅拌机中搅拌或在便捷式胶桶中用电动搅拌器搅拌3~5 min,静止5~10 min后,再次拌匀后使用,专用粘结砂浆稠度控制在70~100 mm。搅拌好的专用粘结砂浆应在2.0 h内使用完。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粘结砂浆层2朝向副保温层33的一面形成有若干贯通凹槽30a,副保温层33设有若干与贯通凹槽30a形状相同的凸起加强筋30b,且凸起加强筋30b粘结在贯通凹槽30a内,所述贯通凹槽30a的凹陷深度大于凸起加强筋30b的凸起高度,且凸起加强筋30b粘结在贯通凹槽30a内后形成排气通风通道。

实施例3

所述基层墙体1包括垂直设置的墙体A面和墙体B面,且二者连接处形成阴角,阴角处完全覆盖有粘结砂浆层2,保温面板32朝向粘结砂浆层2的一面复合有副保温层33,墙体A面的复合板3与墙体B面的复合板3于阴角处形成有T字形间隙6,间隙大小与副保温层33厚度相同,T字形间隙6采用灌胶密封。

实施例4

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记载的保温装饰一体化的新建筑外墙进行施工,具体步骤如下:

一,弹放基准线:首先在施工墙面上根据设计图把纵向和横向的基准线用墨线弹在墙体上,每个连接施工面均要弹线;

二,调配专用粘贴砂浆:将专用粘板粉加入适应的清水,用电动搅拌器调配均匀;

三,粘贴板:首先把调配均匀的粘结剂点涂在如本发明技术方案记载的复合板3,每个涂点的直径>100mm,每平方米不得少于8个涂点,用手将板推压墙面上,然后将吸盘吸附在板的表面,用吸盘调整一体化成品板的位置,使整体板面保持平整,对齐分格缝;

四,加锚固件5:保温板粘贴好位置确定后安装机械紧固件;

五,涂抹涂料层4:所述装饰面板31背离保温面板32的另一面涂设有0.5-1cm的涂料层4,涂料层4覆盖在锚固件5外表面;

六,嵌入保温泡沫条:在板与板间的缝隙内填入保温泡沫条;

七,将保温板面清理干净,根据板缝宽度要求粘贴美纹纸带;

八,打耐候密封硅酮胶:先用封胶枪在分格缝内均匀适量的打上密封胶,再用平刮刀刮平密封胶,要求密封胶在板上的厚度为0.5~1cm,打胶完毕后应将纸胶带拉掉即可;

九,清除保护膜,板面清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点锚结合工艺来对复合板3和基层墙体1进行固定连接,确保连接的稳固度,同时把涂抹涂料层4更改为在加锚固件5的步骤之后,能够有效遮挡锚固件5,保持其整个外墙表面的美观度。

实施例5

一种施工方法,用于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记载的保温装饰一体化的旧建筑外墙进行施工,与实施例4的区别是在于,在弹放基准线之前,铲除旧建筑外墙的瓷砖系统,铲除的部位用水泥砂浆进行抹灰,水泥砂浆灰层的养护期应达到7天以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