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与主体同时浇筑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2774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与主体同时浇筑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及其施工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非承重墙体,具体涉及一种与主体同时浇筑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物的墙体基本分为承重墙体和非承重墙体,现有的非承重墙体为了避免与承重墙体之间形成裂纹,以保持墙体之间的整体性,采用的技术手段参考现有专利文件CN201310194391中的技术方案,该文件中技术方案只适用于复合夹芯剪力墙填充墙结构,而且主体承重墙体和非承重墙体浇筑时不线性,连接处容易出现应力突变,易产生受力薄弱点甚至裂缝,严重影响整体强度,并且,承重墙和非承重墙连接处需要砌块进行衔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与主体同时浇筑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及其施工方法,该墙体可以适用于各种墙体结构,而且非承重墙体和与之连接的承重结构浇筑的线性较好,应力变化不会突变,非承重墙体和承重墙体之间的连接处不易产生裂缝,整体强度显著提高。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与主体同时浇筑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该轻质腔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相连,该轻质腔墙体包括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层及其中部的保温体,保温体中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侧钢筋混凝土层的拉挂单元,保温体为保温材料,关键点是,所述的轻质腔墙体在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连接部位的保温体端部设置有过渡结构,该过渡结构的横截面为外端窄内端宽的过渡形状,内端的宽度与保温体主体部分宽度相同;所述的轻质腔墙体在非连接部位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两侧钢筋混凝土层的封闭支撑件。

所述的过渡结构的横截面为直角梯形、等腰梯形或者半椭圆形。

所述的封闭支撑件为U型钢筋网或者单肢箍。

所述的拉挂单元为金属腹杆和混凝土柱状肋,金属腹杆和混凝土柱状肋均穿过保温体,金属腹杆位于混凝土柱状肋外部或者内部,混凝土柱状肋的直径为50-200mm,设置间距为400-1200mm。

所述的混凝土柱状肋两端为冠状,冠状的外端面与相对应一侧的钢筋混凝土层内侧相连,所述的金属腹杆为两端带有拐角的金属杆,两端拐角处分别与相对应一侧的钢筋混凝土层内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保温体为一体式或者分体拼装式,密度不大于100kg/m3,厚度为50-200mm。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层包括中部的钢筋网及其周围的混凝土,钢筋网伸出钢筋混凝土层,伸出部分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中,所述的钢筋网中的钢筋直径为1-8mm,设置间距为50-200mm。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层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之间设置有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一端与钢筋混凝土层中的钢筋网搭接,另一端位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中。

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层厚度为40-100mm。

如上所述的一种与主体同时浇筑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的施工方法,关键点是,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搭设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所用的主体钢筋;

B、搭设轻质腔墙体中钢筋混凝土层所需的钢筋网和保温体,钢筋网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所用的主体钢筋连接固定;

C、搭设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所用的浇筑模板以及轻质腔墙体所用的浇筑模板;

D、对轻质腔墙体和与之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进行整体浇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将非承重轻质腔墙体中连接部位的端部设置过渡结构,该过渡结构横截面为外端窄内端宽的过渡形状,该过渡形状能够改善承重结构与非承重轻质腔墙体浇筑的不线性,使得承重墙至非承重墙体之间的应力变化呈线性变化,不会出现应力突变的情况,避免连接处出现受力薄弱点甚至出现裂缝的情况,保持建筑墙体的一体性,提高建筑的整体强度,而且本发明中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结构可以和任意形式的承重墙体相结合,不仅仅应用于复合夹芯剪力墙填充墙结构,还能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墙体结构,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轻质腔墙体与主体承重墙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钢筋混凝土层,2、保温体,3、过渡结构,4、金属腹杆,5、混凝土柱状肋,6、钢筋网,7、封闭支撑件,8、主体承重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与主体同时浇筑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及其施工方法,所述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8相连,该轻质腔墙体包括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层1及其中部的保温体2,保温体2中设置有用于连接两侧钢筋混凝土层1的拉挂单元,保温体2为保温材料,所述的轻质腔墙体在与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8连接部位的保温体2端部设置有过渡结构3,该过渡结构3的横截面为外端窄内端宽的过渡形状,内端的宽度与保温体2主体部分宽度相同;所述的轻质腔墙体在非连接部位的端部设置有连接两侧钢筋混凝土层1的封闭支撑件7。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非承重轻质腔墙体在连接部位的填充腔体2端部为过渡结构3,过渡结构3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填充腔体2在非连接部位的端部设置有封闭支撑件7,封闭支撑件7为单肢箍,两侧的钢筋混凝土层1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柱状肋5和金属腹杆4,混凝土柱状肋5两端分别与两侧钢筋混凝土层1内侧固定连接,金属腹杆4两端分别位于两侧钢筋混凝土层1内部,金属腹杆4可以位于混凝土柱状肋5内部,也可以位于其外部,混凝土柱状肋5的直径为100mm,设置间距为600mm,混凝土柱状肋5两端为冠状,冠状的外端面与相对应一侧的钢筋混凝土层1内侧相连,金属腹杆4为两端带有拐角的金属杆,钢筋混凝土层1包括钢筋网6和混凝土,两端拐角分别与相对应一侧钢筋混凝土层1中的钢筋网6拉挂固定,保温体2为一体式或者分体拼装式,保温体2密度不大于100kg/m3,厚度为100mm,采用轻质保温材料,保温体2、钢筋网6以及拉挂单元在工厂提前生产、组装,也可以在施工操作面进行拼装安装,上述结构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涉及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A、搭设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8所用的主体钢筋;

B、搭设轻质腔墙体中两侧钢筋混凝土层1的钢筋网6及其内部的保温体2,所述的钢筋网6中的钢筋直径为5mm,设置间距为100mm,钢筋混凝土层1厚度为80mm,钢筋网6与相邻的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8所用的主体钢筋连接固定,连接固定有两种方式:第一,两侧钢筋混凝土层1中的钢筋网6伸出钢筋混凝土层1,伸出部分固定于主体承重墙8中的主体钢筋上;第二,还可以使钢筋网6不伸出钢筋混凝土层1,而是在钢筋混凝土层1与主体承重墙8之间设置连接钢筋,连接钢筋一端与钢筋混凝土层1中的钢筋网6搭接,另一端与主体承重墙8中的主体钢筋连接;

C、搭设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8所用的浇筑模板以及轻质腔墙体所用的浇筑模板;

D、对轻质腔墙体和与之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或者主体承重墙8进行整体浇筑。

本发明中与主体共同浇筑的非承重轻质腔墙体相对于现有的非承重墙体,应用范围变广了,现有非承重墙体只适用于复合夹芯剪力墙填充墙结构,现在可以适用于很多墙体结构;保温体2的结构增加了过渡结构3,主要目的是为了在主体墙与非承重墙体之间形成过渡,避免一体浇筑时不线性,最大限度避免应力突变的情况发生,改善墙体的受力;轻质腔墙体中的钢筋网6可以替代现有非承重墙体中两侧的可拼接砌块,现有非承重墙体中必须要有砌块进行衔接从而形成内部保温材料的填充腔,同时现有结构中的承重墙与非承重墙体之间也需要砌块进行衔接来提高连接强度,现有结构的这种方式不仅施工复杂,而且连接强度差,承重墙和非承重墙连接处易出现裂缝和损坏,影响墙体的整体质量和美观,本发明中使用钢筋网6进行代替,内部提前设置好保温体2,然后在外侧搭设浇筑模板,钢筋网6和保温体2均可以预置,也可以现场拼接,更加灵活,保温体直接浇筑在内部,工艺更加简便,整体性更好。本发明中主体结构与非承重墙之间没有裂缝,特别适用于必须要做非承重墙的情景,非承重墙无需单独设置,其与主体共同浇筑,既能够简化工艺,又能够提高承重墙和非承重墙之间的整体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