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剪力墙内撑批量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4805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剪力墙内撑批量加工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撑加工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剪力墙内撑批量加工工具。



背景技术:

剪力墙是由钢筋混凝土浇成的墙体。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不但具有良好的竖向承载能力,而且具有很好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上。为了在施工过程很好的控制剪力墙模板的间距确保浇筑成型的剪力墙厚度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一般的做法是在剪力墙两侧模板之间水平设置内撑构件,通过置入内撑构件来控制模板间距,以保证剪力墙实体平整度。施工现场使用内撑的数量很大,需要批量生产才能满足施工进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建筑施工现场能方便快速的制作批量混凝土内撑构件,保证施工进度的剪力墙内撑批量加工工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剪力墙内撑批量加工工具,第一长外框架、第二长外框架、第一短外框架和第二短外框架围成一长方形框架,在长方形框架的第一长外框架与第二长外框架之间连接有多根内隔断,相邻的内隔断与长方形框架之间形成有用于制造内撑构件的内撑构件空腔。

进一步地,在长方形框架上设有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

具体地,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焊接在第一长外框架和第二长外框架上。

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的间距为1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剪力墙内撑批量加工工具,使用时,工人手握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将本实用新型平放在地面,将混凝土注入到内撑构件空腔内,然后工人手握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将本实用新型取走,混凝土固化后即为内撑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取材便捷、加工方便;

(2)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可自由选取合适的加工材料;

(3)操作简便、使用灵活;

(4)节省成本,节省准备时间,容易上手,不需技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在建筑施工现场能方便快速的制作批量混凝土内撑构件,保证施工进度的剪力墙内撑批量加工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三维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左立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产品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产品前立面图;

图中:

1-第一长外框架1;2-第一把手2;3-内隔断3;4-第一短外框架4;5-第二把手5;6-第二短外框架6;7-第二长外框架7;8-内撑构件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第一长外框架1、第二长外框架7、第一短外框架4和第二短外框架6围成一长方形框架,在长方形框架的第一长外框架1与第二长外框架7之间连接有多根内隔断3,相邻的内隔断3与长方形框架之间形成有用于制造内撑构件的内撑构件空腔8。

进一步地,在长方形框架上设有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5。

具体地,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5焊接在第一长外框架1和第二长外框架7上。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5的间距为1m。

各构件的连接形式均采用双面焊接。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先根据内撑构件的长度确定第一长外框架1、第二长外框架7、第一短外框架4、第二短外框架6和内隔断3的尺寸。先将第一长外框架1、第二长外框架7和第一短外框架4、第二短外框架6点焊固定;根据内撑构件的尺寸将内隔断3先排放好后也采取点焊与第一长外框架1和第二长外框架7固定;然后将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5与长方形框架焊接。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使用时,工人手握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5将本实用新型平放在地面,将混凝土注入到内撑构件空腔8内,然后工人手握第一把手2和第二把手5将本实用新型取走,混凝土固化后即为内撑构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