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装配式木结构墙体洞口渗水的节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959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防止装配式木结构墙体洞口渗水的节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装配式木结构墙体洞口渗水的节点。



背景技术:

发展装配式建筑已经被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装配式轻型木结构是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类似于钢结构,装配式轻型木结构节点是整个结构体系的关键环节,对整个装配式轻型木结构房屋的建筑性能具有重要作用,人们普遍认为水是木材的敌人,其实不然,在多雨或潮湿地方的木结构建筑可以有极好的性能表现,关键在于建造节点上的处理时需要懂得如何处理水。

针对大量工程实例分析发现,木结构门或窗破坏大多发生于洞口与墙体连接的节点处,并且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只有木材表面接触到液体水时,危险才会发生,现在最常见的墙体防水做法是从墙体外侧一直铺贴防水卷材,并铺满整个洞口,此构造方法不能有效的阻止来自雨水的渗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水效果好的防止装配式木结构墙体洞口渗水的节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止装配式木结构墙体洞口渗水的节点,包括墙体、外门窗、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由防水卷材制成,所述墙体外侧具有防水透气膜,所述墙体为木构件,所述墙体中间为木骨架,所述墙体中部具有洞口,所述洞口内部具有挡水条,所述挡水条外部连接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连接外门窗。

所述外门窗与防水层连接处具有密封胶、发泡胶,所述防水层包括上防水卷材、下防水卷材,所述挡水条包括上挡水条、下挡水条;所述洞口靠近外墙体上部及两侧连接上挡水条,所述上挡水条连接上防水卷材,所述上防水卷材左侧上翻,所述上防水卷材左侧内部连接墙体,所述上防水卷材左侧外部连接防水透气膜。

所述洞口下部内侧连接下挡水条,所述下挡水条连接下防水卷材,所述下防水卷材左侧下翻,所述上防水卷材左侧内部连接防水透气膜外部。

一种防止装配式木结构墙体洞口渗水的节点施工方法:

第一步:将墙体制作完成后,预留洞口,待外墙防水透气膜施工到洞口位置,洞口四边的防水透气膜预留与洞口同宽的防水透气膜,

第二步:将洞口靠近外墙体上部及两侧先安装上挡水条,上挡水条高度大于20mm,上挡水条宽度根据窗的安装位置确定,窗框或门框外侧与上挡水条内侧一齐,上防水卷材长度比洞口底边宽200mm,将上防水卷材在外墙由上至下并弯折深入洞口内部,从上挡水条顶向洞口内铺贴,使上防水卷材紧紧粘贴在上挡水条及洞口上,再将防水透气膜粘贴在上防水卷材表面,防水透气膜压把上防水卷材粘紧紧压住。

第三步: 将洞口下部靠近内墙体下部先安装下挡水条,下挡水条高度大于20mm,下挡水条宽度根据窗的安装位置确定,窗框或门框内侧与下挡水条外侧一齐,下防水卷材长度比洞口底边宽200mm,将下防水卷材在外墙由下至上并弯折深入洞口内部,从下挡水条顶向洞口内铺贴,使下防水卷材紧紧粘贴在下挡水条及洞口上,再将下防水卷材粘贴在防水透气膜表面,下防水卷材将防水透气膜压紧紧压住,下挡水条顶粘贴下防水卷材宽度不小于20mm,洞口底角两侧分别粘贴两段300mm长的下防水卷材,对洞口两个底角进行补强;上挡水条、下挡水条在窗框或门框两侧错位连接固定。

第四步:安装窗框或门框,外门窗与防水层连接处灌注密封胶、发泡胶。

有益效果:

墙体外侧具有防水透气膜,所述墙体中间为木骨架,所述墙体中部具有洞口,所述洞口内部具有挡水条,所述挡水条外部连接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连接外门窗,防水层包括上防水卷材、下防水卷材,所述上防水卷材左侧内部连接墙体,所述上防水卷材左侧外部连接防水透气膜,所述下防水卷材左侧内部连接防水透气膜外部。在防水层与挡水条共同配合作用下,有效的阻止了外部水分从外门窗与墙体连接处进入并腐蚀木构件的墙体,防水效果好。

这种装配式轻型木结构房屋墙体洞口防水节点,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此节点既能实现工厂化工业化安装,又能实现装配现场安装,安装简便、施工效率很高、安装成本低,同时,其建筑构造方式是装配式轻型木结构房屋的理想连接方式。该技术突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装配式木结构房屋门窗防水效果不理想,创造了中国自己的装配式木结构门洞口防水技术。实现了装配式木结构房屋门窗防水零渗漏,保证了木材在干燥环境下工作,提高了木结构房屋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止装配式木结构墙体洞口渗水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体与外门窗上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墙体与外门窗下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防止装配式木结构墙体洞口渗水的节点,包括墙体1、外门窗2、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由防水卷材制成,所述墙体1外侧具有防水透气膜10,所述墙体1为木构件,所述墙体1中间为木骨架3,所述墙体1中部具有洞口4,所述洞口4内部具有挡水条,所述挡水条外部连接防水层,所述防水层连接外门窗2,在防水层与挡水条共同配合作用下,有效的阻止了外部水分从外门窗与墙体连接处进入并腐蚀木构件的墙体,防水效果好。

所述外门窗2与防水层连接处具有密封胶6、发泡胶7,所述防水层包括上防水卷材12、下防水卷材11,所述挡水条包括上挡水条8、下挡水条9 ;所述洞口靠近外墙体上部及两侧连接上挡水条8,所述上挡水条8连接上防水卷材12,所述上防水卷材12左侧上翻,所述上防水卷材12左侧内部连接墙体1,所述上防水卷材12左侧外部连接防水透气膜10。

所述洞口4下部内侧连接下挡水条9,所述下挡水条9连接下防水卷材11,所述下防水卷材11左侧下翻,所述上防水卷材12左侧内部连接防水透气膜10外部。

所述洞口靠近外墙体上部及两侧连接上挡水条8,所述洞口4下部内侧连接下挡水条9,通过上挡水条、下挡水条在外门窗两侧错位连接固定,在防水层与挡水条共同配合作用下,有效的阻止了外部水分从外门窗与墙体连接处进入并腐蚀木构件的墙体,防水效果好。

一种防止装配式木结构墙体洞口渗水的节点施工方法:

第一步:将墙体制作完成后,预留洞口,待外墙防水透气膜施工到洞口位置,洞口四边的防水透气膜预留与洞口同宽的防水透气膜,

第二步:将洞口靠近外墙体上部及两侧先安装上挡水条,上挡水条高度大于20mm,上挡水条宽度根据窗的安装位置确定,窗框或门框外侧与上挡水条内侧一齐,上防水卷材长度比洞口底边宽200mm,将上防水卷材在外墙由上至下并弯折深入洞口内部,从上挡水条顶向洞口内铺贴,使上防水卷材紧紧粘贴在上挡水条及洞口上,再将防水透气膜粘贴在上防水卷材表面,防水透气膜压把上防水卷材粘紧紧压住。

第三步: 将洞口下部靠近内墙体下部先安装下挡水条,下挡水条高度大于20mm,下挡水条宽度根据窗的安装位置确定,窗框或门框内侧与下挡水条外侧一齐,下防水卷材长度比洞口底边宽200mm,将下防水卷材在外墙由下至上并弯折深入洞口内部,从下挡水条顶向洞口内铺贴,使下防水卷材紧紧粘贴在下挡水条及洞口上,再将下防水卷材粘贴在防水透气膜表面,下防水卷材将防水透气膜压紧紧压住,下挡水条顶粘贴下防水卷材宽度不小于20mm,洞口底角两侧分别粘贴两段300mm长的下防水卷材,对洞口两个底角进行补强;上挡水条、下挡水条在窗框或门框两侧错位连接固定。

第四步:安装窗框或门框,外门窗与防水层连接处灌注密封胶、发泡胶。

一般在安装时,首先将墙体按照建筑施工图制作完成后,预留洞口,待外墙防水透气膜施工到洞口位置,洞口四边的防水透气膜预留与洞口同宽的防水透气膜,并向内翻入洞口,在洞口室内一侧安装挡水条,将防水透气膜压在挡水条下,挡水条宽度根据窗的安装位置确定,窗内侧与挡水条内侧一齐,挡水条高度大于20mm;然后铺粘防水层,取一条宽度为200mm的防水卷材,防水卷材长度比洞口底边宽200mm,将一条防水卷材由上至下从挡水条顶向下铺贴,挡水条顶粘贴防水卷材宽度不小于20mm,洞口底角两侧分别粘贴两段300mm长的防水卷材,对洞口两个底角进行补强;最后安装窗框或门框。

这种装配式轻型木结构房屋墙体洞口防水节点,具有较高的防水性能,此节点既能实现工厂化工业化安装,又能实现装配现场安装,安装简便、施工效率很高、安装成本低,同时,其建筑构造方式是装配式轻型木结构房屋的理想连接方式。该技术突破了欧美发达国家对装配式木结构房屋门窗防水效果不理想,创造了中国自己的装配式木结构门洞口防水技术。实现了装配式木结构房屋门窗防水零渗漏,保证了木材在干燥环境下工作,提高了木结构房屋的使用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