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幕遮阳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4191阅读:10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幕遮阳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幕遮阳篷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天幕遮阳篷。



背景技术:

天幕遮阳篷,也称作户外遮阳天幕,是室外顶部专业配套应用的伸缩篷,十分适用于各类玻璃阳光房顶和采光顶、中庭、天井和露天阳台的外遮阳,隔热效果远胜于玻璃房各种室内遮阳产品,可明显降低室内温度,从而达到节能作用。也可直接取代钢构阳光房和亚克力阳光板工程项目,更具备灵活多用的功能。

目前市场上的天幕遮阳篷的驱动装置有的采用双电机驱动方式控制,也有的采用单电机驱动方式控制。采用双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成本高,安装占用空间大。申请人在已申请的专利(申请号:201521131661.4)中提出采用双电机动力驱动的天幕遮阳篷的发明创造,通过将两电机分别设置于两端转轴上,该发明虽然适应了遮阳布料在伸展与收拢不同状态的不同阻尼力度的要求,解决现有遮阳篷上遮阳布中间易出现下垂的问题,但采用双电机动力控制,成本高,消耗能量大,两电机之间的配合难以控制;另一方面,采用双电机动力控制系统的天幕遮阳篷在使用时,占用空间大。现有技术中采用单电机驱动控制系统的天幕遮阳篷,一侧采用电机控制,另一侧采用弹簧受力方式拉紧遮阳布,要使遮阳布展开时处于绷紧状态,弹簧需要承载极大的拉力才能使天幕遮阳篷处于最好的工作状态,一方面容易造成弹簧的损坏,另一方面受遮阳篷空间位置限制,弹簧产生的弹力有限,不能较好满足实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双电机动力驱动的天幕遮阳篷存在的成本高,能量消耗大以及占用空间大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幕遮阳篷,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幕遮阳篷,包括:动力卷布管,第一内驱动轴承,支架,第二内驱动轴承,管状驱动装置,扭转弹簧,牵引线盘,导向动滑轮,牵引杆,定滑轮,其中:

所述动力卷布管为中空状;所述动力卷布管设有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所述动力卷布管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支架;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动力卷布管绕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轴线转动;

所述第二内驱动轴承位于所述动力卷布管的内部;

所述管状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动力卷布管内部,由所述第二内驱动轴承支撑;所述管状驱动装置的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伸出至所述动力卷布管的外部;

所述扭转弹簧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动力卷布管的内部;

所述牵引线盘穿过所述管状驱动装置的转动轴;

所述导向动滑轮设置于所述牵引杆的两侧;遮阳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牵引杆上;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牵引线盘同侧,位于遮阳布全部展开时,所述牵引杆对应的位置;牵引线的其中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向动滑轮和所述定滑轮绕于所述牵引线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线盘外沿设有压线片,用于将牵引线导引至所述牵引线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扭转弹簧端部设有弹性调节器;所述扭转弹簧内部设有引导棒。

进一步地,所述管状驱动装置为管状刹车电机,刹车电机为正反向运动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卷布管沿轴线方向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和所述第二内驱动轴承的外圈设有凹槽,与所述动力卷布管内圈凹槽配合嵌套。

进一步地,所述遮阳布的两侧均设有轨道,两个所述轨道及所述动力卷布管在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定滑轮位于与所述管状驱动装置同侧的所述轨道的末端;所述轨道入口与所述牵引线盘位置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卷布管的两侧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穿过第一内驱动轴承的内圈,所述支撑座与所述轨道连接;

所述支撑座设有压线片,用于将牵引线导引至所述牵引线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与所述动力卷布管连接处设有角度调节器。

进一步地,所述牵引线为钢丝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管状驱动装置及扭转弹簧套于动力卷布管的两端,采用单边收线的方式,动力卷布管通过内驱动轴承采用支架支撑,所占空间比现有技术中的天幕遮阳篷所占空间小;本实用新型中管状驱动装置启动时,通过回收牵引线,带动动力卷布管转动,遮阳布展开,扭转弹簧扭转积累弹性势能,扭转弹簧产生巨大的反向作用扭力,通过刹车电机的配合,可以满足天棚帘在任意点停止,使遮阳帘保持张力,时刻处于紧绷平整的状态;遮阳布收拢时,管状驱动装置反向转动,扭转弹簧释放能量,带动动力卷布管反向转动,遮阳布收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幕遮阳篷成本低,占用空间小,消耗能量低,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幕遮阳篷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动力卷布轮与第一内驱动轴承配合示意图;

图3为天幕遮阳篷遮阳布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牵引杆横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扭转弹簧优选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天幕遮阳篷优选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轨道横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6中轨道与支座装配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1 动力卷布管 102 第一内驱动轴承 103 支架

104 第二内驱动轴承 105 铝合金支架 201 管状驱动装置

202 扭转弹簧 203 牵引线盘 204 压线片

205 弹性调节器 206 引导棒 301 导向动滑轮

302 牵引杆 303 定滑轮 304 轨道

305 支撑座 306 遮阳布固定槽 307 牵引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幕遮阳篷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幕遮阳篷,包括:动力卷布管101,第一内驱动轴承102,支架103,第二内驱动轴承104,管状驱动装置201,扭转弹簧202,牵引线盘203,导向动滑轮301,牵引杆302,定滑轮303,其中:所述动力卷布管101为中空状;所述动力卷布管101设有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102;所述动力卷布管101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支架103;所述支架103与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102的内圈连接;所述动力卷布管101绕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102轴线转动;所述第二内驱动轴承104位于所述动力卷布管101的内部;所述管状驱动装置201位于所述动力卷布管101内部,由所述第二内驱动轴承104支撑;所述管状驱动装置201的转动轴穿过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102,伸出至所述动力卷布管101的外部;所述扭转弹簧202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架103上,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动力卷布管101的内部;所述牵引线盘203穿过所述管状驱动装置201的转动轴;所述导向动滑轮301设置于所述牵引杆302的两侧;遮阳布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牵引杆302上;所述定滑轮303与所述牵引线盘203同侧,位于遮阳布全部展开时所述牵引杆302对应的位置;牵引线的其中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所述导向动滑轮301和所述定滑轮303绕于所述牵引线盘203上。

优选地,所述动力卷布管101沿轴线方向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内驱动轴承102和所述第二内驱动轴承104的外圈设有凹槽,与所述动力卷布管101内圈凹槽配合嵌套。

具体实施时,动力卷布管101为中空状;动力卷布管101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设有凹槽,用于固定遮阳布的端部。两个第一内驱动轴承102分别套入动力卷布管101的两端,两侧支架103与两侧第一内驱动轴承102的内圈固定连接。第一内驱动轴承102外圈的凹槽与动力卷布管101沿其轴线方向设有的凹槽形成配合(如图2所示),一方面,凹槽相互配合嵌套起到定位的作用,方便安装,另一方面,在支架103及第一内驱动轴承102的内圈固定不动时,动力卷布管101可以绕支架及第一内驱动轴承102的内圈转动。

第二内驱动轴承104位于动力卷布管101的内部,管状驱动装置201通过铝合金支架105套入第二内驱动轴承104的内圈。优选地,第二内驱动轴承104有两个,分别支撑于管状驱动装置201的两端。管状驱动装置201的转动轴伸出至所述动力卷布管101的外部,与牵引线盘203连接,带动牵引线盘203转动。第二内驱动轴承104的凹槽的工作原理与第一内驱动轴承102外圈的凹槽的工作原理一致。第二内驱动轴承104外圈随着动力卷布管101转动,管状驱动装置201不动,管状驱动装置201中的转动装置只会带动牵引线盘203转动。管状驱动装置201具有刹车功能,与扭转弹簧202配合,能使天棚帘在任意点停止,并随时保持紧绷状态。

扭转弹簧202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支架103上,另一端固定于动力卷布管101的内部。遮阳布处于收拢状态时(如图3所示),扭转弹簧202处于自然状态。牵引线的其中一端固定于与支架同侧,遮阳布展开至最远时的位置附近。另一端绕过牵引杆302两侧的导向动滑轮301和定滑轮303,最后绕于牵引线盘203上。定滑轮303与管状驱动装置201同侧,位于遮阳布展开至最远时的位置附近。在遮阳布的端部设置牵引杆302(牵引杆的横截面如图4所示),将导向动滑轮301设置于牵引杆302上,牵引杆302将遮阳布整体拉出,遮阳布各个区域受力均匀,可以防止遮阳布处于展开状态时遮阳布下垂或者起皱。同时,牵引杆302设有遮阳布固定槽306(如图4所示),使遮阳布容易安装并固定于牵引杆302上,方便更换。

管状驱动装置201启动时,将牵引线回收至牵引线盘203上。随着牵引线盘203回收牵引线,遮阳布逐渐展开,同时动力卷布管101随其旋转,带动扭转弹簧202扭转,扭转弹簧202逐渐积累弹性势能。当遮阳布全部展开时,管状驱动装置201停止运转。当要收拢遮阳布时,管状驱动装置201启动,传动装置的转动方向与遮阳布展开时的转动方向相反,扭转弹簧202逐渐松开释放弹性势能,使动力卷布管101向反方向旋转,此时,扭转弹簧202积累的弹性势能释放,产生巨大的扭力,逐渐将遮阳布收拢。管状驱动装置201具有刹车功能,同时扭转弹簧202在变形过程中,会产生足够大的抵抗力矩,因此,遮阳布在展开和收拢时的任何时刻,都能保持绷紧平整状态。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管状驱动装置及扭转弹簧202设置于动力卷布管的内部,管状驱动装置启动展开遮阳布,同时使扭转弹簧202产生变形,积累弹性势能;管状驱动装置反向转动,扭转弹簧202逐渐松开释放弹性势能,回收遮阳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幕遮阳篷成本低;另一方面,将扭转弹簧202及驱动装置套入动力卷布管内部,安装方便,占用空间小。

优选地,所述牵引线盘203外沿设有压线片204,用于将牵引线导引至所述牵引线盘203上。所述压线片204采用扭转弹簧202或者其他弹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牵引线盘203外沿上。所述压线片204的宽度优选为15mm。遮阳布展开时,所述管状驱动装置201启动回收牵引线,所述压线片204能将牵引线压于所述牵引线盘203上,使牵引线沿所述牵引线盘203宽度方向上均匀分布,防止牵引线缠绕于一起。

优选地,所述扭转弹簧202端部设有弹性调节器205;所述扭转弹簧202内部设有引导棒206。具体实施时,如图5所示,在所述扭转弹簧202端部设置所述弹性调节器205,当所述扭转弹簧202使用较长时间后,所述扭转弹簧202的弹性变小,可以通过调节所述扭转弹簧202使其具有较好的弹性;另一方面,遮阳布处于完全收拢时,所述调节扭转弹簧202,使其产生一定的弹力,在遮阳布刚要展开时,也能使遮阳布处于绷紧平整状态。在所述扭转弹簧202内部设有所述引导棒206,用于防止所述扭转弹簧202变形时,所述扭转弹簧202的中部弯曲过度而损坏。

优选地,所述管状驱动装置201为管状刹车电机。所述管状刹车电机可以正反向运动,用于遮阳布的展开及收拢。当没电时,所述管状刹车电机也能人工手动驱动。

优选地,所述遮阳布的两侧均设有轨道304,两个所述轨道304及所述动力卷布管101在同一平面上,如图6所示。轨道304的横截面如图7所示:轨道设有牵引线槽307,遮阳布在展开和收拢时,牵引线沿牵引线槽307运动。

优选地,所述定滑轮303位于与所述管状驱动装置201同侧的所述轨道304的末端;所述轨道304入口与所述牵引线盘203位置相对。

优选地,所述动力卷布管101的两侧设有支撑座305,所述支撑座305穿过第一内驱动轴承102的内圈,所述支撑座305与所述轨道304连接;所述支撑座305设有压线片204,用于将牵引线导引至所述牵引线盘203上。

具体实施时,支撑座305与轨道304连接,如图8所示,轨道304通过支撑座305支撑动力卷布管101。支撑座305可以起到支架103的作用,同时将轨道304与动力卷布管101连接于一起。安装时,将两侧轨道304固定住,将支撑座305套入动力卷布管101,即可实现天幕遮阳篷的安装,安装方便快捷。

将压线片204设置于支撑座305上,遮阳布展开时,管状驱动装置201启动回收牵引线,压线片204能将牵引线压于牵引线盘203上,使牵引线沿牵引线盘203宽度方向上均匀分布,防止牵引线缠绕于一起。

优选地,所述轨道304与所述动力卷布管101连接处设有角度调节器。根据使用场所,采用不同形状的遮阳布,角度调节器用于调节动力卷布管101与轨道304之间的角度,以适合不同形状的遮阳布

优选地,所述牵引线为钢丝线采用钢丝线作为牵引线,具有足够的强度,又具有一定的韧性,满足遮阳布的使用要求。

尽管本文中较多的使用了诸如动力卷布管,扭转弹簧,支架,牵引线盘,电机,定滑轮,轨道,导向轮,牵引杆,滚动轴承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