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柱体结构施工操作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686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空柱体结构施工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空柱体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为了方便施工人员进行一系列的施工作业,通常会在柱体结构的四周搭设脚手架,然后在脚手架的顶部围绕柱体结构铺设一圈木质跳板,并且通过铁丝将各木质跳板与相应位置的脚手架绑扎在一起,将木质跳板进行固定。虽然这种方法较为方便快捷,但是其使用的安全性较差,容易发生安全隐患。另外还有一种施工操作平台,就是将木质跳板替换成钢板,在高空拼接而成,将钢板焊接在脚手架上进行固定,虽然安全性较为提高,但是钢板的安装焊接工作与拆卸时的拆除工作,都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不仅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还使工期延长,施工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施工人员施工作业操作中的安全性,安装和拆卸方便快捷,能够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的高空柱体结构施工操作平台。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空柱体结构施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具有中空区域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的一侧具有能够使柱体结构卡入到中空区域处的开口,位于平台主体开口处设置有与平台主体活动连接的活动平台,平台主体与活动平台的外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护栏,位于活动平台上的护栏长度小于活动平台的外侧边沿的长度,以形成能够使施工人员出入的进出口。

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时候,先利用吊车将平台主体吊运至相应高度,通过牵引的方式,使得柱体结构通过平台主体上的开口卡入到中空区域处,并且使平台主体放置在脚手架的顶部,然后对其进行固定,接着再将活动平台吊运至平台主体的开口处,并将活动平台活动连接在平台主体的开口处,对此进行固定,最后,在平台主体和活动平台上安装护栏,并且留下一个能够使操作者进入的入口,即完成操作平台的搭设。相对于目前现有的木质踏板和拼接钢板,不仅在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候的安全性得到提高,同时在操作平台的搭设上,采用了整体吊装的形式,安装和拆卸都方便快捷,并且可能针对同样的柱体结构重复进行搭设工作,不仅降低了施工成本,节约了人力物力,还减少了操作平台搭设的时候,缩短了工期,提高了施工效率。

作为优化,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整体呈L形的角底板和两个整体呈直线形的直底板,两个角底板间隔设置,两个角底板各自包括相互呈90°方向延伸的横向面板和纵向面板,两个横向面板相对设置且之间沿两个横向面板相对方向延伸的条形连接板Ⅰ,条形连接板Ⅰ的顶面两侧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通孔Ⅰ,两个横向面板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穿过相应定位通孔Ⅰ且使横向面板固定连接在条形连接板Ⅰ上的锁紧螺栓Ⅰ;两个直底板分别位于两个纵向面板的延伸方向上且与纵向面板间隔设置,直底板的长度方向与相邻纵向面板的延伸方向一致,直底板与相邻纵向面板之间设置有沿其相对方向延伸的条形连接板Ⅱ,条形连接板Ⅱ的顶面两侧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通孔Ⅱ,直底板与纵向面板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穿过相应定位通孔Ⅱ且使直底板和纵向面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条形连接板Ⅱ上的锁紧螺栓Ⅱ;所述活动平台包括位于两个直底板之间且远离角底板的一端的伸缩连接板,伸缩连接板能够沿两个直底板相对方向伸缩且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直底板上。针对不同规格直径的柱体结构,为了提高操作平台的通用性,采用了可调节式的平台主体和活动平台,调节操作平台中间中空区域的尺寸,以满足不同规格直径的柱体结构。调节两个角底板的横向面板与条形连接板Ⅰ之间的相应距离,并且使横向面板上的锁紧螺栓Ⅰ穿过相应的定位通孔Ⅰ固定在一起,进而能够调节两个纵向面板之间的距离长度。调节纵向面板和直底板与条形连接板Ⅱ的相应距离,并且使纵向面板和直底板上的锁紧螺栓Ⅱ穿过相应的定位通孔Ⅱ固定在一起,进而能够调节横向面板与活动平台之间的距离长度。最后通过调节伸缩连接板的长度,其实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直底板上,完成安装。这样就能够使中空区域的尺寸满足柱体结构的尺寸,提高了操作平台使用的通用性,降低了使用成本。另外还能够确保操作平台与柱体结构之间的距离满足要求,避免操作平台与柱体结构两者之间的空隙距离较大,致使操作平台失稳。

作为优化,所述护栏包括沿所述平台主体的外侧边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所述平台主体上的多根立杆,立杆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平台主体的顶面所在平面,相邻两根立杆之间沿立杆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沿相邻两个立杆相对方向延伸的横杆,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立杆上。护栏的结构简单,安装也方便快捷。

作为优化,位于两根立杆之间且靠近立杆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沿两根立杆相对方向延伸的条形挡板,条形挡板所在平面与相邻两个立杆所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条形挡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立杆上。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会在操作平台上摆放各种施工用工具,这样在施工人员移动的过程中,操作平台上的工具就容易被脚踢到,容易从操作平台边缘掉下去,高空坠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位于立杆靠近底部位置的条形挡板,就能够对这些工具提供阻挡效果,有效了避免工作高空掉落,消除安全隐患,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连接在一起的平台主体和活动平台,形成中间中空区域,以便于柱体结构的卡入,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安全性更高,同时安装和拆卸也方便快捷,能够缩短施工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使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高空柱体结构施工操作平台,包括中间具有中空区域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的一侧具有能够使柱体结构卡入到中空区域处的开口,位于平台主体开口处设置有与平台主体活动连接的活动平台,平台主体与活动平台的外侧边沿均固定连接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护栏,位于活动平台上的护栏长度小于活动平台的外侧边沿的长度,以形成能够使施工人员出入的进出口。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平台主体包括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的两个整体呈L形的角底板1和两个整体呈直线形的直底板2,两个角底板1间隔设置,两个角底板各自包括相互呈90°方向延伸的横向面板和纵向面板,两个横向面板相对设置且之间沿两个横向面板相对方向延伸的条形连接板Ⅰ3,条形连接板Ⅰ3的顶面两侧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通孔Ⅰ,两个横向面板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穿过相应定位通孔Ⅰ且使横向面板固定连接在条形连接板Ⅰ上的锁紧螺栓Ⅰ;两个直底板2分别位于两个纵向面板的延伸方向上且与纵向面板间隔设置,直底板2的长度方向与相邻纵向面板的延伸方向一致,直底板2与相邻纵向面板之间设置有沿其相对方向延伸的条形连接板Ⅱ4,条形连接板Ⅱ4的顶面两侧分别沿其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定位通孔Ⅱ,直底板2与纵向面板上分别设置有能够穿过相应定位通孔Ⅱ且使直底板2和纵向面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条形连接板Ⅱ4上的锁紧螺栓Ⅱ;所述活动平台包括位于两个直底板2之间且远离角底板1的一端的伸缩连接板5,伸缩连接板5能够沿两个直底板2相对方向伸缩且其两端分别活动连接在两个直底板2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护栏包括沿所述平台主体的外侧边沿长度方向间隔固定在所述平台主体上的多根立杆6,立杆6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平台主体的顶面所在平面,相邻两根立杆6之间沿立杆6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根沿相邻两个立杆6相对方向延伸的横杆7,横杆7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立杆6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位于两根立杆6之间且靠近立杆6底部的位置设置有沿两根立杆6相对方向延伸的条形挡板8,条形挡板8所在平面与相邻两个立杆6所在平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条形挡板8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相邻的两个立杆6上。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所述立杆6的截面为V形。V形结构的立杆相对于普通圆柱形或方柱形立杆,不仅强度有所增加,同时重量也有所降低。

在平台主体与活动平台的底面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增加平台主体强度的加强肋,能够防止平台主体与活动平台发生变形。

另外还可以这样做,在相邻两根立杆6与之间两根横杆7处设置防护网,进一步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