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手架的三角支撑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4150阅读:5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脚手架的三角支撑底座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的支撑底座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脚手架的三角支撑底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脚手架一般不会设计专用的支撑底座,都是将立杆直接架设在水平地面上,最多再安装几个滑轮方便移动。这种结构不适用于直流换流站或交流变电站内的工作环境。本专利申请的新型三角支撑底座专门针对这一特殊工作环境设计。

现有的脚手架一般都是将其直接架设在水平地面上使用,当面临直流换流站或交流变电站的特殊工作环境时就会存在以下问题:

1、现有脚手架多为铁质,在直流换流站或交流变电站内使用时,极易因静电感应造成触电事故,引起人员伤亡;

2、站内需要使用到脚手架的工作地点大多数为草地或泥地,非常松软,若直接架设脚手架,容易因为地面单位面积受力过大造成脚手架陷落;

3、因工作地点为草地,甚至一半草地一半水泥地的情况,地面凹凸不平,脚手架很难保持直立,容易因为脚手架倾斜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或设备损坏;

4、因地面状况严峻,脚手架易因架设不稳滑倒;

5、站内多为狭小地带,现有脚手架占地面积大,不利于在站内特地工作地点展开使用,存放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脚手架的三角支撑底座,可放心在直流换流站或交流变电站内使用,不用担心静电感应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脚手架的三角支撑底座,包括立杆以及与所述立杆连接的三个支撑底座主体,所述三个支撑底座主体以所述立杆为中心,形成等边三角形,所述三个支撑底座主体分别位于所述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所述支撑底座主体包括底座、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立杆铰接。

在本申请中提出的三角支撑底座主要在脚手架的立杆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在立杆底部,以立杆为中心,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基点,新连接了三个支撑底座主体,每个支撑底座主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加起来远远大于单一一根立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将立杆受到的一个很大的竖直方向上的力,平均分摊到三个支撑底座主体上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地面单位面积上的受力,有效解决现有脚手架存在的问题。

在本申请中,三角支撑底座并非直接焊接在立杆上,而是通过一个铰链与立杆相连接,支撑底座主体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自由活动。使用时放下,提供稳定的支撑;不使用时可以向上折叠至与立杆同一方向,减小占地面积,便于存放。

优选地,所述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与所述上支撑杆连接的下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与所述立杆铰接,所述下支撑杆设置有调节所述下支撑杆长度的液压机构。支撑底座主体下支撑杆的长度并非固定,而是通过液压机构可以进行一定的调节,通过对三个支撑底座主体分别调节,可以保证中央的立杆保持竖直,有效解决现有地面凹凸不平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防滑层。

进一步的,所述防滑层为磨砂层或颗粒层。为保证脚手架可在粗糙的地面保持稳定,不发生滑动,在支撑底座主体底部附有一层防滑材料制成的防滑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角支撑底座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自由活动,使用时放下,提供稳定的支撑;不使用时可以向上折叠至与立杆同一方向,减小占地面积,便于存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脚手架的三角支撑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支撑底座主体的主视图;

图3为第一下支撑杆和第一底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含义:1、立杆;2、第一支撑底座主体;21、第一上支撑杆;22、第一下支撑杆;23、第一底座;24、第一防滑层;3、第二支撑底座主体;4、第三支撑底座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3,一种脚手架的三角支撑底座,包括立杆1以及与立杆1连接的三个支撑底座主体,三个支撑底座主体以立杆1为中心,形成等边三角形,三个支撑底座主体分别位于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支撑底座主体包括底座、设置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支撑杆与立杆1铰接。

支撑杆包括上支撑杆和与上支撑杆连接的下支撑杆,上支撑杆与立杆1铰接,下支撑杆设置有调节下支撑杆长度的液压机构。支撑底座主体下支撑杆的长度并非固定,而是通过液压机构可以进行一定的调节,通过对三个支撑底座主体分别调节,可以保证中央的立杆保持竖直,有效解决现有地面凹凸不平的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三个支撑底座主体分别为第一支撑底座主体2、第二支撑底座主体3和第三支撑底座主体4,第一支撑底座主体2、第二支撑底座主体3和第三支撑底座主体4的结构相同,第一支撑底座主体2包括第一底座23、设置于第一底座23上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立杆1铰接。第一底座23底部设置有第一防滑层24。第一防滑层24为磨砂层或颗粒层。为保证脚手架可在粗糙的地面保持稳定,不发生滑动,在支撑底座底部附有一层防滑材料制成的防滑层。

第一支撑杆包括第一上支撑杆21和第一下支撑杆22,第一上支撑杆21与立杆1铰接,第一下支撑杆22设置有调节第一下支撑杆22长度的液压机构。液压机构包括液压缸和设置于液压缸上的若干节由内而外依次套接而成的伸缩杆,外层伸缩杆套接在内层伸缩杆外侧。每个伸缩杆的一端对称设有螺丝,将其伸缩到位后,将内外两节伸缩杆拧紧,从而不会滑动。支撑底座主体下支撑杆的长度并非固定,而是通过液压机构可以进行一定的调节,通过对三个支撑底座主体分别调节,可以保证中央的立杆保持竖直,有效解决现有地面凹凸不平的问题。

在本申请中提出的三角支撑底座主要在脚手架的立杆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改良:在立杆底部,以立杆为中心,以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为基点,新连接了三个支撑底座主体,每个支撑底座主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加起来远远大于单一一根立杆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将立杆受到的一个很大的竖直方向上的力,平均分摊到三个支撑底座主体上去,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地面单位面积上的受力,有效解决现有脚手架存在的问题。

在本申请中,三角支撑底座并非直接焊接在立杆上,而是通过一个铰链与立杆相连接,支撑底座主体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自由活动。使用时放下,提供稳定的支撑;不使用时可以向上折叠至与立杆同一方向,减小占地面积,便于存放。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杆与立杆1通过螺栓铰接,当需要调整支撑角度时,将螺栓适当松开,将立杆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再将该螺栓拧紧,即可将支撑杆与立杆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三角支撑底座可以在一定的角度内自由活动,使用时放下,提供稳定的支撑;不使用时可以向上折叠至与立杆同一方向,减小占地面积,便于存放。

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